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1 核舟记 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4552426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1 核舟记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1 核舟记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1 核舟记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核舟记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词句。2.发挥想象,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构思之妙、工艺之精。3.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1课预习卡第1课时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积累常用文言词句。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体特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个两三厘米长的桃核,有人将它雕刻成一只船,大家可能觉得不足为奇;但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位雕刻家又在上面刻了五个人,而且须眉毕现,神情各异,大家相信吗?这还不算完,他还刻了八扇窗户,刻了船篷、船桨、茶炉、茶壶、书画手卷以及和尚的念珠,还刻了三十四个字,怎么样?是不是很想见识见识这枚桃核?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明朝人魏学洢是以怎样独特的视角记下了这枚桃核的,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11课核舟记。(板书文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导入,在概述本文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二、自主感知,援疑质理1.自学指导,初步感知(1)了解作家、作品等相关知识。(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和“背景链接”栏目)(2)自读课文,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尽量读准句子的句读。提示: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如“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语法密切相关,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避免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一人译,一人听,听者指瑕校正,每人一段,轮流进行。翻译时要落实字词,可增删调补,要求句意通顺。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资料卡片示例: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词类活用: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用作动词,梳着形状像椎的发髻)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读“q”,形容词,奇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读“j”,名词,零数、余数)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动词,做,这里指雕刻)中轩敞者为舱(动词,表判断,是)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事物的一头)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可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动词,可以)2.教师引导,分析量词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看看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师:请同学们翻译这些句子,观察其数量词在翻译时的不同之处。(1)苏、黄共阅一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生交流回答)预设 翻译:(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书画手卷。(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分析: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三个例句中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如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窗八”等。现代汉语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翻译时可以不必把数量词移到前面。【设计意图】设计朗读指导,旨在教给学生朗读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意。同时,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梳理文言字词的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归纳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从而巩固所学,并提高整理归纳能力。三、比较分析,了解文体1.分析文体师:本文的题目有一个“记”字,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提示:学生的讨论可以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以及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两个角度开展。预设 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地景物,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是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和高超技艺,是属说明类性质的记叙。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特点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严谨的说明性语言,是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就此可以得出:同为“记”,它们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师小结:“记”这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而核舟记属于“记”中的少数,虽是略读课文,却具有精读的价值。2.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苏轼游赤壁以及苏轼、黄庭坚、佛印交往的相关材料。【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 这一文体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一文体的相关知识。第2课时1.发挥想象,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构思之妙、工艺之精。2.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一、找一找,核舟之奇巧魏学洢评价王叔远技艺灵怪,是“奇巧人”。那么王叔远是如何通过一枚小小的核舟展现其高超的雕刻技艺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番。设问1:王叔远是“奇巧人”,他雕刻的核舟是奇巧之物,你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发现了核舟的“奇巧”?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讨论分析。(生交流讨论,师引导总结)预设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根据课下注释可知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一百粒黍的长度为一尺,由此得出核舟的长度约为2.6厘米,高度约为0.67厘米。大概只有小拇指前段那么大,可见雕刻舟的果核之小巧。“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一共雕刻了53样东西,可见所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旁开小窗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么小的核舟上还能做八扇可开的小窗与对衬的雕栏,还能在窗上刻如此多的字,可见其雕刻技艺精巧。“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的细微之处都表现出来了;“卧右膝,诎右臂支船珠可历历数也”,小小核舟中的人物不仅姿势不一,变化丰富,而且就连人物的动作乃至服饰细节都表现得清清楚楚,可谓是巧夺天工。“石青糁之”“其色墨”“其色丹”,在小小的桃核上,色彩丰富,有石青色、墨色、朱红色。足见其妙哉!设问2:“大苏泛赤壁”是核舟的主题,核舟上哪里表现出了这个主题?预设 第2段,核舟上所刻的对联是苏轼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里的名句,呼应了“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同时,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图。核舟上刻有泛舟的人物,苏子与客(佛印、鲁直),有舟子,而前后两篇赤壁赋都有提到“客”相从,刚好吻合。为了造成江上泛舟的实感,核舟上“舟尾横卧一楫”,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而坐,一人烧茶,给观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师小结:一枚小小的核舟上 ,雕刻了53样东西,事物繁多,人物众多,雕刻得极其精巧,还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出了“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确实是“奇巧”,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难怪引得作者不得不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表现核舟的“奇巧”的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核舟的“小巧”,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核舟的奇巧和雕刻者巧妙的构思。二、品一品,行文之巧妙师:王叔远用他奇巧高超的技艺雕刻出一个精美绝伦的核舟,这核舟我们今天无缘目睹,但我们能通过魏学洢的文字感受到核舟的奇巧、灵怪。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品一品这篇文章的巧妙。1.探究写作思路设问1: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围绕着核舟依次介绍了核舟的哪几个部分?(生讨论、回答,师引导)预设 (1)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艺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字。最后(第6段)总结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2)依次介绍了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船背。设问2: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生讨论、回答,师提示)预设 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刻有船舱、船篷。所以,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视觉上的“主体”。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主体” 既明, 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而苏东坡、黄鲁直、佛印是主要人物,故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师小结:作者先设定“背景尺寸”,然后按照空间顺序一一写来,文末又与开头相互呼应。作者准确抓住读者的认知心理,运用多种说明顺序,巧妙为我们再现了这枚精美绝伦的核舟,真可谓核舟奇,文更奇。2.探究语言特点师:魏学洢介绍核舟的顺序不可谓不巧妙!他仅用400多字,就写出了核舟奇巧的特点和王叔远高超的雕刻艺术。这得益于他简洁、准确和生动的语言。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在文中分别找出例句,加以品析。(生交流讨论,师引导总结)预设 (1)品析语言的简洁性。例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品析:为了说明雕刻者技艺之“奇巧”,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再说雕刻物件繁多,“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又进一步总结形象之真、艺术之妙,“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三个层次,简明扼要。(2)品析语言的准确性。例句: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品析:这句话在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因为没有经过准确测量,所以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3)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例句: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品析: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容,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这样,一动一静,动静相宜,秩序井然,神态毕出。师小结:这些简洁、准确且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象,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引人想象的。三、存储总结1.教师小结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全篇仅400余字,就完美地展现了“核舟”的形象。文章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语言简洁生动。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尽致,确实令人惊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应如此。2.布置作业(1)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简析其中对核雕的描写与核舟记有何异同。(2)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做简要介绍,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说明文。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言文,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运用简练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核舟”的形象。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拓展,教师予以有效指导。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文言知识卡片的归纳整理;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找一找”“品一品”两个环节,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进行赏析,感知核舟的奇巧,感悟雕刻者技艺的精巧和构思的精妙,学习作者行文的巧妙,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简洁、准确和生动;在布置作业环节,联系课堂内外,有拓展延伸的阅读,有学以致用的练笔。整个教学设计适应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疑难探究核舟记一般被视为说明文,但文中包含了大量的描写。对此应该如何理解?首先,说明文是今天我们按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分类为之做出的界定,而古人的文体分类中并无“说明文”一类,核舟记这种记物之文和记游、记亭台楼阁之文都属于“杂记”。其次,描写放在说明性文本中,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服务,它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说明方法,即“摹状貌”。再次,本文大量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是与对象特征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相关的。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表现核舟的精雕细琢,赞叹匠人的高超技艺,自然要描摹得足够细致才可以。对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也都带有文艺小品的性质,也都有摹状貌的部分,但由于对象特征和写作目的不同,这一方法使用的比重也就有所不同。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的选用,以及各种叙述方式、描写手法、说明方法、抒情方式甚至议论方法的选用,都与对象特征和写作目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拓展阅读苏轼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的有关段落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节选自前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节选自后赤壁赋)礼记学记(节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参考译文】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知晓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百姓,以兴办教育为先。兑命说:“自始至终惦念着致力于学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