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上传人:泓****询 文档编号:16486434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4 大小:15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申请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滨州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申请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滨州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申请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滨州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申请报告报告说明目前,中国大陆从事硅片生产的厂商主要有沪硅产业(上海新昇)、中环股份、立昂微(金瑞泓)、神工股份、中欣晶圆、超硅公司、奕斯伟等。从市场结构和应用方向上看,8英寸和12英寸硅片已成为半导体硅片的主流产品,目前,国内企业在8英寸和12英寸硅片供给率较低,12英寸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沪硅产业于2018年实现了300mm(12英寸)半导体硅片规模化生产并率先实现了300mm(12英寸)半导体硅片国产化,上述其他企业陆续实现了从8英寸到12英寸半导体硅片的突破。随着半导体市场的不断发展,不论材料端还是设备端,国产化需求亟待解决,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46.1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15.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17%;建设期利息46.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3%;流动资金1084.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4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3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9619.11万元,净利润2704.6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4.29%,财务净现值7217.8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4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8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8二、 项目建设地点8三、 建设背景8四、 项目建设进度8五、 建设投资估算8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9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11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12一、 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情况12二、 顾客满意14三、 半导体行业发展情况16四、 半导体行业基本情况18五、 组织市场的特点19六、 半导体设备行业概况23七、 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25八、 晶体生长设备行业发展潜力26九、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1十、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34十一、 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38十二、 整合营销传播40十三、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42第三章 发展规划46一、 公司发展规划46二、 保障措施47第四章 公司组建方案49一、 公司经营宗旨4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9三、 公司组建方式50四、 公司管理体制50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51六、 核心人员介绍55七、 财务会计制度56第五章 经营战略62一、 企业投资战略的目标与原则62二、 企业经营战略方案的内容体系63三、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65四、 融合战略的概念与特点66五、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68六、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对象与层次71第六章 公司治理74一、 股东大会决议74二、 独立董事及其职责75三、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80四、 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子81五、 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86六、 高级管理人员87七、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91第七章 运营管理98一、 公司经营宗旨9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9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99四、 财务会计制度103第八章 选址分析108一、 坚持主动对接融入,构建区域协同新格局109第九章 人力资源方案113一、 企业员工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113二、 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形成方案120三、 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125四、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126五、 企业培训制度的执行与完善128六、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工作129七、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133第十章 SWOT分析136一、 优势分析(S)136二、 劣势分析(W)137三、 机会分析(O)138四、 威胁分析(T)139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分析147一、 建设投资估算147建设投资估算表148二、 建设期利息14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9三、 流动资金150流动资金估算表150四、 项目总投资15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1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5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2第十二章 财务管理分析154一、 现金的日常管理154二、 短期融资券158三、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162四、 决策与控制163五、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64六、 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169七、 存货成本171第十三章 项目经济效益17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7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7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7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7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7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79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81四、 偿债能力分析18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82五、 经济评价结论183第十四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84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滨州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建设背景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支撑产业,半导体设备通常决定了中游制造产业的品质及下游应用产业的广泛性。根据行业内“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的经验,半导体产品制造要超前电子系统开发新一代工艺,而半导体设备要超前半导体产品制造开发新一代产品,“设备工艺产品”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46.1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15.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17%;建设期利息46.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3%;流动资金1084.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41%。(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115.40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580.4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85.42万元,预备费49.54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3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9619.11万元,纳税总额1599.24万元,净利润2704.6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64.29%,财务净现值7217.8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48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3246.111.1建设投资万元2115.401.1.1工程费用万元1580.441.1.2其他费用万元485.421.1.3预备费万元49.541.2建设期利息万元46.281.3流动资金万元1084.432资金筹措万元3246.112.1自筹资金万元2301.692.2银行贷款万元944.423营业收入万元133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9619.115利润总额万元3606.136净利润万元2704.607所得税万元901.538增值税万元622.959税金及附加万元74.7610纳税总额万元1599.2411盈亏平衡点万元3120.65产值12回收期年3.4813内部收益率64.29%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7217.86所得税后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一、 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情况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核心环节,半导体设备市场与半导体产业景气状况密切相关。2012年,由于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半导体行业发展有所减缓,导致半导体设备行业相应受到抑制。随着经济的复苏,自2013年以来,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稳中有升。根据SEMI统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1,026.40亿美元,同比增长44.18%。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面临着新型芯片或先进工艺的产能扩张需求,为半导体设备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国外半导体设备厂商进入市场较早,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稳定的客户关系、领先的市场品牌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结合“设备工艺产品”互相促进,不断推动设备端更新换代,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目前主要由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厂商主导,行业呈现高度垄断的竞争格局。根据VLSIResearch统计,2020年半导体设备厂商销售规模排名中,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厂商包括AppliedMaterials、ASML、Lam、TEL和KLA,占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随着半导体产业的第三次转移,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半导体设备行业也随之发展。根据SEMI统计,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2011年的36.5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96.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3.29%。在市场需求拉动、国家政策支持并引导资本扶持半导体设备企业的环境下,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进程有所加快,销售规模不断增长,半导体产业链得以不断完善。但目前半导体设备还主要依赖进口,整体国产率还处于较低水平,除去胶设备国产化率接近70%,清洗设备约22%外,其余设备国产化率基本均在20%以下,光刻机领域甚至低于1%。国产化率较低,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也对我国电子信息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半导体制造国产化势必带动设备的国产化,设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此外,全球贸易纷争不断的商业环境,促使社会各界重新审视半导体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进口替代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催化国内半导体设备的发展。虽然短期内为保证产品良率,半导体设备仍将以采购进口设备为主,但随着国产设备不断取得突破,持续通过客户验证且下游客户产能顺利爬坡后,国产化率有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加大晶圆厂投资力度及新建产能进程加快,进一步刺激对半导体设备采购需求,为半导体设备行业,尤其是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此外,除传统硅基晶圆制造外,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链也愈发成熟,随着下游市场需求逐渐增多,将会带动其晶圆制造产线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综上,由于不同技术等级的芯片需求大量并存,决定了不同技术等级的半导体设备依然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各类技术等级的设备均有其对应的市场空间,短期内将持续并存发展。同时,在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情形下,各半导体设备厂商迎来巨大的成长机遇。随着下游客户新建产线及更新升级,均有机会获得新的业务机会,使设备产品有机会获得验证和试用,为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构建有利的竞争环境,形成“设备工艺产品”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使国内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发展,缩小与国际产业水平的差距。二、 顾客满意通过创造、传播和交付优质顾客价值,满足需求,达到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目标,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精神。这一观念上的变革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曾经带来美国等西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的商业繁荣和一批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成长。然而,实践表明,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真正贯彻和全面实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尽管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思想是无可争辩的,但是,这个高深理论和企业资源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联系却很脆弱。“利润是对创造出满意的顾客的回报”这个观点,似乎只是建立在信念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牢靠的数据之上的。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和经理围绕现代营销观念的真正贯彻问题,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质量、服务和价值传递实现顾客满意;二是通过市场导向的战略奠定竞争基础,来吸引、保持顾客和培育客户关系。所谓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与其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购买后实际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顾客认为应当达到的绩效)的差异:若绩效小于期望,顾客会不满意;若绩效与期望相当,顾客会满意;若绩效大于期望,顾客会十分满意。顾客期望的形成,取决于顾客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和同事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若一个企业使顾客的期望过高,则容易引起购买者的失望,降低顾客满意程度。但是,如果企业把期望定得过低,虽然能使买方感到满意,却难以吸引大量的购买者。顾客对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既是企业的预期,也是顾客通过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一种感受。它尽管是顾客的一种主观感觉状态,但却是建立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的,是从顾客角度对企业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研究表明,顾客满意既是顾客本人再购买的基础,也是影响其他顾客购买的要素。对企业来说,前者关系到能否保持老顾客,后者关系到能否吸引新顾客。因此,使顾客满意,是企业赢得顾客、占有和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吸引新顾客要比维系老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保持老顾客、培养顾客忠诚感具有重大意义。而要有效地保持老顾客,就不仅要使其满意,而且要使其高度满意。高度的满意能培养顾客对品牌的感情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上的偏好。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创建、保持和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努力争取更多高度满意的顾客,建立起高度的顾客忠诚。贯彻全方位营销管理观念,关键是要与顾客及其他利益方建立持久关系,亦即做好关系营销。为此,企业必须首先创造卓越的顾客感知价值,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和价值链管理,形成系统的“顾客满意”良性机制,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三、 半导体行业发展情况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难度高、投资规模大、产业链环节长、产品种类多、更新迭代快、下游应用广泛的特点,其技术水平与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半导体行业遵循螺旋式上升规律,下游应用行业的需求增长是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半导体核心元器件晶体管自诞生以来,使得半导体产业迅猛增长,但随着计算机、液晶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渗透率不断提高,行业增长逐步放缓。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渐恢复增长。根据WSTS统计及预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为5,559亿美元,较2020年度增长约26.23%,同时预计2022年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长10.40%,规模将接连创出历史新高。半导体产业经历了美国向日本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向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第二次产业转移后,随着半导体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我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应用和消费市场之一,半导体产业正在发生第三次产业转移。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有利的政策等众多优势条件,我国半导体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发展,由2015年的986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92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1.80%。虽然中国大陆正在加速承接半导体产业第三次产业转移,但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自给率仍然较低,依然严重依赖进口。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自2013年起,集成电路产品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金额达4,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7%,集成电路产品出口金额为1,538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2,788亿美元,并且仍在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该行业存在较严重的进口依赖,市场供需错配状况亟待扭转,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此外,随着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中国台湾晶圆代工厂台积电、联华电子等晶圆厂陆续在国内扩产、建厂,进一步加速了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和布局,半导体材料、设备等基础技术在本土晶圆产线及设计公司的工艺验证和应用中,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纷争不断,基于电子信息安全等因素考虑,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技术水平亟需发展和提升。基于上述主要因素,现阶段国内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四、 半导体行业基本情况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按产品来划分,半导体产品可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器件和传感器,其中集成电路占80%以上的份额,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下游应用最为广泛,其发展情况已成为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半导体产业链可按照主要生产过程划分为上游支撑产业、中游制造产业和下游应用产业。细分领域即为上游支撑产业中半导体设备晶体生长设备领域,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础和起点,其生长的晶体品质对芯片制造及下游应用具有重要决定作用,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上游支撑产业为中游制造产业提供必要的原材料与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后应用于下游各个领域。五、 组织市场的特点1、购买者比较少发电设备生产者的顾客是各地极其有限的发电厂,大型采煤设备生产者的顾客是少数,大型煤矿,某轮胎厂的命运可能仅仅取决于能否得到某家汽车厂的订单。2、购买数量大组织市场的顾客每次购买数量都比较大,有时一位买主就能买下一个企业较长时期内的全部产量,有时一张订单的金额就能达到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3、供需双方关系密切组织市场的购买者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货源,供应商需要有长期稳定的销路,每一方对另一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供需双方互相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有些买主常常在产品的花色品种、技术规格、质量、交货期、服务项目等方面提出特殊要求,供应商应经常与买方沟通,详细了解其需求并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4、购买者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集中在某些区域,以至于这些区域的业务用品购买量占据全国市场的很大比重。例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哈尔滨、武汉、大庆、鞍山等城市和苏南、浙江等地的业务用品购买量就比较集中。5、派生需求派生需求也称为引申需求或衍生需求。组织市场的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是为了给自己的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业务用品需求由消费品需求派生出来,并且随着消费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消费者的饮酒需求引起酒厂对粮食、酒瓶和酿酒设备的需求,连锁引起有关企业和部门对化肥、农资、玻璃、钢材等产品的需求。派生需求往往是多层次的,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链条,消费者需求是这个链条的起点,是原生需求,是组织市场需求的动力和源泉。6、需求弹性小组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一般规律是:在需求链条上距离消费者越远的产品,价格的波动越大,需求弹性越小。例如,在酒类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下降,酒厂未必就会大量购买,除非粮食是酒成分中的主要部分且酒厂有大量的存放场所;粮食价格上升,酒厂未必会减少购买,除非酒厂找到了其他替代品或发现了节约原料的方法。原材料的价值越低或原材料成本在制成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其需求弹性就越小。组织市场的需求在短期内特别无弹性,因为企业不可能临时改变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方式。7、需求波动大组织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大于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一些新企业和新设备尤其如此。如果消费品需求增加某一百分比,为了生产出满足这一追加需求的产品,工厂的设备和原材料会以更大的百分比增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加速原理。当消费需求不变时,企业用原有设备就可生产出所需的产量,仅需支出更新折旧费,原材料购买量也不增加;消费需求增加时,许多企业要增加机器设备,这笔费用远大于单纯的更新折旧费,原材料购买也会大幅度增加。有时消费品需求仅上升10%,下一阶段工业需求就会上升200%;消费品需求下跌10%,就可能导致工业需求全面暴跌。组织市场需求的这种波动性使得许多企业向经营多元化发展,以避免风险。8、专业人员采购组织市场的采购人员大都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和有关技术要求。供应商应从技术的角度说明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优点,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和特殊的服务。9、影响购买的人多与消费者市场相比,影响组织市场购买决策的人多。大多数企业有专门的采购组织,重要的购买决策往往由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做出,其他人员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这些组织和人员形成事实上的“采购中心”。供应商应当派出训练有素的、有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销售代表与买方的采购人员和采购决策参与人员打交道。10、销售访问多由于需求方参与购买过程的人较多,供应者也较多,竞争激烈,因此需要更多的销售,访问来获得商业订单,有时销售周期可达数年。调查表明,工业销售平均需要44.5次访问,从报价到产品发送通常以年为单位。11、直接采购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向供应方直接采购,而不经过中间商环节,价格昂贵或技术复杂的项目更是如此。12、互惠购买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这样选择供应商:“你买我的产品,我就买你的产品”,即买卖双方经常互换角色,互为买方和卖方。互惠购买有时表现为三角形或多角形。13、租赁组织市场往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所需产品。对于机器设备、车辆等昂贵产品,许多企业无力购买或需要融资购买,采用租赁的方式可以节约成本。六、 半导体设备行业概况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支撑产业,半导体设备通常决定了中游制造产业的品质及下游应用产业的广泛性。根据行业内“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的经验,半导体产品制造要超前电子系统开发新一代工艺,而半导体设备要超前半导体产品制造开发新一代产品,“设备工艺产品”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设备种类丰富,复杂精细程度较高,涉及多学科综合,具有技术壁垒高,制造难度大及研发投入高等特点,在一条制造先进半导体产品的生产线投资中,设备价值约占总投资规模的75%以上,故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行业的基础和核心。以集成电路为例,其制造过程可分为硅片制造、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及芯片封测等多个流程,各个流程均需使用特定的设备,故其所对应的主要设备包括硅片设备、制造设备、封装设备和测试设备等。1、硅片设备在硅片制造环节,多晶硅在晶体生长设备中经过原料熔化、融入籽晶、旋转拉晶等前道工艺形成晶棒,再经过切磨抛设备、清洗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对晶棒进行切片、打磨、抛光及清洗等后道工艺,最终形成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的硅片。晶体生长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支撑产业的基础和起点,对硅片的品质及良率具有重大影响,故对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2、制造设备晶圆制造过程可分为氧化扩散、薄膜沉积、光刻、刻蚀、离子注入、清洗抛光及金属化等,主要涉及的生产设备包括氧化扩散炉、薄膜沉积设备、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抛光机和清洗机等。3、封装设备封装设备可分为晶圆级设备和芯片级设备,分别对应先进封装和传统封装。主要的封装设备包括贴片设备、焊机、划片机、倒装机、塑封机、切筋成形设备和清洗机等。4、检测设备按制造工艺的先后顺序可以将检测设备分为前道过程控制设备和后道测试设备,前道过程控制贯穿晶圆加工制造全流程,下游主要是晶圆代工厂和IDM,后道测试主要是对硅片成品进行检测,下游主要是封测厂、代工厂和IDM等。主要检测设备包括图形检查设备、掩膜检查设备、薄膜测量设备、测试机、分选机和探针台等。七、 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企业之所以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主要是由于:(一)产品生命周期的现实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同产品一样也存在着生命周期。如果不开发新产品,当产品走向衰落时,企业也同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相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时,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二)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健康、轻巧、快捷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更加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威胁,不得不淘汰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老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机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出现,并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企业淘汰过时的产品,生产性能更优越的产品,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只有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自己的产品,开发新产品,才不至于被排挤出市场。(四)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现代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竞争中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定期推出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地位,提高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八、 晶体生长设备行业发展潜力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制造材料与半导体封测材料,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支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制造材料中,半导体硅片占比最高,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晶体生长设备作为半导体硅片的关键制造设备,对材料规格指标及性能优劣具有决定性作用。半导体硅片作为半导体材料中最主要的品类之一,为半导体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硅材料因其具有单方向导电特性、热敏特性、光电特性、掺杂特性等优良性能,可以生长为大尺寸高纯度晶体,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故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半导体基础材料。得益于下游行业不断发展,新型产业持续驱动,未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将继续不断发展,半导体硅片市场空间广阔。此外,伴随着5G、物联网、新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更高的击穿电场、热导率、电子饱和速率及抗辐射能力的碳化硅、氮化镓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1、单晶硅晶体生长设备市场情况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半导体硅片的直径不断增加,以降低单位芯片的成本,故半导体硅片正在不断向大尺寸的方向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向大尺寸演进是半导体硅片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尺寸增加对半导体硅片的生产技术、设备、材料、工艺的要求更高,尤其对于决定晶体品质属性的晶体生长设备,对硅片的影响更加深入,故晶体生长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单晶硅晶体生长设备下游客户为硅片制造厂商,设备需求量与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息息相关。由于通信、消费电子、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驱动科技革新,下游需求增长带来大量的硅片需求,使得硅片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自2016年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目前市场规模较大且较为稳定,最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68%,增长较为迅速。硅片制造行业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和下游验证周期长等特点,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被日本信越化学、日本胜高、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德国世创和韩国SK五大企业占据。同时,由于硅片的性能及参数与晶体生长设备及加工设备紧密相连,若设备的精密程度与工艺技术无法匹配,则硅片的质量无法保证,故为保证设备及硅片产品的适配性,全球主要硅片厂商的晶体生长设备以自主供应为主。在硅片市场集中度较高的格局下,国内作为重要的终端消费市场之一,对半导体硅片有较强的需求,晶圆制造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目前,中国大陆从事硅片生产的厂商主要有沪硅产业(上海新昇)、中环股份、立昂微(金瑞泓)、神工股份、中欣晶圆、超硅公司、奕斯伟等。从市场结构和应用方向上看,8英寸和12英寸硅片已成为半导体硅片的主流产品,目前,国内企业在8英寸和12英寸硅片供给率较低,12英寸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沪硅产业于2018年实现了300mm(12英寸)半导体硅片规模化生产并率先实现了300mm(12英寸)半导体硅片国产化,上述其他企业陆续实现了从8英寸到12英寸半导体硅片的突破。随着半导体市场的不断发展,不论材料端还是设备端,国产化需求亟待解决,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对晶圆代工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SEMI统计,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将于2021年和2022年建设29座晶圆厂,以12英寸晶圆厂为主,以满足通讯、计算、医疗、线上服务及汽车等广大市场对于芯片不断增加的需求。其中,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各有8个新晶圆厂建设,大幅领先其他地区,市场前景广阔。综上所述,由于国内晶圆厂数量不断增加,下游硅片需求量增长,同时考虑到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增量及存量市场共同促进了晶体生长设备的需求,使得国内晶体生长设备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指以碳化硅、氮化镓等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其他半导体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大,具有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速率高及抗辐射能力强等优势,可以满足电力电子技术对高温、高功率、高压、高频及抗辐射等恶劣工作条件的新要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现代工业领域。2020年全球碳化硅器件的市场规模为11.84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59.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8.25%。碳化硅器件市场的高速增长也将推动碳化硅单晶衬底的需求释放。随着我国加快“新基建”建设力度,明确新基建涉及“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上述领域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将成为我国新一轮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为以碳化硅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市场带来新的机遇。虽然第三代半导体发展时间较短,但碳化硅衬底市场仍以美国等传统半导体产业链强国为主,集中度较高,主要厂商包括美国科锐公司、美国-、德国SiCrystal等企业,其中,美国科锐公司占据龙头地位,2020年市场份额达62%。目前,碳化硅衬底市场以海外厂商为主导,国内企业市场份额较小,主要企业包括天岳先进、天科合达、三安光电等。随着国内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衬底及制造设备需求量将会有较大提升,故作为晶体制备的载体,根据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碳化硅单晶衬底及不同的下游应用需求,将会进一步大幅提升对碳化硅单晶炉等设备端的需求。因此,在市场保持高景气度的情况下,在国内产能加速扩产叠加设备国产化率提升的双重因素驱动下,我国碳化硅晶体生长设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3、蓝宝石晶体生长设备蓝宝石晶体材料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基础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强度大、硬度大、耐腐蚀,可在接近2,000高温下工作,在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均有良好的透过率,被广泛应用于LED衬底材料、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LED衬底材料是蓝宝石重要的应用,同时由于在透红外光和抗划伤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蓝宝石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LED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趋于成熟,行业产能的普遍提升,蓝宝石材料制造成本以及销售价格的下降,同时部分厂商早期已经有较多的备货,因此供需关系与市场规模较为稳定。九、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1)半导体下游应用和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推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半导体行业快速蓬勃发展。在工业自动化转型升级、自动化设备市场快速发展以及消费电子领域不断升级等环境下,催生了大量半导体相关器件的需求。此外,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转移,受益于此,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半导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半导体企业向中国转移产能,持续的产能转移带动了中国大陆半导体整体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半导体设备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此外,随着半导体器件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原材料,硅片的尺寸和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硅片尺寸越大,单位成本越低,故大尺寸的硅片逐渐成为主流,其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综上,旺盛的需求和产能转移推动了晶圆制造厂扩大资本开支,扩充产线产能,为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需求增长奠定基础。晶体生长设备作为晶圆制造的核心设备及起点,亦将受益于下游需求推动,迎来行业快速发展阶段。(2)半导体行业得到国家持续性关注和政策支持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型产业,半导体行业得到了国家的持续关注。作为数码电子产业、汽车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基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下游行业息息相关。在全球疫情影响下,半导体产业自身产能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已经对下游行业供应链稳定造成巨大影响。在国际竞争背景下,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及生产水平,牵动众多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业。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包含税收减免、人才培养、科研支持、投资鼓励、产业协同等方面在内的多项半导体行业支持政策,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及民间资本以市场化的投资方式进入半导体产业,鼓励国内半导体行业内企业不断发展,刺激半导体产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为半导体设备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会。(3)半导体国产设备进口替代趋势日趋明显我国半导体消费需求增长以及国产化进程有利于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但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大量依赖进口,极大影响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本的支持下,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半导体国产化不断发展,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趋势将更加明显,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此外,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基于服务的快速响应、无障碍沟通、产品性价比及自主可控等多方面考虑,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逐渐被各大半导体厂商接受并成为其重要选择。2、面临的挑战(1)半导体行业基础仍较为薄弱近年来,虽然在政策和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在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上都有所提升,但与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我国半导体产业整体相对落后,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由于半导体设备总体规模不大,对零部件市场拉动时间较短,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配套能力较弱,部分核心原材料仍然依赖进口,其技术指标、交货周期、价格等均不可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半导体技术基础薄弱,特别在先进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半导体企业资金实力薄弱,技术投入不足,在与境外企业的竞争中,由于其在经营规模和市场认可度上存在优势,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仍会考虑行业巨头所带来的便捷性与可靠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惯性和粘性,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在与其竞争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市场认可度仍待进一步积累。(2)高端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半导体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于技术人员的知识背景、研发能力和应用经验积累均有较高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相应的环境,同时需要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故现有半导体设备行业的人才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行业内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此外,由于发达国家对半导体设备的核心技术、工艺以及人才流动限制较为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十、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一)产品特征与市场扩散1、创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愈多,在诸如功能、可靠性、便利性、新颖性等方面比原有产品的优越性愈大,市场接受得就愈快。2、创新产品的适应性创新产品必须与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以及人们的产品价值观相吻合。当创新产品与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相适应或较为接近时,则有利于市场扩散,反之,则不利于市场扩散。3、创新产品的简易性这是要求新产品设计、整体结构、使用维修、保养方法必须与目标市场的认知程度相适应。一般而言,新产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简单易懂,才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扩散,消费品尤其如此。4、创新产品的明确性这是指新产品的性质或优点是否容易被人们观察和描述,是否容易被说明和示范。凡信息传播便捷、易于认知的产品,其采用速度一般比较快。(二)购买行为与市场扩散1、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程序与市场扩散人们对新产品的采用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美国学者罗吉斯调查了数百人接受新产品的实例,总结归纳出人们接受新产品的程序和一般规律,认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重要阶段:(1)认知。这是个人获得新产品信息的初始阶段。新产品信息情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或者其他间接的渠道如商品说明书、技术资料等。人们在此阶段获得的情报还不够系统,只是一般性了解。(2)兴趣。指消费者不仅认识了新产品,并且发生了兴趣。在此阶段,消费者会积极地寻找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产品的具体功能、用途、使用等问题。如果满意,将会产生初步的购买动机。(3)评价。这一阶段消费者主要权衡采用新产品的边际价值。如采用新产品获得的利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从而对新产品的吸引力做出判断。(4)试用。指顾客开始小规模、少量地试用新产品。通过试用,顾客评价自己对新产品的认识及购买决策的正确性。企业应尽量降低失误率,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质、使用和保养方法。(5)采用。顾客通过试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放弃原有的产品,完全接受新产品,并开始正式购买、重复购买。2、顾客对新产品的反应差异与市场扩散在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消费心理、产品价值观、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不同顾客对新产品的反映具有很大的差异。(1)创新采用者。也称为“消费先驱”,通常富有个性,勇于革新冒险,性格活跃,消费行为很少听取他人意见,经济宽裕,社会地位较高,受过高等教育,易受广告等促销手段的影响,是企业投放新产品时的极好目标。(2)早期采用者。一般是年轻,富于探索,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并有较强的适应性,经济状况良好,对早期采用新产品具有自豪感。这类消费者对广告及其他渠道传播的新产品信息很少有成见,促销媒体对他们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与创新采用者比较,持较为谨慎的态度。(3)早期大众。这部分消费者一般较少保守思想,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收入;对社会中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自己所崇拜的“舆论领袖”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他们经常是在征询了早期采用者的意见之后才采纳新产品。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消费习惯,对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很大的意义。(4)晚期大众。指比较晚地跟上消费潮流的人。他们的工作岗位、受教育水平及收入状况往往比早期大众略差,对新事物、新环境多持怀疑态度或观望态度。往往在产品成熟阶段才加入购买。(5)落后的购买者。这些人受传统思想束缚很深,思想非常保守,怀疑任何变化,对新事物、新变化多持反对态度,固守传统消费行为方式,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期以至衰退期才能接受。新产品的整个市场扩散过程,从创新采用者至落后购买者,形成完整的“正态分布曲,线”,这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极为相似,为企业规划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十一、 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一)组织设计关系营销的管理,必须设置相应的机构。企业关系管理,对内要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外要向公众发布消息、征求意见、搜集信息、处理纠纷等。管理机构要代表企业有计划、有准备、分步骤地开展各种关系营销活动,把企业领导者从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各职能部门和机构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关系管理机构是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沟通和协调行动的专门机构。其作用是:收集信息资料,充当企业的耳目;综合评价各职能部门的决策活动,充当企业的决策参谋;协调内部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公众输送信息,沟通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二)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调配。一方面实行部门间人员轮换,以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从内部提升经理,可以加强企业观念并使其具有长远眼光。(2)信息资源共享。在采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分享信息资源。如利用网络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企业外部拥有多种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的关系;制定政策或提供帮助以削减信息超载,提高电子邮件和语音信箱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知识库”或“回复网络”,并入更庞大的信息系统;组成临时“虚拟小组”,以完成自己或客户的交流项目。(三)文化整合关系各方环境的差异会造成建立关系的困难,使工作关系难以沟通和维持。跨文化之间的人们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必须克服不同文化规范带来的交流障碍。文化的整合,是关系双方能否真正协调运作的关键。合作伙伴的文化敏感性非常敏锐和灵活,它能使合作双方共同有效地工作,并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差异。文化整合是企业市场营销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高级形式,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推行差别化战略的企业文化可能是鼓励创新、发挥个性及承担风险;而成本领先的企业文化,则可能是节俭、纪律及注重细节。如果关系双方的文化相适应,将能强有力地巩固企业与各子市场系统的关系并建立竞争优势。十二、 整合营销传播(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1992年,全球第一部整合营销传播(IMC)专著整合营销传播在美国问世,其作者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及其合作者斯坦,利田纳本、罗伯特,劳特朋。唐E.舒尔茨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性经营流程,用于长期规划、发展、执行并用于评估那些协调一致的、可衡量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是以消费者、客户、潜在客户和其他内外相关目标群体为受众的”。按照乔治贝尔奇和迈克尔贝尔奇对唐E.舒尔茨定义的理解,“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性的商业流程,用来规划、开拓、执行和评估具备可协调、可测量、具有说服性和持续性的品牌传播(沟通)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与消费者、中间商、潜在消费者、雇员、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的目标受众的沟通,产生短期的收益回报,并建立长期的品牌与股东价值”。美国广告公司协会(4As)定义:“整合营销传播计划的概念,是指在评估如大众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以及公共关系等多种传播工具的重要作用时,更充分认识到将这些工具综合运用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即整合运用后所带来的信息的清晰度、持续性和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可见,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综合、协调使用各种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信息,实现与消费者沟通,迅速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建立长期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的营销目标。亦即,整合营销传播是整合各种促销工具,如广告、人员推销、公关、销售促进、直复营销等,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的活动过程。(二)整合营销传播中受众接触的促销工具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营销企业必须了解各类沟通或促销工具,并知晓如何使用它们来传递公司或品牌信息。这就客观要求营销企业必须明晰每种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促销工具与目标受众沟通时的价值所在以及它们如何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合营销传播方案。(三)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过程在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过程中,营销企业需要结合各种促销组合要素,平衡每一个要素的优势和劣势以产生最有效的传播计划。可以说,整合营销传播管理实际上就是与目标受众进行有效传播的过程,包括策划、执行、评估和控制各种促销组合要素。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制定者必须决定促销组合中各要素的角色和功能,为每种要素制定正确的策略,确定它们如何进行整合,为实施进行策划,考虑如何评估所取得的成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营销传播只是整体营销计划和方案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能够融合其中。十三、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