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9598819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88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十二五”发展思路研究“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处于全面小康建设的“六个”重要时期工业化的加速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期、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期、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期,“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市构建和谐社会、迈向旅游强市、工业富市的宏伟蓝图,那么,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的“四大关系”经济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投资拉动与消费拉动的关系、内生型发展与外向型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等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成为我市“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一、*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一)*市“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的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积极推进“三化”进程,协调发展各项事业,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明显进步。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十一五”期间的前三年均实现了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年均增长13.3%,人均gdp达到12238元,年均增长11.25%,均超额实现了“十一五”制定的计划目标;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可突破200亿元,达到208亿元,比增长46.6%;人均生产总值可达13866元,突破美元大关,比增长44.3%。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收步伐加快。全市财政总收入14.5亿元,增长21.01%,-三年年均增长24.24%,预计,全市财政总收入可达15.9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可达11.43亿元,比分别增长85.2%和87.9%;年均增速分别为22.8%和23.4%,比纲要规划目标分别快7.8和8.4个百分点,比建市后的前18年年均增速分别快6和9.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600元和3180元,比分别增长37.6%和33.2%,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比纲要规划目标快3个百分点,三年多增255元。2、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基础建设整体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总体结构不断改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44亿元、42.87亿元、109.66亿元,分别增长5.8%、8.4%、1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15.1%、78.2%,产业结构由的17.9:27.7:54.4调整为17.1:23.3:59.6。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创建了武陵源5a级景区,开发了大庸府城、*大峡谷等一批新景点,打造了以天门山大型实景演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等一批新产品,引进了中国康辉、华天国旅等“百强”旅行社,实现了五星级酒店零的突破。预计,全市旅游接待规模可达1900万人次,比分别增长13.4%;可实现旅游总收入92亿元,比增长15.9%,旅游经济效益有所改观。全市国家等级景区由的10个增加到14个,年经营收入过1000万元的景点企业达到13家;星级酒店由72家减少到58家,但酒店档次全面提升,客房总数翻了一番。旅行社总量保持65家,但国际社增加了6家。旅游文化演艺场所发展到12家,年门票收入过亿元。天门洞体育公园、市博物馆、贺龙体育中心及多家五星级酒店正在大力建设。工业结构调整有效推进。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的64.7%上升到73.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6%上升到10.3%,水电能源、旅游商品、生物医药三大新型产业的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70%以上,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建设开始起步,旅游商品品种由1200种发展到余种,年销售收入达19亿元。-内完成工业项目投资60亿元,形成了旅游商品、电力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服装制鞋、矿产开采、新型建材等一批优势产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工业企业由的94家增加到127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由27家发展到53家,过亿元的企业由2家发展到7家。三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入园企业已达53家。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城市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迅速起步,全市水果发展到48万亩,蔬菜发展到35万亩,烟叶发展到9万亩,花卉苗木发展到1.5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到112个,乡村旅游和农业休闲景点发展到187家,农业标准化生产认证面积达到161万亩,农产品认证达84个,获得省名牌 1 2 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7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的34家增加到5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由8家增加到11家,联接的生产基地由18.43万亩增加到65.43万亩;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由23个发展到146个,参与农户由7.98万户发展到20万户;农机装备由6.31万套增加到7.68万套,农机作业面积由36万亩增加到1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由72.78万亩增加到75.3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由5.89万亩增加到7.85万亩;三年改造中低产田23.6万亩,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13.93万亩。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新建或改造标准化农家店418家,新峰市场等6个城市农贸市场已开工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逐步建立,金融创新、银企合作不断加强,末全市pos机发展到2300台,超额完成三年目标任务。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基础上实现了翻番。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4.9%和16.2%。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快“十一五”前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33亿元,年均增长14.73%。一批交通、城建、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通达能力增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市城区由13.54平方公里增加到15.4平方公里。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加快,完成了城市重点堤防26.7公里。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非国有经济投资占57.1%。按城乡分,城镇投资61.19亿元,农村投资11.27亿元;跨区项目投资1.52亿元,下降22.8%。按产业分,一、二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8亿元、17.54亿元,分别下降31.6%和7.2%;第三产业投资55.64亿元,增长28.6%。交通、水利、能源、城市建设、旅游、工业、房地产业成为投资重点。新建成张罗路鹭鸶湾段、大庸东路、鼎泰路、且东路、助农路、高云路等6条道路,相继改造永定大道、崇文路、迎宾路、子午路、机场路、大庸中路、解放路、教场路、及高速公路连接线等9条道路,完成陈家溪桥、凤湾桥、观音桥维修加固,八达路、天门山景区连线、贸易路、陈家溪南路、西溪坪路、彭家巷南路等6条道路和鹭鸶湾桥正在抓紧建设。实施了“四路”沿线综合治理“穿衣戴帽”和城市主次干道、河流两岸、城市广场、休闲游园、城市桥梁等区域的美化亮化工程,启动了澧水两岸棚户区改造和风貌带建设,新建了无事溪绿色长廊、黄家阁小游园、黄龙洞和火车站生态广场等一大批公共绿地,城市绿地面积由886公顷增加到1281公顷,在建的天门洞体育公园、市博物馆、贺龙体育中心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城市品位。张桑公路建成,实现了市至各区县的“一小时交通圈”;阳龙公路建成,进一步改善了武陵源景区的对外交通;张沅、慈石、桑鹤、朱贺、阳溪等干线公路已开工建设,环核心景区公路、市城区绕城公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建成通乡油路1080公里、通村水泥路3600公里,油路通乡率、水泥路通村率分别达到了90和60以上,正在积极开展黔江-*-常德铁路、黔江-*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安康-*-衡阳铁路、重庆-*-长沙客运专线、长沙-*动车组、巴东-*-洞口高速公路等项目列入国家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努力争取慈利-澧县高速公路项目列入省级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长沙-常德轻轨列车延伸到*。4、城乡居民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有所突破,“十一五”前三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981.25、10094.25、11193.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387.89、2606.85、2493.63元,但是,与全省、全国的差距还是在进一步扩大。全市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5元,增长15.6%,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文教娱乐和杂项消费分别增长18.3%、5.7%、19.2%、12.2%、45.8%和20.5%,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分别下降11.4%和0.7%,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51.95%上升为53.17%;人均住房面积35.27平方米,下降2%。全市为民办实事省定28个考核项目和市定6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0.83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0.41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74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33.22万人,全年实现农村劳务总收入20.6亿元。末全市从业人数为89.58万人,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由500元提高为610元。全市“五大保险”年末参保人数为45.5万人,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基本养老保险8.7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1.17万人、失业保险8.53万人、工伤保险8.19万人、生育保险8.8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年末参保人数10.87万人,征缴保险费37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14.95万人,增长6.4%,参合率87.73%。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155-165元/月,农村60元/月,全年共发放7853万元,11.03万人得到救济;新建(筹集)廉租房面积12.4万平方米,新建农村安居房600户,建成了市社会福利中心,末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42个,床位2654张,收养2544人。4、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思路创新。在科学认识市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旅游业为主导,新型工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扶贫攻坚”的基本思路;在全面总结前18年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推进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的发展方向,努力实现第二次跨越发展;在正确把握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加强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为抓手,力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提升城市品位新突破的主攻目标。发展规划更具科学性。编制了“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纲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十一五”及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澧水风貌带等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加强了城市规划管理,有效遏制了城区违法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出台了加快世界旅游精品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意见、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新型工业发展的十条意见、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意见、鼓励和保护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提高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城市规划审批、征地拆迁补偿、土地管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行政过错问责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筹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全市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理顺,发展环境有所改善,发展活力逐步增强。顺利推进了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改革面超过60%。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质增值。全面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供销联社改革等各项配套改革。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改革呈现新趋势,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市县机构改革等工作进展顺利。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私营企业年底可达1859户,比净增219户,营业收入总额预计可达68亿元。民主法制建设与改革快速推进。按照科学发展、依法行政、民主办事的要求,认真落实向人大、政协报告和通报工作情况的制度。坚持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告、公示或社会听证,加强“市长信箱”、公众论坛等信息平台建设,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和生态意识教育,干部队伍素质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步伐显著加快。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85万美元,其中出口885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9%和23.9%,产品主要销往欧盟、香港、日本、美国。全市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0个,合同利用外资56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1.9%;实际利用外资2307万美元,增长20.9%。全市签订引进内资合同46个,合同利用省外境内资金89.3亿元,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2.18亿元,分别增长27.3%和13%。6、科技和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研究与科学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截止底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9亿元、增加值3.37亿元,全市争取国家科技项目3项、省级科技项目34项,安排市级科技项目30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项,组织成果鉴定验收8项,五倍子系列深加工、高性能有机改性超细微碳酸钙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申请专利129件。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普九”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成效明显,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按计划推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全市2所普通高校(含吉首大学*校区)在校生14846人;1所成人高校在校生1603人;104所普通中学在校生74162人;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9%、98.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3.7%,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75.3%;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5%、97.4%、95.1%。文化艺术不断繁荣,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8676场。成功举办了“森保节”开幕式、首届中国*山歌节、湖南国际旅游节暨建市20周年庆典、桑植民歌节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桑植花灯在全国首届农民文艺汇演中荣获三等奖,桑植县被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了“中国民歌之乡”,桑植民歌进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湘西旅游公司被列入第三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龙潭河镇、瑞塔铺镇、王家坪乡、罗水乡分别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板板龙灯之乡”、“花灯艺术之乡”、“诗歌艺术之乡”、“茅古斯艺术之乡”等称号,“中国*山歌节”入选中国节庆产业十大潜力节庆,“中国*国际乡村音乐节”远播海内外,世界第一台以高山奇峰为舞台背景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天门仙狐?新刘海砍樵成功上演,盛唐国际文化中心投入营运。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55.77%、95.03%。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建成76个村级体育活动场地,贺龙体育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截止底,我市新建和改建了市、区县疾控中心检验楼、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和传染病区,建成市城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改造94所乡镇卫生院和47个村级卫生室。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40个,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医疗床位5497张,卫生技术人员5676人,全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3.33张,比增加0.66张,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一类疫苗实现全免费,“五苗”接种建卡率98%,建证率99%。6、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市建设初见成效。-共完成营造林31.02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达380.77万亩,新增174.6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从66.98%提高到68.67%,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完成了回龙观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规划,开工建设了市森林植物园,新增城市绿地70余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2平方米。建成了日处理能力4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启动了杨家溪、索溪峪(二期)、慈利、桑植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8个、生态村35个、绿色学校8所和市级生态村131个、绿色学校18所、绿色酒店8家、绿色小区4个。10家企业开展了环境友好企业试点工作,6家企业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3家企业启动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农业污染源普查等3项重要的农业环境基础调查工作。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市环境监控中心基本建成,桑梓火电厂、巨日水泥公司等8家企业建设了在线监控设施。,全市万元gdp能耗仅为0.918吨标准煤,比全省低25.1%;二氧化硫排放量1.44万吨,比下降8.86%,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削减14.7%,排全省第1位,化学需氧量削减0.89%,排全省第7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3%,比上升近6个百分点,武陵源景区空气环境质量全年达优。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武陵源景区水质达到国家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全部达到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二)发展环境1、“后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蝴蝶效应”诱发的金融危机海啸般充斥着地球每个角落,时至今日,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结构正处于深一轮整合调整之中,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高通胀”的阵痛期,经济周期下行压力与金融市场动荡使发达国家深感苦恼和不安,被迫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本国通胀。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金融危机催生了自二战以来程度最深的经济衰退。目前,各种触底论和拐点论层出不穷,然而以经济指标暂时好转判断危机复苏的理由尚不充分,种种预言也难有说服力。但借鉴近代世界范围经济萧条史,各国政府不同规模地增加了流动资金投入,有效改善了投资环境,提升了消费信心,这些都是“后危机时代”悄然来临的信号。纵观“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定调提出“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在保增长的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收缩型宏观经济政策;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的、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国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定调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强中小城市建设,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政策定调,既考虑到保增长的前提,又考虑到消除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后遗症,以更加富有弹性的调控政策应对未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为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倾向于促进国内需求的培育、产业经济结构的梯度转移、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与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为*经济结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大环境。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企稳回升、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但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务必对当前和今后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1)国际环境。总的来说,在各国持续实施经济干预政策、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主体信心恢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外部需求转暖。对于2010年世界经济,各大机构普遍预期要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经济在收缩2.7之后,2010年将扩张1.5;欧元区经济在收缩4.2后,2010年将增长0.3;英国经济将收缩4.4,2010年有望增长0.9;日本经济将下滑5.4,2010年将增长1.7。全球经济在收缩1.1之后,2010年将增长3.1。但世界经济的复苏需要一个较长过程。(2)国内环境:以来,国家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经济成功抵御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稳回升态势已经基本形成,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升,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步增强,预计经济增速可达8%-9%。2010年,我国经济前景谨慎乐观,经济发展仍将处于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态势和动力格局总体好于今年,经济增速可能是前高后低或前高后稳。但明年经济增长还存在经济刺激政策空间变小,力度变小,效应递减;企业投资和民间消费能否及时跟进还存在变数;发生温和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存在;外部需求能否持续好转存在不确定性等困难。在国际经济复杂环境的大背景下,我国外需仍会持续低迷,出口下降的势头短期内难以扭转,经济增长更需要内需来支撑,因此明年国内需求(包括投资和消费)依然会保持较快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明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在9%左右。(3)国家和省政策走势预测。据初步判断,2010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不会改变,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宏观经济政策将在宽松中调整,可能采取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双稳”方针,把重点放在深化改革开放、调结构促转型上来,对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操作工具进行动态微调,完善补充已出台政策,不会进一步加大经济刺激政策力度。在“保增长”的同时,更加强调“调结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腿行业和领域)、“保民生”(如扩大就业、增加社保支出等)、节能减排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坚持积极取向不变,但力度减弱。按经济刺激计划,明年政府新增投资5880亿元左右。“调结构”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优化政府支出结构,从政府投资转向对扩大消费的支持,增加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可能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降低企业增值税;资源税改革继续推进,对不动产保有和交易环节开征和增税工作也将启动,如开征物业税、提高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等。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变,但更加强调“适度”。加息动作最有可能出现在2010年一季度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不大。信贷政策:着重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将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促进区域发展、节能减排等薄弱环节和领域的支持。在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等方面倾斜。产业政策:国家和省将进一步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省里将产业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国家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加大。国务院最新发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坚决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中部崛起战略:国家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对中部地区新型农业、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将在中部地区建立创业投资资金,强力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4)市内环境。从我市自身发展实际来看,经济连续多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化加快推进,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决定了我市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实施条件来看,随着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和政府服务效率,加上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促进投资、扩大消费等政策的实施,为我市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项目保障来看,新材料、生物提取等新型工业及旅游文化、旅游商品等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将成为我市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荷花机场扩建、张花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环景区公路、绕城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或开工兴建,将为我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自身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将有力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提供良好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教文化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四个大的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国家相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不变价,下同)。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根据这一指标,全国的现实情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目前差距较大的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普及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学入学率和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而其他一些指标差距都不算大。对于我市的现实情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这种差距更为明显。也就是说,我市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因此,无论是对于我国还是对我市而言,21世纪前的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关键,而“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最根本的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同时要非常注重“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着力点,是新世纪前20年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虽然我们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服务业设施和手段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只有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解决社会经济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针对*市的现实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从结构转换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从城市化水平看,加快推进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从科教和文化的整体水平看,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实现程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从实现的程度看,农村和农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随着*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这将为*市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3、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去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东邻常德,西南与湘西自治州的沅陵、永顺县接壤,西北连接贵州、湖北恩施、宜昌等地,本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首先它是湖南湘西少数民族集中区域,有权享受到国家、省对少数民族地开发的财政、信贷、公共投资、土地审批、政策支持等相关西部开发、扶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优惠政策,为该地区的深度开发与经济结构优化提供了政策支撑。其次,*处于湖南省“大湘西”五市、州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区域,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支持下,通过资源整合,信息互通、机制共享,联手打造“大湘西”经济开发协作区,可以享受到湘西地区开发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同郴州先行试验区文件一样的“支持加快世界旅游精品建设的政策意见”等政策优势,这对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将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它是国发3号文件提出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地带。目前,筹建工作顺利,拟设立以*为核心的武陵山旅游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市可以发挥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主动对接长沙、武汉、贵阳、重庆、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努力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精心构建能够辐射湘、鄂、川、渝、黔五省边区的的国内著名旅游黄金走廊,成为五省边区的“旅游市场桥头堡”和“资本合成器”,使老、少、边、穷的武陵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市属于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三省一市接壤的金三角地带,随着“大武陵立体交通设施”的构建,如黔张常铁路开工建设,张花高速公路建成,安张铁路规划上马,*市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所以,*市还可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以契机,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广阔的市场,加快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促进其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4、丰富的资源条件环境为*市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988年5月因旅游而建的*市,位于武陵山脉腹地,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市资源丰富,品味高,具备经济结构多元发展的条件,*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境内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是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中国首批列入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首批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市已建成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4处,其中5a级1处、4a级5处。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旅游日接待能力可达4万人。目前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向着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的目标迈进。*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市有少数民族3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72%。这里民俗古朴,民族文化浓郁,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0多项,其中桑植民歌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硬气功曾随国家领导人赴欧洲巡演。*是革命老区。这里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贺龙、任弼时、王震、关向应、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贺龙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生态优良、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核心景区为98%。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7%,名列全省第一,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市境内溪河纵横,水系以澧水和溇水为主。境内修建了储水库多个,为当地用水、用电提供足够的来源。水力资源可开发量达100万千瓦以上,已探明储量和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28种。*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1440小时、16度和1400毫米左右。这样的气候不仅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更适合观光旅游。*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水杉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等。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植物81种,具有巨大的科研、生物制药开发价值。*的矿产以沉积形成的矿产为主,有煤、铁、镍、钼,其次有低温热液形成的铅、锌、铜,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营石、重晶石、硅石(石英)等,还有矿泉水。从科学和工业的观念上讲,泥土石矿能烧制砖瓦,砂石矿能建造桥梁、高楼。形成武陵源景区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的石英砂岩,本身也是一种矿产资源。其二氧化硅含量达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九点零六,是生产石英玻璃的优质原料。*市这些资源基本上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有较为广泛的开发前景。所以,从*市资源条件特点来看,它不仅适合于发展旅游产业,工业、农业与现代服务业都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现实情况是*市却是“旅游业”一枝独秀。那么,在进一步强化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优化*市的经济结构体系也就成了当今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5、实施旅游带动战略面临的挑战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前四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总体较好,但与全省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难点不少,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1)基础差、底子薄、相对弱势地位进一步凸现建市二十多年来,在旅游业带动下的经济发展,成就是辉煌的。在这二十多年高速发展过程中,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日趋相对饱和的迹象,第二产业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新型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占gdp的比重仅18.2%,工业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缺乏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链。从全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来看,比较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形势,*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许多的制约因素。主要经济指标还处在全省14个市州的欠发达水平,经济实力和聚集辐射能力较弱,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偏小,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推进缓慢,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城乡结构失衡,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明显,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明显滞后,城市功能还不能与世界级风景区相配套等等。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竞争日益加剧,区域竞争也日趋激烈,*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资源约束更加显现,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在全省的相对劣势地位日益加深、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日益集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城乡贫困面大,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社会分配不平形势严峻等都对*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2)思想观念落后,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我们的发展观念落后。部分政府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工作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我们一些市民的素质在现有的情况下,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意识还不强。我们很多同志都安于现状、自我满足,封闭保守,认为现在的条件已经比原来好多了,感到就这个样子,日子也过的很滋润,所以这种状况,制约着永定区的发展。在发展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的。二是发展思路还有差距。我们习惯于用老的思维方式、思想方式、工作方式去解决现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对新形势要出现的新情况,怎么样用新的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这个地方又好又快的发展,还有一些差距。特别是一些同志有走一步、看一步、走到哪,算到哪的思想。在工作中,满足于不出问题、不犯错误、不出乱子,不越常规,发展思路打不开。三是发展机制不活。很多东西都是原来一些陈旧的规章制度,一些固有的机制束缚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比如我们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判体系,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没有形成鼓励干部干事、激励干部成长、促进工作发展的良好机制。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是思想解放不够,观念落后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放思想,敞开山门,开阔胸怀,放宽视野,营造环境,用思想的大开放推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3)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我市产业经济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上不平衡,三大产业结构体系中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所占比重太高,经济发展过分分依赖于旅游,且旅游业内部结构体系也不合理,第一产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内部的结构调整、调优不明显,受旅游带动的作用不大,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来,旅游人数的急剧增长也同时为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市场,但由于农业经济模式没有及时地调整,农产品不能适应旅游市场需要,因而尽管农产品市场扩容速度很快,但农业收入不能同步增长。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调优也不明显,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市的工业产品结构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其主要市场,面对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第三产业为其产品的主要市场的工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工业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原有工业大部分处于日益衰落之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市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旅游业,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形成产业过度集中的单一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这种偏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带动能力有限,不仅会不能实现我市各种经济资源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而且会对我市经济的发展路径产生巨大风险,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的发展后劲,而且,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旅游服务业为其主要依托,而现代服务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受到“人流”、“资金流”强力约束,基础性的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具有较大内在脆弱性的产业,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冲击,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非典”、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说明“一枝独秀”的旅游业发展是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具有较大风险性以致有可能会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所以,我市必须提前制定相应的宏观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促使我市经济逐步走上一条适度多元化的发展道路。(4)投资结构不太合理一是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以投资项目结构例(以前各年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52.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0.79亿元,仅占总额的1.53%,第二产业为6.13亿元,仅占总额的11.76%,第三产业45.22亿元,却占总额的86.71%。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依然不足。我市重点工程量不大、规模小,列入省重点项目较少,并且产业项目少,重点项目储备不够。投融资渠道有限,社会投资跟进不足,财政收入总量不大,筹集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征地拆迁难,施工环境不理想,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二是投资所有制结构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从*市-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的完成情况,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市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是由国有独资、国有与集体控股企业或国内资本来完成的,如内资企业与个体工商经营者对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总额的94.69%,而港、澳、台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仅占5.3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国有与集体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总投资额的75%左右,私人或外商投资不足1/4,所以,加速*市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化运作,扩大外商与私人资本对固定资产投资范围改革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这不仅可以解决*市财政资金紧张的局面,而且可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运作效率。三是投资结构不合理对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期负面影响正在显现,长期的不利影响将更加突出。投资活动是我市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投资在我市经济增长中具有双重效应,它通过对总需求的作用影响短期产出水平,并通过资本形成的作用,影响我市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总供给,从而左右经济的我市的长期增长趋势。但是,从我市各种产业经济项目类别来看,投资结构是不太合理的,严重地偏向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经济开发项目太少,*市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把重点放在开发旅游业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大量的基本建设投资上,忽视了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后续项目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大量基础建设投资的拉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旅游业的初期对总体经济的自然带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日趋相对饱和,基本建设投资也会相应减少,其对总体经济的自然带动作用也会日益减弱。这种投资结构的短期影响将会造成部分产业的资本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而其它大部分相关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消费需求不协调等相关问题,从长期来看,还会进一步导致更为严重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加大我市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二是个别产业投资过快增长和银行信贷规模过大,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将增大金融风险。三是过大的投资需求总量会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下游产品成本增加,容易引发物价过快上涨。四是个别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会使得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再度盲目扩张,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势必会造成这些行业一批企业倒闭,增加一批失业,产生一批银行呆坏账。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大起大落,造成重大损失。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加快发展,力求突破。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为*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的构建,将为*市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带来机遇,国内外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迅速推进,有利于*市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扩大经济发展空间。同时,经过建市20多年的发展,*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拥有一定基础,经济发展和内生力量更加活跃,基础设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旅游城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契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继续步入较快的运行轨道。而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推进,都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推动力。但是,随着区域经济新的格局逐步形成,*市发展处于相对弱势,不仅面临追赶发达城市的压力,周边地区的发展将给*市带来较大的冲击与挑战。*市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约束压力等相应问题与挑战也日益突出,但总体上*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在各地竞相加快发展的追逐中,不进则退,慢进落伍,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夯实发展基础,创造发展条件,挖掘发展潜力,乘势而上,领跑湘西,以促进*市在“十二五”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既定目标。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总目标,以推进科学跨越式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题,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以社会事业、保障民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与落脚点,把重大项目、重大投资作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努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旺市、现代服务业富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和“旅游精品带动战略”,以“进一步巩固旅游产业支柱产业地位,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旅游产品制造业基地,以旅游产业为基础,实施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以“两型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城市经营”理念,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发展后劲,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进程,提升经济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生态、平安、和谐”*,力求在旅游提质升级、工业总量增长、打造城市形象、统筹城乡发展和做强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促进*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按照上述总体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必须更加注重发展视野、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空间定位与布局、更加注重关注民生、更加注重产业关联性,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八个原则:一是把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调整振兴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带动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扩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的突破口。狠抓节能减排不动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二是通过构建内生动力尤其是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内需增长的空间。坚持扩大内需这一长期战略方针,既抢抓中央政策机遇,进一步发挥政策效应,又立足于自身发展,把增强内生动力作为促进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保持一定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三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推进改革的紧迫感,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加大改革力度,消除体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在活力。力争在旅游经济实验区创建和医疗卫生、民间投资、资源性产品价格、财税金融、农村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四是通过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市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土地制度方面,继续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宅基地市场化和承包地转让的新政策;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把强制性的政府征用土地行为改变为交易性的市场公平购买行为,让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二是户籍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实行户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消除依附于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之上的对农民社会福利的制度性歧视。三是公共服务体制方面,加快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农村土地改革和户籍改革的基础条件。五是通过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与低炭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经济与低炭经济是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方向,并进而催生以低炭技术、循环技术、生态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市如果极早地关注和致力于绿色经济与低炭经济的发展会使我市建立绿色技术转移机制,实现循环技术、生态技术、低碳技术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掌握绿色经济技术主动权,在未来的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以增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空间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应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形成点状组团、带状布局、相互渗透、优势互补、互相推进的发展格局,以市城区为中心,以慈利县城、桑植县城为两翼,构筑“环境优美、特色鲜明、适宜居住”的山水旅游城市和规模适度、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小城镇体系,择优培育重点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功能,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协调格局。七是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服务,改善民本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应集中更多的公共资源不断加大改善民本民生的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公共投入,财政支出、政府投资和其他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向改善民生倾斜,切实促进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着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民生工程办成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民心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八是通过进一步优化环境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牢固树立环境是生产力、服务是竞争力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环境,优化政务环境,营造人文诚信环境,把我市发展的硬环境和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全市上下迅速行动,找问题、拟方案、定措施、抓整改,将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向纵深发展。市直各部门积极行动,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掀起全面优化经济环境的新高潮。市直各部门按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抓作风、促环境;抓秩序、促环境;抓监督、促环境”的工作要求。(二)发展目标按照国家、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结合*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与上述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运用经济计量模型的定量分的与定性分析,确定2011-2015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gdp突破400亿元。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30.74亿元,年均增长13.19%以上,全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人均gdp达到25218.93元。全市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64%,财政总收入达到41.66亿元。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上新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50.97亿元,年均增长14.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42亿元,年均增长13.21%。旅游总人次突破300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