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56456368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大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大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选择题1、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气为肿”,此气为( A ) A 风气 B 寒气 C 湿气 D 水气 E 阳气2、 因阳热亢盛,损伤阴精而出现昏厥病症,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 B ) A 薄厥 B 煎厥 C 热厥 D 血厥 E 大厥3、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 C ) A 肌肤 B 筋脉 C 皮毛 D 六腑 E 五脏4、 素问。痹论指出,冬季感受痹邪,易发生( E ) A 行痹 B 痛痹 C 着痹 D 肌痹 E 骨痹5、 因大怒使气血逆乱而致的昏厥病症,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 D ) A 气厥 B 血厥 C 煎厥 D 薄厥 E 热厥6、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 B ) A 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 时发热 D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7、 桂枝加葛根汤的煎服法以下错误的是( A ) A 啜热粥 B 温覆取汗 C 如桂枝汤将息 D如桂枝汤禁忌 E先煮麻黄,去上沫8、 一患者感受风寒,又复冒雨,病延月余,症见四肢关节游走疼痛,曲伸不利,舌淡苔薄,脉浮而缓,投以防风汤,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此病当为( D ) A 寒痹 B湿痹 C 热痹 D 风痹 E 肌痹9、 一患者老年花甲,常年头晕目眩,时有上肢麻木,肌肉颤动,根据“病机十九条”,其病位当在( B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10“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 D ) A 失血过多,气血两虚 B 热盛伤阴,阴伤火炽 C阴精亏损,营血不足D 湿热下注,久则伤阴 E 阳气虚损,营阴不化11、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提示( A ) A 热实腹满 B 寒实腹满 C 虚寒腹满 D 虚热腹满 E 瘀血腹满12、 头汗出,大便硬,心下满,手足冷者,宜用( B ) A 大陷胸汤 B柴胡桂枝干姜汤 C 栀子豉汤 D 小柴胡汤 E茵陈蒿汤13、 心烦呕吐,发热下利,口苦咽干者宜用( C ) A 吴茱萸汤 B理中汤 C 黄芩加半夏汤 D大柴胡汤 E 小柴胡汤14、 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 A ) A 时腹自痛 B 腹满而痛 C 下腹部疼痛 D 上腹部疼痛 E下利腹痛15、 金贵要略中“治未病”的含义是指下列何项( D ) A 未病先防,未病绸缪 B注意调养,增强体质 C内养正气,外慎风寒 D 已病防传,截断传变 E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6、 胸痹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宜选用下列何方治疗( E ) A瓜蒌薤白白酒汤B黄芪建中汤C八味肾气丸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E乌头赤石脂汤17、 旋覆花汤主治下列何种病证( B ) A肾着B 肝着C 脾约D 积聚E 奔豚气18、 脉浮、肤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不渴不恶风者是下列何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B ) A风水 B 皮水C 正水D 石水E 黄汗19、 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 ) A 发热B 头痛C 脉数D 口渴E 局部红肿热痛 20、 温病症见身体灼热,昏聩不语,舌謇肢厥,其病变属于( C ) A气分证B 卫气同病C 营分证D 血分证E 气血两燔二、 是非判断题1、“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司呼吸之气。 ( 错 )2、石瘕的形成主要由于寒气与卫气相搏结。 ( 对 )3、漏泄是大便泄泻之症 。 ( 错 )4、肠覃的产生是由于寒气与瘀血相搏结。 ( 对 )5、大青龙汤证的病机是:伤寒表虚,兼内有郁热。 ( 错 )6、太阳和阳明合病者,必自发热,葛根汤主之。 ( 错 )7、白虎加人参汤证可见恶风、恶寒。 ( 对 )8、少阳中风证病机既与风邪有关也与火气有关。 ( 对 )9、太阴中风的特点是四肢烦疼。 ( 对 )10、温病都具有传染性。 ( 错 )11、形成与春季的温热病邪可导致风温和春温。 ( 错 )12、营分证即可由气分传入,也可由血分病变变化而来。 ( 错 )13、战汗的预后都很好。 ( 错 )14、温病津枯肠燥便秘者,可用增液承气汤治疗。 ( 错 )15、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是邪留阴分的独特表现。 ( 对 )三、填空题1. 素问。痿论说:“五藏因 肺热叶焦,发为痿躄。”2. 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4. 灵枢。百病始生:“忧思伤心;重寒伤肺。5.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6. 一般而言,三阳病的治则是以祛邪为主,而三阴病治则是以扶正为主。7.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8.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9.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可与调胃承气汤。10.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11.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1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13.“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14.伤寒解后,虚赢少气 ,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1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16.皮水夹热者用越婢加术汤方,风水夹热者用越婢汤方。17.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脏,即不识人,邪入于腑,舌即难言,口吐涎。18.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19.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素问一类急性外感病。20.邪入下焦为病,病变部位包括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21.益气化湿法德代表方式三仁汤;凉血散血发的代表方是犀角地黄汤。22.风温病初起的治疗禁忌是:邪在肺卫者,忌用辛温发汗 ,也不可过用寒凉。23.春温见身热,烦躁,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欠润,脉滑数。病机为热灼胸膈,方选凉膈散。24.湿温初起的治疗三禁忌是指禁汗, 禁下,禁润。25.新感温病包括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伏邪温病包括春温、伏暑。四、问答题。1.如何解释“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泄泻无度谓之洞泄,寒积于内谓之寒中。病机为:脾主长夏,而长夏多湿,湿邪困阻脾土,以致脾阳衰微,中焦虚寒,脾气不能升清,致泄泻无度。故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2、素问。痿论简述痿证的治疗原则。素问。痿论中指出痿证的治疗原则有三:1、独取阳明,阳明主肌肉,五脏六腑之海。取阳明经资其化源。2、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3、各以其时受月,各以脏腑所主的季节进行针刺治疗,即“因时制宜”,此法对后世子午流注等治法有一定的启发。3、太阴病发黄与阳明病发黄如何鉴别?阳明发黄多属湿热遏于中焦,症见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见汗出不畅,或但寒头汗出,发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赤黄不利,舌苔黄腻,脉多滑数;太阴发黄为寒湿壅滞所致,症见黄色晦暗,身无热或身冷汗出,口不渴,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4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如何理解?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的形成与阳虚有关,且饮邪阴凝又易最伤人阳气,而温药则可温复阳气。同时,饮邪为阴邪,得阳则能运化,得温则行,饮亦自除,故当以温药和之。另当一面,温药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的作用。所以治疗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指用温药不能太过,非燥之、补之,而是以温运温化为主,寓调和治本之意。5试述新感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遍及治疗原则。新感温病初起病多在表,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侯为主要表现。其传变趋向是由表入里,由浅至深。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初期治疗以透解表邪为基本大法。代表病种如风温、秋燥等。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要点及急救处理要点(内科医师必答)7、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及急救处理要点。(内科医师必答)8、 骨折的诊断要点。(外科医师必答)诊断要点:1、明确外伤史(病理性骨折除外)。2、受伤部位肿胀,皮下淤血,压痛,上肢成角畸形形成短缩。3、四肢长骨骨折局部有假关节活动和骨摩擦音,功能障碍。4、颅底骨折可有脑脊液耳鼻漏,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骨盆骨折可合并膀胱、直肠、尿道及血管损伤。5、X线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6、注意有无并发内脏器官损伤及休克等。9、泌尿系结石的诊断要点及急救处理。(外科医师必答)诊断要点:1、可有尿中排出结石史。2、肾及输尿管结石为腰腹部绞痛,放射至会阴及大腿内侧,膀胱及尿道结石呈会阴部疼痛,放射至龟头。3、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频、尿急、尿中断及排尿困难。4、腹部平片、静脉或逆行尿路造影,B超等检查有助确诊。治疗要点:1止痛,2,抗感染,3大量饮水,适当运动,促进排石,4病情严重者,手术治疗或体外碎石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