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728607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运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1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模拟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2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渗透“优化”、“化归”的思想;3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画图白纸。二、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知识和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续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二)说学法在学法方面,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因此让学生用观察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类推法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谈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个班级都在紧张的排练节目,可是音乐老师黄老师接到一个紧急通知:本周末舞蹈室要进行重新装修,请需要排练节目的班级更换地方。那么,黄老师怎么通知她的7名舞蹈队员呢?2揭题:既然大家都认为打电话最方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提问:假如老师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你会怎么通知?2.学生设计方案(1)自主学习提纲:请为黄老师设计几种打电话方案(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商量);小组交流,并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方案用时较多,有的方案用时较少?从用时最少的方案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学生汇报设计方案,教师让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点评。(1)对比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2)选择其中两个方案,我们来看这两种方案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节省时间?这1分钟是怎样节省下来的呢?请你结合图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3)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同时打电话,接到电话的所有的学生都不空闲,帮忙打电话给其他学生,最节省时间,所以只用了3分钟就通知完七个人,这个小组的方案最节省时间。4.小结节省时间的方法。(并强调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5.即时练习。(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1.演示流程图的不同画法,从而初步感知这个方案里隐藏这的规律。2.请看大屏幕。想象:按照这样的规律,同学们想一想第四分钟又有多少人新接到电话呢?这8人分别是谁通知的?四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3.这个方案里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呢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1)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同学们真用心思考,每增加1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或下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3)按这样的规律,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用发现的规律的方法很方便,那么10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呢?4.即时练习。(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五)小结归纳,拓展深化。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四、说板书设计打电话师知道消息 每分钟不空闲 用时最少生注意:事先设计好打电话的顺序。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建立了小数的概念,学习了小数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复名数化成小数和复名数化成低级和高级单位单名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二、说教法:这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迁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2、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出发,紧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2、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高级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学难点: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五、过程分析:(一)、创设情境体验小数活动一: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含义。(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去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更为后面对名数的认识积累一些具体的例子。)活动二:提出质疑1、请看黑板上的这些书,他们有什么特点?引出名数的概念。质疑2、你能把这些数分为两类吗?引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活动三:加深理解,在小组内再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巩固对这些定义的认识和理解。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一点: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实现能力目标中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及概括能力。(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活动一:给美少女排排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整理好,小组派代表汇报方法。通过活动,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相转化的方法;用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就是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活动二:对对联为了加深对高级与低级名数转化的理解,我还用对对联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出我出的上联是: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往右移,移几位,看进率。学生对出下联:低化高,除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三)、激趣练习巩固知识第一个练习:我设计了改写姚明身高一题。这也是对刚刚学的知识的巩固,运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第二个练习:挑战生活的活动,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物品的价格改正过来。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四)、拓展练习启迪思维动物运动会。这道题把整节课的数学知识全面的运用了起来,是一道有思维含量的练习题。他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理念,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将随着有趣的课堂设计,会有着良好的发展。说课稿 篇3一、设计理念:1.创设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开课时的“这篇小小说为什么会获得嘉奖”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后面阅读奠定基础;在品读课文时利用重点问题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提升阅读的效果。2.深化阅读感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新课标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语文素养的涵盖面更大,培育情感,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充分地接触文本。所以教学时注意给足学生阅读时间, 提倡“以读代讲”“以读代解”,让学生充分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3.尊重阅读体验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新课标也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教学中,以生为本设定阅读目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人物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4.运用读写迁移丰富学生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叶老还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所以语文教学要凭这个例子让学生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学中利用这个“例子”来引导学生读人物。另外课后还设计了 “创编诗歌”环节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这个环节是一个读写结合训练点,涵盖了语言积累的检测(如要求会写的词、文中的好句等),也涵盖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阅读体验(读出了什么),同时,也有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更为重要的顺应学生的阅读体验来创作,自然而然,引导学生明确文字来源于心灵,说真话,写真情。二、教材分析: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感人的故事“为主题,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的语感。桥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支书,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自己和儿子却最终被洪水吞没。桥在表达上也有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教学本文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与悟中感受人物形象,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读与思中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 学情分析:1.学生已接触的文本联系点:学生曾经接触的关于“桥”的课文很多,如一年级的兰兰过桥,写了新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三年级的赵州桥,介绍了桥的坚固美观;四年级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描写了海峡两岸联手救人的感人故事。尤其是跨越喊下两岸的生命桥,其寓意和本文“桥”的寓意很相似。2.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和能力,能基本把握主要内容,也具备了一定的品读能力,很多学生能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其内涵,体会情感。3.学生阅读训练要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重点,比较规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品读文字,读出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四、目标解读:年段阅读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和效果。对于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等,说出自己喜欢、崇敬等感受。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交流自己的看法。”单元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高尚。 培养阅读速度,懂得在阅读时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情感,又要领悟一些表达方法。”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势不可当”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洪水的肆虐,读出老汉的沉稳、威严、果决,读出对老汉的敬仰。3.能在读中感受老汉这个人物形象,领悟他的临危不惧、不徇私情得精神,激发对老汉的敬意!教学重点: “读、悟”人物形象;有感情朗读。教学难点:品悟人物形象。五、教法学法:教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本节课主要运用了下面几种方法。1.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人物形象。这样及保证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交流的能力。2.圈点标注法学生自主个性化阅读文本,感知人物。“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样的,圈点标注也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阅读意识和能力。3.诵读法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读出对老汉的敬重。有人说读书是一个从厚到薄再到厚的过程,要注意让学生多读, “以读为本”,强化学生阅读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更充分地接触语言文字,在读中悟、读中思。六、教学过程:1直入课题,调动阅读期待 。“这篇课文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利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让学生抓住时间、主要人物、事件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品读人物形象奠定基础。3学习字词。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疏通生字词语,读正确、读流利,并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为后面的继续品读人物形象奠定基础。4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让学生找出洪水可怕的句子,试着用朗读读出洪水的可怕,体会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从而实现语言感与悟的统一。最后,让学生想象画面,为老汉的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5.品味言行,感悟人物形象让学生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谈体会。引导学生抓住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出语感。 充分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深入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感。6.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出小小说吸引人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掌握小小说的特点。7.以诗结课,升华情感。布置的课后练笔,达到读写结合,检测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教学反思:这一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语言表达不够简练,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备课中所设计到的几个教学的切入点,如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放在最后才点明这样写的好处;怎样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对文章所起的作用,等这几点虽然都设计到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的较粗略。并且这节课 没有做到迁移运用。说课稿 篇4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里第一课不一样的你我他二教学班级:三教学时数:四:课 型: 综合型五:教学设计的理念或思路1.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看,三年级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也正处于自我中心转向开始了解他人的发展阶段。2. 本单元根据三年级儿童的特点,旨在使儿童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六: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开始渴望成长,而加上社会一些独生子女的问题,不太懂得与人很好的相处,不懂得尊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及与自己的不同,能够尊重别人的选择,了解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优缺点,是一起组成了美丽的校园。七: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2.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3.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感到骄傲。八、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教学难点: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九: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十:教学准备:1. 彩笔,画纸2. 可以分类的东西。例如铅笔、钢笔、粉笔、苹果、香蕉、糖果、小盒子十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片很漂亮的叶子,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片叶子是否相同呢?(教师出示两片相似的叶子)。生:.师:这两片树叶虽然很相似,但是它们是不相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树叶是这样,那么人呢?同学们可以以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为例,思考这个问题?生:.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师书写课题)。(二).在活动中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活动一:我的自画像1、课前活动(1)、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像”,不要标出名字、照片或可以被辨识地特征。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以及生活体验等。(2)、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3)、学生悄悄的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老师。2、活动中:(1)、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2)、学生猜猜画的是谁?(教师可以在每张自画像前放一张纸条,学生将答案写在纸上)。(3)、谜底揭晓。(每个学生看过“自画像”后,教师公布答案,并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活动后:讨论:(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思考: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或完全不一样的?小结:班里的同学没有完全一样或不一样的,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有点也不足,同学们可以相互帮助,学习别人好的一面。活动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实验1.我们画得一样吗?(1) 请同学们看23页的图,发挥想象,把画儿画完(这时播放着轻松的音乐)。(2) 学生画完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想法。(3) 思考:“大家同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得不一样?”(4) 学生回答讨论。(5) 小结: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对同一件事的印象想法也就不同,正如“一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验2.我们分的方法一样吗?(1).教师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如按照质地分、按照色彩分、按照形状分、按照用途分)物品有:铅笔、钢笔、粉笔、苹果、香蕉、糖果、小盒子(2)思考:为什么同学们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3.小讨论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讨论,你有没有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呢?当和别人想法不一样时,你该怎么做呢?总结: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活动三:我们共同来作画1. 教师给每小组一张大画纸,画纸上画有很多没有颜色的小花。学生每组完成这张画。2. 每个同学在画上分别涂上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画出一束色彩斑斓的花。3. 教师指引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色彩丰富的花。”“如果大家都喜欢用一种颜色,画出的花束会怎样?”4. 总结:如果只有一种颜色的花,那么会没有那么漂亮。不同的喜好,不同的选择就有了色彩丰富的花。在自然里,色彩丰富,绿色的树,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有红、黄、白、紫?的花朵,各种事物各有不同等等。生活中,有了这些差距就更美。同学们,你们都是独立的,你们每一位同学就像刚才画的每一朵花,因为不同的色彩而五彩斑斓,班级因你们而美丽。活动四:我们班里的骄傲1. 填树叶(1).教师出示一张壁报,上面画一棵只有树干而没有树叶的大树,教师发给每个同学一片树叶,让学生在纸树叶上写上自己或同学的一条或两条突出的优点,写完后贴在这张壁报上。(2).学生介绍自己贴上的内容。(3).思考:为什么光秃秃的大树,会变得如此繁茂。(4).同学发言谈想法。(5)小结:就是因为同学们的努力,用自己的言行,自己的优点才使原来光秃秃的树干很茂盛。有每一位同学的功劳。我们都可以通过继续努力,学习让这棵树更加繁茂,为集体做自己可以做的。也正是每一个的独特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寻找自己的闪光灯,了解自己与他人,让这些不同把集体装点的更加漂亮。(设计理念:通过作画这种儿童喜欢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人们的内心想法,兴趣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讨论攻破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要理解尊重别人)。2夸一夸我们想想上学以来本班开展的活动,获得的奖励,想想当时情景,感受拥有不同特点的同学在班级中发挥的作用。(设计理念: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说起,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对这些人和事的了解,感受到大家的各不相同给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十二:板书设计十三:教学反思说课稿 篇5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现在由我来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采薇。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诗经是人教版高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由氓和采薇两张组成,我今天给大家说的就是采薇,该单元主要是鉴赏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采薇以四言诗歌体的形式,以回忆的方式写了被遣戍边的战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景交融的抒情是本文最大的特点。第二,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处理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反复诵读,体会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诗歌的主旨。掌握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用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鉴赏诗歌,本课的重点是掌握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鉴于要培养学生对诗经的兴趣和提高其鉴赏能力,所以我安培用两个课时精讲。第三,我再说说教学方法教法得当,才能挖掘出学生最大的潜力,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我认为这首诗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朗读去体会征人那种厌恶战争思念家乡又奋勇抗敌的矛盾心理,通过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去鉴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以我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诵读法讨论法 点拨法这样可以真正的做到一学生为主题,尊重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最后,我来呈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首先是导入:和学生集体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营造气氛。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融于血液的故土乡情。今天就让我们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源头去体验一下这美好的情感吧。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请不同的同学自选章节朗读,其他同学为其正字正音,老师指导重点字词及朗读的节凑。并大体让学生把握结构内容。三:细读赏析讨论重章叠句这一技巧在诗中的作用和好处分组讨论主人公对战争的态度及文章的主旨鉴赏最后一章,各抒己见。老师最后在大屏幕上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和学生们交流四:作业:课后阅读诗经里其他经典篇章,把自己喜欢的重章叠句找出来在班里交流。五: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快,自然流畅。以上我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完毕,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说课稿 篇6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观察,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了跑进家来的松鼠在我家所做的储备冬粮、晾晒蘑菇、给自己垫窝的趣事。课文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在我家所作所为在一般人的眼里,是那样淘气顽皮,但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松鼠是那么可爱。细细读来,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我”的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说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本组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高年级学生特征,我预设下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重点:感受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以学定教”,“教中促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过程实践,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引领学生认真品读课文中描写松鼠的行为和“我们”一家人相处中的一些语言、心理、动作等词句,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我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以更好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时刻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指导他们细读、深思、倾听与踊跃表达;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激趣导入自主合作探究升华感情领悟表达方式拓展延伸这几个教学环节。(一)情境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交流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首先,进入话题,感受松鼠,交流松鼠的相关资料和出示图片,拉近学生与松鼠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二)自主设疑探究1、板出课题,设置疑问:松鼠是生活在森林的小精灵,如果有一天它突然跑到“我”家中来了,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再次认识小松鼠,然后板书课题。2、读学习目标,实施问题导学本课是略读课文,主要通过大家自学来完成,我们先来阅读“学习目标”看看,本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相机指导。)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己学习,自读自悟,并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启发,体现了他们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对于自己拟定的提纲,学生更愿主动去实施。(三)阅读文本体会情感检查自学情况,引导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畅所欲言,并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老师随机板书)(让学生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松鼠的三件事和描写松鼠动作灵活,讨人喜欢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松鼠的可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我”和家人的行为和语言感受我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并针对具体事例发表感想,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然后指导感情朗读重点语句)“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宗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力求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我”一家人的行为,语言去感受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感情朗读达到训练学生的语感。(四)拓展延伸1、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说说你与动物是如何相处的,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并学着写一写你和动物相处的真情故事。老师适时梳理,引导、点拨。2体会表达方法,拓展运用(1)让学生再快速阅读,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2)全班交流,引导明确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写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来展现松鼠的可爱,通过爸爸的语言和作者的议论来反映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高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然后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的感情的部分,分析作者的表达方法。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先体验后感悟,达到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理解感悟的能力。(3)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情况进行小练笔训练。与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设置这一环节,目的在于使“略读课”成为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力求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总结: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也达到了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说板书设计为突出教学重点,揭示课文中心,故在教学过程中以松鼠可爱与作者家人对松鼠的情感态度为主线,作如下板书,以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作用。跑进家来的松鼠具体事例可爱喜爱和谐共处说效果通过本课的教学,在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收到了如下的效果。1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文章,这一点得到了进一步体验。通过快速阅读,学生们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2“以学定教”、“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又一次得到了践行,学生们质疑、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比如对三什事的概括、对文中“我们”一家人亲妮的语言理解,都把握得很好。3体会感情悟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训练。比如课文中松鼠三个方面的行为详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每件事后的议论性语言对表达“我”及家人对松鼠的情感的作用,学生都理解得比较透彻。4“读进去、想开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或别人与某动物相处的情况,部分学生说得不错,既描述了过程,又抒发了情感。只是由于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未能在课堂上一一交流。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5页 共35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第 35 页 共 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