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四章三.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4551253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所谓问题,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任何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初始状态,二是目标状态 ,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它也有两种操作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操作序列,认知操作,(二)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三)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是指使问题发生某些变化并由此提供一定信息的处理、试验或探索。 1、算法式 算法式是一种按逻辑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的特定程序。,2、启发式,启发式是依据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在问题空间进行较少的搜索,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常用的启发策略包括: (1)手段-目标分析法 把总目标分成一系列子目标,采用已有的手段加以解决,最终达到总目标。 (2)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3)逆推法 逆推法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道路的方法。,(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2、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3、原型启发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已有的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天资聪颖,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出道题来考考你的智力,如何?”阿西莫夫同意了。修理工便说道:“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敲击状。售货员见了,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给他换了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就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理工笑了:“哈哈,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干吗要打手势呀?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会答错,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二、创造性,(一)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独创性,灵活性,流畅性,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 2、智力 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个性 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的驱动力。,(三)创造性思维的作用,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 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地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 最后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四)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留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 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型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头脑风暴法 (2)直觉思维训练 (3)发散思维训练 (4)推测与假设训练 (5)自我设计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具体参考下列措施: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一、态度与品德的含义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品德的实质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分为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二、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他律是指早期儿童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自律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和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一阶段,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做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于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5-8岁) 该时期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8-11、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是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该阶段的特征是: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应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中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该时期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厉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要求。 (1)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性 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他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年人来决定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2)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2、习俗水平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价值是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总是按照这种要求去展开思维。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道德价值是以服从权威为导向,包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3、后习俗水平 该时期的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范,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1)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仍以法制观念为导向,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但不再把社会规则和法律看成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他们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它由大家商定,可以改变,而不是固定僵死的。 (2)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以价值观念为导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由于认识到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与维持这种共同秩序所带来的弊病,看到了社会规则与法律的界限性,所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能超越以前的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责任,而是以正义、公平、平等、尊严等这些最高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以普遍的标准来判断人们的行为。,三、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1、依从 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2、认同 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动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3、内化 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二)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三)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有效的说服 (1)有效地运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四、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的含义 学生的不良行为可分为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1、过错行为是指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问题行为。 2、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那些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形=行为。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1、客观方面 家庭教育失误、学校教育不当、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2、主观方面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上的缺陷,(三)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一般认为,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要经历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进和自新阶段三个过程。 常见的矫正心理策略: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