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检测试卷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29537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反腐无疑是当今世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在很多发达国家,当你方唱罢我登场时,如何反腐成为了执政者及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韩国也不例外。每当政府换届的时候,新上台的总统都不遗余力地推进反腐败,承诺杜绝腐败。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反腐大多都无疾而终。A . 炙手可热B . 你方唱罢我登场C . 不遗余力D . 无疾而终2.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几千年来,长城以北的广袤沃土一直被中原视为偏僻荒蛮的苦寒之地。_,_。_,_。_,_!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辽宁的北票、义县一带富产硅化石、鱼鸟化石,便是这一带当年万物生机勃勃的证明红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辽河流域诞生,并由此缔造出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但在万年前,这里却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化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是与当时辽河流域适宜人居,具备可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优良条件密切相关的A . B . C . D . 3.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B .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东汉班固著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为二十四的前四史,皆为纪传体通史。C . 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西汉一朝230年的历史。D .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从此以后,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4. (2分)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A . 钟灵毓秀他山之石人间百态B . 自然风物人生智慧人间百态C . 钟灵毓秀人生智慧百家争鸣D . 自然风物他山之石百家争鸣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5.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轮扁,斫轮者也斫:雕斫B . 余因而实之实:证实C . 而临事忽焉丧之丧:亡失D . 废卷而哭失声废:撕毁(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叶叶而累之时翘首而遐观B . 乃见其所欲画者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之二虫又何知D . 然二百五十匹绢其声呜呜然(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B .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C .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D . 足相蹑于其门(4) 下列句子共编为四组,其中全能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A . B . C . D .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杂记,记叙了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画竹理论,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B . 本文按时间顺序行文,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虽有悼念之意,却又没陷入哀伤的情绪之中,寓庄于谐,文理自然。C . 苏轼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来类比文同画竹,他认为文同具有高超的画竹才能,但画竹只是作为寄托,他实际上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规律的人。D . 作者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说明他记述当年与文同的“戏笑之言”,既表达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又表达了对当年文同教导自己的感谢。(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6. (10分) (2020高三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月夜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注)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帝王州:指都城长安。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1)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B . 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C . 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D . 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 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 (8分) (2019高一下南宁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寡人之于国也在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_”(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_”(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2) 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 (3)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 (4)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 (5) 荀子劝学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连用五个比喻,然后推论道:“_,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 (12分) (2017高一下潮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项题。扁担三传奇英轩黑七的爪牙嚷道:“闪开闪开。”人群自动让出一条缝。黑七走进场子,只见地上摆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各色药材。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手中拿条扁担,正口若悬河的说着什么。见了黑七,便放下扁担,双手抱拳,打了个拱。黑七像是没看见,绕着场子走了一圈,然后定定地看着那汉子,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扁担三?”那汉子说:“不敢,都是江湖人的戏谑之言。”黑七弯腰拿起扁担看了看,那是一条用南竹板子做的扁担,三尺多长,两分多厚。又撑在地上压了压。说:“你这扁担能治病?”扁担三说:“祖传的手艺,治些皮毛,见笑见笑。”黑七又问:“你到这里扯场子,可知这是谁的地盘?”扁担三抱拳说:“在下初来乍到,未曾登门拜访,还望海涵。”“都三月了,还初来?”扁担三还未答话,黑七又说:“闲话少扯。我今天先见识见识你的手艺,治得好呢,自然有赏,否则,立马给我滚蛋!”黑七说完,在场外的爪牙便扶进一个弯腰曲背的汉子来。那汉子似乎很痛苦,双手撑住腰,口中不住的呻吟。黑七对扁担三说:“这是我兄弟,前些时候闪了腰,你看着整治吧。”扁担三给那汉子简单查看了一下,问:“怕不怕挨扁担?”那汉子说:“我这腰怕是吃不消。”黑七说:“别给老子下软蛋!”扁担三拿起扁担,绕着那人走了一圈,说:“你不挨三扁担,那弯腰屈膝的毛病怕是好不了。”说着就举起扁担说,“我可真打了。”那汉子拱着脊背,侧过头来答道:“你打。”扁担三的扁担并没有打下来,而是轻轻的落在那人的后背上。问:“是这儿痛还是哪儿痛?”那人答:“整个腰都痛。”扁担三突然举起扁担打下,只听“啪”的一声响。扁担重重地打在那人的后腰上。他整个身体往下一闪,接着又拱了起来。扁担三问:“承受得住?”那人说:“还行。”扁担三又是一扁担。那人身体又是一闪,再次拱起。扁担三问:“能行吗?”那人说:“还好。”扁担三再次举起扁担,又是一声响。扁担三说:“站起来吧,好了。”那人站起来,扭了扭腰,脸上就露出了笑容,说:“稀奇,真好了。”扁担三撮了两副药,包好,递与那人说:“吃了这药,三天后准好。”黑七在那汉子腰上拍了几下,问:“真不疼了?”那汉子说:“好多了。”黑七这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对扁担三说:“有请师傅。”说完,几个爪牙就去收扁担三的药摊。扁担三说:“你们这是干什么?”黑七说:“松本小队长的腰痛病犯了,烦请大师去医治。”扁担三说:“日本人?不去!”黑七鼻孔里哼了一声,说:“那可由不得你!”说完大步走出了场子。爪牙们押着扁担三跟在后边。这松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自从他来到这个据点,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但那时是日本人的天下,只得忍气吞声。他的腰就是前些天下乡抢夺时扭伤的。虽然据点也有个军医,治了好几天,不但没有好转,疼痛反而加剧。早就听说扁担三的名号,所以今天他才派汉奸黑七来试试真伪。扁担三被带到镇西头的鬼子据点里。松本躺在床上,黑七点头哈腰的对松本说明情况。松本抬头把扁担三上下打量了个遍。说:“你的良民的,皇军大大的亲善”还说了些什么,扁担三没听清。黑七一边给扁担三翻译,一边说:“识相点,治好了太君的腰痛,太君兴奋了,兴许封你个一官半职。不然你的路恐怕就走到尽头了。”扁担三说:“我不稀罕当啥官,我只想操我的本行,治病卖药。”黑七说:“那也行,太君的病好了,我立马放你走。”扁担三拿起扁担对松本比画说:“要打三扁担。”松本疑惑地望着黑七,黑七点点头。松本便弯下腰,弓着脊背。说时迟那时快,扁担三狠狠一扁担下去,打得松本呲牙咧嘴,口里大喊:“八格呀路。”黑七好一阵解释,松本才愿挨第二扁担。三扁担打完,扁担三示意松本站起来,松本还不大信,慢慢直起腰,“哟稀哟稀”地叫了起来。腰竟不痛了。扁担三又留下一些外敷内服之药,交给他使用方法,说:“三日后准好。”黑七派人把扁担三送出了据点。三日后。小镇全部戒严,各路口设了关卡,凡是跑摊卖药的一律抓捕。可是没有扁担三的影子。据传,松本小队长突然暴病身亡。经日本军医检查,松本五脏俱焚,经脉俱断。(选自绝妙小小说,有删改)(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黑七在没有见识到扁担三的手艺之前,认为扁担三是江湖骗子,对他极不满意;而在验证他的手艺后,态度大变,很是尊重。B . 文中第20段画线所补叙的内容,既交代了扁担三对日本人的愤恨以及黑七想见识扁担三手艺的缘由,也用军医衬托出扁担三的传奇手艺。C . 同样是医治腰痛,扁担三的态度不一样,对“汉子”用扁担“重重地打”,而对松本小队长是“狠狠地打”,以致松本“暴病身亡”。D . “黑七鼻孔里哼了一声,说:那可由不得你!说完大步走出了场子”,形象地描绘出汉奸黑七欺压良民、不可一世的丑态。E . 小说咏朴实、诙谐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传奇的故事,赞美了像扁担三一样的中华优秀儿女,也鞭挞了黑七和松本一类的汉奸和入侵者。(2) 小说中的扁担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 小说安排黑七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9分) (2019辽源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往往是狭义的,即指“优美”,其实美的内涵还应包括“崇高”。“崇高”与“优美”不同,“优美”通常是以形式取胜,以其精巧、明丽、和谐形态顺应人的主观目的,直接给人以耳目之娱,让人产生类似“受到奉承而顺从”的爱悦感,并借此培育人们“爱”的情感;而“崇高”一般以巨大、粗犷、雄伟、深邃的形态显现,常见于崇山峻岭、星空大漠等事物之中,并可由此推及一切英雄壮举、伟人、伟业等。它给予人的主要是心灵的震撼而非感觉的快适,所以康德认为“美在形式”而“崇高则无形式”。崇高感的产生总是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初始,对象的气势和精神的强大让人感到个人存在的渺小,给人以威胁、恐怖、挫折、生命力的阻滞之感,但却能历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激发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继而在人的内心形成张力,促使人奋发图强,化恐惧感为敬畏感以及对之追慕、神往的心情,由于有其所“敬”而驱使人不断走向自我超越。就像杜甫在望岳中所写的,正是泰山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巍峨磅礴的气势,激发起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强烈愿望。所以古罗马思想家如朗吉纳斯等特别强调“大自然把人带到宇宙这生命的大会场里,不是把人当作卑微的动物,而是在人类心灵里注入对于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它对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当一个人如果四面八方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耸立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是为什么生在这世间的”,“就会把绝对的伟大建立在自己的使命中”,让人们在感知这些惊心动魄的景象中消除自身“心理的脆弱性”,提高使命意识,通过拓展情怀、提升境界培育敢于正视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敢精神和人格力量。一旦人们的精神提高到这样的高度,一切“事业、行动、风度、学术的品德也必然都是美的”。这种崇高的情感培育在当今这个和平昌盛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辩证来看,矛盾的双方都处于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状态,2000多年前周易就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安乐也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不忘立国安邦方面所承担的使命。但富裕和安逸的生活会使人失去生存压力而丧失对自身社会使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感,而崇高教育恰好能呼唤这种责任。以往,由于人们有意无意地把美等同于“优美”而忽视“崇高”,以致只看重“爱”的教育而忽视对“敬”的情感的培育。其实,从培养健全人格的角度来说,这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凡是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功业,无不是在这两种情感共同驱使下建立的。所以康德认为崇高与优美虽然形态不同,但却是互补的,“崇高使人感动,美则使人迷恋”“崇高的性质激发人的尊敬,优美的性质则激发人们的爱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心理特征。而针对当时由商业文明造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世风,他又特别强调“没有崇高,伟大的事业就不能完成”。(选自王元骧美的理想不容矮化,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指优美,并不包括崇高,这种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是狭隘的。B . 优美顺应人的主观目的,直接给人以耳目之娱,崇高则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C . 个人在伟大的对象面前会感到自我的渺小,生命受到阻滞,自我意识会降低。D . 崇高的情感培育提醒人们面临危难而内心安定坦然,不忘自己承担的家国使命。(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从人们通常对美的认识误解入笔阐述“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B . 文章通过分析崇高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得出它能让人产生克服闲难的勇气的结论。C . 作者对当今社会崇高感的失落进行了批判并对崇高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D .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康德的观点证明了崇高和优美对于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康德认为崇高超越形式,说明崇高是抽象无形的,它存在于人心而不在自然。B . 崇高感能历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催人奋进,激发内心的张力和自我超越精神。C . 爱和敬的情感教育对健全人格的培养缺一不可,缺一面就不能建立高尚的人格。D . 人们在富裕和安逸的生活中会丧失社会责任感,这就显示出崇高教育的重要性。10. (9分) (2016高二上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可能地获取财政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的好处甚多,既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增减情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产立价中营私舞弊。(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用兵西北,商人到沿边地点入纳粮草换取茶引,但手中持有的大量茶引因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这是入中法失败的关键原因。B . 在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买扑承包中,如果官府竞标价定得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C . 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分成制,允许坑户依法采矿、冶户自备物料冶炼,官府只抽取二分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矿业的再生产。D . 宋代的二八抽分制与召募制相结合,恢复了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平等合作关系,也重新找到了共利双赢“经久可行”的平衡点。(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只有共利双赢,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在总结铜场兴衰原因时,耿延年也指出了这一点。B . 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宋政府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收益,做到“有常而无失”,就必须在转让经营权招标时确定适中的竞标价。C . 宋朝初期,政府主要考虑国家的财政收益,硬性规定缴纳矿税课额,很难保证官府和坑户、冶户的利益,也影响了宋代矿冶业的发展。D . 为了严防官吏因营私舞弊而致公私双方的利益受损,南宋政府在进行出卖、出租官田宅等经济活动时,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代推行入中法,政府收获甚多。政府发放钞引让商人兑换茶叶,从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商人之力,解决边境军需供给难题。B . 入中法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顺利实行,是以官商共利双赢为基础。对商人而言,能够有利可图,自然不会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C . 二八抽分制是宋政府与矿冶业主之间的利润分成制度,它最大的优点是在课额不减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生产不足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D . 在出让坑冶场坊经营权、核计应征数额时,宋政府重视承包商的利益,根据各州历届买扑课利的增减情况,酌定了一个适中的承包价。四、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高三上徐州期中)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个大人。毕竟,人生漫长,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5-1、5-2、5-3、5-4、5-5、5-6、6-1、6-2、7-1、7-2、7-3、7-4、7-5、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1、8-2、8-3、9-1、9-2、9-3、10-1、10-2、10-3、四、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