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5592741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追 根 寻 源主备人:都昌第五小学 徐 平 游雅俗 冯 光一、课 时 量:8课时二、课时安排:课 题 课时安排1、吃穿住话古今(一) 2课时2、吃穿住话古今(二) 2课时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2课时4、汉字和书的故事 2课时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展示了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旨在引导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单元共由四个主题构成,分别是主题一:吃穿住话古今(一);主题二:吃穿住话古今(二);主题三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主题四:汉字和书的故事。本单元在设计上基本上是从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物质生活)和汉字、书(精神生活)两个层面出发,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强化和明确文明古国的文化特色,增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第一课以生活中的“吃”为切入点,涉及到远古人类的生活、农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食文化等多个研讨话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体验、探究等方式,感受中国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及中国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其人文性。第二课内容主要涉及服饰(穿)和家居(住)的变迁与发展,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色和社会时代性。旨在让学生通过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研究中国“穿”、“住”的文化,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服饰、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在游戏欣赏中感受服饰、建筑中的文化。第三课主要是从各种不同时代的“器物”(用品)中,透视中国特有的历史与文化,透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旨在引导学生由欣赏器物到探究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情况,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第四课包含了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和书的演变两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字汉字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到中国汉字的特有魅力和价值,探究书的来历和其历史演变,明确过去和现在存在着联系,感受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及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从而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知识面广的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去了解远离现代生活的中国历史,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布置、鼓励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课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在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分析,学会在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传统与变迁中认识、判断生活和历史的关系。四、单元目标1、情感与态度: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2、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人类的发展进程和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及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源,都有过去、现在与未来。3、过程与方法:从对古代文化的探究与古今的对比中,知道历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如何去了解历史。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角色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感悟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4、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有乐于了解和探究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习惯。五、单元教学重、难点主 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吃穿住话古今(一)了解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人类社会农业方面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了解和探究历史的能力。吃穿住话古今(二)了解我国服饰、纺织和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服饰、建筑的地域特点及他们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学会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学习透过古代的陶瓷和青铜器探寻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汉字与书的故事了解汉字和书的产生、演变历程及与人们社会生活需求的关系。感受先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六、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 吃穿住话古今(一)第一课时活动一:走进远古时代1、师:俗话说:“饮水思源”。每个人都知道: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此之多,我们就该了解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感受其来之不易。2、引导学生观察2627页图文,想象远古时代人类的吃、穿、住等生活情况。3、分组讨论: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4、设想:假如我们生活在远古时代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危险,会怎样解决?5、学生交流资料,小组合作通过讲述或表演来再现古人类当时的生活。活动二:探究农业发展1、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人类最初过着饮血茹毛的生活,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呢?2、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3、指导学生看2829页的图片和文字,思考:人类在谋取食物和饮食方式方面的变化。4、师: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中,有什么进步?5、出示课件,展示农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讨论农耕的产生与发展及对世界的影响。6、读农谚、节气歌说意思,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7、举行擂台赛,看看哪组搜集的农谚多。第二课时活动一:展示中华食文化1、师: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2、学生交流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我国的饮食文化。a筷子可以激发大脑,而且使用方便。这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独具风格的重要餐具。b阅读32页屈原的故事,了解粽子的来历。c馒头的来历:三国时代,当时南蛮的孟获不断骚扰蜀国。诸葛亮带领泸水一带的百姓来抵抗,时时有人掉下水,泸水的毒性很大。诸葛亮出了迷信的主意:用泥捏成脑袋的样子蒸熟,当作祭品来祭祀河神。所以这种面食一直流传至今。即“馒头”。3、创设中国食文化节情境。4、学生小组合作活动为自己组介绍的食品做准备(提醒学生选择具有中国特色并在中国广大地区被人们所喜爱的食品进行介绍)。5、每小组派代表讲解或演示后学生投票选出最佳讲解员。活动二:比较中西食文化1、师: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食文化通过不断发展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那么西方人的食文化又是怎样的呢?2、课件展示教材33页图文,看看文中这些同学的发言并列表分析比较。3、角色模拟体验中西饮食文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吃中餐,一组体验吃西餐。4、讨论: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方式,各有什么利弊?5、比较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中西饮食文化各有风采和特色,没有好坏之分,应该尊重异国的食文化。第二课 吃穿住话古今(二)第一课时活动一:看看摸摸说变化1、师:上节课,我们从吃的方面了解了古今的变化以及中西的不同。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穿”的变化。2、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看古人和现代人的穿着图片说变化。3、摸摸麻、棉、丝绸、化纤等材料的布头,比较不同说感受。4、讨论交流衣料的发展,介绍新型服装材料。5、畅想服装面料未来的变化。活动二:猜猜连连找角色1、师:穿着还能看出一个人的地位。2、课件出示不同民族、不同年代、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服饰图及对应的社会角色名称,打乱顺序让学生猜猜连连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小组讨论并比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服饰的异同。4、在这个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活动三:听听看看说丝绸1、师:大家本学期学过一篇丝绸之路,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2、看录相短片听介绍或看图听介绍。3、自学38页瞭望台,在地图上找出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方。4、角色表演丝绸之路中的对话。5、说说丝绸的传播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6、师: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7、学生设计一件未来的衣服。第二课时活动一:查查比比论建筑1、师: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在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2、学习39页图文,说说远古时代人类的居所。3、交流查找的资料,比较南北方的人们最初设计的房子有什么不同,现在的房子与人们最初的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发展。然后小组派人汇报。4、师: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5、感受凝结在建筑中的文化 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全班汇报,汇报时要避免地域性特点建筑的介绍,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中华建筑进行介绍。课件出示不同的建筑物图片,让学生说特点,猜测、想象一下它们的意义所在。6、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谈感受活动二:画画捏捏有创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橡皮泥捏一个中国建筑,并在班上展示第三课 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第一课时活动一:探讨陶器的起源1、师:我们生活中的日常品离不开陶瓷,陶和瓷一样吗?2、出示一件陶制品,让学生猜猜这应该是陶还是瓷?3、学生自由阅读4445页。思考: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想起制陶的?用什么东西怎样制成的?4、分小组做泥制的器皿或工艺品,体验制陶的乐趣。5、全班交流讨论。活动二:看陶器想历史1、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上的三幅图,让学生观察想象。2、从陶瓶的形状猜陶瓶的作用;从猪纹钵上的图案想象当时人们为什么印上这个图案;从唐三彩猜骑骆驼的是谁,要去做什么。3、分组讨论、交流,说说从这些陶器中了解到了什么?活动三:欣赏瓷器1、师:中国瓷器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2、出示一件瓷器与刚才的陶器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先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3、课件出示不同年代的瓷器图片,让学生找特点,比较不同,再欣赏图片谈感受。活动四:中国与瓷器1、师:在英文中“中国”和“瓷器”都是同一个单词“China”,这是为什么呢?2、学生猜想、讨论,为什么要把中国和瓷器联系在一起?3、让学生观察47页地图,找一找、画一画“陶瓷路”的路线,4、说说中国瓷器曾远销到哪些国家和地区,说明了什么?5、分享郑和下西洋的故事。6、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陶瓷,并说出它的材料、用途。7、师: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陶瓷器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课时活动一:探寻青铜文化1、师: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2、学生观察5051页图片,猜猜这些东西是什么做的。(青铜做的,青铜是铜和铅,锡的合金,其优点硬度高,熔点低)3、播放编钟音乐给学生听,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4、课件出示编钟图,老师向学生介绍我国的青铜器。5、学生交流资料,了解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价值等知识。 活动二:寻找青铜器里的故事1、师:青铜器反映了数千年前古人的高超技术和创造力,每一件青铜器都记载着那个历史时代的政治生活情况,每一件青铜器都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2、学生观察教材图片,找一找青铜器中告诉我们的故事。3、学生小组交流。4、学生汇报从青铜器上的发现。越王剑卧薪尝胆;铜鼎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立相助。第四课 汉字与书的故事第一课时活动一:游戏:不用汉字来记事1、师:在汉字还没产生的远古时期,人们要将事情记录下来是怎样做的呢?2、学生讨论回答:那时候人们采用结绳、刻木和绘画的方法来记录事情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时空隧道走进远古时期,尝试着用前人的方法来记录一些事情。我这里有几个信封,它记录着远古时期部落里发生的几件事。请大家试着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绘画记事的方法,把这些事记录下来。4、学生分小组用刻木、绘图、结绳等方法记事。记好之后展示,请大家猜所表达的意思。5、学生猜完后,课件出示记录的几件事。部落里原本有三头牛,今天又新生了一头小牛。山坡上有三头野牛正在吃草。6、师: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老的方式来记事,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7、学生交流,讨论。(费时、费力、不容易清楚地表达。)8、师:这几件事如果用汉字写出来一目了然,多清楚啊!活动二:探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1、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让我们对汉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国古代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2、学生交流。让一名学生介绍仓颉造字的传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3、出示一些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甲骨文,并猜猜它们的意思。4、学生讨论:甲骨文与现在的汉字有什么异同?中国汉字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5、让学生观察53页图片,以“马”字举例说汉字的演变过程。6、师:从甲骨文的产生到今天的简写汉字,我们可以发现,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图画到笔画,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在文字上的创造能力。活动三: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1、出示不同的文字,让学生找找汉字与其他文字不同的特点。例:“马”的中文、日文、德文、英文。2、学生比较,分组讨论交流。3、出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组字,分别引导学生研究讨论:这四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活动四:感受汉字的神奇1、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2、组织学生分组做游戏。造字游戏。出示一个字,让学生添加一笔构成新的字。组句游戏。出示几个字,让学生不同排序成不同的句子。3欣赏书法实物,感受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4、学生交流搜集的字谜,进行互猜。5、一个撇和一个捺组合在一起,能构成几个字?。6、学生自由表达对汉字的感受7、师:汉字的确是魅力无穷,就连外国人也由衷地称赞汉字的精美艺术和神奇,我们要因祖国的独特文字而感到自豪。(播放歌曲中国话)第二课时活动一:认识早期的书1、课件播放书的自我介绍或让学生扮演书做自我介绍。2、比较“册简”、“帛书”和“纸书”的不同及优缺点,说说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引读蔡伦的故事。活动二:探究印刷术的发展1、师:要想把纸上的东西给很多人看怎么办?2、做拓字游戏,先后引出拓碑文、雕板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技术,引导学生比较他们的利弊;体会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3、小结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两项,让学生说说另外两项发明是什么及四大发明的价值和意义。4、播放录象让学生了解现代先进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活动三:展望书的未来1、想象未来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书?2、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课堂教学设计实例:魅力无穷的中国汉字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4课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目标:了解汉字和书的产生、演变历程及与人们社会生活需求的关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感受先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汉字和书的产生、演变历程及与人们社会生活需求的关系。2、 通过感受汉字文化的神奇,感受先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准备:学生: 收集有关汉字的知识和相关信息。教师:象形字卡片、不同时期“马”字的卡片、课件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说到汉字,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借助它,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信息和传递各种信息,还能记录下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留传给后人。可是在汉字还没产生的远古时期,人们要将事情记录下来是怎样做的呢?生答:那时候人们采用结绳、刻木和绘画的方法来记录事情二、探究魅力无穷的汉字活动一:游戏:不用汉字来记事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时空隧道走进远古时期,尝试着用前人的方法来记录一些事情。我这里有几个信封,它记录着远古时期部落里发生的几件事。请大家试着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绘画记事的方法,把这些事记录下来。2、学生分小组用刻木、绘图、结绳等方法记事。记好之后展示,请大家猜所表达的意思。3、学生猜完后,课件出示记录的几件事。部落里原本有三头牛,今天又新生了一头小牛。山坡上有三头野牛正在吃草。4、师: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老的方式来记事,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5、学生交流,讨论。(费时、费力、不容易清楚地表达。)6、师:这几件事如果用汉字写出来一目了然,多清楚啊!活动二:探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1、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让我们对汉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国古代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2、学生交流。让一名学生介绍仓颉造字的传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3、出示一些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甲骨文,并猜猜它们的意思。4、学生讨论:甲骨文与现在的汉字有什么异同?中国汉字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5、让学生观察53页图片,以“马”字举例说汉字的演变过程。6、师小结:从甲骨文的产生到今天的简写汉字,我们可以发现,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图画到笔画,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在文字上的创造能力。活动三: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1、出示不同的文字,让学生找找汉字与其他文字不同的特点。例:“马”的中文、日文、德文、英文。2、学生比较,分组讨论交流。3、出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组字,分别引导学生研究讨论:这四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活动四:感受汉字的神奇1、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2、组织学生分组做游戏。造字游戏。出示一个“日”字,让学生添加一笔构成新的字。组句游戏。出示“可、心、也、清、新”,让学生不同排序成不同的句子。3欣赏书法实物(百福图、中国印和书法作品),感受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4、学生交流搜集的字谜,进行互猜。5、一个撇和一个捺组合在一起,能构成几个字?。三、爱汉字、爱祖国。学生自由表达对汉字的感爱。背诵赞汉字。四、小结:汉字的确是魅力无穷,就连外国人也由衷地称赞汉字的精美艺术和神奇,我们要因祖国的独特文字而感到自豪。(播放歌曲中国话)五、作业:把你知道的关于汉字的故事告诉身边的人。板书设计:魅力无穷的中国汉字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结绳 刻木 绘画造字演变图画 笔画繁 简魅力无穷单元教学资源共享:1、自制课件、教具。2、合理利用网络下载的图片及音频资料。3、享用江西教育资源网资源。4、利用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5、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同课异构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主备人: 都昌五小 方紫钦分析教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中的一节内容。教材内容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特点,神奇的汉字几部分。分析学生:学生每天都要与汉字打交道,但是对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了解不多,本课通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掌握汉字的特点,懂得汉字的重要性,体会汉字的神奇,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汉字上的创造力。2、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体会汉字的神奇。3、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中华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与现实事物的联系。2、从汉字的神奇感受中华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汉字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材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白纸、一段绳子、课件、视频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法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字游戏。 1、猜猜看。 师:汉字是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我们每天都要与它打交道,今天我们就与汉字来做一个游戏。看书52页,猜猜书上第一幅图中的几个符号都是些什么汉字,你们是依据什么来猜的?(可以和小组成员商量)2、师小结:这些符号就是古老的汉字,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最初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来创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汉字。(板书) 活动二、情景模拟,探索汉字起源1、师:同学们,汉字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就产生的,那你们想知道在没有汉字以前,古人是怎样记事的呢?那就让我们通过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描述打猎场景,出示三句话,现在请各小组想一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把这三句话表示出来。但不能用文字。 2、各小组开展活动。 3、学生展示,并说出他们的想法。4、师:通过小组活动,想一想没有文字方便吗,行不行?(学生谈想法)课前老师也请大家去了解了古人记事方法,除了刚才你们的方法外,古人还使用了哪些方法? 5、学生阅读教材52页,介绍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图画记事等记事方法。6、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打猎的工具越来越好,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打到的猎物种类增多,数目不断增加,再使用这样的方法行吗?那古人是怎么办的呢? 7、播放视频:仓颉造字的传说8、师:听了仓颉造字的故事,说说看:汉字是一个人造出来的吗?人们为什么要造字? 活动三、研讨:汉字的产生和演变1、师:仓颉造字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一个字就是一幅图画。你们知道有迹可查的最早的汉字是什么字吗?2、介绍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说明甲骨文的特点。3、师:请大家再猜猜这是什么字?(出示视频“马”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介绍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4、出示日、月、车、马几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演变的规律。(由繁到简,由象形到符号化,并逐渐定形化、规范化。)5、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的需要,汉字经历了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过程,这样的变化使我们认识汉字、使用汉字变得更加容易、更加简单。 活动四、找找汉字的特点。 1、1)师:看到“马”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匹奔跑的马)2)师:那比起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字,如英语的horse,你又发现了什么? 3)阅读课本53页内容,说说汉字的特点。(既有形又有声)2、1)师:我们和“马”字做个游戏,将“马”字变成了一个新字。想到的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学生可能想到妈、骂、驾、骑、驱等)看看你们组的新字,读什么?(学生读字音,教师标出声旁)观察老师标出的每个字的部分,思考这些字从造字方法上说,都是些什么字?(形声字)2)从造字方法上说,汉字有象形字、形声字、指示字、会意字等等,看看课本第53页上除了刚才同学们写到了几个字外,还有一些字,说说它们的造字方法。小结:从“马”字的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受到汉字既象形美观、又有形有声、比起其他国家的字,更容易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一个“马”字加上偏旁还能变成很多形象生动的新字,这就赋予了汉字神奇的魅力。 活动五:欣赏作品,感觉汉字的神奇。1、欣赏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什么?对比外国的文字,如:horse。(学生谈感受)通过书法作品,我们能感受到汉字的和谐美、动态美。2、1)欣赏两副艺术作品,坚贞不屈、鹏程万里,感受汉字是一幅艺术作品,具有图画美、艺术美。2)师:不仅中国人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被汉字深深迷住了。请阅读课本54页的补充材料,说说外国人是怎样赞美汉字的。3)说出“落英缤纷”这样的能感受到图画、景象的词语。(学生可能说百花齐放、千军万马等词语)3、出示百福图 师:这副百福图,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福字竟然有一百多种写法呢?汉字真是灵活多变、千变万化! 4、播放08奥运会文字视频资料。师:这样盛大的场面,为什么要加入文字这一表演内容?(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它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小结:一个和字的演变,不仅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我们中国人和谐向上的精神,更体现了我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为此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5、汉字的生命力。师: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是通过活字印刷来展示的,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我们的汉字是不是能适应呢?阅读课本55页。学生阅读55页材料,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结:汉字输入法的发明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活动六:谈感受,总结师:了解了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感受了汉字的神奇,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谈想法和感受。师:从甲骨文、金文、隶书到楷书,汉字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了中国人的标志。汉字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汉字的魅力深感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从小要!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应该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和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 板书设计: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象形 繁符号 简 (日 山 戈 月 人 木 ) 【精品文档】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