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我国出口趋势和其影响因素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1543373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20年来我国出口趋势和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近20年来我国出口趋势和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近20年来我国出口趋势和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20年来我国出口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首汉琼、阎琳滟、胡小芳、 、陈潇毅、谭溢辉、周韬、鲜光奇、周宗裔指导老师:陈纪平 2009年我国出口经历了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但也是我国出口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我国出口自1990以来持续保持高位增长,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出口每年以近15%的速度增长,在出口种类上,纺织品、机械、高新技术产品等比重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的进口也大幅度增长,在进口的种类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油、矿石、大型设备在进口中占了较大比重。但是,近来年随着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货币的不断升值,我国产品原有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失去,同时,欧美国家不断发动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我国出口面临的形式不容乐观,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出口面临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宏观分析。一、近20年来中国出口的趋势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出口结构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步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对我国出口趋势进行了如下分析: 1、我国出口总体增长趋势分析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近20年的货物出口总额总体呈上涨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至2001年)我国出口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比较缓慢;第二阶段(2001年至今)我国出口额增加到了万亿美元新高,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变为快速增长的轨道。从这个阶段来看,我国出口额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入WTO以后,积极接收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能力的转移,实现了外贸出口的第三次飞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异军突起,成为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2003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4382.3亿美元。 2、出口种类变动趋势分析在信息时代,发展知识经济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政策中占有重要位置,服务业的创新越来越活跃,而制造业的创新有一定程度减弱,形成大量制造业企业纷纷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导致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下降。2001年我 国加入WTO过后,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其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日益增加。 如图所示,我国出口种类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都呈上涨趋势,其中工业制成品的增长趋势大于初级产品的增长趋势。在2001-2005年,2006-2008年两个阶段工业产品增长趋势特别突出。2001年我国加入WTO,我国商品有更多的出口机会,加上中国本身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制成品成本较低,价格低廉,中国加入WTO后出口迅速增加。随着世界各地的密切发展,到2008年期间出口一直呈较大的上涨趋势。这种趋势并将长期持续下去。 3、出口与GDP的联动分析 如图所示,出口总额与GDP呈正相关,即出口增加,GDP也相应的增加。在1990年至2008年期间,出口总额与GDP都呈上升的趋势,其中2001年到2008年期间最为明显。在1990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在贸易方面不断对外开放的同时,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不断逐年增长,在外贸出口总额的影响下,我国GDP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可见,外贸进出口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仅通过对比商品进口和出口GDP占比可以知道,2000年以来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量GDP占比逐步加大,这表明我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在加入WTO之后快速加深,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若仅从商品出口方面看,出口总额GDP占比的增长趋势与商品进出口总量GDP占比大体相同,近几年在35%左右,只是在2005年后出口曲线斜率大于总量曲线斜率,表明商品出口增长快于商品进口增长。若从净出口来看,近几年商品贸易顺差的GDP占比虽然不断增加,但最高也没有超过7%,即使再加上其他项下的顺差,整个对外贸易顺差的GDP占比也不会超过10%。但研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要看增量的影响,2007年外贸净出口同比增长约50%,从而使得2007年顺差增量占GDP增量比例上升到23.7%,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2007年GDP同比增长11.4%,那么贸易顺差对2007年经济拉动就是2.7个百分点。出口对GDP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二、我国出口增长与进口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对外贸易的发展尤为迅速,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而2008年全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25697亿美元,增长了124.5倍。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且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近年来进口和出口分别的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到底是实现了贸易顺差还是贸易逆差,二者关系如何,本段接下来用数据分析说明,如图所示:年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差额19941156.11210.15419951320.81487.816719961388.31510.5122.219971423.71827.9404.219981401.71837.6435.919991657.01949.3292.320002250.92492.0241.120012435.52661225.520022951.73256.0304.320034127.64382.3254.720045612.35933.2320.920056599.57619.5102020067914.69689.41774.820079559.512177.82618.255200811325.614306.92981.3 正如上图所表现的,从总量发面来看,在2000年之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都是一个平稳的发展,总量几乎没有说明增加,都维持在1000亿到2000亿之间,表现在图上就是一条水平线。但是自从2000年之后,进出口贸易就开始快速发展,到2002年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而之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就更快了,表现在图上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直至现在,直线倾斜越来越陡峭,说明现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很快了,经济增长速度也更快了。会出现这种总量趋势是因为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这一利好的国际形势刺激了经济的加速发展,也就带动了进出口的总量的增加。 由上图可知,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我国一直就是出口大于进口,出现贸易顺差。但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出口贸易是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年至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 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达到1,774.7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8年贸易顺差达2954.7亿美元。 进出口之间的关联性除了可以从他们分别的总量发展趋势来分析外,还可以细分到他们分别的进出口货物种类,不同的货物,代表了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在建国初期,我国的出口产品几乎都是初级的农产品,凭借的是强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而进口的产品却是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花大力气花高费用发展国内的生产力。现在我国的进出口总额都在不断地增加,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是否也在发生改变,下面通过统计图来进行分析,如图所示: 正如上图所示,在进出口初级产品这一块,从1990年开始到2000年,进口初级产品总额与出口初级产品总额相差是不大的,这个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在2003年,进口初级产品的总额为727.63亿美元,而出口初级产品总额为348.12亿美元,二者相差差不多是2倍的关系,而这之后,进口初级产品的总额远远超过了出口初级产品的总额,并且还是出现上升趋势,而出口初级产品总额虽然也有所上升,但趋势不是很明显,只是有略微增加,这说明,近些年来,我国开始相对的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于这种低生产力水平,盈利小的产品我国增加进口,转而把精力集中在高技术,高盈利的产品上,增加这些产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只因为在2003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面对更大的国际市场,更大的竞争压力,我国意识到要发展,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大量的初级产品出口,虽然可以占领大部分市场,但是对经济的增长却没有多大的帮助,于是转而大量的进口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用这些材料加工生产成工业产品,再进行出口,以此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 在工业制成品这一领域,从1990年到2001年这几年间,进出口总额的差距也是不大的,特别是前面的几年,进出口的差距更是小。但是从2001年之后,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总额就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慢慢的超过了进口的工业制成品总额。可以从上图看到,这种趋势还是成一路上升的,且趋势越来越陡,两者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的,到2008年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总额达到14000亿美元,而进口工业制成品的总额才8000亿美元,相差了6000亿美元。进出口工业制成品总额会在2001年之后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在2001年这一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给经济及其对外贸易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关税壁垒的打破,我国加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特别是机械设备及其运输设备这一块,增加总额是相当多的,紧接着是杂项制品的出口,再来是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这些工业制成品的增加出口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外汇收入。 综上所述,进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总额高过进出口初级产品的总额,特别是在2002年之后,这种差距就更明显了。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出口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但自从加入WTO,为了应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保证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为了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只能大量的进口国外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材料和先进技术设备,在结合国内的资源,运用先进技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然后以工业制成品的形式出口,一来成本比较低,二来可以更好的同国外市场竞争,创造外汇收入,所以进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总额远远高于进出口初级产品的总额。三、 我国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随着近年来我国出口额不断增长,我国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是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却波动较大。基于此原因,本文对我国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本文选取了原材料价格指数、汇率、制造业平均工资(我国出口产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相关数据来分析对出口的影响大小,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原材料价格与出口额的变动关系分析 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纺织品、机械、橡胶制品等占了较大比重,因此,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对我国的出口行业影响较大。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善,市场机制的逐渐健全,我国的商品价格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由此,对我国的出口行业的成本压力也在逐年增加。如下图所示:我国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趋势大致与出口的变动趋势相同,从1995以来,两者的变动趋势基本吻合,当出口大幅增长时,原材料价格也在大幅上涨,当出口下降时,原材料价格也呈现下跌的趋势。除了在1992年到1995年这一段特殊时期外,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出口额还相对较小,但每年出口额的增长幅度较大,而国内制造业生产能力正大幅提升,因此就出现了出口大幅增加,而国内的原材料价格却大幅下跌的局面。由上图,综合可知,原材料价格与出口的变动有较大的关联性。 2、汇率与出口额的变动关系分析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汇率呈现稳步上升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前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上升阶段,我国出口大幅增长,从一定层面上看,较高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出口的大幅增加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在后期,随着人民币的逐渐升值,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也逐渐有放缓的趋势。如下图所示:在1992年到1995年之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大幅增长后逐步下调,而我国出口也正好呈现大幅上涨到大幅下降的过程,两者间的关联性较大。从1997年到200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28左右,变动幅度较小,出口在这一时期呈小幅变动趋势,基本维持在增长率为10%左右。在2004年以后,随着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汇率逐渐下调,出口也逐渐放缓,增长率较上一期相比逐渐下降。综合可知,汇率与出口的变动有较大的关联性。 3、制造业平均工资与出口的变动关系分析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在全国总工资中的比重较大,另外,我国的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我国出口的变动会较大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相反,近年来随着我国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出口产品的低价优势也在逐渐削弱,进而影响了我国出口的变动。如下图所示:从1990年以来,我国工资水平稳步上升,1993年随着出口的大幅增加,工资的增长幅度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工资增长幅度逐渐变小,同时出口的增长幅度也在缩小,1997年以后,工资水平稳步增加,出口也小幅上涨,维持在10%左右。在工资水增长和出口增长的相互影响下,工资和出口都呈现着增长的趋势,出口的大幅变动也会引起相应的工资变动,工资的增长幅度大致与出口的变动幅度吻合。综合上述可知,工资增长与出口变动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4、原材料价格、汇率、工资与出口额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师考察经济活动中两组或多组经济数据之间存在的相关系数的数学方法,其核心是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具体形式,得出历史数据,借以总结经验,预测未来。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来考察原材料价格、汇率、工资与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中国统计网中提供的相关数据,本文选取了1990年至2008年的原材料价格指数、人民币兑美元年末报价、制造业平均工资和出口总额等数据。通过假设Y代表出口总额,X1代表人民币兑美元年末报价,X2代表原材料价格指数,X3代表制造业平均工资,设有公式:Y=a +b X1+c X2+d X3,其中a是待定系数。时序回归模型:Gmt=a +b X1+c X2+d X3,式中Gmt代表1990年到2008年的出口总额。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由上式可知,原材料价格指数、人民币兑美元年末报价、制造业平均工资和出口总额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式中说明有98%的数据被模型所解释,并且还说明了出口总额与人民币兑美元年末报价呈正相关、与原材料价格指数呈负相关、与制造业平均工资呈正相关。通过经济学中解释可知:人民币兑美元年末报价越高,越有利于我国的出口;原材料价格越低,越有利于我国的出口;制造业平均工资与出口总额呈正比,出口总额越大,制造业平均工资就越高。反之亦然。四、 我国出口未来趋势展望改革开放30年中,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出口长期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但我国出口的优势更多集中在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上。从出口的产品种类中,我国虽然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还是属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品,如纺织、鞋帽、橡胶制成品、小型机械等,在进口中严重依赖国外的矿产能源、大型设备。在未来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又面临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如若我们出口企业依旧偏重代工,不进行技术更行、品牌塑造,那么我国出口将极大受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从而极大缩小我国的出口总额,危及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面对我国经济转型中的种种困难,我国出口依然还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马车之一,出口依然还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部分出口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拥有较高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在未来的中国出口产品中,纺织、鞋袜等轻工业产品将占大部分比例,首先,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轻工业体系、周边配套设施和供应体系。其次,我国轻工业产品质量优良,广泛出口欧美等地,深受好评。再次,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更新,近年来,我国大量吸收、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起技术研发中心,企业间的各种技术联盟也相继成立。最后,不少企业已经建立起国际知名的品牌,通过品牌形象塑造,结合中国产品价美物廉的特性,不断更新着中国产品出口的记录。在我国重工业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上调的影响下,机电、汽车、电子、光缆等产品的出口将进一步加大。我国已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科技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产品。虽然面临着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从而影响我国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的下滑,不过,我国的产业体系不断健全,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成为我出口的核心产品,因此,我国未来出口依旧强劲,出口依旧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马车。参考文献:1中国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出版社2国际经济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材料3 ,证券金融47,57-8445678 14 / 14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