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21 《庄子》二则 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4836465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21 《庄子》二则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21 《庄子》二则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6单元 21 《庄子》二则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其中,北冥有鱼作为逍遥游的开头部分,塑造了“鲲鹏”这一超现实的形象,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令人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虽有嘉肴重点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马说以良马喻人才,认为人才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被埋没;石壕吏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卖炭翁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本单元的这些选文有理有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其次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此外,还要注意欣赏并初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在课内内容熟练掌握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课外阅读,强化文言语感,进一步锻炼和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本单元写作训练“学写故事”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的故事。教学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探寻“以和为贵”的真谛。教学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和做笔记”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并通过品析人物形象,从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阅读21庄子二则21. 背诵经典名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2. 学习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3.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强化文言语感,进一步锻炼和提升自主阅读能力。4. 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5. 能够围绕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的故事。6. 理解“和”的内涵,通过活动探寻“以和为贵”的真谛。7. 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品析人物形象,从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22.礼记二则223.马说124.唐诗三首3写作学写故事1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2课外古诗词诵读121 庄子二则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2.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21课预习卡。第1课时教学北冥有鱼第1课时 教学北冥有鱼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2.背诵课文,把握鲲鹏的形象,想象庄子笔下雄奇瑰丽的浪漫景象。一、激趣导入师:毕业季,我们常用“鹏程万里”来祝福别人。“鹏”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奇伟的意象。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白也写过类似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毛泽东也有词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这些诗词中的“鹏”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北冥有鱼。(板书文题)【设计意图】从吟诵“鹏”的诗词导入,让学生在头脑里初步形成大鹏的印象,吸引学生走进课文,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预学展示,走近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北冥(mn) 鲲(kn) 抟(tun)齐谐(xi) 徙(x) 邪(y)3.示范朗读,读准节奏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自己读不顺的地方,在课文中标注节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4.疏通文意,积累词汇(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方注释,口头翻译,圈画出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2)提出疑难,全班答疑解惑。(3)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资料卡片示例: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古今异义:怒而飞(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野马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珍稀动物。)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一词多义:为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化而为鸟(动词,成为)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设计意图】此环节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读得顺畅,再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学生间互帮互助,获得共赢。三、品读课文,赏析形象1.品读语句(1)请同学们选读文中描写鹏的语句,品味其表达效果。师提示:可从修辞、写作手法、炼字等方面进行品赏。(生交流明确)预设 修辞:“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鹏的翅膀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鹏的形体之大。写作手法:“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大鹏振翅拍水,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形象,极力渲染大鹏南飞之磅礴气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炼字:“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 “击”“抟”等字生动传神地勾勒出大鹏拍击水面、乘风而上的情形,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朗读指导:这几句描写鹏形体之大的语句要读出让人叹为观止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尝试背诵。(2)如何理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预设 作者的描述不仅仅止步于目送大鹏扶摇直上,还跟随大鹏飞上了高空。作者以人在地面上看天的经验加以类比,想象大鹏从九万里的高空往下看,跟人往上看无限遥远的天空是一样的,意境开阔邈远,想象奇妙。朗读指导:“是”指前文“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朗读这句时要读出感慨的语气,融入作者神奇的想象。2.想象形象请同学们慢读慢品,想象大鹏的形象,并把你想到的形象说给同桌听。(生品读想象,同桌之间互说互听)师:请同学们参照示例,用“这是一只的鹏鸟,它”的句式赏析鹏的形象。示例这是一只体形硕大的鹏鸟,它的背脊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展开的翅膀就像天空的云。预设 这是一只志存高远的鹏鸟,它在海水运动的时候,从北方的大海飞向南方的大海。这是一只力大无穷的鹏鸟,它飞向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这是一只善借长风的鹏鸟,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上高空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对写鹏的语句进行赏析,并穿插朗读指导,使学生逐渐明晰鹏的形象,让学生在理解作者奇特想象的同时更加容易背诵课文。四、理读课文,探究寓意1.理清层次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有关鹏的什么内容?预设 可以分为3个层次,前三句介绍鲲鹏的外形,中间五句描述鹏的活动,最后三句描述鹏在高空看到的景象。2.探究寓意师:庄子的作品,往往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寓意隽永。接下来,我们来合作讨论下面的问题。课文第二层末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生合作探究,交流明确)预设 “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描写“野马”“尘埃”具有三大作用:以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需要生物的气息吹动,来解释为何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依靠。由大及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结束语:大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同学们凭借知识的力量,去乘长风,破万里浪,达到你们人生的理想境地!【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层次并理解课文层意,在充分感知鹏的形象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理解难点进行合作探究,挖掘课文寓意,既突破了难点,也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第2课时 教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2.反复诵读,体会故事的趣味,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论辩技巧。一、导入新课师:庄子对鱼似乎情有独钟,昨天刚带着我们见识了北冥的鲲鹏,今天又要领着我们去桥上看鲦鱼。我们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除了理解语言文字外,还要理解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展现的思想认识。(板书文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濠梁(ho) 鲦鱼(tio) 循其本(xn)2.疏通文意,积累词汇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资料卡片示例:古今异义:安知鱼之乐(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安定;安全。)一词多义:之 是鱼之乐也(结构助词,的)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我知之濠上也(代词,指鱼之乐)判断句:是鱼之乐也(“也”表示判断)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互帮互助,获得共赢。三、创意诵读,感知形象1.角色朗读师:现在我们把事件的场景放在头脑里,同桌两人进入情境,直接对话,一人读庄子的语言,一人读惠子的语言。想一想:庄子和惠子对于鱼是否快乐所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同桌分角色朗读,交流明确)预设 庄子的观点是:“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他认为鱼是快乐的。惠子的观点是:“子之不知鱼之乐。”他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2.自由练读师:庄子和惠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展开这场辩论的呢?请同学们进入角色,自由练读人物语言,找出各自表达理由的句子,结合语境,想一想要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表现出辩论的味道。(生自由练读,交流明确)预设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读时语速要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急于反驳,问中带着肯定,是无疑而问,有意刁难、咄咄逼人的语气,语速稍快。)“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以问对问,是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前半句让步,后半句进攻,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全矣”要读出胜券在握的得意的语气。)“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冷静、从容,充满智慧、诙谐的语气,读时语气要缓和。)3.改编语言朗读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按照屏显格式将人物语言改写成现代白话。庄子悠然地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生交流明确)预设 惠子立刻反驳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机智地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不容置疑地说道:“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庄子诙谐地辩解道:“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论辩特色;改编语言,便于理解论辩逻辑和机智巧妙之处。四、品读研讨,体会理趣设问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理一理: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怎样的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生交流讨论,师引导小结)预设 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快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论据: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设问2:那么,谁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了上风呢?(生交流讨论)预设 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的方法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知道”。从逻辑上看,惠子占了上风。前面说过,庄子是靠偷换概念才得以在辩论中化解惠子的发难,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占了上风。设问3:这场辩论表现了他们两人怎样的立场和思想?(生交流讨论)预设 庄子是道家,重欣赏,崇尚美,对事物持有艺术心态。对外界的认识,常带有欣赏的态度,喜欢移情于物,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是名家,好辩,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和观照,带有逻辑家的个性。设问4: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呢?(生交流明确)预设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师补充: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也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对辩论的胜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辩论的理趣;接着从双方的立场、思想中去分析、感悟,体会作品的旨趣。五、课外拓展今天的“濠梁之辩”只是庄子这部不朽巨著的冰山一角,还有无穷的人生智慧在它充满理趣的寓言故事中,等待着同学们去挖掘,去参透。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如“望洋兴叹”“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曳尾涂中”“螳臂当车”“相濡以沫”等,都是出自庄子一书,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是一则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课下进行阅读,看看这些成语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本课教学设计有两点创意:一是依据文章特点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练读想象形象,分角色朗读入情入境,通过反复的朗读,落实重点,培养语感,感受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特色;二是围绕重难点,设计层次分明、角度多样的创意活动,巧妙地、一点一点地突破重难点。第1课时在品读有关“鹏”的语句之后设计了一个“想象鹏的形象”的活动,最后对文章寓意进行了探究,引导学生既把握了“鹏”的形象,又理解了文章的寓意;第2课时走进文本,通过探究辩论的内容和胜负,把握人物思想及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突破理解辩论技巧的难点。资料链接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庄子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美学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是一部文学的典范著作。“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逍遥游”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庄子主张超然物外,绝对自由地生活在世界上,他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庸俗地活着,而在于逍遥地神游,这些精神的遨游是绝对自由的,在庄子看来,自然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感性的生活方式,他告诉我们要去追求功利之外独立的生命价值,追求人生的真实自我。从当下来看,庄子追求的逍遥境界,是无法实现的主观唯心主义幻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的臆想。但其主张的逍遥人生是对生命质量的重视,是对生命价值的提升,也是对生命未来的定位。这种从本质上对人的肯定,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比如陶渊明、李白、苏轼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总能窥见庄子的影子。而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社会之中,当我们扮演一个又一个社会角色时,我们已经被束缚住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帮助自己,只有自己解放自己,去除思想枷锁。这就启示人们认识逍遥人生的相对性,应该不断地自我追求,注重生命独立的内在价值。内心要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在追求某一事物或实现自我价值时,应根据自身的客观因素,做到尽己所能,实现自我价值。不盲目攀比,唯有静心沉思,反省内心,才能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拓展阅读庄子与惠子的友谊庄子与惠子在现实生活上有很大的距离。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的庄子对于这,当然是很鄙视的。据说惠子路过孟诸(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淮南子齐俗训)。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是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 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匠石斫鼻”这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二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惠子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参考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虽然如此,但是我(施技)的对象早已经死了!自从惠子去世,我没有可以辩论的对象了,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