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强化训练3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6420817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强化训练3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后强化训练3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后强化训练3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强化训练3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一、选择题1我们美丽的校园可以看成一个校园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校园里(D)A. 所有的老师和同学B. 所有的花、草、树木C. 宽阔的操场D. 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以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或者只有环境都不是生态系统。因此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2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D)A. 青草与山羊 B. 青草与青蛙C. 工蜂与蜂王 D. 水稻和稗草【解析】选项中只有水稻和稗草是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体现了水稻和稗草之间的竞争关系。(第3题)3如图是某校“达尔文社团”的同学拍摄的照片,推测影响这棵松树形成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D)A. 水B. 温度C. 空气D. 风【解析】旗形树冠的形成是在盛吹定向强风的地方,有一些树木向风面的芽体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而背风面的芽体则因受风的影响较小而存活较多。4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的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做一个(D)A. 生物圈 B. 生态系统C. 群落 D. 种群【解析】所有的大鲵属于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总和称为种群;生态系统是指某一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群落指某一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C)A. 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B. 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 蚯蚓能疏松土壤D. 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解析】荒漠地区干旱缺水,不适于植物生长,因此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是环境影响生物;水质污染造成赤潮,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是环境影响生物;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是对阴暗环境的一种适应。(第6题)6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D)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D.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解析】图中,由于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的,即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是生产者。以为食,因此是消费者。能把和进行分解,再返回无机环境中,故是分解者。7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B)A. 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B. 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C.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D. 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解析】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树木的使用;旅游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植被的正确做法;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间接增加了对原材料植被的破坏。8如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描述正确的是(D)(第8题)A. 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B.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太阳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D. 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牛是消费者。9雅安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C)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1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D)A. 泗水泉林 B. 曲阜孔林C. 水泊梁山 D. 济宁北湖的所有生物【解析】生态系统包含某一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群落及其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济宁北湖的所有生物仅仅指的是生物,而未包含非生物因素,所以D选项应该是指一个群落,而不是生态系统。(第11题)1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是(A)A. 乙和丙的数量增加B. 丙和丁的数量增加C. 乙、丙和丁的数量减少D. 乙和丁的数量增加【解析】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时逐级递减,因此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也逐级减少,故图中食物链为:丙丁甲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12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造成50%以上的河流、湖泊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物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道。这些事例不能说明的是(B)A. 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B. 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造成的C.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 生物和环境能互相影响【解析】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13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D)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解析】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14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第14题)A.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解析】从图像可知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进而根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数量逐级减少的规律,可确定食物链为:丙甲乙丁,若乙数量增加,则甲减少,丙、丁增加。二、非选择题15据报道,上海崇明岛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原来长满芦苇的海滩,现在基本被三十年前引进的“互花米草”所侵占。研究后推测,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的生存。请据此回答:(1)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沙蚕鱼鸟(或浮游植物鱼鸟)。(2)下列是有关崇明岛鸟类数量减少原因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D。A. 鸟类食物短缺 B. 互花米草繁殖过快C. 食物链被破坏 D. 鸟类筑巢缺乏材料【解析】(1)根据相互间捕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沙蚕鱼鸟或浮游植物鱼鸟。(2)从题中可知沙蚕减少的原因是互花米草繁殖过快、过密,沙蚕减少导致鱼类减少,进而使以鱼为食的鸟类减少,也就是食物链遭到破坏,题中没有讲到鸟类筑巢缺乏材料。1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6题)(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除了图示的生物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3)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导致草原退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解析】(1)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2)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3)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因是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调。17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些描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谚语或诗句,这些谚语或诗句同时也蕴含了一定的哲理。分析下面的谚语或诗句,请利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含的食物链补充完整:树蝉螳螂黄雀。如果黄雀被大量捕杀,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蝉的数量将减少(填“增多”“减少”或“不变”)。(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没安好心的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水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素。(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是成百上千个个体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它们之间通过分工合作而有利于生存。(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够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并供植物重新利用。(6)“沧海桑田”是指海洋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变,其寓意是世事变化很大。【解析】(1)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以生产者开头,相邻两个营养级属于捕食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含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黄雀被大量捕杀,螳螂失去天敌的控制,数量会增加,螳螂捕食的蝉的数量增多,存活的蝉的数量将减少。(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捕食、寄生、竞争、合作。黄鼠狼以鸡为食物,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3)生物圈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指的是水分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4)同种生物之间既有互助,又有斗争。社会性群居生活的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在群体内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5)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使其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循环,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6)沧海桑田的含义是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大海代表海洋生态系统,桑田代表农田生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