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讲授提纲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760091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美学》讲授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艺术美学》讲授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艺术美学》讲授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美学讲授提纲第一讲 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一、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1、艺术概念艺术是人所创造和独有的,也是为人而存在的。艺术是人类的永恒之梦,是人类的永恒家园。艺术体现人类文明,表现人性深度。艺术无处不在:深化生活、改变环境、丰富经验、创造经济。2、美学概念美,“疑象人饰羊首之形。”(甲骨文字集释)“羊人为美”,美的原始义:冠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进行图腾扮演、图腾乐舞、图腾巫术的祭司或酋长)。美学17世纪从“技艺”中分离出来,18世纪中期(1750年)作为哲学中的独立学科(德国鲍姆嘉通命名为Aesthetik)。美学是认识论;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直觉”;美学是审美心理学。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见哲学大辞典)。3、艺术美学艺术与美学是两门交叉、并列、重叠、分分合合的学科,其实质是艺术审美学。艺术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多元的,具体来说包括三方面:A、艺术的美学本质(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B、艺术的审美经验(审美价值表现:审美知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C、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绘画美、摄影美、雕塑美、建筑美、视觉传达设计美、产品设计美、环境设计美等)二、艺术美学的研究方法1、基本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实证法、思辩法、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科学主义方法、人本主义方法等);2、学科方法(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发生学方法、语言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符号学方法、现象学方法、阐释学方法等)。 艺术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第二讲 艺术美学本质论1、美的本质A、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向人生成,美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产物(历史是具有客观内在规律和进步方向的伟大过程;自然界向人生成的过程包括自然史与人类史;自然向人生成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感觉-美的体验)B、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成为人的感性意识的对象的人的本质;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是两极运动过程;人类既要按照主体需要进行生产,又要按照主体“内在尺度”进行生产,按照“美的规律”建造)C、美的本质就是自由的形式(意识自由-理性自由、意志自由、精神自由;实践自由-人类社会实践被自然所肯定,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便取得了自由)2、艺术的本质-艺术生产理论A、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起源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客观与主观的结合,是物与心的结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B、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艺术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往往是平衡的、协调的,但是作为特殊精神生产的艺术,有时又与社会物质生产呈现不平衡) C、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创作(生产阶段)-艺术作品(产品)-艺术鉴赏(消费阶段)三个环节为一完整系统实证论批评家重视对艺术家的研究,对艺术创作的研究;新批评派、结构主义重视对艺术作品的研究;阐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的研究,他们都有片面性,未能将艺术生产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作为一个过程。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生产,作品则是生产与消费的中介,三者之间是关联的,辩证的。第三讲 艺术价值论A、艺术的社会价值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艺术的价值之源,“摹仿自然”,“再现现实”,“师造化”(姚最语),“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全部(物质、精神、情感):经济、生产、阶级关系;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情感、梦幻、愿望、审美趣味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两种立场(维护、维新)B、艺术的认识价值认识价值通过形象体现:形象思维的概念是具体的概念,判断是形象化的判断,推理是表象之间的联系,联想是最基本的逻辑形式;艺术形象特征:真实性、典型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诗意地接近本体。艺术形象的第一层含义是它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性因素-形式;艺术形象的第二层含义是它以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深刻的理性内容和价值,真正的艺术形象不仅引起观众感觉上的快适,而且作用于观众理智,引起理性上的满足。艺术与真善的价值关系艺术与真:“艺术的生命就在于真实”再现的真实性价值是第一个层面;表现的真实性价值是第二个层面;艺术价值真实与艺术典型性是最高层面。艺术与善:善是美的前提以善和恶为核心内容的伦理价值在艺术价值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时,艺术的伦理价值占艺术价值的首位。有位西方哲学家指出:在君主专制社会中,伦理道德是控制人们的最重要的手段,在自由竞争的民主社会中,法律是控制人们的最重要的手段。“思无邪”C、艺术的审美价值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功利是第一价值,审美则是第二价值,功利具需要意义,审美具综合意义;艺术追求功利与审美两价值的和谐统一。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孔子语);审美与道德的完美统一。宗教价值与审美价值“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马克思语)。艺术与宗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艺术与宗教都是自由体。艺术审美价值特征第一特征:实践性与主体性;第二特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第三特征:形象性(本质特征);第四特征:形式美与形式感;第五特征:创造性。艺术审美情感特征审美情感是在审美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艺术就是情感”(罗丹语)。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情动人;科学把人们不懂的东西弄懂,艺术把人们已懂的东西弄糊涂后获取新的感受和认识。第四讲 审美经验论一、审美经验是什么?审美经验是在审美活动中伴随着审美对象与主体同时生成的,是主体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对审美对象的反应、感受或体验。首先,审美活动(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在根本上都是人生实践的组成部分。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第三,审美经验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必然与接受者的人生实践紧密联系。二、审美经验构成要素A、感知:感觉(对对象个别属性的把握)和知觉(对对象的完整把握)的总称。感知是审美经验的门户与基础。审美感知总是与情感活动交织在一起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有形式敏感性)审美感知以完形方式把握对象(同构对应),具有整体性特点审美感知使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出现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混沌状态B、想象: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表象的过程,分初级联想、高级想象接近联想:两件事物时间与空间比较接近引起的联想。类似联想: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相似引起的联想。对比联想:对某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具有相反特点的他事物的联想。再造想象:主要指艺术欣赏,欣赏者感知、想象、再现创作者的艺术形象。创造想象:以主体原有的记忆表象为基础,有意地增减某些组成部分或將不同事物的表象组合起来产生符合主体意愿的新表象。现代艺术创造中出现了意识流、荒诞等C、情感:自然的人化与感觉的人化。自然是经过人类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我们在对象身上直观到我们自身。情感是感知、想象、理解的诱因和动力,是审美全过程的弥漫性因素。审美情感具有更多的理性因素和社会色彩。D、理解:超越性地把握对象的意义,作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即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审美理解超乎感性又不脱离感性,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圤,花中蜜”。审美理解因在感性中透出,具含蓄、模糊、多义与“有意味”。审美理解是实践性的理解活动,与科学认识活动具有本质区别。三、审美经验结构关系审美感知处于起点位置:无感知,则无想象、情感、理解。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情感是想象的原动力;情感是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有内外相互转换过程;情感对想象起支配调节作用,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情感与想象交融在一起。审美情感与审美理解:“发乎情,止乎礼仪”,“情理交至”,“诗言志”,“音生心”,“书为心画,画为意书”第五讲 绘画美学A、光色信号“使画家成为画家的是色彩”(黑格尔语),色是靠光来体现的。绘画的色彩,以黑白灰(不饱和色)为基色。1、色彩配置:选择色相,确定主要色相。2、透视效应:将现实的三度空间压缩成画面的二度平面,再从二度平面中生出三度空间的幻觉。3、技巧处理:国画的笔墨、水彩的干湿、油画的肌理、版画的刀味等。B、综合图像“一幅画的主要任务是要描绘出一个情景,一个动作的场面”(黑格尔语)。绘画综合图像的构成方式:1、再现:以对生活真实物象的写实为法则。2、重构:将现实场景中的物象时空关系重新组合建构,而又并不改换物象本身的基本形状。3、变形:突出对象某些特征,或将不同视角的物象夸张加工在一起。4、抽象:将物象简化成一个新的组合结构。C、意识构成画家“必须首先要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赫斯语)。“夫象者,出意者也”(王弼语)。将人们的眼睛从图像的表层引向观念的深层,即意识。1、具体意识:画家特定时空具体性的内心世界。画家的具体意识就是画面的“灵魂”。“一幅画首先是表现色彩,历史呀,心理呀,它们会藏在里面”(塞尚语)。2、一般意识:画家的整个精神世界(包括时代、民族、社会意识、审美思潮等)。D、生活与实践首先是画家个人的整个生活方式: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其次是画家的社会生活。“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语)。绘画造型四个层次(光色、图像、意识、生活)互相开放、互相交叉。关键层次是图像(艺术形象是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形象是审美接受的载体,无形象就无绘画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第六讲 雕塑美学一、雕塑的审美特征A、具有一定尺度体量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形体。欣赏者可以在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角度观赏雕塑。B、简洁单纯的造型。突出主体造型,不注重细节、不用背景、情景简明(浮雕除外)。C、概括而纯粹的主题。主题含义凝练集中,不拥有“丰富的表情手段”,“雕不出眼睛和流露灵魂的目光”。D、理想性和寓意性的内涵。E、静中见动的张力效应。雕塑永远表现动态。二、雕塑观念的嬗变因材料与技法的发展,现代雕塑语言已经随意化,外延逐渐扩大。雕塑已成为表达观念的物质载体。现代雕塑的两种趋向:A、杂糅:雕塑语言手段与其他艺术语言手段乃至生活行为方式手段、现存物品交织在一起。B、蜕变:古代雕塑是在模仿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塑造美。现代雕塑则强调变形、抽象的美。第七讲 摄影美学摄影史话针孔成像(2300年前中国墨经、亚里士多德质疑篇有载)和银圤受光变黑(1250年马格纳斯发现)是摄影术诞生的两个基础。1786年克蕾蒂安“自然描绘器”出现。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用金属板涂银显影,30分钟摄成工作室一角照片,摄影术正式诞生。“摄影之父”。1840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在纽约开设第一间照相馆“艺廊”。1888年,胶卷和轻便相机(柯达)出现。20世纪末,数码相机出现。摄影与绘画绘画与摄影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两者具亲密姻缘,又互相补充。摄影作为现实世界的凝固剂,把动态的变化着的客观世界物化成永恒的图象,组成记忆库。时空的界限在它记忆功能的魔力控制下被击得粉碎,人与现实(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骤然间拉近了。摄影凭借其纪实性、瞬时性、图像性在传媒时代得到人们的青睐。摄影工具成了画家的工具。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对古典主义封闭式构图的突破己经成为艺术史上的论证摄影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的经典范例。有的画家将摄影中曝光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模糊效果引入绘画创作,产生了奇特新颖、富有原创性的艺术形式。摄影不单是为自然服务的工具,它的过程本身就是审美体验过程,艺术家通过照片再进行艺术创作时是第二次审美体验,这次体验可能会造成对自然真实面貌的误读,只要这种误读是合理、合规律、富有创造性的。 摄影审美特征造型形象的即时纪录性:摄影将即时的人物、情景与太阳或灯光合作,直接拥抱对象。 造型反映的高度逼真性:摄影艺术家可以将被摄对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真实地复现出来,运用光线明暗度、色彩来达到逼真地展示生活场景的目的 。 造型过程的直观选择性:摄影艺术光影构图的直观选择,常常表现为一种直觉的方式,却正是摄影艺术家知识修养、审美体会、创作经验协同作用的结果。 摄影风格和流派绘画主义摄影:追求绘画效果,构图布局到用光影调都有极严谨的法则。 纪实主义摄影:再现客观现实,崇尚质朴无华。 印象主义摄影 :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独特感受,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朦胧模糊画意效果,重色彩与光线表现。 超现实主义摄影 :利用剪贴和暗房技术为主要的造型手段,采用叠印叠放、多重爆光、怪诞变形,表现“超现实的神秘世界” 。第八讲 设计美学一、设计美学问题的提出A、工业革命为设计创造了新的技术环境: 一是工业革命促使了设计和制造的分工 ;二是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主导方式 ;三是举世瞩目的科技文明把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改变了。B、设计民主化与产品艺术品格之间的矛盾:首先,手工艺时代工匠们所创造的精美手工制品和所承载的华美样式,使得批量生产的产品无法与之媲美,特别是那些机器模仿手工制品的产品更无法与真正的手工艺制品匹敌 ;其次,19世纪产品设计风格和设计标准上的混乱成为更为严峻的问题 ;再次,机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工模式引入到设计中,带来了设计审美观念上的革命。 二、设计审美-既是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动 A、“迪扎因(Design)设计审美的核心“迪扎因”是一种造物手段; “迪扎因”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新领域和新的审美形式; “迪扎因”是一种新的创造性审美活动; “迪扎因”的最终结果必然呈现为物化的形态 。B、设计审美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和谐一是人对物的占有,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现实性的占有,而且是这种现实性的实现。其核心是人自身,而不是使人异化为物的奴隶。二是人对物的占有,不仅仅是“赤裸裸的有用性”,只满足于人自身的物质需求,除了物质的享用外,还有精神的需求 三、设计美的构成因素A、材料美要素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具密切关系不同质感产生不同美感现代设计对材料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思想B、结构美要素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不同结构作用和结构方式结构的表现形式: 1、“形态构成法” 2、裸露结构表现法 3、隐藏结构法 C、形式美要素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产品的形式与内容D、功能美要素功能美体现合理的人-机-环境关系功能与结构、形式的关系“一构多功” 形式依随功能:形式来自功能;形式服从功能 ;形式表现功能。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