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1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01,02,04,自主复习,对接高考,专家史论,马克垚:理学的特点和实质 袁行霈: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宋明理学的兴起、特点及评价;对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认识,考点一 宋明理学,03,核心素养,历史比较:明清启蒙思潮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差异性,考点二 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自主学习,考点一 宋明理学,自主学习,一 程朱理学,1.史料右图为(明)丁云鹏绘三教图。三教分别为儒、 、道;反映了魏晋时期出现了 的历史趋势。 问 该趋势对理学形成有何联系?为此儒家学者如何应对的?,佛,三教合一,答: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隋唐儒学者提出 “ ”,推动唐宋 运动兴起;两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 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促使宋代理学形成。,2.北宋儒家学者程颢、程颐等人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 义理,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三教合归儒,儒学复兴,重建,理,儒家,自主学习,一 程朱理学,4.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3.“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 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 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D,天理,天人,D,5.“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 后有物;把“天理”和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提出“ ”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伦理道德,理,格物致知,自主学习,一 程朱理学,6.史料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问材料中认为 。在社会中,“天理”即封建 。结合所学,朱熹是如何看待“天理”和“人欲”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理是万物的本源,伦理道德,答: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纲常伦纪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专制统治。,小结:程朱理学的内涵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7.程朱理学适应了 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 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统治阶级,南宋,自主学习,一 程朱理学,8.右图四书章句集注书影,“四书”包括 、孟子、大学、 ;与儒家“五经”合称“四书五经”,成为后世 考试依据的教科书。,9.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 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C,论语,中庸,科举,10.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A秦朝 B汉初 C宋代 D民国,C,自主学习,二 陆王心学,1.史料陆九渊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认为“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 ”的主张;他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就可得到天理。,心,反省内心,心即理也,2.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观点可以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 A.“知行合一” B.“人人同具良知” C.“格物致知”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B,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如何理解王阳明“良知”?,提示 “致良知”王守仁的思想核心,良知就是本心,就是 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自主学习,二 陆王心学,6.朱熹在过分水岭有感中写道:“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了他与陆九渊既有分歧又有相通之处。这里的“合处同”是指两人() A对万物本原的看法相同 B对封建纲纪伦常的态度相同 C探求天理的途径相同 D认为人性良知的起源相同,5.(判断)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看待世界本原、认识途径不同,故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彻底否定。( ),提示: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本源即理”的根本观念,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 “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属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B,4.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 ”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 ”的学说。,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自主学习,考点二 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自主学习,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1.明清时期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其主要表现: 政治: 经济: 文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渐趋衰落;,商品经济繁荣, 萌芽缓慢发展;,明八股取士,清大兴文字狱; 学僵化。,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挤孔子,别立褒贬”。属于该“某人”观点的是()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理,D,2.明代江南地区的歌谣:“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这一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变化,女性要求解放,礼法约束受到冲击;社会上出现了对宋明理学抨击和呼唤人性解放的思想。,自主学习,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4.李贽挑战 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提出“ ,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 ”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问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认识李贽的思想主张?,孔子,穿衣吃饭,理,提示李贽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时期的要求。其将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其思想具有鲜明的 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 思想的产生,有很大的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叛逆,反封建的民主,5.李贽:“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可见他() 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A,6.“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文中李贽提出的观点是()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提倡人人平等 C反对封建礼教 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B,自主学习,二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其中“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3.黄宗羲揭露 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反对重农抑商,提出“ ”的经济思想。,君主专制,工商皆本,2.右图著作作者是 ,该著作在清代曾经被列为禁书,其原因是该书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4.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 先进的思想。”其“先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 。 反对君主专制设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倡导言论自由主张民主共和主张“天下之法”代替皇帝“一家之法”,B,自主学习,二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5.史料顾炎武:“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问材料划线部分体现顾炎武指责 僵化,脱离实际,背离儒家原始精神。反映了其怎样主张?,理学,答:顾炎武注重实学,讲究经世致用。,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有感于此,顾炎武() A.发奋研读孔孟之书 B.号召人们多学程朱理学 C.抨击封建专制种种弊端 D.深入实践求真知,D,7.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标准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D,自主学习,二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8.史料 周易外传是古代中国阐发易理的重要哲学著作。谭嗣同评价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下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船山”为谁?谭嗣同为何对其有如此高的评价?,答:王夫之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他在哲学上代表着古代哲学的最高峰。他的唯物思想也启示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9.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本质:李贽的反正统意识,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主张“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这些思想的本质都是 。,反对君主专制,10.明代思想家何心隐主张“育欲”,认为“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声,性而安逸,性也。”这反映了() A西方人文思想影响深远 B程朱理学退出历史舞台 C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D传统理学思想受到冲击,D,自主学习,二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1.史料 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问材料体现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有何积极影响?,提示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 焕发了生机;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 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 的历史进步性。,重新,解放思想,萌芽,12.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 ,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 的思想体系,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冲击,完整,对接高考,(2015课标全国,40)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2014课标全国,25)唐代儒学的发展变化,(2016江苏单科,5)李贽的“离经叛道”,对接高考,【例1】 (2014课标全国,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知识定位宋明理学的特及影响,素养解读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宋明理学的内容及特点。,D,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对接高考,【例2】 (2013课标全国,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知识定位程朱理学地位的确立,素养解读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考查程朱理学的影响。,C,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对接高考,【例3】 (2014课标全国,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 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知识定位程朱理学的兴起,素养解读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C,史论链接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见创新设计,对接高考,【例4】宋明理学的兴起、特点及评价,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史料一(2015 江苏高考,T21)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学会读史 史料一论述了理学的兴起及基本主张。,学会用史 根据史料一,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并分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提示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对接高考,史料二“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学会用史 根据史料二,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心学的核心观点,学会读史 史料二阐述了王阳明对山间花树所存在的看法。,提示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 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 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史论链接宋明理学的兴起、特点及评价 见创新设计,对接高考,史料,【例5】对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认识,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读史用史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 “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思维提示:史料先“概括”其“共同的思想内涵”(涉及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其次对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结合欧洲启蒙运动加以对比,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进行阐释。,涉及中西启蒙思想家,对接高考,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案例分析,考生选择第一种,回答起来较简单。但缺少内涵表述。,观点点睛,认识升华,【例5】对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认识,对接高考,答题提示,示例内涵: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启蒙。 观点一:中国版的启蒙运动: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顾炎武提出“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冲击了儒学正统,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史论链接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特点及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见创新设计,观点二:儒学思想的新发展:李贽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发扬孟子的“民贵君轻”说;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把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顶峰。但是,这些思想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只是通过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等思想来修补封建制度。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核心素养,从比较角度认识“明清启蒙思潮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差异性”,例 1592 年,布鲁诺陷于宗教裁判所的毒手,1600年被判死刑;同时期,李贽被以“敢倡乱德,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李贽和布鲁诺被视为“异端”,是因为他们 ( ) A. 誓死捍卫理想信念 B. 抨击封建道德主张发展个性 C.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 挑战正统思想威胁统治秩序,D,命题突破尽管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有一定的启蒙意义,但相对于欧洲启蒙运动,前者的启蒙意义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从价值观方面说,它虽有反理学之实,但却并不意味着它决心要摧毁理学以及为理学所维护的封建制度,而仅仅是意味着它有适应时代要求和迎合“人心陷溺之秋”(顾炎武语)的人情世故而改革理学和封建制度的旨趣和思想。,核心素养,从家国情怀角度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史料选读 所谓明清之际启蒙思潮,是指曾经流行于中国明清之际的与 17 到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一种思潮。尽管其彼此多少有些相似,却又远不是一回事,其精神特质有很大差异。 首先,中西两种启蒙思潮发生在不同的时代:欧洲启蒙运动发生于经过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的独立性空前增强的 1718 世纪,其时欧洲正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则发生在 1617 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尚远未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其次,中西两种启蒙思潮发生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欧洲启蒙运动发生在一个具有多元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社会里。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则发生在一个具有以“天下为家”和皇权至上为主要特征的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社会里。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明清之际启蒙思潮遂表现出了迥然不同于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核心素养,从家国情怀角度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史料选读(续)一是主体不同:欧洲启蒙运动的主体是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兴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主体则是强烈要求发展工商业的新兴市民阶层及其代言人。 二是任务不同:欧洲启蒙运动的任务主要是反对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任务主要是适应工商业发展的要求而改良现存的封建制度。 三是目标不同:欧洲启蒙运动的目标是彻底摆脱旧的社会势力的束缚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目标则是通过改良现存的封建制度而实现国家天下的长治久安。 因此,如果也可以套用曾经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所普遍使用的“理性”一词来表征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之精神特质的话,那么,这样的“理性”并不是指资产阶级理性,而是指市民阶层理性。 周可真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专家史论,【命题素材】理学的特点及实质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解读观点】 (1)宋明理学继承了儒学传统,又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把儒学由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2)宋明理学肯定人的现实生活,侧重从哲学角度阐述伦理道德,注意探究天地万物普遍存在的根源,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专家史论,【命题预测】宋代我国的传统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学者认为这和当时理学的兴起有很大关系。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宋明理学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你怎样看待理学的发展和传统科技发展的关系?,提示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 论证:认为理比气更根本,强调对理的探究;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强调关注现实;升华抽象思辨,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 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理学更加强调的是伦理道德,并非客观真理。,专家史论,【命题素材】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解读观点】 本段材料主要阐述了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特点及影响,说明了明清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参与到政治统治中来,为近代民主革命思想提供了思想根源。,【命题预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国“民权宣言”的主要原因。,提示原因:提出了与近代民权思想类似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治;提出知识分子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实行舆论监督;承认人们有权追求个人利益;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等。,专家史论,2.史论观点同一时期中西方进步思想的比较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史论观点理学的特点及影响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