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4-9章.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866884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6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与规划4-9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4-9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4-9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区域发展分析,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一、劳动地域分工,1.概念:,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2.前提:,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因而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地域分工。地域分工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规模随着产品交换和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大。,二、关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二)大卫李喜图的比较成本说,李氏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如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两国以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内,取决于两国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弹性。交换比率的变化将视两国消费者的倾向而自行调整,使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实足以出口,使贸易趋于平衡。只有在贸易平衡的交换比率下才是稳定的交换比率。,H-O认为,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内贸易的形成;从国际范围来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形成。 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了相对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又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加上汇率因素,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会引起商品绝对价格的差异;最后,导致区际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因而绝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直接原因。,(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所谓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其必要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在一个地方。地理分工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绝对的地理分工和相对的地理分工,二、区域发展优势,(一)优势的概念及类型,(二)优势的评判标准,(三)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所谓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区域优势具有综合性和时效性。,1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一)优势的概念及类型,2.区域优势的类型,(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二)优势的评判标准,一个区域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还不能认为是区域发展优势,这些有利条件必须和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判。,(三)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为了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确定区域优势,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需要满足的条件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进行逐条对比,然后加以综合。,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一、主导产业的意义,(一)主导产业的定义,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二)确定主导产业的意义,1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 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二、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一)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1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2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3对区域就业的作用。 4增加价值。 5出口潜力。 6环境影响。,(二)竞争能力,1技术先进程度。 2产品质量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市场占有率。 5利税效果。,三、主导产业的确定方法,(一)带动影响分析乘数分析 (二)特尔菲法一一层次分析法 (三)主成分分析法 (四)从以下三个层次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确定可从定量、定性及综合分析三方面着手,下面介绍四种一般常用的方法:,(一)带动影响分析乘数分析,一般来说,主导部门可以从三个方面带动区域经济增长:,1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2前瞻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 3旁侧影响,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些影响可以通过乘数理论来分析。根据乘数理论,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投资额数倍的国民收入,这个倍数即乘数。乘数是一种系数。用这个系数来乘投资的变动额,会得到投资所引起的区域收入的变动额。,(二)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Delphi)又称专家调查技术,采用匿名反复进行,轮番征询不同专家的预测意见,最后汇总得出调查后的预测结果。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算法。通常用来处理复杂系统中涉及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系统机理不清难以精确化和定量化的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如主导产业的选择。,具体操作时,先将待选择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如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为确定下层元素对上层元素的贡献程度,由专家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的方法,对各层子元素对上层因素的重要性一一给予评分,构成判断矩阵。,(三)主成分分析法,设研究某经济问题涉及p个指标,构成的p维随机向量为X=(x1,x2,xp)。对X作正交变换,令Y=UX,其中U为正交阵,Y的各分量是不相关的,这就使得有可能从Y的主分量中选择主要成分,剔除对经济过程影响微弱的部分。 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导产业时,是在己选出的m个主分量Y1,Y2,Ym中,以每个主分量Yi的方差贡献率ai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Fa1Y1十a2 Y2十十amYm 其中Yi(i=1,2,m)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当计算出每个样品(产业)的主成分得分后,可由主成分得分衡量每个样品在第i个主成分所代表的指标方面的程度及地位。,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法,是一种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1从国际、国内比较中选取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具有较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 2依据产业性质判断它们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3主导产业选择中区域经济条件的限制。,(四)从以下三个层次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区域发展中不可能出现一成不变的主导产业。各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最终要依地区经济条件为转换。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既可以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的产业,也完全可以是在上述范围属于衰退期的产业部门。,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及原则,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一)优化目标,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一、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及原则,(二)优化原则,1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 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投入产出表,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建立投入产出表以后,即可进行进一步的投入产出分析,并用于系统预测和系统规划。具体步骤如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规划方法实现。,(一)因子筛选 (二)优化模型的建立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第五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 区域规划类型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 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二、区域规划的特点,(一)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1目的性 2前瞻性 3动态性,(二)区域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 2战略性。 3地域性。,第二节 区域规划类型,一、按规划功能分类,(一)认识性的区域规划 (二)应用型的区域规划,二、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类,(一)策略性的区域规划 (二)物质性的区域规划 (三)综合性的区域规划,三、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一)自然区区域规划 (二)经济区区域规划 (三)行政区区域规划 (四)社会区区域规划,三、区域规划的内容,(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四)基础设施规划 (五)土地利用规划 (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七)区域发展政策,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一、古代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1.中国古代名著禹贡中的九州区域划分思想 2.周记考工记的营国制度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著管子中的城镇密度思想 4.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区域规划思想,二、区域规划的由来,第一是工业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提出的规划要求。 第二是随着大量乡村人日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三、国外的区域规划,1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 2目标主要在于使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地、更稳定地向前发展,高度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注重如何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均衡。 3就业问题、土地利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是区域规划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4逐步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四、中国的区域规划,(一)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并进 (二)规划理论取得突破,规划内容不断充实 (三)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革新,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一、区域规划的方法,()系统法,系统法通常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问题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有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具体方法可供利用。,(二)传统综合方法,传统综合方法是系统分析相反的逆向思维方法。综合平衡法是传统综合方法中的一种,也是国际上区域规划方法中最基本。 区域规划的综合平衡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种具体的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 三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1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2预测发展需求, 3综合平衡。,(三)比较法,比较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1选择比较对象。必须注意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客观条件的差异,切忌生搬硬套。 2确定比较标准。比较标准一般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境效益进行综合。3分析评价。规划工作中通常要对所选的方案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作纵向的比较并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横向的比较。,(四)数学模拟法,在规划研究中引入数学模拟法,可以便规划建立在更加理论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提高规划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 按照功能和应用范畴大致分类,区域规划模型可分为如下几类::,1区域结构功能分析模型。 2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型。3决策分析模型。,二、区域规划的程序,(一)规划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 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 4筹措规划经费。 5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地图的比例尺,视规划区域的大小和规划任务要求而定。,(二)规划工作步骤,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三)区域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第一,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第二,保持规划的弹性;第三,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必要的调整或修编。,第六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区域 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三节 战 略 抉 择 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一、 战略的概念,二、战略研究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 层次性。,三、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四、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一)战略目标(二)战略重点(三)战略方针(四)战略布局(五)战略措施,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因此应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使人们无所适从。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又称近期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目标,一般以10年为期;远期目标,或叫长期目标,通常在20年以上。,总体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建设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人口构成指标,人口总量指标,物质生活水平指标,精神生活水平指标,空间结构指标,空间规模指标,环境质量指标,二 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战略重点通常在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三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四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 *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规划工作需要注意的。 * 战略重点 可以不只一个。,三、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须要简明、扼要,使人们容易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全是细徽末节,又不能过于空泛,流于形式。战略方针切忌公式化、一般化。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四、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制订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节 战 略 抉 择,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提出战略构想,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一)区域的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区域优势与劣势,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 一是区内比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以明确哪种因素、哪一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 二是区际比较。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最容易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三)区域容量,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区域容量研究中又集中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方面。因而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也成了衡量、评价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土地生产潜力是指目前或者将来某一时期在合理有效的管理基础上,在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土地可以生产出人类生活所必须的食物、纤维等物质的能力。它是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研究时经常是使用各种初始生产力模型进行计算。营养水平是指相应时期人类活动所必须消费的能量(主要指蛋白质和淀粉)和物质(主要指纤维)的数量。人口数量通常用人口密度指标来表示。,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总体环境,(二)产业环境,(三)企业或公司环境,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可以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分层次进行: 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 3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产业环境分析的项目很多,包括: 1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以及影响这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2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值、规模经济利益等。 3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 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况等。 5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它与产业环境似乎相当接近,但也有些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某一单独的企业或公司对区域产业或许有可能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垄断性的公司,但个别的企业或公司毕竟只是产业中的一小部分,产业通常是由很多不同的公司和企业组成的。,三、提出战略构想,提出战略构想方案,简单的说,就是将对区内发展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思考出一条适合区域未来要走的路。这是战略抉择过程中最困难、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富有意义的结果。 一般来说,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是,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综合分析时常常是两两组合,在组合分析比较结果中挑选出较合适的方案出来,(区 域 ),(环 境),优势,劣势,障碍,机会,从区域发展特性组合图中可以看到,特性组合可能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1)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恰好有这种优势;第二种()可能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有强势;第三种()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有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第四种()可能是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要在第一种可能的方面去努力,并且依第一种情况制订战略,提出决策;在第二种可能方面,区域将面临不少竞争和不利的因素,制订战略的重点在于如何排除障碍,如何应付危机。在第三种可能方面,区域必须把握一些发展的机会,或者其他周围地区的实力也不强,故应努力去争取,否则会把一个大好时机错过。在第四种方面,区域不应去发展,不应依这种情况提出发展的努力,避之仍唯恐不及。,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 (二)高速度增长战略 (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七)信息化发展战略,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一)平衡发展战略 (二)不平衡发展战略 (三)梯度推移战略,(1)梯度是一种广义的非均衡。地球表层的差异导致其间物质和能量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引起物质流动、能量传输和信息扩散这一常见现象。所以,梯度的客观存在是产生宏观运动及其过程的基础,反过来,这种宏观运动及其又会导致原始的平衡非平衡格局。 (2)类型:自然梯度;经济梯度;社会梯度;技术梯度 。,(三)梯度推移战略,1、梯度及其主要类型,2、梯度理论,梯度理论 是定性、定量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分布规律的一种理论。梯度理论认为,非均衡系统中存在的梯度,形成了促使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与传输的梯度力,它是促进区域经济运行发展的一种动力。这种力的方向和强度,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必须提高梯度力,促使区域远离平衡,使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之间都有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3、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1)推移的动力。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 (2)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根据梯度推移的动力,新产品或新产业的发展是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 (3)推移的途径。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4、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1)反梯度理论 (2)多种推移并存论 (3)主导论,第七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 核心-边缘理论,第二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第三节 圈层结构理论,第一节 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 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 发展的区域系统。,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一)前工业化阶段,(二)工业化初期阶段,(三)工业化成熟阶段,(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懂得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一)离散型,(二)聚集型,(三)扩散型,(四)均衡型,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一)核心区域,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二)边缘区域,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又可分为两类:过度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过度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1上过度区域。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2下过渡区域,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四、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一)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二)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第二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三、点-轴开发模式,四、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据点开发策略。,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一)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二)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三、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四、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一)重点开发轴的选择,重点开发轴的选择,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二)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现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重点发展点(城镇)的确定,通常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五、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有利于发挥极具经济的效果,(二)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三)有利于把经济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四)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发展,第三节 圈层结构理论,一、理论发展,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0,一、理论发展,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3、狄更生和木内信藏 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20世纪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式。,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纵观世界城市和其周围区域,从内到外最少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有许多各自的特征;,(一)内圈层的特征,内圈层,可称为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核心建成区。该圈层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二)中间圈层的特征,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三)外圈层的特征,外圈层可称为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外圈层中也许会产生城市工业区、新居住区的“飞地”,并且一般在远郊区都有城市卫星镇或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当经济走上复苏阶段,是城市社会经济从萎缩向增长的转折点,城市建设主要在原有圈层内进行结构调整,边缘区向外圈层扩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只有当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圈层结构才会产生变动,产生扩大、向外延伸等新的阶段。,城市圈层向外扩展往往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的特征,这与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现象密切相关。,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工业投资增加,居民住宅、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大规模展开,边缘区土地被征用,改变为工业、商业、文化、娱乐、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在经济萎缩时期,基本建设项目少,大建设项目停建或缓建,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失业人员增多、厂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出现悲观情绪,城市人口规模停止增长甚至减少,城市圈层扩展基本上就停止下来,处在稳定状态。,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一)、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二)、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中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了城市圈层结构概念,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三)、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第八章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第一节 土地利用概述 第二节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 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 土 地 保 护,第一节 土地利用概述,一、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产性活动,如种植作物、栽培树木、养殖牲畜,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如建筑住宅、修建公园等。,二、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简单来说,土地是指地球的表面,作为一个平面的概念去理解。农业用地,尤其是种植业用地,一般也是平面利用,农业用地向地下和空中利用的幅度都是很有限的。 然而,土地又是立体的,下至地壳,上至大气层,都可以作为土地的范畴。城市土地日益趋向立体利用方向发展。在现代城市中,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网、地下商场、隧道、地下铁路比比皆是。有些城市地下作三四层空间使用。城镇的高空利用也越来越多,现代城市中高楼大厦、摩天大楼、高架铁路与公路、人行天桥、高空管线也到处可见。,三、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力和利用土地状况的一种反映。它可以从如下多种指标加以反映:,1土地利用率,2垦殖指数,又称土地垦殖率,3水面利用率,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白分比,5草原载畜量,6建筑密度,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7容积率,指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地块(或建筑用地)面积之比,8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二节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一、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粮食是人与土地相互作用的中间产物,是人地相互作用最原始又是最强烈的中间连结点。粮食产量的空间分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而粮食的生产和粮食产量又与土地的供需矛盾密切相关。,二、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一)土地的需求,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随着人类的繁衍昌盛,人类活动内容的增多和活动范围的矿大,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广,乃至是无限的,为了保障有限的土地能满足人类对土地无限需求的要求,有必要对某一城市或某一,区域的总用地需求量和各业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和控制。,土地需求量预测的项目通常包括两大类:一是农业生产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预测,前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产养殖业用地需求量预测,后者包括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谷场、机车场等用地预测;二是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包括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工程用地、特殊用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等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平均增长法:以预测对象的历史数值为依据,按其年平均增长率或增长量的发展趋势,推算预测对象的未来数值。 2回归分析法:以相关原理为基础,寻求预测对象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方程,再根据方程推算预测对象的未来数值。 3用地定额指标法:根据人口用地定额或生产规模用地定额,按人口发展和生产发展规模推算规划期用地需求量。,(二)土地的供给,土地的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 土地供给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特点就是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适宜利用方向。 2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区位特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一样,要根据具体的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安排各类用地。 3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增加性,决定了土地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个矛盾最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或简称为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结构上,而农业用地主要是耕地,所以土地供应与需求矛盾的解决,实际上就是要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系。,(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第三节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类型,(一)按地貌特征分类,根据地貌、地形特性不同,常将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类型。,(二)从农业开发利用的资源角度分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曾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将中国土地分为九大类,它们分别为:耕地;园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草山草坡;宜农荒地、宜林荒山荒地;沼泽、沙漠化土地、沙质荒漠、戈壁;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永久积雪冰川;沿海滩涂、内陆水域;城中、工矿、交通用地。,适宜性分类,又叫适宜性评价,以联合国粮食组织的工作最具代表性,他们的评价系统在国际上颇有影响,一些国家直接使用,但许多国家是参照它的分类原则和结构,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成自己的分类系统。 适宜性,表示土地对拟议中的土地利用是适宜或不适宜。适宜性可分适宜和不适宜两大类,适宜又可分高度适宜、中区适宜、临界适宜等次一类型,它们反映土地对拟议中的土地利用的适宜程度,临界适宜类土地,表示土地对拟定用途的持续利用有严重的限制,欲对之有效利用,必须采取重大的改造措施。不适宜也可分为当前不适宜和永久不适宜两大类。前者表示土地利用中的限制影响终究是能克服的,只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成本核算的条件下,不可能消除或抑制某些限制因素的影响。后者意味着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十分严酷,即使在可预见的将来,也难于有效地使用。,(三)土地适宜性分类,(四)土地利用状况分类,土地利用状况分类,主要是依据上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点等因素进行土地分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将土地分为8个一级类型、46个二级类型。其中的8个一级类型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它林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1.0m,北方宽2.0m的沟、渠、路、田埂,但不包括地面坡度6的梯田坎。,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果树苗圃等用地。,1耕 地,2园 地,3林 地,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后又改为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指城市、建制镇、村庄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指居民点以外的各种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和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用地,包括护路林。,指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及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垦殖三年以上的滩地、海涂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岩石砾地、梯田坎等难利用的土地。,5城镇村庄工矿用地,6交通用地矿用地,4牧草地,7水 域,8未利用土地,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也与全国性的土地利用分类有所不同。根据建设部1990年颁布的标准,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该10大类是:,1居住用地,2公共设施用地,3工业用地,4仓储用地,5对外交通用地,6道路广场用地,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绿 地,9特殊用地,10水域和其它用地,二、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土地利用分区与土地利用布局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某一区域内,对工业、农业、城镇、交通运输线路等各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方式在空间上进行安排;都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确定土地的不同功能和区域分工。所不同的是,土地利用分区主要任务是划分各种用地区,规定各种用地区土地的基本用途或主导功能,土地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而土地利用布局主要任务是确定各类用地的比例、规模、空间位置和界限。它们紧密相关,互为依据,互相联系。,(二)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1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通过土地分,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 3土地分区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 4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三)土地分区类型,土地分区类型,应根据区域范围的大小、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并考虑不同地区的情况而定,同时宜尽可能与土地利用现在分类相衔接。据此,有的人建议将土地分成9种用途区,即:农业用地区、种植园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其它用途区。 用地分区类型另一种典型是城市基准地价评估的分类,全国各城市普遍把城市土地分为三类用地,即住宅用地类型、商业用地类型和工业用地类型。,(四)土地分区体系,土地分区可以按纵向(层次)和横向(类别)两种系统进行,因而构成一个土地分区系统。按纵向的系统,可以在省一级、地市一级、县一级和乡镇一级层面上分区,构成一个纵向的分区系统;按横向的系统,可以按大类、中类、小类逐类细分,如分为农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等,在农业用地区中划分为粮食生产用地区、经济作物用地区、渔业用地区等,在渔业用地区中再细分为人工水域(鱼塘)和自然水域(山塘、湖泊等)渔业用地等,构成一个横向的分区系统。 在土地分区体系中,各级、各类分区的依据、标准、原则和结果都不会也不应该是完全一样的。,从中国的土地利用实际出发,土地分区时应充分注意如下几点: 1耕地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尽可能都划入农业用地区,即:除已批准的城镇、村镇和工矿区规划近期建设区范围内的耕地及已列入生态治理计划实施项目的耕地外,其余耕地原则上应划入农业用地区。 2规划开垦的宜农后备土地和沟渠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道路等设施用地以及农田之间的其它类型的零星用地,宜一并划入农业用地区。 3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应遵循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区位保护配套统一的原则,尤其应注意交通沿线的耕地、城镇规划近期建设区范围以外的耕地、村镇周围的耕地、生产条件好且集中连片的耕地的保护。 4村镇建设用地区应按照用地逐步集中,将过于分散的零星居民点逐步合并的要求,适当缩并。 5合理确定各类用途区的最小分区面积、,就县级土地分类区而论,比较适宜的各类土地用途分区最小面积是:农业用地区、各类建设用地区、景观保护区为5万平方米左右;种植园用地区、林业用地区为10万平方米左右;牧业用地区为25万平方米左右。,(五)土地分区的依据,土地分区的主要依据是: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2 土地利用现状; 3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 4 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 5 土地需求量预测结果; 6 各类用地调整指标; 7 部门川地布局规划; 8 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第四节 优势区规划,优势区这一概念是联邦德国区域规划中作为生态平衡的一种规划手段而提出来的,对于我们的区域规划也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联邦德国提出优势区是作为对点-轴系统空间的一种补充,是指占有“大空间”的空间结构上的面元素。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这一概念,最主要是受生态目标的影响,即在人口密集区和在点-轴系统中,应当优先安排一些具有单一职能或多种职能的农村地区或具有自然保护功能的大空间,从土地保养的角度来看,优势区就意味着让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达成有机的平衡。这一构想生根于自然哲学的思想财富,是“自然保护区”的延伸。 在联邦德国区域规划中安排了优势区有五种职能:农业和林业生产;闲暇和休养;长期保障川水供应;特殊的生态平衡功能;原料和矿产的采集。这种规划是对优势区整体而言的,并非要求每一个优势区都同时具备这五种功能。,一、概念及其职能,二、规划中需要保护的景观和项目,为了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为保持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姿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延续,某些景观、个别自然实体和区域,以及稀有动植物的生存区域,应当受到保护。为此,区域规划中可以把一些景点或区域划定为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区、自然名胜、原始史或早期史古迹区 。 凡具有科学上或文化上珍贵价值的自然景观,或拥有罕见和濒于绝种的动植物的地区,宜划作自然保护区。 凡因景色秀丽而特别适于人们休养,或因别具风格而值得维护或作为风景保护范例的地区,均宜划作风景保护区。 凡对国土整治以及对乡土研究和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的自然实体和区域,应加以保护,宜划定为自然名胜或原始史、早期史古迹区。 为保证供应居民饮用水,应保护采水区和水源区免受污染,并使其水量不致减少,应对饮用水水源及采水区划定为水源保护区。,三、优势区规划,(一)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一般可分为核心区、边缘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绝对保护区,要求保持完好的天然状态。边缘区,又称为缓冲区,分布在核心区外围,此处允许进行非破坏性的科研和标本采集活动,也可以从事教学活动。但一般不开展旅游活动。实验区分布在缓冲区外围,可进行植物引种、栽培、动物饲养、驯化、招引等试验,允许参观、旅游活动。,(二)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必须具备4个条件: 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 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比较集中, 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要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才能构成名胜区。 区域规划中应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区域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休养区又称休养区,内应建造供公民休养用的设备和相应的设施。疗养地和休闲区内的设施应合乎卫生和美学方面的目标要求,凡影响使用休养区进行业余活动和休养活动的建设和规定,都是不允许的,休闲区要防止休养区环境的恶化。,(三)休 闲 区,第五节 土 地 保 护,一、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二)自然灾害和人为了当的活动使大量上地损失 (三)人口不断增加,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四)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剧,质量损失严重,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一)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 (二)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三)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四)合理用水 (五)水土保持 (六)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三、切实保护耕地,(一)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总的战略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并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也有所增加。,(二)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1严格控制城镇发展用地规模,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 2调整村镇居民占用地,部分退宅还地。 3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土地利用面积。 4进行土地整理、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 5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办法,建立保护耕地的经济制约机制。 6改变土地管理体制,强化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第九章 区域产业规划,第一节 第一产业规划,一、区域农业规划,(一)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是光照(太阳辐射、热量)、土地和水分。,2农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1农业自然条件分析,(1)农业劳动力条件。 (2)农业技术装备。 (3)农业生产技术。 (4)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3农业原有基础分析,(1)分析农业发展规模、水平与发展速度,生产总投入和产出; (2)分析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布局态势与土地综合利用状况; (3)分析研究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与自给性生产、集中种植与分散种植等关系及其历史演变规律,为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提供依据; (4)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与农业资源开发程度变化; (5)分析区域农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 以上三方面影响农业发展条件因素,在制定农业发展布局中缺一不可,相互影响并产生复杂的反馈关系。因此,在制定区域农业规划布局时,应充分了解各种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并保持一定数量比例关系,才能制定出合理布局方案。,(二)农业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农业区域专业化是以区域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为依据而实施的。 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证明,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到商品性生产,由小而全到专业化,由分散到集中,由“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这是农业布局必然趋势。但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取决于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 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也就是各个区域应明确发展的重点,以一种或两种农业部门,一种或两种作物作为发展经营重点,但要兼顾一切可以发展的其它农业部门。只有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现代化程度,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条件下,农业发展与布局才能达到专业化、区域化生产的目标。,(三)农业生产基地规划, 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生产集中区规划布局是在充分研究区域各种农作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产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并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划分出各种农业部门的适宜区和适生地,集中种植形成商品性生产力主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按农业各部门的分类,有种植业专业化生产基地(包括粮食和经济作物)、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渔业生产基地等,其用地选择和布局生产要求均不相同。,一般来说林业基地选择性较弱,其适应性较强,但不同树种分布也有一定地带性。在这里林业生产基地一般指用材林和经济林(包括果木林)两种生产基地。 用材林基地必须选择林地面积大,用材蓄积量大,原木生产多,发展潜力大;主林区连片分布,交通运输条件好,靠近主村消费区的地区,森林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只要合理采伐即时更新,可以达到永续利用的要求。因此,苗圃地、中幼林抚育、森林保护以及木材综合利用等问题在规划建设用材林生产基地时必须认真考虑,并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