夏商周考古复习资料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172244287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商周考古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夏商周考古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夏商周考古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商周考古第一讲、夏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一、 古文献中关于夏朝以及夏朝活动地域的记载1豫西郑洛地区(伊水、洛水、躔水、颖水、黄河部分流经地区):有关文献:、鲧:居于“崇山,应为真实存在之人,但后人多加神话于其身。禹之父亲.原始社会末期,大变革的过渡时代.禹之前夏的世系较确切的只能追至鲧。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史记。夏本纪。索隐引连山易云:“鲧封于崇。” 国语。周语下称鲧为“崇伯鲧”。 帝王世纪、尚书舜典,称鲧封于崇。崇山,即嵩山,又称嵩高山,古时“崇”、“嵩”二字通用. 后汉书等记载崇高山即嵩高山,又称“太室山”、“外方山”,位于今河南封登,夏人活动中心.(告城镇,龙山中晚期).一说崇位于陕西户县,一说“秦晋之间”,但据说不足为信。 嵩山说较可信,得到考古发现证明(二里头)。 、禹:五处“禹都:安邑、平阳、晋阳、阳城、阳翟;前三个在山西,后两个在河南。 山西三处: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夏禹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帝王世纪:“禹自安邑都晋阳。” 水经.涑水注:“安邑,禹都也.”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夏都安邑也。” 诗魏风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址,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 括地志:“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事物里,本夏之都。 河南二处: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 世本:“夏禹都城阳,避商均也。”史记.夏本纪:“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集解引刘熙曰:“今颖州阳城是也。” 汉书.地理志.颖川郡。阳翟县下班固注:“夏禹国.应劭曰:“夏禹都也.” 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山之南,今河南阳翟县是也。” 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在阳翟。” 水经注.颖水注:“颖水自竭东迳阳翟故城北,夏始封于此为夏国.” 河南二城较为可信,鲧、启都生活于此一带,相关传说多于此处. 山西晋阳为夏人重要活动地区.二、夏文化的探索和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一)、夏文化的提出。 禹至桀,40余年,4世,1王(文献记载)。 史记。殷本纪世系得以确认,使夏本纪世系得以确认。五十年代后,中原地区大规模发掘。郑州二里岗,缩短与夏的距离,获得大批资料,初步具备探索夏文化的条件。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正式提出。(二)、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1953年,河南封登玉村,发现未见过的陶器(即二里头文化之风格),但未命名。同年,郑州洛达庙,发现同于玉村的陶器.95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勘查王城时于洛阳河涧东岸东干沟也发现此类文化遗址。15615,洛达庙、东干沟、二里头都进行了发掘,有过多种称呼,如洛达庙文化、东干沟文化、早商文化、先商文化等。19年定名为二里头文化。豫西及晋南此后有发现。偃师二里头最具有代表性。(三)、二里头文化的类型与分期及其文化的特征。1。文化类型及其典型遗址(1)、文化类型.主要分布于豫西和晋南。分两个类型,一是以二里头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二里头类型分布于河南西部,已发现00处遗址,如郑州洛达庙、董砦(寨)、上街、洛阳东干沟、偃师二里头、灰咀、巩县稍柴、临汝煤山、陕县七里铺、商丘坞墙、淅川下王岗、信阳北丘等。洛阳、偃师、封登、巩县应为中心。 东下冯类型位于晋西南,临汾以南,已发现3040处遗址,永济县、运城县、夏县、闻喜县、河津县、稷山县、新绛县、襄汾县、侯马市、曲沃县、临汾县一带,犹以临汾盆地为主,东下冯遗址最具代表性。(2)、典型遗址:、二里头:北临洛河,159年起发掘并持续至现在。面积平方公里,以二里头文化堆积为主体,文化层厚达34米,其上有商代二里岗文化层和汉代文化层,其下有庙底沟二期和仰韶文化层。其中发现建筑遗址、作坊遗址、陶窑、窖穴、墓葬等,以陶器为主的大量遗物。东下冯:山西夏县东下冯村东北,25万平方米,1959发现,1974年开始发掘,其西有庙底沟二期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东南有二里岗文化城墙和圆形建筑基址,北部有东周遗存。已发现房屋基址、灰坑、水井、陶窑及墓葬、大量文化遗物。2.文化分期及其文化特征.以夹沙灰陶和泥制灰陶为主,陶胎较厚,部分陶器表面磨光或涂有黑衣;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弦纹、印纹和附加堆纹,个别刻划有兽面纹、鱼纹、蛇纹等;盛行鸡冠耳和花边口沿,具有典型性。炊器以夹沙罐为主,鼎、鬲次之,an、j数量极少。食器主要有盆、豆、簋和三足盘.储盛器有大口尊、瓮、缸、圜底盆、敛口罐、高领罐。酒器有盉、觚、爵、角、壶、杯.东下冯鬲多鼎少,澄滤器少见,不见三足盘和觚,蛋形三足瓮为其特有并为主要陶器,以绳纹为主,附加堆纹发达,早期有少量篮纹。 二里头文化分四期,两个类型都相同。以二里头类型为例:一期陶器多深褐色和磨光黑陶,陶胎相对较薄,以篮纹为主,细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次之。二期篮纹、方格纹、磨光黑陶减少。此二期粗绳纹较少,多折沿、鼓腹、小平底,三足器以实足鼎为主,袋足器少见。一期甑、鼎折沿宽,折棱明显,多鼓腹.二期中上述陶器折沿窄,腹壁削直或内敛。一期三足盘足矮盘深,二期足变高。一期器盖握手为蒜头形,器体折肩有棱.二期盖握手为圆锥形,折肩不明显。 三、四期以灰陶为主,普遍浅灰色,磨光黑陶极少。粗绳纹为主,几乎不见篮纹、方格纹,回纹、云雷纹、印纹增多。泥制陶器内壁多印有麻点。深腹盘、甑、折沿深腹罐口沿折棱不明显或变为卷沿,底足内收、腹内敛,有的变为圜底,侈口圆腹罐等口沿下附加鸡冠耳和花边口沿作风衰退。三期三足盘变为浅盘高足,四期时三足盘消失。三期器盖弧肩大撇口,握手矮,出现半圆形纹丝钮。鬲、ji、大口尊等,小口直领瓮流行,且常见于二里岗.一、二期称早期,三、四期称晚期。(四)、二里头文化的年代。相对年代:临汝煤山、洛阳矬李。叠压于商代文化层下,河南龙山文化层上.二里头文化四期四期三期三期二期五期三期二期一期上层四期二期一期王湾三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段下层三期、二期一期段典型遗址王湾(洛阳)东干沟(洛阳)矬李(洛阳)煤山(临汝)二里头(偃师)参考文献考古61。4考古57.4考古7。考古5考古744、755、7.12。绝对年代。迄今为止有1个结果,其中最晚者甚至可达距今400+155年,其余5各数据约为前3前12年之间。(五)、二里头文化的主要遗物1主要遗迹(1)、建筑遗存:大型宫殿与小型房屋基址.小型房屋面积不大,地面式,东下冯有窑洞类型。 一号宫殿:二里头1号宫殿基址,东西长0米,南北宽08米,坐北朝南,高出地面80厘米,边缘斜坡状;中部偏北为殿堂,高于台基面,长方形,东西长3米,南北宽25米,殿堂柱洞有两周,内周柱洞大,外周则较小,外周可能为挑檐柱洞;面阔八间,进深三进;屋顶可能为四坡出檐式,即考工记所载:“四河重屋;基址四周有墙,内外侧有一挑檐式两排柱洞,可能有廊庑;大门位于南墙中部,宽3米,八个柱洞,三条通道,通道间保留有建筑遗址;建于三期,废于四期;基址中部有几个大坑,填土较低,有的有人骨架;台基上有十座墓坑,应与祭祀有关,坑与墓中死者应为牺牲;该宫殿可能为宗庙,则二里头当为都城。二号宫殿基址位于一号东10米处,平面长方形,南北3米,东西58米,中部偏北建有殿堂,基本规格同于一号基址。宫殿基本具有了堂、庑、庭、门等基本元素,正南北中轴线分布,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中国宫殿建筑先河.殿堂下有基座,上有屋顶、回廊,说明技术已达一定程度。 二里头型未发现有城墙、城壕. 安阳殷墟、周原、丰镐等遗址也未发现城墙。()、墓葬. 多处遗址有发现,规模都不大,至今未发现与二里头宫殿相称的大型墓葬。 已发现数十座,现有墓葬可分大、中、小三种,都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大型只发现一座,位于二号宫殿北部,墓长5.35米,宽4.25米,深6.1米,有二层台,多次被盗,有漆皮、朱砂、蚌饰、狗骨架、骨片. 中型一般长2米,宽米多,有二层台,随葬品有铜爵、戈、戚、玉戈、玉钺、玉铲、绿松石装饰品、石罄。 小型墓,数量较多,长不足2米,宽6-70厘米,随葬品有数量极少之陶器。 中型墓主人当为自由民,其中富有者也可能有一些特权。 小型墓主人身份低下.2.主要遗物:青铜器:发现铸铜作坊,1000平方米以上,铸铜业较发达,已进入青铜时代的发展期. 一铜爵,电子探测的含铜92%,锡7,与郑州二里岗青铜尊一致;采用复合范铸造。 此外还在东干沟出土坩埚,在东下冯出土石范。 青铜器主要有工具、兵器、礼器、乐器等。生产工具多出自遗址,兵器、礼器多出自墓葬。 工具有刀、锛、凿、鱼钩等,仿石器、骨器、蚌器,多用单范或复合范铸造,有的器物小、薄、简单;凿、锛较少,可能为木工工具。 兵器有戈、戚、镞,戈有直内、曲内两种,没有阑,比较原始,脱胎于石器、蚌器工具。镞,有双翼带铤镞,比较进步。礼器有爵和i。爵较多,薄胎、束腰、平底,较早的无柱、素面,晚期有很小的柱,且有简单花纹。乐器有铃。装饰品有镶嵌绿松石的兽面圆形铜牌饰,直径17厘米,厚.厘米,四边用61块长方形绿松石镶嵌,中间用绿松石镶嵌两圈十字形图案,每圈3个,中国最早的铜镶玉石工艺代表,说明此时青铜器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玉石器:出土数十件. 有柄形饰,四棱体,周边刻有花纹,不知确切用途。 戈、钺、铲、琮、玦等传统礼器,色泽有乳白、淡青、灰褐等色,琢磨细致有光泽。大石罄,作乐器。陶塑品:取材于动物形象,如鸡、狗等,造型逼真。海贝,一定数量。一个墓葬中曾一次出土12枚。仿海贝也有出现:骨贝、石贝。卜骨,骨料以猪、羊的骨头居多,牛骨较少,一般没有经过整治,有灼无钻,灼痕圆形。刻划符号,据统计已有24种,绝大部分刻在大口尊的口沿上,有可能已具备文字的雏形。三、关于二里头文化性质的讨论。(一)、夏文化说:二里头文化从第一期到第四期连续不断发展,属同一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延续性发展。各期之间有差别,可视为同一种文化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差异,不代表文化性质改变。二里头文化位于河南龙山文化之上,商文化之下,其陶器也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之间.碳14测定结果也是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之间的积年范围。因此二里头属于夏文化。(二)、商文化说:承认二里头连续不断发展,但属商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或其晚期当属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即所谓西毫()商早期都城所在地。(三)、夏、商文化说:四期分开对待。其一说:一、二期属夏,三、四期属商;一期龙山文化因素多,二期则少,一期文化遗存发现数量少,二期也不多,宫殿等均发现于三期,四期更接近于商.三期遗存最丰富。另一说,一、二、三期属夏,四期属商。 又一说,一属夏,二、三、四属商。(四)、其他说法,二里头四个期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同属夏。四、结论1 发现大量农业生产工具,说明农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业工具主要有铲、斧、刀、镰等,石器居多,也有骨、蚌、木器。性状与龙山时代类似,但数量大大增多,说明农业比龙山时代大大发展。陶器中有大量酒器也说明农业发展水平。大量牛、羊、猪、狗等动物遗骸,一定数量捕鱼和狩猎工具如鱼钩、网等,说明渔猎畜牧还占有主要地位。2 青铜器较多发现,尤其是大型铸铜作坊的发现及范的多样性,说明农业和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分工。也保留有一定程度的原始性,但铜容器的出现以及铜炉等出现,表明该时期铸铜工艺已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如复合范需较高技术,无长期经验积累无法做到。说明农业发展使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手工业。3 一定数量海贝.中原地区发现海贝,应是通过交换手段得来,且出现仿海贝制作的骨、石贝,虽有可能为装饰品,但作为货币使用已无疑问,可能两者兼有,说明货币已出现。4 墓葬。从规模大小、埋葬形式、随葬品多寡有极大差别.小型墓内可能是战俘或奴隶。大型墓主生前占有大量财产和一些特权,甚至对另外一些人的生杀予夺大权,已属贵族或奴隶主.5 宫殿的出现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应被看作奴隶制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一号宫殿台基土方量已达20000立方米,修殿劳动力当以数十万乃至百万计,无压迫的原始社会不可能完成.建立国家的有力证据。6 文字的出现,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二里头刻划符号有些已极相近于殷墟文字,可能是和殷墟文字一脉相承的早期文字形式。7 来源于龙湾三期文化,但并非全部继承。文化面貌接近,地域相同.8 扩张区影响到四川、内蒙、豫东鲁西、关中东部地区。扩张性强。第二讲、商代文化的分期一、 概述。三期说、二期说。郑州商文化,本课程将采用二期说:郑州商文化-殷墟.二、郑州商文化的分期。首先发现于二里岗遗址(19),位于郑州市东南较,为一片土岗地,高出附近地面10米,东西1500米,南北0米。152秋,文化部文物局、北大、中科院考古所合办的培训班于此实习。193年月大规模发掘.内涵包括商文化和龙山文化,文化堆积分三层,第一层为龙山文化层,中、上层为商文化层,商代遗存较丰富,出土遗物以陶器为最多。发现一些卜骨,其中两块刻字. 1954年,发掘人民公园遗址,发现遗存均属商代,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陶器近于殷墟,中、下层同于二里岗上、中层.1954-195春,白家庄遗址(位于郑州),商文化堆积分上、下两层,下层陶器同于二里岗,上层部分同于二里岗,部分器形大,绳纹粗,为郑州地区其它遗址所少见。 15年,郑州南关外,上、中、下三层,下层陶器不同于二里岗,中层部分同于二里岗文化下层,上层同于二里岗上层,下层早于二里岗,称“南关外期”。二里岗文化层表:二里岗遗址人民公园遗址白家庄遗址南关外遗址殷墟文化上过渡性遗存上二里岗文化上层上中下上二里岗文化下层中下中南关外期下龙山文化下三、殷墟文化的分期. 由甲骨学分期和考古学文化分期两种,二者互补,故分期断代结果更为科学可靠。(一)、甲骨学的分期. 始于2世纪0年代,0年代初,董作宾,分期标准有10项,即依据卜辞世系、称谓、贞人(占卜主持者)、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法,其中世系、称谓、贞人三项最为重要,共分五期。 陈梦家,151年始研究,三项标准:世系、称谓、贞人,分九期,总体并未有别于董作宾五期说。(二)、考古学文化的分期。 始于20世纪50年代.邹衡,早、中、晚三期,后又提出四期七组分法。社科院,四期,多被认同。 大司空村遗址,一、二期,一期发现带字甲骨,相当于武丁时期。 191,苗圃北地,分三期。1962,大司空村获得新资料,将殷墟分四期,尤其是新发现了第四期。甲骨分期与考古学分期之比较甲骨文分期考古学文化分期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前期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二期:武丁后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三期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纣)第四期殷墟几处典型遗址年代关系遗址名称文化分期梅园庄198大司空村小屯西地1-73苗圃北地196-64小屯南地973198591961966殷墟文化商代后期晚期中期早期二里岗文化商代前期梅园庄期梅园庄一期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龙山时代遗存龙山时代遗存大司空村类型大司空村类型(仰韶)大司空村类型(仰韶后岗类型后岗类型(仰韶)四、商代考古学文化的特征(一)、商代前期。 郑州二里岗。 两期法。1.陶器:(1)、下层: 器壁较薄,绳纹为主,多见卷沿。常见器形:鬲、yn、jia、爵、大口尊、簋、豆、盆、罐、瓿、瓮等。鬲、ya的实足跟(或尖)瘦长,裆较高。 鬲高大于宽。 大口尊较粗矮,口径和肩径基本相等。 Jia多见侈口,颈向里微收. 爵,侈口、短尾、长流,平底束腰,有柱的较多见,但柱低矮。 簋,口微收,腹微鼓。 豆,圈足较直,多见弦纹和对称的十字镂孔。 罐,圜底,束颈。 陶拍、陶印模见有方格纹、回纹、夔纹、饕餮纹.(2)、上层: 器壁较厚,多折沿。绳纹较常见,但变粗。 同心圆纹。鬲、n的实足尖变短粗,但裆仍较高。鬲口沿内折,部分鬲颈部有同心圈纹,高稍大于或等于器宽。 鬲、yan、盘,口部多作折沿方唇。 大口尊较瘦长,口径大于肩径。 豆,作假腹(即假腹豆)。 ia,多作敛口.罐:侈口、束颈、深腹、圜底。 爵,侈口,短尾或无尾,长流,有柱的更多,但仍为短柱.本期末,刻纹白陶兴起,用高岭土烧制,若上釉加温,便是瓷器,以礼器为主.2青铜器: 下层:爵、鬲、a、盉、觚、鼎. 圆鼎、方鼎、扁足鼎。上层出现:尊、le、盘、卣、盂。 整个两期,多仿陶器,鼎、鬲、y,足尖作锥状. 爵的柱位于流处,或在流的最后处. 纹饰都为单层花纹,多位单线条饕餮纹和云雷纹,也有夔纹和龙纹虎纹,双夔合成的饕餮纹,尾部多上卷,下卷极少;花纹简朴,无可确认为是文字的铭文。(二)、商代后期. 殷墟1陶器:一期,以灰陶为主,已有红陶和刻纹白陶。 绳纹为主,有少量弦纹,一般为阴文。 常见鬲、夹砂罐(炊器)、豆、簋、盆、大口尊、圜底罐等。鬲,一种为长方体,裆和实足较高,粗绳纹;另一种为小口折沿,鼓腹,细绳纹和环格纹. 二期:灰陶为主,红陶极少见,刻纹白陶盛行,胎体较厚,绳纹粗、细并行,主要有鬲、簋、豆、尊、觚、爵、li、瓿、盆等。 鬲一般为长方体,高稍大于宽,足跟较肥粗,裆较高,环格纹盛行。 簋,腹较深,体瘦长。 爵,长流、短尾、平底。 一、二期承袭性明显。 三期,红陶显著增多,刻纹白陶盛行,胎体厚,绳纹粗,流行三角划纹,簋上最为常见。 鬲,一种近方体或扁体,裆和实足较矮,扁体即宽大于高,装饰粗绳纹;另一种侈口高领,细绳纹。 簋,多为浅腹高圈足。 豆,圈足变细,假腹豆少见,真腹豆增多。明器,发现觚、爵,形体很小。 四期:泥制红陶较多,三角划纹盛行,新兴网状划纹.鬲,多扁体,矮裆,无实足尖. 三角绳纹簋常见,弦纹簋消失.豆,圈足(柄)愈发的高,但数量很少。 常见红陶罐、瓮、lei、觚、爵等. 觚、爵大多为随葬品,器形极小,完全成为明器。2。青铜器:器厚实,凝重,精致,光亮,种类增加,基本齐备,丰富多彩. 尊:桶形尊,觚形尊,鸟兽尊。 花纹丰富,饕餮纹、夔纹、蚕纹、蝉纹、蕉叶纹;饕餮纹最盛行;风格与二里岗期完全不同,华丽、繁缛;多见双层花纹,三层花纹也较常见,单层花纹几乎不见;地(底)文多云雷纹。鼎,柱足流行,腹相对变浅稍向外鼓。 簋,腹变浅向外鼓。 觚,愈发瘦高。 爵,卵形底。 菱形乳丁纹较常见. 出现铭文,多为族徽、人名等,多为35字,最长者20余字,字体波磔明显,肥笔。第三章、先周文化的探索一、 简史。 至今已70余年。第一阶段,世纪30-0年代,辨识周文化面貌.第二阶段,2世纪56年代,建立西周文化序列。第三阶段,2世纪0、80年代至今,探讨先周文化面貌与渊源。 90年代后,深入发展时期。二、先周文化遗存的主要发现。 1934年,苏秉琦,宝鸡斗鸡台沟东区中墓地. 43,石璋如,陕西长安、武功、岐山、旬邑、彬县等地,对传说中的周都邰、豳、岐、丰、镐等实地勘察。 19551967,长安沣西、彬县下孟村,发现早于西周的遗存. 976-188,岐山贺家村、扶风北吕、凤翔西村、长武碾子坡、扶风刘家(村),武功郑家坡,墓葬资料居多。 8年代末-90年代,尤其是年代后,武功岸底,蔡家坪圆子坪,宝鸡纸坊头,岐山王家嘴,沣西又一次重点发掘(H18,197),淳化史家源&赵家庄,耀县丁家沟&北村,泾阳高家堡,西安老牛坡,扶风壹家堡,宝鸡晁峪石咀头,调查和试掘,发现先周遗存,墓葬居多。三、关于先周文化讨论的几种主要意见面貌:1 多种文化因素相互融合而成,上限不超过殷墟二期。2 ()、可分为郑家坡北吕类型、石咀头晁峪刘家斗鸡台类型,为这两种文化类型融合的结晶。(2)、分五种类型:碾子坡类型(早期)、石咀头晁峪类型、刘家类型、斗鸡台类型、郑家坡类型,上限约相当于殷墟三期,或者不超过殷墟二期后段。3郑家坡非先周文化遗存,碾子坡为最早,上限约为殷墟二期.联裆鬲、分档鬲;分档鬲又称高领袋足鬲。先周文化是斗鸡台“瓦鬲墓”初期的高领袋足鬲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以联裆鬲为代表的郑家坡非先周文化。.先周文化是以郑家坡为代表,上限约相当于二里头晚期至二里岗下层。以刘家墓葬为代表乃是姜戎文化。四、关于先周文化渊源的几种主要意见。1 来自殷墟的商文化和光社文化(山西)分化出来的姬周文化以及来自辛店、寺洼的姜戎文化等融合而成。2 来源于客省庄二期,或客省庄二期文化双庵类型(关中西部,岐山)。受相邻文化影响。3 来源于辛店文化,联裆鬲的源头可能于寺洼联裆鬲有关。4 来源于寺洼文化。5 不是来自客省庄二期、辛店、寺洼、光社、商文化,或认为不是源自其中某一种文化;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五、小结。1 定义。西周建立前,姬姓周族的文化,而非先周时期意义上的文化,不包括姬周以外之文化。2 世袭、总纪年。史记.周本纪:后稷-不cu(穴头下一出)-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耳旁加俞)公非高(匡内填辛)亚(匡内填辛)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太王)-季历(王季)昌(文王)。史家多以30年为一代,武王前,可能约为450年,比商少。后稷约相当于二里岗上层或稍偏早。有说法为后稷当为夏初之人,因弃曾为舜之农官,并为大禹治水做过后勤,故世系有缺环,可能在后稷至不chu,因不chu为夏末之人;不cu至鞠也有缺环。3 关于西周立国之前的几次迁徙活动。约有四次。第一次“不ch窜戎狄。第二次,“公刘迁豳”,第三次,古公亶父迁岐。第四次,文王邑丰。第一次,不hu为夏农官,故“窜乃是夏亡所至,并未带族人,不属迁徙。第二次乃是因为外族扩张而逼迫北迁,关中西部当时商人实力强大.第三次,受北方戎狄侵扰而被迫南迁。二、三次带领族人。第四次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东移所至,此次是主动的.主要活动在后三次。4 商周关系。“友好往来”只是表面现象,对立为主。武丁时期,受商王命,犬侯等族多次伐周;古公亶父时,周人对商族势力剪除,“剪商”;纣王囚文王。5 周名称由来。史记记载,“周名称是古公亶父迁周后有的。但武丁时卜辞里,就有“周”的存在,此“周”即彼“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成立,则“周”名出现不迟于武丁时期。6 姬姜关系。周族姬姓,国语。帝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尔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归于戎、羌,炎帝族一支。二族关系极密切,皆为婚姻关系。后稷母亲即为姜姓有邰氏。古公亶父妃子即太姜.武王建国,周人多次取姜姓女子为妻.武王妃子王姜,此后每一代王都取姜姓女子为妃。7 关于周文化起源地。渭河下游关中西部,极符合古文献所指地望,目前考古学资料比较支持.第四讲、西周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一、 资料依据:遗址资料、墓葬资料、文字资料(主要依据金文). 沣西,解放前到现在。 周原. 洛阳,20世纪、8时年代后获得大批资料。 三门峡虢国墓地,西周中期春秋早期.宝鸡“u(弓鱼)国墓地。琉璃河燕国墓地,0年代90年代收获较多,城址.二、分期与年代。 3期。早期:武王克商昭王,前11世纪中叶-前10世纪中叶;中期:穆王-夷王,前10世纪中叶前9世纪中叶;晚期:厉王-幽王,前9世纪中叶前8世纪中叶。三、文化特征:(一)、早期:1陶器:瘪裆鬲,三足内部向里凹。双立耳罐。簋。粗柄豆。三足瓮。尊.罐.灰陶为主,有相当数量磨光红陶和黑陶。 绳纹为主,有云雷纹、S形纹、重圈纹。2.铜器。标准器(依据铭文),武王:天亡簋、利簋-记载武王征商时之天象;成王时:何尊、保卣、献侯鼎、保尊;康王:盂鼎、小禹鼎、宜侯z簋、旋鼎;昭王:令簋、令方彝、小臣宅簋。 鼎、鬲、yan、簋、觚、盂、爵、角、jia、觥、觯、尊、卣、方彝、le、壶、盘、盉、禁、铙等。 鼎:直耳立于口沿之上,多为柱足,浅腹;早期偏后时期,腹下部稍向外鼓. 簋:双耳、无盖,方座簋、四耳簋为新器形故数量不多。兵器:戈、戟、短剑. 戈短弧。 戟:钩戟盛行。 纹饰繁缛,饕餮纹常见,夔纹盛行,凤鸟纹流行.3文字:金文,字体多用肥笔,波磔明显.长篇铭文出现。(二)、中期:沣西早期遗址中的一部分,沣东中期,沣西墓葬第二期。1。陶器:瘪裆鬲几乎不见,总体鼓腹、浑圆、器形变高,口沿较宽。豆柄变细。簋腹变深,圈足加高。盂开始流行.罐表面有的装饰有弦线和泥饼。纹饰与早期相同。2.铜器:标准器:穆王:长xin簋、班簋、丰尊、丰卣等;恭王、懿王:史墙盘、九年卫鼎、元年u鼎、十三年xn壶;孝王、夷王:三年x壶、大克鼎、小克鼎。 新器形:簠、u、匜、列鼎、编钟. 酒器:觚、爵、ia、觥、觯、卣、方彝,但在减少。 鼎:柱足向瘦足型过渡,下腹部外鼓明显。归:有盖增多。 兵器:出现援末作三角形戈。花纹:以带状形式出现开始增多,饕餮纹减少;鸟纹极盛行;夔纹多见,呈形;出现穷曲纹、重环纹。文字:字体微带波磔。长篇铭文多见,内容格式化.(三)、晚期:沣东、沣西晚期遗址,沣西三、四、五期墓葬。1。陶器:鬲、罐、盂、豆、圜底瓮、甑。 鬲裆越来越低,足跟略呈平柱状. 盂:素面平底,代替簋。豆柄更细. 灰陶为主,红陶很少。 绳纹为主,有少量划纹。 素面陶比例上升。2铜器:标准器:厉王:hu(害夫)簋、h(害夫)钟、散氏盘、禹鼎;宣王:颂鼎、虢季子白盘、毛公鼎、驹父x。 鼎、鬲、簋、尊、li、盘、匜、xu、簠。 列鼎、编钟增多。鼎:足全为中间细两头粗的马蹄形,耳大多直立在口沿上,有的是附耳在口沿之下。 簋:鼓腹,有盖,有的在圈足下另加三个小矮足. 兵器:戈:流行中弧,援末作三角形。 花纹趋于简单、潦草,常见穷曲纹、重环纹、瓦状纹、垂麟纹、变形夔纹;一般不用地纹,通体装饰花纹者少见;花纹不细致。3。文字:笔划上下等粗成柱状,几乎无波磔,很整齐。长篇铭文多见。连铭:器体和盖或几件器物的铭文相联(又称数器连铭)。第五讲、东周考古学文化的分区与分期一、 春秋考古学文化的特征及分期(一)、文化特征:1。陶器:基本组合:中原地区:早、中期:鬲、盆、罐;晚期:鼎、豆、罐。南方楚墓:早、中期:鬲、钵、盘;晚期:鬲、钵、长颈壶。 关中秦墓:早期:鬲、罐;中、晚期:鬲、盂、罐、豆,流行彩绘仿铜陶礼器:鼎、簋、壶、盘、匜. 盛行轮制,陶器较规整。以灰陶为主,陶质较细腻。 楚墓都是黑皮陶. 鬲足跟逐渐消失;鬲最终发展为釜。 豆,渐向浅盘、高细柄、带盖发展。 罐向壶演化。鼎逐渐增多,鼎面都磨光。绳纹用在炊器上。 常见弦纹、暗纹(划压出来的),多用在豆、盆、盉、壶上。铜器:早期承继西周晚期体系.鼎、鬲、yn、簋、簠、匜、盘、豆、盉、lei、壶、甬钟、钮钟、镈。 兵器:戟、剑、戈、矛、d. 新出现:舟。 纹饰:近于西周晚期,早期偏晚出现蟠螭纹。 长篇铭文很少,书体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中期 u没有了,出现敦。南方:錞于、浅腹平盖鼎。 瓦状纹消失。圆底壶颈部很短,腹大. 延用早期的穷曲纹、重环纹、垂麟纹,但显得规整、精致。 蟠螭纹或蟠虺文重叠或相交,细密排列。晚期,复杂化,地区间差别突出。 鼎组合可分为蒸饪用的镬鼎;供席间陈设生肉的升鼎;以备加餐的羞鼎.簋总量减少,诸侯礼器中出现莲花瓣状旧式方座簋. 敦极流行,在南方地区发展成为俗称“西瓜敦。 壶,长颈、方形,腹或圆或方,多有兽耳衔环和莲瓣盖。 鉴:大型水器,此时出现。 钲、錞于在东南很流行. 纹饰,以各种形状互相盘绕的蟠螭纹和蟠虺纹占主导,构成细密的宽幅画面遍布器物全身;追求精密、细腻,以繁缛为美,但已无大气、恢宏,已走下坡路。 末期,刻镂画像萌芽.铭文以记载自作用器者为多,史料内容很少,字体多种多样,有瘦体,有肥体,有故作波磔。 晋国有错金篆书,华丽秀美。 吴、越、楚,出现文字图像化,成为盘旋鸟虫形,称“鸟虫书”极难辨识。(二)、文化分区与分期1中原三晋地区。早期:上村岭虢国墓地最为典型. 中期:新郑大墓和侯马上马村M13为代表。 晚期:山西侯马分水岭M69、M20。2南方楚、蔡地区: 楚:湖北当阳赵家湖. 蔡:155,寿县蔡侯墓(蔡昭侯),春秋晚期,前518前1年,其青铜器组合之全,为同时期诸侯墓中所罕见.3关中秦国地区: 春秋早、中期:宝鸡福临堡M。春秋晚期至战国初年,器形逐渐变小,器壁变薄,制作粗劣,明器化;长安客省庄202。4齐、鲁、燕地区: 兖州西吴寺遗址及墓葬。陶器以鬲、豆、盆、甑、罐、盂为基本组合。5。吴国地区: 江苏南部土墩墓。陶器多为几何硬陶和原始瓷器。分春秋早、中期,晚期,春秋、战国之间三期。 组合:鼎、瓿、豆、碗。春秋早、中期盛行席纹与方格纹组合印纹;春秋晚期盛行小方格纹与填线方格纹组合印纹;春秋、战国之际,盛行席纹与填线方格纹组合.6.东南沿海.二、战国考古学文化的分区与分期(一)、文化分区. 地域性更为突出。.三晋(三晋两周)地区:今山西、河南、河北大部、陕西东部.三晋与东周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盛行竖穴土坑墓,一般无墓道,器物组合:鼎、豆、壶或鼎、盒、壶为主.大墓有列鼎。葬具:一般有棺,大墓有椁,有的有积石积碳。晚期出现空心砖和洞室墓。2楚国地区:地域扩大。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河南南部.影响岭南地区。文化发达。商业发达.郢都即今湖北江陵。大型墓有封土堆。大型墓有棺箱、头箱、边箱、脚箱,棺椁间填充白膏泥。大型墓多见铜器、仿铜陶礼器。组合:鼎、簠、敦、壶.列鼎为偶数.小型墓多为陶器。簠、敦有代表性。.秦国地区:主要指陕西关中地区。大墓主要发现于临潼骊山西麓,有墓道,一、二、四条不等.西安附近发现多处小型墓,竖穴土坑墓,流行二层台.组合:鼎、豆、壶,无三晋有严密性,多随意性。陶器有浓厚地方特色:茧形壶、蒜头壶、大口罐(盂)。4燕齐地区:燕:北京、天津、河北北部、辽宁南部,与北方草原地区接壤。齐:山东大部。燕:流行竖穴土坑墓,分铜器墓、陶器墓.铜器墓:鼎、豆、壶,唐山贾格庄。易县燕下都,仿铜陶礼器,陶制编钟。齐:墓葬发现不多,基本为竖穴土坑墓。大墓多由天然石块磊砌椁室,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只此一家。鼎、豆、壶。长城内外地区:战国秦、赵、燕长城沿线,今内蒙,辽宁省辽河流域,吉林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北方游牧为主少数民族生活地区。内蒙西部鄂尔多斯草原,经常出土直柄触角式首青铜短剑、铜鹤嘴斧(少数为铁质)为代表青铜文化,称“鄂尔多斯青铜器”。吉林南部,双侧曲刃青铜短剑为代表。两地区都发现镂孔动物铜牌饰。内蒙鄂尔多斯当为匈奴活动地区;辽河流域当为东胡族主要活动地区.发现有中原文化系统遗物,说明与中原地区有一定文化交往,位于陕北、晋北、冀北,可能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过渡、接壤地带.。西南地区:周边地区。今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考古发现收获最多的是四川、云南,贵州次之,西藏较少。四川主要为墓葬,有船棺葬和独木棺葬。遗物:柳叶形扁茎无格青铜剑、圆刃折腰钺(也称烟荷包式钺),短jiao双耳矛。又称“巴蜀文化”。云南东、西部不同。东:以滇池为中心,以粗茎剑、一字格剑为代表,滇人遗存,称“滇文化”。西:三叉格青铜剑为代表,铜鼓起源于此,昆明民族遗存。贵州:主要发现于西部,受滇文化和巴蜀文化影响,称夜郎文化遗存,现无法完全确定其归属。 发现中原文化遗物,四川出现一定数量中原、秦地、楚国文化遗存,说明当时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7华南地区:五岭山脉之南,称岭南。浓厚地方特色,越式鼎为代表本地土著文化。也有来自中原或仿中原礼器,与中原风格相同,或形制相同但纹饰有地方特色.(二)、文化分期1.分期:主要依据墓葬资料,多为小型墓葬,数量多,具有代表性。根据墓葬形式变化、器物组合及器形变化,反映人的思想意识变化。分早、中、晚三期。2文化特征:以陶器资料为主。()、三晋地区:洛阳中州路(西工段)。鼎、豆(或盒)、壶。(2)、楚国地区。()、秦国地区:从复杂到简单.早期:仿铜陶礼器:鼎、簋、壶;日常用具:豆、鬲、yn、盂、罐。 中期无yan。 晚期无鬲。 鼎:耳:立耳逐渐离开器口附耳;腹:浅腹逐渐加深深腹;底:平底圆弧逐渐加大圜底;盖:无盖由形体变大和实用有盖. 壶:耳:附耳特大耳消失;腹:鼓腹垂腹圆腹;足:圈足喇叭状圈足小圈足;颈:长方颈椭方颈圆颈细圆颈。 鬲:裆:凹瘪裆连裆平裆;腹:长圆腹圆腹;足:半袋足实足矮足平足;领:半高领中领低领无领。第六讲、两周城址研究一、 西周城邑:1 发现情况:(1)、丰镐遗址:长安县,西安市西南25公里处沣河中游东西两岸,马王、斗门二镇,总面积1平方千米,丰邑6平方千米,镐京4平方千米。 沣西发现一定数量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主要分布于马王村、客省庄;4号基址呈“T”形,面积100余平方米,高1。米,屋顶除覆盖芦苇、草秸外,还铺设有板瓦、筒瓦,年代约为西周早、中期之交至西周晚期,周围还发现陶水管制排水设施,一条01米宽的路. 沣东发现10余处大型建筑基址,主要位于官庄村、斗门镇,5号基址最大,高1.-1.8米,中心部位高5米,面积339平方米,上有一1357平方米的宫殿基址,东面0米处发现一壕沟,可能是镐京城防护沟,发现陶水管制排水设施。 上述二处当为宫室建筑。 青铜器窖藏、中小型房屋、水井、陶窑、制铜、制骨作坊; 100余座墓葬,数百车马坑。但至今未发现城垣,对总体形制、王陵等尚不了解。(2)、周原遗址:古公亶父迁于此,逐渐成为都邑。周人东迁后,许多重要政治活动仍在此地举行。 岐山、扶风两县北部,扶风法门镇、黄堆乡(镇),岐山京当乡(镇). 呈正方形,四边长均为千米。 无城址发现。 989年,对贺家村进行遥感物探,显示地下有一古城堡夯土墙基,总面积94万千平方千米,若可信,自此处即可能为岐邑所在。 大量大型建筑基址。京当乡凤雏村,一组大型西周建筑基址,称甲组或号基址,面积1549平方米,屋顶除盖茅草、芦苇外,还铺设有板瓦、筒瓦,高台建筑,四合院形式,年代约为武王灭商前后西周晚期,可能为宗庙,两灰坑中发现200余片甲骨。法门镇召陈村,大片大型夯土基址,面积675平方米,共有十五处,时代不一,可分为两层:上层3座,西周中期晚期,其中F、F、F8最为重要,犹以F3最大;下层座,西周早期,“四河重屋”式建筑形式。 云塘,大型基址,散水遗迹。 大量青铜器窖藏(有“青铜器之乡”之美誉). 墓葬基本为大型,一座已发掘,有观点认为是王陵。(3)、西周洛邑:被认为在洛阳市an河两岸.发现大量墓葬、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居住基址,大的道路。面积6平方公里。(4)、天马-曲村遗址:山西翼城、曲沃二县交界处,包括天马、曲村、北兆等几个自然村. 04万平方米。 西南距侯马遗址25千米。 规模宏大,西周初期战国早期,可能为史记晋世家载“封叔虞于唐”之“唐”。 大型墓葬十余座. 晋都唐有7余年。()、琉璃河遗址:北京市西南3千米琉璃河镇,面积25平方千米。 城遗迹. 大量墓葬,其中部分规模很大、规格很高。 城呈长方形,东西残长82米,南北残长3余米。 铜器有铭文,记载西周史料:“王曰太保令克侯于燕”,证明史记中武王封召公于燕的真实性.此处当为燕国始封地。2西周城邑的特点:(1)、具有较大面积:如鲁曲阜,平方千米。(2)、具有一定布局:尚都不够全面。 大型夯土基址的宗庙、宫室、贵族居住区都位于地势较高的中部或北部.宫殿一般由若干自成单位的殿堂构成.大型夯土基址周围分布手工业作坊和中小型居址,贵族墓地距居址不远。()、政治功能强化及多元化。丰、镐两京为一个城市先后形成的两个部分,丰京可能为宗庙和陵寝区,镐京为宫室所在,周原仍为重要政治中心。二、东周城市(一)、东周城市的发现:东周王城:河南洛阳。 平王东迁后的政治中心。 东周王朝除有一段迁都成周外,都都于此.南临洛河,西跨涧河.城墙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只保留了一部分,但大致范围可知。西南角有一相对独立小城,作用不清,被认为可能是王室居处。2曲阜鲁国故城:山东曲阜.至迟形成于西周晚期.东西最长37千米,南北最宽2。7千米,城墙都已找到,四周有城壕,一些城垣仍保留在地面上。发现11座城门,东、西、北各三座,南2座,各门与城内大道相连,大道宽715米。城中部偏北发现9个密集分布大型基址,并发现夯土墙基,可能为宫殿区所在.宫殿区外围发现手工业作坊。城北、西部有五、六处墓地.布局较规整,宫城位于廓城中心,有中轴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周代传统礼制。3.侯马晋城:山西侯马市区西北部,春秋晚期晋景公从绛迁都新田(新绛),使用时间前585前416年。由六个大小不等之城圈组成。白店故城属春秋早期,牛村故城下限为春秋早期.其他故城都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大量青铜器作坊。盟誓遗址,浍河附近发现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墓葬群.4.临淄齐故城。山东淄博。范围、布局、设施基本清楚。春秋、战国一直是齐都城。分大、小城。大城南北4500米,东西00米.小城地势较高,南北200米,东西200米,城墙夯筑。东西各一条自然河流。南、北墙外均有城壕,与河流相连。共发现11座城门,与主干道相通.小城内以桓公台为中心分布许多建筑,桓公台平面呈椭圆形,高14米,为一座大型建筑台基。小城南发现齐法货铸币及陶范,东、南部发现铸铁作坊。大城中、北、东、西部发现大量手工业作坊,门类齐备,故大城当为手工业区.大城东北部发现大型墓葬。 发达的排水系统,已发现3条,长度为001000米,宽0米左右,深3米.5.易县燕下都。 始建于战国中期。 河北易县,中易水和北易水之间。东西80米左右,南北400米。东城为主城,地面仍有城墙保留,东、北、西各发现一座城门,东有人造壕沟,西有运粮之运河。东城北部为宫殿区,以五羊台为中轴线,北至城墙外老姆台,140米南北中轴线,分布许多夯土台基.五羊台最大,高1米,东西14米,南北1米;老姆台次之,但有12米高。宫殿区内有手工业、冶铁、制兵器、制骨作坊.东城南部为居民区,发现手工业作坊。东城西北角为王室及贵族墓地,其中2余座有高大封土。西城略小于东城,无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及大型墓葬,只有小型居址与小型墓葬。西城年代晚于东城,出于某种需要。6.邯郸赵故城,赵王城为宫殿区,发现一些城门,西城有一“龙台”,为一高大夯土台基,当为主要宫殿,以之为中轴线,发现较多基址,有些规模较大。东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中部有南北并列两台基,称南、北将台,也为较大基址,发现大量瓦片、瓦当。 大北城发现以手工业作坊为主,有冶铁、制陶、制石、制骨,发现陶窑,赵敬侯迁都于此至秦灭赵。都为赵都.新郑郑韩故城。河南新郑,春秋郑、战国韩灭郑后的都城。东西最长5000米,南北最宽4500米.保留部分城垣,最高者18米。城市被一条南北向城墙分为二,即东西相连二城,东城为西城二倍。西城,梳妆台,高于地面米,为目前发现基址中最大的一座。西城当为宫殿区,发现地下室,低于地面12米,4X米,夯土筑四壁,用砖贴墙及地,地面也有建筑,地下有5眼水井,出土大量猪、牛、羊、鸡等的骨头,故此五眼井可能是冷藏窖,即凌阴。东城大量手工业作坊,门类齐全,且有制玉作坊.东城一土坑中发现180余件兵器,其中余件有铭文。.魏都安邑:山西夏县,魏早期都此。未进行发掘。外墙大部保存较好,现存高3米左右,最高处4.米。小城西墙13米,北墙855米,东墙495米。小城外东南角,有一人工夯土台,但作用不清。大城北、西墙保存较好,西墙4980米,最高处5米。发现许多陶片、瓦片,年代从战国初年到汉代。9楚郢都故城:湖北江陵,因在纪山之南,故又称纪南城。楚文王迁都至此。东西450米,南北350米,保存较好,高出地面4。5米。城墙内外都有护城坡,外有护城河围绕。城内数条古河道。发现7座城门,其中两座是水门.探出建筑基址00余处,东南处最多,形成南北中轴线。东南处推测可能为一单独小城。东北、西南为手工业区,有冶铁、制陶,发现许多水井,上部陶井圈,下部竹井圈。大量楚墓.1.秦都雍城:南北、东西向各有四条街道。发现城门11座。东西300米,南北310米。前77-前300年作为秦都,近0年。三大宫殿区,出土金釭,凌阴、宗庙。未发现小城。陵区、城区分开。11.秦都咸阳.秦孝公迁都于此-秦亡,战国晚期。渭水以北,泾水以南。至今未发现城墙。窑店发现夯土残基遗存,长方形,但与咸阳城相比太小,可能是咸阳宫遗迹所在。12秦栎阳城。临潼,使用时处于雍城和咸阳之间。秦献公二年迁于此,秦孝公迁于咸阳。(二)、东周城市特征:.国无大小都有城垣,等于或超过王城规模,战国更甚于春秋,城墙愈高愈厚。各国不断迁都,故有的故城只是在小城基础上稍加修整而成.大部分都城经历数次改、扩建,并延用到汉代。2城址有一定选择,多选在沿河高地或两河交汇处.3规模扩大.长、宽多在千米左右,城墙不断加固,外有城壕或利用自然河流并与人工壕相连,城内有排水设施,内部设施整齐划一。4城、廓区分明显.大型夯土台基基本上集中在宫城,呈中轴线分布,位于全城制高点。可分为二大类型::春秋期:宫城位于廓城中,形成内城、外城环套格局;或有宫城无廓城及若干宫城所组成之城;亦有只有廓城而无宫城者.:战国期:流行西城连东廓式,宫城、廓城相连,只有临淄宫城位于西南隅;宫城和廓城相依;宫城呈封闭式是王室安全防御加强的措施.。遗迹较丰富,少见空白处。宫城内有规模大的各种建筑、宫室、宗庙,王室控制的手工业,部分贵族的墓地也被安排于此处。春秋时陵墓多在城市,战国时期远离都城,只有雍城内无陵墓.城外近郊分布祭祀遗址、离宫、贵族官邸及中小型墓葬,一般居民点少见。6.手工业、商业发达,与铁器的发明使用以及传统周礼的松弛有关。城内有大量手工业遗存发现,宫室或宫殿区附近犹为密集,可能是王室的官府手工业.战国城内还有大量漆器铭文和陶文,如“咸亭、“成亭”、“市亭”等文字,反映手工之发达。许多都城遗址发现货币,有时数量巨大.第七讲、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一、 西北地区: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沙井文化。1 辛店文化:124发现与甘肃临洮辛店村。 洮河、大夏河、湟水中下游。 前1000年左右。 158-196,甘肃永靖张家嘴、姬家川等遗址发掘。20世纪80年代起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 分为张家嘴和姬家川两种类型。 夹砂红褐陶或黄陶,羼入碎陶末或石英砂粒,器壁粗糙,但表面磨光,施紫色陶衣,绳纹。彩绘花纹,近似一对羊角的双勾纹,像生性的犬纹.颈或腹附加双耳的彩陶罐,颈肩附加双耳或双钮的陶鬲。 张家嘴类型,包含“唐汪式”陶器,平底器为主,圈足、三足少见;折腹盆、双大耳罐、鬲、豆;彩陶,直接彩绘,或上红或紫红彩,再用黑色绘图;双勾纹、涡形纹、三角纹、太阳纹、菱格纹。 姬家川类型,凹底器为主,也有一定数量三足、圜底器,少见平底、圈足;单耳杯、双耳罐、折腹罐、双耳袋足鬲。 辛店文化以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家畜有:羊、马、牛、狗、猪,羊最常见。 进入青铜时代,发现一定数量青铜制品,张家嘴类型发现冶铜遗迹。 大型铜器少见,主要为生产工具和日用品。房屋居址,长方形半地穴式.墓葬已发现50余座.和中原文化联系紧密,如鬲与西周相似,彩陶、铜器花纹与中原雷同。与中原文化有一定交流与相互影响。2 寺洼文化. 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主要分布于兰州市以东的地区以及陕西西部汧水、泾水流域部分地区.晚于齐家早于西周。下限可能延续至西周早期。年代约为前4世纪至世纪。夹砂陶和泥制陶。夹砂陶孱入大量的粗砂和碎陶末,粗糙,火候不高,有不同颜色斑点混杂。橙黄色和红褐色占多数,也有部分黑色和红色.大部分有纹饰,有少数有极浅绳纹,“人字或“一字形印纹,带状附加堆纹。部分有白色彩绘。分寺洼类型和安国类型,寺洼早于安国。寺洼类型下限未至西周,安国至西周早期。寺洼类型,鼎鬲 ,鼎简单,鬲矮裆颈部多附有双耳。安国不见鼎,鬲足很矮,高圈足簋,马鞍形口罐。一定数量青铜器,兵器和小件工具居多,三角援戈,又名“戣(ki)。容器极少。 资料以墓葬为主,20余座,大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上大下小,有棺、椁的发现.二次葬流行,有的尸骨经过火烧,放入陶罐. 有部分合葬墓,头多朝北。 有殉葬,有车马坑陪葬.族属被认为可能是氐羌,也有可能是戎狄。3 沙井文化.2世纪20年代发现于甘肃省民勤县沙井村。分布于河西走廊。 年代较晚,约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夹砂红褐陶,有较多羼合料,质地粗糙,器表经过打磨.彩陶多见,多于器物上半部施一层红色陶衣。 纹饰以平行或交错条状纹为主,也有竖条状、三角纹、菱形纹、波折文、鸟纹。 素面陶器装饰有绳、弦纹、锥刺纹和划纹。单耳筒状杯、单耳圈底罐、双耳平底罐、双耳圈底罐、三足鬲。 一定数量青铜器,以工具、兵器为主,还有部分装饰品,有的做成动物形,如鹿、狗、鹰头,或生产工具形状.永昌县尚家沟,发现一座城址,平面三角形,城市朝南,其中有房屋基址和窖穴。 大量墓葬,尚家沟已发掘余座,以偏洞墓为主. 有单人葬和同穴异室二人葬。随葬品丰富多彩,犹以青铜装饰品常见。身分较高者戴有项饰和金耳环。 盛行断头葬和断肢葬,发现人殉和人祭,有祭祀坑,坑内供祭人牲,多为断头断足。4 卡约文化: 青海湟中县卡约村,又名“卡窑文化”。青海东部、甘青交界的黄河流域及湟水流域,稍早于沙井文化. 夹砂红褐陶及褐陶为主。颈部和口沿内部施着色陶衣,纹饰有划纹、变形回文. 典型器物有底内凹假圈足双耳罐、双大耳罐、四耳罐。 墓葬居多,竖穴土坑为主,少量土洞。木棺。 仰身直肢、俯身、二次葬. 二次葬上身骨架散乱,下身骨架维持原样. 农牧业为主。二、北方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西团山文化、含青铜短剑的文化遗存。1 夏家店下层文化: 内蒙赤峰夏家店。 青铜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