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测评表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4156600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自闭症测评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儿童自闭症测评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儿童自闭症测评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篇: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测评表一CAAS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测评表-CARS用法指南:本测评表包含了 15项内容,请根据每项内容相关的行为表现来对孩子进行评估,选择最接 近你孩子的选项。每项内容对于正常孩子是1分,最严重的是4分(所以最低15分,最高60分),如果你 孩子的表现处于两个选项之间,可以用半分来表达,比如1.5、2.5或者3.5。根据最后相加得到的分数进行 测评。15 30分:不是自闭症30 36分:轻微或中度自闭症(可怀疑HFA或Asperger,对于Asperger,很可能在3033分之间)36 60分:重度自闭症第一项:Relating to People:(和他人的交互)在与他人交互上没有困难或异常的表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他/她的年龄相当。当被要求做一件事情的 时候,可能出现一些羞涩、急躁或者厌烦的情绪,但是没有到反常的程度。1.5与他人交互有轻微的异常。孩子可能回避与大人眼神交流,躲避大人,或者在被强求进行交互时产生 急躁厌烦的情绪,或者过度害羞。不能象正常孩子一样对大人作出响应,或者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更加 依附父母。2.5与他人交互上有中度异常。孩子时常会处于超然度外的样子(似乎不意识到大人的存在力时常需要用 持续和强制的努力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孩子极少发出主动接触。3.5与他人交互上有重度异常。孩子一直出于超然度外的样子,毫不关心大人在作什么。他几乎从不对大 人发出响应或主动发起交互。仅在极度持续的努力下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4.5第二项:Imitation:(模仿)合适的模仿行为。孩子能够模仿声音,词句和动作,这些行为和他的应有的能力水平相当。1.5轻度异常的模仿行为。孩子在很多时候能模仿简单的动作(比如拍手)或者简单的语音,偶尔只能在 受激励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或者时间上有所延迟地做到。2.5中度异常的模仿行为。孩子只能在部分时间里做到模仿,并且需要大人持续大量的帮助才能做到,或 者仅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后,频繁地模仿。3.5严重异常的模仿行为。即使在激励和帮助下,孩子也极少或者从未模仿过声音、词句或者动作。第三项:Emotional response:(情绪反应)与年龄相符的或者和情境相符的情绪反应。孩子能够表现出类型和程度都合适的情绪反应,并体现在 面部表情、姿态和行为上的变化。1.5轻度异常的情绪反应。孩子偶尔会表现出某种在类型上或程度上不合适的情绪反应。他的反应有时和周围的事和物不相关。2.5中度异常的情绪反应。孩子明显表现出在类型和(或)程度上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他的反应可能相当 内向或者相当外项,并且和情境无关;可能在没有明显能够引发情绪变化的事物存在的情况下做鬼脸、发 笑、或者变得呆板。3.5重度异常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很少和情境相符;一旦孩子处于某种情绪下就很难改变情绪。相反地, 孩子也可能在周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发生很多不同的情绪变化。体运用)和年龄相符的肢体运用。孩子活动自如、敏捷、协调,和同龄孩子相当。1.5轻度异常的肢体运用。可能呈现某些轻度的癖好,比如笨拙、重复动作、协调性差,或者较少程度地 出现不寻常的动作。2.5中度异常的肢体运用。表现出和同龄孩子相比明显怪异和不寻常的举动,比如奇怪的手指动作、奇特 的手指或肢体姿势、凝视或者戳身体的部位、自伤、摇摆、旋转或者踮起脚尖走路。3.5重度异常的肢体运用。存在严重和频繁的上述异常行为,这些行为即使在受到阻止或者把他置身于其 他活动中之后依然持续。第五项:Object Use:(物体运用)对玩具或其他物体有合适的兴趣和使用方式。孩子对符合他能力水平的玩具和其他物体显示出正常的 兴趣,能够用合适的方式玩耍。1.5对玩具或其他物体存在轻微异常的兴趣和使用方式。孩子可能对某个玩具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兴趣,并 且用不适当的、幼稚的方式玩耍(比如重重拍打或者吮吸玩具)2.5对玩具或其他物体存在中度异常的兴趣和使用方式。孩子可能对玩具和其他物体基本不发生兴趣,或 者专注于用奇怪的方式进行玩耍。孩子可能专注于玩具某些不显眼的部件,着迷于物体的光影,重复移动 物体的某些部件,或者专门玩同一个物体。3.5对玩具或物体存在重度异常的兴趣和使用方式。孩子更加频繁地着迷于上述罗列的行为中,并且难以 吸引他的注意力。第六项:Adaptation to change:(对变化的适应)对变化的反应和年龄相当。孩子会意识到或者评述一 些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但是能够接受,没有不当的紧张和不适。1.5对变化的反应轻度异常。当大人试图改变要求完成的任务时,孩子继续同样的行为,或者运用同样的 材料。2.5对变化的反应中度异常。孩子对常规的改变明显抗拒,试图继续原有的活动方式,难以引开注意力。 孩子因改变他已经建立的常规方式产生愤怒和不快。3.5对变化的反应重度异常。孩子对变化产生严重的反应,当被强加改变时,孩子会变得极度愤怒和不合 作,大发脾气。觉反应)视觉行为正常。配合其他感官使用视觉功能,把它作为探索新事物的方式。1.5视觉行为轻度异常。孩子偶尔需要在有提醒的情况下才能看物体。孩子可能比同龄孩子更有兴趣照镜 子或看灯光,可能偶尔凝视天空,或者回避和他人眼神接触。2.5视觉行为中度异常。孩子必须时常需要人提醒才能转而看他正在做的事情。可能凝视天空或回避他人 的眼神,从异常的角度看物体,或者把物体凑近眼睛看。3.5视觉行为重度异常。孩子始终回避看他人或或某些特定的物体,并且已极度严重的形式呈现出上述异 常视觉行为。第八项:Listening Response:(听觉反应)和年龄相符的正常听觉反应。孩子听觉行为正常,并且和其他敢管配合使用。1.5轻度听觉反应异常。对某些声音可能缺少反应或者轻微地过度反应。对声音的反应可能有延迟,并且 需要重复声音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可能会被不相干的声音干扰。2.5中度听觉反应异常。孩子对声音的反应不一而足,时常听不到某个声音刚开始的几声,对于日常生活 中的声音,可能感到惊恐或捂住耳朵。3.5重度听觉反应异常。对于任何声音,孩子出现程度严重的过度反应和(或)过低反应。第九项:味觉、嗅觉和触觉反应正常,使用正常。孩子以年龄相仿的适当方式,一般通过感觉和视觉 来探知新事物。在合适的时候使用味觉和嗅觉。当遇到轻微的日常伤痛后,孩子表现出不适,但没有过度 的反应。1.5轻度异常。孩子可能坚持要把东西放到口中,可能去闻或者品尝不能实用的东西;可能对轻微的伤痛 没有反应或者过度反应(正常孩子只是表达不适)。2.5中度异常。孩子可能中度地沉迷于对物体或人的触摸、嗅或者品尝。孩子可能反应过度或者过少。3.5重度异常。孩子沉迷于嗅、品尝和触摸物体,更多的是满足于感知,而不是为了正常地探究或者使用 物体。孩子可能完全失去痛觉,或者对轻微的不适表现出强烈的反应。:(恐惧或紧张)正常的恐惧或紧张反应。孩子的表现和情境、年龄相符。2轻微的异常。相比于同龄孩子处于同样的情境,孩子偶尔表现出过多或过少的恐惧和紧张。2.5中 度的异常。相比于小一些或大一些的孩子,处于同样的情境下,孩子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过多或者过少的恐 惧。3.5重度异常。哪怕反复经历过的无害的事情或物体,孩子都始终表现出恐惧。非常难以安慰使之平静。 同龄孩子能够正常躲避的危险,孩子可能相反地表现出无畏。第十一项:Verbal 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正常的语言交流,和年龄相符,和情境相符。1.5轻度异常。语言发展表现出全面的滞后。大多数语言没有意义,存在仿说或者代词反用情况。偶尔出 现怪异词句或者没有意义的话。2.5中度异常。可能没有语言。如果有,语言交流中混杂一些没有意义的交流内容,并存在异常语言,比 如无意义的废话、仿说和代词反用。有意义的交流中可能出现过度提问或者专注于某些特定话题等异常现 象。3.5重度异常。不出现有意义的语言。孩子可能发出婴儿般的尖叫、怪异的或者象动物一样的声音、接近 于语言的复杂的声音,或者持续怪异地使用一些能够识别的词句或短语。第十二项:Nonverbal Communication:(非语言交流)正常的非语言交流,符合年龄和情境。1.5轻度异常。不能熟练使用非语言交流,可能只是指物模糊,或者试图去抓取他想要的东西,而在同样 的情形下,同龄的正常孩子可能会更明确地指向或者作出手势来表达他想要这个东西。(意为实际不容易抓 到,但是他认为能够抓到而试图去抓,-本人的理解)2.5中度异常。孩子一般不能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要求,并且不能理解他人的非语言交流行为。3.5重度异常。孩子只会用怪异的、或者他特有的、没有明显意义的手势,并且不能理解他人的手势、面 部表情所表达的含义。:(活动量)正常活动量,和年龄、情境相仿。和同龄孩子处于同样情境相比,不表现过多或过少的活动量。1.5轻度异常。孩子时常表现出轻度的不安分或者一定程度的“懒散”并且行动缓慢。孩子的活动量对他 的表现产生轻微的妨碍。2.5中度异常。孩子可能相当活跃,难以约束。可能有无穷的精力,晚上可能不能平静入睡。相反,孩子 可能的相当的沉闷,需要极大的激励才能使他活动。3.5重度异常。孩子表现出极端的活跃或者不活跃,并且可能在两个极端间转换。第十四项:智力正常,在各个方面比较均衡。孩子具有和同龄孩子一样的智力水平,没有任何不寻常 的智力技巧或困难。1.5轻度异常。孩子和同龄孩子相比不那么聪明,各项能力还算均衡。2.5中度异常。孩子总体上不如同龄孩子聪明,但是孩子可能在某个或几个方面接近正常。3.5重度异常。虽然在总体上不如同龄孩子聪明,但是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甚至比同龄孩子优秀。第十五项:General Impressions:(总体印象)没有自闭症:孩子没有表现出一项自闭症的症状。1.5轻度自闭症:孩子只表现出少数几个症状,或者只表现出轻度自闭。2.5中度自闭症:孩子表现出不少自闭症状,或者表现出中度自闭。3.5重度自闭症:孩子表现出许多自闭症状,或者表现出重度自闭第二篇:世界自闭症日专家呼吁社会关爱自闭觑独定)儿童世界自闭症日,专家呼吁社会关爱自闭症(孤独症)儿童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 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积极治疗可改善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质量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 症。研究数据显示,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以前就 可以被发现。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一般在30个月以内发病,但也有个别在3岁以后发病。迄今为止,自 闭症(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明了,但已有研究发现: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是与基因遗传高度相关的有生 物学基础的疾病。自闭症(孤独症)是个“疑症”,就目前的国内、国际医疗水平还没有找到它的病因,对自闭症(孤独 症)儿童的所有生理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但是可以断定:自闭症(孤独症)是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疾病, 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并且将终身伴随,不能治愈。国外像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诊断、治疗自闭症(孤独症)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 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经过早期正确地、坚持不懈地干预,许多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是能够融入社会、 自立生活的。尽管目前我们尚无立竿见影的特效治疗方法,但对自闭症(孤独症)却并非无招可用,积极 治疗仍可显着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第一品牌奥普迈谈自闭症(孤独症)的分类随着临床医师对自闭症(孤独症)的认识、社会公众对自闭症(孤独症)的敏感度提高,自闭症(孤 独症)的外延愈加广阔和诊断标准的不断细化,对于自闭症(孤独症)的描述也渐成谱系。据特殊儿童康 复训练第一品牌奥普迈介绍,在自闭症的谱系里,主要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ASD )以及未分类的广 泛发育性障碍。正是由于对自闭症定义的扩大,无形当中使得发病率有了明显上升。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第一品牌奥普迈介绍,在近年来儿童行为中心所诊断的病例当中,两万多份病历中 有一万多个是孤独症,最常见的还是经典孤独症。这当中有一些相当轻微的孤独症,也许不一定要去医院 进行康复治疗,但是这些孩子本身就稍微有一些与众不同。那么其次是阿斯伯格,最后的则是不典型孤独 症。阿斯伯格综合症约占了所有病例的10%左右。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第一品牌奥普迈表示,往往人们对于自闭症(孤独症)患者都有认识的误区,都认 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会终身不语,其实并非如此。其实在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当中,有85%以上的 患者是会说话的,而早期无语言的患者可能再后来通过学习获得语言,这样的神经可塑性可持续到青春期。 只有15%的患者会出现语言丧失的情况,而这部分患者基本上都属于阿斯伯格综合症,也就是说,呈现语言倒退的患者必定与阿斯伯格综合症有关。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第一品牌奥普迈强调,语言障碍并非自闭症(孤独症)的重点核心,虽然这是患者 的其一表现,也不是他们重复刻板的行为,真正的重点核心在于交流障碍,这类患者:不看、不指、不应、 不说、不参照、不炫耀、不点头、不摇头、不寻求安慰、该怕不怕不该怕却怕、该笑(哭)不笑(哭)等。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第一品牌奥普迈呼吁社会给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更多关爱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第一品牌奥普迈人类社会:应该实现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作为普通人,不应把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看作怜悯的对象,而应把4月2日这一 天作为审视和增强自身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的契机。作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及其直接相关的人员,如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家属、学者专家、医生护士等,也应把4月2日作为继续齐心协力战胜疾病的“加 油站”。人们应努力让4月2日成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自信与愉快生活的节日。2第三篇:关注自闭症关爱自闭症儿童北京自闭症论坛,自闭症家长网络交流第一平台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语言,却很难与他人交流;有听力, 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安排相悖。他们拥有天使般的单纯表情,却似乎永远在天边闪烁发光。 他们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关于星星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们这样描述孤独症儿童:他们不聋,却对声 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也有人说,他们 是异类,像个外星人,天外来客。生存现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诞生,我国庞大的自闭症患者群体 不容忽视。现今,孤独症人群缺乏社会团体的关心和帮助,并且国家相关的社会保障系统还不完善,他们 的未来在哪里.家长担忧如果孩子一天不能融入社会和被正常学校所录取,那么孩子的前途就会更加渺茫。父母最大 的担心就是孩子将来如何能够生存下去。未来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自闭症孩子也不例外。星星的孩子就像蜗牛一样,虽然走的很 慢,但一直都在进步,哪怕一毫米一微米。也许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也许培养他们需要长期的努力,但 家长们应该明白,只要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就是最大的收获,而要培养他们,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心态, 对自己放低要求,对他们放低要求。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也许他们会创造奇迹。要相信,“星星的孩子”也有未来。我们能做什么?目前自闭症的原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唯一能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我们能给与最简单最直 接的帮助就是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宣传他们,理解他们。这样增强社会认识度,或许有一天我们的社会 就会增大她的宽容度,那么自闭症家庭可以存在的空间便更大一些。星星的孩子渴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的世界,渴望更多的爱与理解。欢迎加入北京自闭症论坛 关注自闭症 关爱自闭症儿童第四篇: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又可简称为ABC量表。全部量表包括57个题目,每项选择依次从04分为五 等,其中0分表示该事件不发生,4分则表示这个事件在该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其余类推。当总分累加 达到53分为临界,大于67分则可以诊断为孤独症。序项目分组评记1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5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7无交往性微笑(即 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8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9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11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12长时间摇摆身体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15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 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22经常拍打手23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24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25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28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30常用脚尖走路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32不断地重复短句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4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35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36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37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38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39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40经常旋 转碰撞物体41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42 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43经常受到惊 吓或非常焦虑不安44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45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47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48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49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50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 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51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52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53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 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54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很快就给弄坏了)55在2岁半以前就发现孩子发育延 迟56在日常生活中至少用15个但不超过30个短句进行交流(不到15句也打“V”)57长时间疑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由KRUG于1978年编制,表中列出57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 征,包括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1_)和自我照顾能力(S)五个方面。 要求评定者与儿童至少共同生活3-6周,填写者与儿童生活至少半年以上的教师。评分时,对每一项作“是” 与“否”的判断。“是”评记“V”符号,“否”不打号。把“是”的项目合计累分,总分N31分为自闭 症筛查界限分;总分53分作为自闭症诊断界限分(参考值)原作者提出该量表的筛查界限分为57分, 而诊断分为67分。如果儿童还有什么其他的请在下面详细说明:自闭症行为量表 BC量表,也有称孤独症行为量表,由KRUG于1978年编制,表中列出57项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包括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1_)和自我照顾能 力(S)五个方面。解释:要求评定者与儿童至少共同生活3-6周,填写者与儿童生活至少半年以上的教师。评分时,对每 31 一项作“是”与“否”的判断。“是”评记“V”符号,“否”不打号。把“是”的项目合计累分,总分 N分为自闭症筛查界限分;总分53分作为自闭症诊断界限分(参考值)第五篇: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 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 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5、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6、坚持训练,持之以恒。自闭症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为2-6岁,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ABA训练方法来解决, 从训练的第一天起就要坚持,如果有效果就不坚持训练,会退化到原始状态或加重病情,本套教材是家长 学习训练的实用教程,启航星工作室祝孩子早日康复。ABA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的含义一种以分解目标、强化和辅助为原则,以回合式操作教学法作为具体操作法,以教师或儿童家长所组 成的干预小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的形式。强调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 反复练习,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并给与适当及时的奖励与惩罚。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教学的一些操作方法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我们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 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 干,。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辅助”和“强化”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ABA把每项技能分 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可以看出,ABA的分解式操作教学(DTT)与传统的经典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它是由指令、反应和结 果三个环节构成的。经典的教学方法是给孩子提供(看或讲)很多的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 动地“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的“信息”(比如两张动物的卡片和 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的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应该说ABA不是那种被动、 消极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 症儿童的训练,因为我们的孩子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的技能。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必须使用辅助(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和操 作示范等提示)帮助。传统的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象ABA这样的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他可 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他“今天是星期几”?他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 子。如果别的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是我们的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 必须给他们以提示,给他们多次的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逐渐减少 对孩子的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他也能正确作出反应。强化也是很重要的o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如果一个孩子叫了“妈妈”, 妈妈马上高兴地对他笑、并拥抱他,孩子可能因此会更多地叫妈妈。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开始对孤独症孩子训练时,往往能够使用的只是初级强化物,它包括食物、饮料等,在使用初级强化方式 (给以食物、饮料)时,也要使用表扬等,逐渐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次级强化手段,如表扬、赞赏,拥抱等。 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强化的作用。教孩子较难的技能项目时,就要使用最好的强化物(孩子最想要的)。 强化的目的是让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你在使用赞赏时,除了说“很好”、“真棒”以外,也应该 明确地表明你所强化、表扬的是什么行为。比如,在孩子进行对名词的理解的训练时,指令是“把火车给 我”,孩子果真把火车拿给你了,结果(强化)可以这样说:“真好,把火车给了老师”(具体说明了什么样 的动作反应“真好”)。反复练习是ABA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因为反复进行 练习,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有些从事训练的老师或家长往往容易出现如下“错误”就是 在孩子对指令只做出一次反应或回答以后,就换做另一个题目了。他们给孩子提示,使孩子“正确”地作 出了反应,并没有给孩子机会反复练习,以致达到能够无须提示也可以正确操作的机会。这样的训练是无 效的。应该说,重复多次的练习,对孩子掌握技能是特别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