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模拟冲刺卷(七)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29496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三轮模拟冲刺卷(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三轮模拟冲刺卷(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三轮模拟冲刺卷(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三轮模拟冲刺卷(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阅读题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B . 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C .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D . 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B . 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C . 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D . 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B . 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C . 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D .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2. (12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骑兵连长特隆诺夫【苏联】伊萨克巴别尔中午,我们把我们骑兵连连长特隆诺夫弹痕累累的遗体移至索卡尔市,他今晨在与敌机战斗中饮弹身亡。所有弹着点都在脸部,两颊布满弹孔,舌头被打成两截。我们尽力把死者的脸擦洗干净,免得他样子过于吓人。我们替特隆诺夫拣了一个庄严的地方市中心公园紧靠栅栏的花圃筑了个坟墓。我们全连骑着马前去送葬,团部和师政委也去了。团长普加乔夫大声痛悼并赞美。最后他把花撒在墓的四周,我们一个个走到特隆诺夫跟前,同他最后吻别。我用嘴唇碰了一下特隆诺夫的前额后,便去观光市容,观光笼罩在瓦蓝色尘埃和加利奇忧伤情调之中的索卡尔市哥特式风格的市容。公园左边是个大广场,广场四周有好几座古老的犹太教会堂。穿着破破烂烂的长襟大褂的犹太人在这个广场上吵骂,扭打。一个加利奇人手牵一头毛蓬蓬的小母牛,身穿白麻布长袍,拐入一条烟雾熏人的斜巷。犹太女人在斜巷一问间叫烟熏黑的陋屋的穷苦的厨房里忙碌。“柳托夫,”一个正在等着钉马掌的哥萨克叫我,“你魔鬼附体了,你干嘛今天早晨要害死特隆诺夫?”然而他的话不是事实。不错,今天早晨我的确跟特隆诺夫争吵过,可是他,帕萨,死了,世上再也没有人来审判他了,我是所有人中间最后一个审判他的人。今天的俘虏是天亮时我们在扎沃迭火车站抓获的,共十人。在我们抓获这十个波兰人时,他们都只穿着内衣,一堆军服撂在他们脚下,我们无法从军服上区分出军官和士兵。是他们自己脱下军服的,可这一回特隆诺夫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军官出列!”他走到俘虏跟前,拔出手枪喝令道。这天早晨,特隆诺夫头部已经挂花,头上缠着破布。“军官,招认吧!”他重复说,用手枪柄推撞着波兰人。这时从这伙人中走出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光裸的肩胛骨显得很大。“结束战争吧,”老头以不可理解的亢奋说道,“军官们逃跑了!”这个波兰人说罢,把一双发青的手向骑兵连长伸去。“五个手指头,”他挥动着干瘪的大手,抽泣着说,“我就靠这五个手指头养活一大家子人呀!”老头哭得喘不过气来,热泪像线一样挂下来,跪倒在特隆诺夫面前,可特隆诺夫却用马刀把他推开,嘟哝了一句,一边逼向前去。老头仰天倒下,红似珊瑚的鲜血冒着气泡从他喉咙里像河水般涌出。我被安德柳什卡叫过来给剩下来的俘虏造册。第九名俘虏是个青年,穿针织绒毛背心和轻骑兵的长衬裤。他撩开汗湿的头发,说出了他部队的番号。这时安德柳什卡一把抓住他的长衬裤,问道:“衬裤是哪儿来的?”“母亲缝的,”俘虏回答说,身子晃了一下。安德柳什卡摸了摸轻骑兵的长衬裤,随后准备把他拉到已经登记好了的其他俘虏那里去。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特隆诺夫从土墩后面爬了过来。鲜血从骑兵连长头上像雨水从麦垛上那样滴落下来,缠在头上的脏布条散开了。他肚子贴地爬着,从二十步外的地方一枪把那青年的脑壳打得粉碎。波兰人的脑浆溅到我手上,特隆诺夫走到我跟前。“抹掉一人!”他指着名单说。“我不抹,”我回答说,“领导一再下达的命令看来不摆在你眼里!”“抹掉一人!”“我不抹!”我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吼道,“本来十个人,成了八个,上边是不会放过你的,帕萨”“我们这么拼死拼活,上边会放过的,”特隆诺夫回答说,浑身的衣服已撕成碎片,声音嘶哑得厉害,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可后来他停住脚步,抬起沾满血污的脑袋望着天空,痛心地责备说“你吼吧,吼吧,”他说,“招得那边也吼起来了”骑兵连长指给我们看空中的四个黑点,四架轰炸机在光灿灿的天鹅似的云朵后边飞过来,那是法温特莱罗少校飞行大队的巨型装甲轰炸机。“上马!”各排排长见到敌机便快马将连队带往树林,可是特隆诺夫没有随自己的连队进树林。他留在车站的一幢房子旁,两个穿深红色马裤、光着脚丫的机枪手围住了他。“弟兄们,得把螺旋桨打下来,”特隆诺夫对他们说道,脸上血流如注,“我这就给普加乔夫打报告”特隆诺夫在一片斜撕下来的纸上用庄稼汉粗大的字体写道:我今天将拼死一战,我有义务用两挺机枪尽力打下敌机,为此将连队指挥权交予谢苗戈洛夫排长他把报告封好,坐到地上,使劲脱下自己脚上的靴子。“拿去穿吧,”他说道,把靴子和报告交给机枪手,“穿吧,靴子是新的。”特隆诺夫说罢,便朝小山包上车站小卖部旁边的机枪阵地走去。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结束后,特隆诺夫,我们骑兵连战死沙场的连长,其遗体被移至哥特式风格的索卡尔市,葬于庄严之地市中心的公园花圃内。(戴骢译 有删改)(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品一开始就细致地描绘骑兵连连长特隆诺夫遗体的惨状,既透露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又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早晨与特隆诺夫争吵一事的内疚之情。B . 文中对索卡尔市市容的场景描写,展示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状态,与下文虐杀俘虏的悲惨场景构成鲜明的对比。C . 本文摒弃了心理描写,抓住了人物活动,强化了言谈对白,如对特隆诺夫把报告和靴子交给机枪手的场景的刻画,就很好地表现了特隆诺夫的形象。D . 小说中十个波兰俘虏“只穿着内衣,自己脱下军服撂在脚下”原是为了迷惑特隆诺夫,让他无法区分出军官和士兵,结果反而成了被特隆诺夫虐杀的由头。(2) 作品是怎样叙述骑兵连长特隆诺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请你评价骑兵连长特隆诺夫这一人物形象并探讨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 3. (18分) (2016高三上思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出自诗经,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这就是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的由来。或许是巧合,在诗经产生近三千年后,这位叫“呦呦”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发现了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这种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的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她1955年进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屠呦呦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作出了贡献。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 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何古人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呢?,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改变原来的提取方法。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终于在第19l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以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有效成分,明显提高了青蒿防治疟疾的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其毒性。这种编号为19l的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Pberghei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被Pcynomolgi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时,有效率达到了100。青蒿萃取液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在当时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获得信心的唯一办法。在自己身上实验获得成功之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l位感染了Plasmodium vivax和Pfalciparum这两种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出奇之好,使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的病人很快退烧,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屠呦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确定这种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一157的活性成分,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抗疟疾的有效药物。屠呦呦说:“青蒿素能够在疟原虫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阶段将其杀灭。”屠呦呦研究小组最初进行临床测试的药物形式是片剂,但结果并不太理想,后来改成一种新的形式青蒿素提纯物的胶囊,由此开辟了发明一种抗疟疾新药的道路。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好得多。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而屠呦呦作为一位植物化学家,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却有幸同时通过这两种途径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开创了人类抗疟之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看做诺贝尔奖“风向标”、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获奖感到自豪。(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B . 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给了屠呦呦启发,使她意识到可能是煮沸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C .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得到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信心,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不仅表现了他们献身医学事业的决心,也反映出当时我国医学研究的条件之差。D .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将在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后经进一步提纯研制出一种强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E . 文章以诗经开篇,以描写青蒿作结,不仅增强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而且也暗示了屠呦呦的思想品质。(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B . 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给了屠呦呦启发,使她意识到可能是煮沸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C .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得到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信心,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不仅表现了他们献身医学事业的决心,也反映出当时我国医学研究的条件之差。D .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将在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后经进一步提纯研制出一种强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E . 文章以诗经开篇,以描写青蒿作结,不仅增强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而且也暗示了屠呦呦的思想品质。(3) 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分点概括。(4) 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分点概括。(5) 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究中的发现和发明创造分别指什么?试简要说明。(6) 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究中的发现和发明创造分别指什么?试简要说明。(7) 从屠呦呦的“抗疟”之路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8) 从屠呦呦的“抗疟”之路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11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召有司案图(同“按”,按照)B .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信约)C .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D .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欺骗)(2)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乃使其从者衣褐B .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C . 且秦强而赵弱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D .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5) 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B . 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C . 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来源:学|科|网D . 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6)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5.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归嵩山作(唐)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县(今属河南省)北,为五岳的中岳。作者开元中期曾隐居于此。长薄:指随山麓延伸的林木丛。薄,草木丛生。(1) 王维与谁齐名?皆为盛唐为什么诗派的代表。(2) 诗的颔联颇受世人推崇,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6. (6分) (2017高一下朔州月考) 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1) 蜀道难中关于秦国征服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2) 杜甫在登高中描写秋风中落叶飘零、长江奔流壮阔画面的诗句是_,_。(3) 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比喻往事成空、理想破灭的名句是_,_。(4) 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三、 表达题 (共5题;共14分)7. (2分) (2017高三上桂林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封建时代里,像唐代“有脚阳春”宋璟那样为民谋利,走到哪就把温暖带到哪的名相廉吏可谓凤毛麟角。湖北宜昌袁裕校家百余年来舍不得扔掉的旧物件以及翻山越岭淘来的3万余件“宝贝”终于登堂入室。一日户点击了不明链接,手机就可能感染木马病毒,原本固若金汤的安全系统也许顷刻间就会崩溃。国庆期间,河滨广场的社区歌舞表演精彩纷呈,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达到了十室九空的火爆程度。滥用罂粟壳几乎成了所有餐饮企业的一个“潜规则”,以致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被推上了輿论的风口浪尖。今天,我们需要大批为理想抱负拼搏奋斗的新人,或为百姓安危舍身而出,或为改变贫困面貌用尽心机。A . B . C . D . 8.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退休教师杨连印退休后没有享受一天的安逸生活,他倾尽自己四十多年所有积蓄,在自家创办了家庭课外辅导站,把家园变成了“校园”。B . 公众对信息公开有巨大需求,政府制定的政策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否则,才不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C .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D . 今年,省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将碧水蓝天还给百姓。9. (2分) (2015高一上武汉期中) 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饮食的艺术性与科学性、饮食之悦与饮食之养、滋味与滋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共同点是五味调和。滋味调和既可给人以美的享受,愉悦人的身心,也可对人体起调节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滋味的积极一面。但是, , 就走到了事物的反面,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原则,享受美味要适度,需要理性控制天性。A . 追求滋味只能是人的天性,为滋味放纵天性则会造成五味过重伤害五脏B . 人的天性追求滋味,放纵天性就会造成五味过重伤害五脏C . 对滋味的追求应该是有节制的,因为天性被滋味伤害D . 任何事物都物极必反,对滋味的追求也不例外,反之,五脏受到伤害10. (3分) (2019宁波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今,姓氏被当成了一个词,实际上,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_。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母亲便成为后嗣唯一可以确认的尊亲,人们便按母系血统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有不同的姓。可见,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統,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所以, _,比如姫、姚、嬴、姜等,慢慢地,人类由母系民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各个分支除了保留姓以外,为了相互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便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样就产生了“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_。这也是姓与氏最初的区别。11. (5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阅读漫画路标,简要说明画面主题内容,并且揭示其寓意。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这样做的:两个人打电话,别人讲完等个三秒再挂;车站送别人,车开动了,等三秒再转身走;送别人出门,看着别人走远等三秒再关门三秒能容得下别人喘口气,三秒能让别人心理上有个过渡期,三秒能让情绪稍微平复一下。只是现在大家都很忙,好像一秒钟也不愿意多付出,一秒钟也不愿意多等。身体走的太快,灵魂就跟不上;生活走得太快,教养就跟不上。北宋哲学家程颢说:“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的学问。”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根据以上文字,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阅读题 (共3题;共36分)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3-6、答案:略3-7、答案:略3-8、答案:略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1、答案:略4-2、答案:略4-3、答案:略4-4、答案:略4-5、答案:略4-6、答案:略4-7、答案:略5-1、答案:略5-2、答案:略6-1、答案:略6-2、答案:略6-3、答案:略6-4、答案:略三、 表达题 (共5题;共14分)7-1、答案:略8-1、9-1、10-1、11-1、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