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案例《鼓儿响咚咚》 (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6766945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课堂案例《鼓儿响咚咚》 (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命课堂案例《鼓儿响咚咚》 (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命课堂案例《鼓儿响咚咚》 (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 鼓儿响咚咚 教学年级 一年级下册执教者邓志莉使用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景和感受自制鼓的愉悦,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教学难点鼓体、 鼓面 、鼓边的制作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观察法、 比较法教学目的l 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与综合学习活动的热情,体验制作与表演的乐趣 ; l 感受美术与音乐相结合的美感 ; l 掌握鼓的制作方法;作业要求运用绷、剪、扎、贴、画等方法,装饰废旧的筒状材料,制作一面小鼓。教学新思路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创设生命课堂的关键是确立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依据生命课堂的理念我创设了小鼓响咚咚一课,本课节选于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是一节以鼓为题材的工艺制作课,鼓作为学生较为熟悉的民族打击乐器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学生兴趣,也预示着教学活动的延伸,全课以鼓为中心,分看鼓摸鼓做鼓敲鼓四个环节,做鼓为本课的中心环节,即鼓体、鼓面、鼓边的装饰与表现,在教教学准备教学程序观看录象情景引入(3分钟)尝试探究(32分钟)总结评价拓展延伸(5分钟)板书设计学中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课在设计时,运用了两段录像视频,一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运用所学和现有的生活常识、引出中心课题内容。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未知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能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学习过程。此外,由于使用材料的伸缩性较大,在小鼓制作中,考到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了两套制作方案,一是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材料本身的图案与色彩,略加美化,也可以自己重新装饰;这样既降低了课业难度,又面向了全体学生。我认为,教师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强调教育教学的“公平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爱”应当是平等地面向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博爱”,这种“爱”如果只是面向少数学生,或者说是以牺牲对一部分学生的“爱”为代价的,那么在这节课上,不论我们投入了多少情感,它都是失败的。所以,我的做法是:真正面向全体,不等划一。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层次不一的情况,巧妙的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关注了个体又照顾了全体,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中去。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我们的课堂,才会一点一点的进步,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的体现生命的活力。此外,课堂选择了对废旧材料的加工使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激发了学生对旧物改造的兴趣;材料选择的特殊性,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的神奇,改造成功后的小鼓,打击出美妙的节奏,既让学生体会到了美术的实用性,又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价值,和体验,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教师通过设计有意识的提问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比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思考总结获取新知。此外,在作业设计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这样既解决了美术课堂时间短,学生作业无法完成的现象,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合理分工,团结合作,体会到了“团结力量大”的真正含义,又一次彰显了生命的活力。教师:CAI课件 、旧筒状材料、 做好的小鼓、 小鼓卡片学生: 双面胶、 彩纸 、 剪刀 、 彩笔、 旧筒状材料教学活动(40分钟)多媒体播放人们敲鼓的画面(学生欣赏)l 教师提问:同学们,画面中的人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l 教师小结:对,敲鼓,(出示自制小鼓)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一面小鼓,我们来一起听听它的声音怎么样?教师边唱边敲鼓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声 我的小鼓咚咚咚l 教师:好听么?(学生回答)l 教师:那大家猜猜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请学生上前摸一摸,感受一下讨论回答)(表扬答对学生)l 教师小结:对,它是我们不用的旧饼干盒做成的(展示不同的旧筒状材料)l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变废为宝用这些材料制作小鼓。(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俗语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有趣的问题和多媒体技术等引出中心课题内容。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未知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能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学习过程。由于本课所面对的是一年级学生,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为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开课以欣赏锣鼓表演引入授课内容自制鼓,并用触摸纸袋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制作材料,学生在视觉和触觉的好奇心下一步步走入课堂。了解鼓的形状及各部分名称l 教师:生活中我们都见过鼓,那谁能说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鼓?(学生讨论回答)(表扬答对学生)l 教师小结: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每逢喜庆的节 日,人们就敲锣打鼓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它的种类也很多,不过我们常见的就有腰鼓和锣鼓两种。(多媒体演示)l 教师:大家细观察一下,这两种鼓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表扬答对学生)教师归纳: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鼓就包括鼓体、鼓面、鼓边等部分,另外还有鼓锤;了解了鼓的组成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的制作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多媒体演示,自己归纳总结出鼓的种类和小鼓各部分的名称。既尊重了学生,又让学生获得了间接经验。例如: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小组讨回忆所见过的鼓。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小结:鼓的种类很多,同时以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鼓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的观察归纳出鼓分鼓体、鼓面、鼓边等部分,另外还有鼓锤。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自主学习。多媒体演示制作方法A绷鼓面围绕两条鼓边分别粘一圈双面胶,分别用纸(纸要求比鼓面大,蒙在两头的鼓面上绷紧粘好。B蒙鼓体1、系鼓带: 将选好的鼓绳在鼓边两侧环饶打结即可;2、蒙鼓体: 把鼓体粘上双面胶,用彩纸包裹(将丝带打结处粘在鼓体彩纸下)。C装饰完成(可选部分)用彩纸或彩笔简单装饰即可D制作鼓锤(筷子)将筷子缠上彩带或一头用彩纸包裹打结学生总结鼓的制作和装饰方法(绷、剪、画、扎)设计意图:教师演示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为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小鼓的制作过程,所以我将制作过程拍成录像,运用多媒体演示出制作过程的四个步骤绷鼓面蒙鼓体装饰鼓体制作鼓锤,在在制作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多媒体演示了鼓体的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材料本身的图案与色彩,一种是包裹鼓体重新装饰,这样不仅降低了课业难度,而且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合作尝试四人一组运用绷、剪、扎、贴、画等方法,装饰废旧的筒状材料,制作一面小鼓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创作的美,体会艺术改造旧物的神奇,激发学生今后学习美术的兴趣,小组合作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让学生学会合理分工、团结合作,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作业。教师辅导提醒学生将碎纸装进个人的垃圾盒;1、展示作品(选鼓王)比比谁做的小鼓又好看有好听2、敲鼓表演l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将锣鼓敲起来(多媒体演示节奏)XX XX X O XX XX X OXX X XX X XX XX X Ol 教师示范 l 分男女生演奏l 评出鼓王l 师生共同演奏 3、歌曲小鼓响咚咚锣鼓演奏l 教师;刚才我们只是打了节奏,那大家想不想再听听小鼓为歌曲伴奏的声音(学生回答)l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边唱一边将小鼓敲起来(多媒体演示歌词及鼓点)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 X X X X X X我说小鼓响三声 我的小鼓咚咚咚 X X X X X Xl 教师弹琴,学生敲鼓,共同演唱小鼓响咚咚设计意图: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自制乐器带来的美感,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领悟美术学习的实用性,让学生从学科学习走向综合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愉悦了身心、激发了灵感。4、结束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小鼓,而且还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回去以后大家可以尝试着为其它歌曲伴奏,让我们做的这件小乐器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儿响咚咚鼓体( gu ti) 绷 (beng)鼓面 (gu mian ) 剪(jian)鼓边 (gu bian ) 画(hua) 扎(za鼓儿响咚咚教学反思 邓志莉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和表现美。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的情景。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美术课要想上好,并不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教师往往要用大量的时间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教具和奖品,才能吸引学生兴趣,保证美术课的顺利开展。在这里我想谈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堂教学。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今天的鼓儿响咚咚一课,学生在制作中往往会边做边讨论,别人的小鼓做好了,就会忍不住去看,做好的同学会忍不住先敲起来,课堂就显得有些混乱,这是孩子的天性,此时的组织教学就有了一定的难度,有些教师可能会强制的压迫学生,反而越来越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奖品鼓励学生,做完的同学如果能帮助别人,并将你的鼓声放小,就会得到老师的爱心奖牌,课堂马上安静了许多,我允许学生有声音,因为这是手工课,既然动手就允许学生有声音,这样的课堂如果过分的压抑学生,反而让学生失去了自我,尤其是对还未入学的学前班小朋友。我们的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它的种类比较多,有绘画、有手工、有欣赏,对于手工课我认为学生有点声音是可以的,只要不过分,有时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一种互相的学习,以上只是我在鼓儿响咚咚一课的教学感受,总之,我们的美术课只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感受美和创造美,这也是我们所有教育的目的。参加2007年河南省中小学美术优质课评比教案参评鼓儿响咚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第十一小学执教者:邓志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