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习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0040646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制药工艺学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名词解释化学全合成工艺化学半合成工艺微生物发酵制药药物工艺路线类型反应法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平行反应可逆反应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PTC)污染消毒杀菌补料放料接种量反应器选择性转化率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二、中试放大(Scaleup)放大效应(scaleupeffect)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反应终点助催化剂催化毒物催化剂的活性载体配料比:“一勺烩”工艺“尖顶型”反应:“平顶型”反应: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全混流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选择题1、是利用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生产制造或从中分离得到的具有预防、诊断、和治疗功能的药物。A生物技术药物B生物技术产品C生物技术制品D生物药物2、下列不是制药行业具有的特征的是A新药研究的类型为针对主要皮肤和呼吸道疾病B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研发的费用不断上升C企业并购和不断重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制药集中度不断提高D重磅炸弹药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迅速3、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应从剖析药物着手。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化学结构D生产成本4、下列反应过程的总收率为:A47.8%B72.9%C59%D53.1%5、下列反应过程的总收率为:A47.8%B72.9%C59%D53.1%6、凡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A简单反应B复杂反应C零级反应D基元反应7、下列不属于简单反应的为A单分子反应B平行反应C双分子反应D零级反应8、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其中属于催化加氢或酶反应的为ttttABCD9、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其中属于爆炸型反应的为kkk10、在某些反应过程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A正催化作用B负催化作用C自动催化作用D助催化剂11、种子罐的作用在于使抱子瓶中有限数量的抱子发芽,生长并繁殖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体,生长快速的细菌适合于。A级发酵B二级发酵C三级发酵D四级发酵12、全挡板条件是达到消除液面漩涡的最低条件匕条件挡板数Z,挡板宽度W和罐径D有关,必须符合下面关系式:A0.15B0.3C0.45D0.613、中试放大的规模一般比实验室放大。A10倍B100倍C200倍D500倍10、下列不属于第二类污染物的为。A烷基汞B总铅C苯并芘D氰化物11、下列不会影响发酵种子质量的是。A培养基原料B培养条件C接种量D灭菌工艺12、下列不是制药工艺学在小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A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B优化生产工艺条件C研究成品、半成品的检验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D制定标准操作规范13、巴比妥中间体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如下,正确的加料次序是COOC貝C2H5Na匚比*COOC2H5十2C3H5Br:C二COOC3H,C貝XCOOC2H5A先加溴乙烷,后加丙二酸乙酯,最后加乙醇钠B先加乙醇钠,后加丙二酸乙酯,最后加溴乙烷C先加溴乙烷,再同时加丙二酸乙酯和乙醇钠D同时加入溴乙烷、丙二酸乙酯和乙醇钠14、下列不是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的产物合成期的特征的是:A呼吸强度无明显变化B菌体在增重C菌体数目增加D产物合成开始增加后又衰退Cl抗真菌药物克霉唑更适合采用进行工艺路线设计。A类型反应法B分子对称法C模拟类推法D追溯求源法16、下列对化学制药企业的污染物的特点错误的是。A种类多,变动大BpH不稳定C数量少,成分复杂D化学需氧量低,营养物质比较丰富17、下列对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描述错误的是。A高密度培养技术的优点在于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B培养基的灭菌操作特点是高温快速灭菌,营养成分损失少C生长较慢的菌种如青霉素的发酵通常采用三级发酵D半连续式发酵培养操作是抗生素生产的主要方式三、填空题1、工艺过程是由直接关联单元操作的次序与操作条件组成,包括、与。2、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的工业生产过程的共性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和。3、生物技术制药工艺包括上游过程和下游过程,上游过程的核心技术有4、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应从剖析药物着手。5、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方法主要有、和。6、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往往遇到多条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化学反应存在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分别为和。7、化学反应步骤的总收率是衡量不同合成路线效率的最直接的方法,其装配方式有和。8、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催化技术有、和。9、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分为、和。10、化学方法制备手性药物包括、和。11、试验设计及优选方法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安排试验的应用技术;其常用实验方法有、和。12、巴卡亭III中加入三乙基氯硅烷的目的是。13、根据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类型,可把发酵分为、和。14、根据菌体生长与产物生成的特征,可以把发酵过程分为、和。15、在批式发酵操作过程中,菌体的生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S形曲线,根据生物量的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和。16、发酵生产药物需要优良的菌种,最早采用,随后采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进行,20世纪80年代后,采用、和。17、菌种经过多次传代,会发生遗传变异,导致退化,从而丧失生产能力甚至菌株死亡,因此必须进行妥善保藏,保持不退化,长期存活。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和。18、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和。19、在青霉素的发酵培养过程中补加的前体为。20、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路线有和。21、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相似,功能接近的生物调节蛋白。22、对于连续反应器,有两种理想的流动模型:和。23、为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KMnO4)使污染物氧化所需要的氧量分别用CODMn表示。24、简单反应可以应用来计算浓度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四、简答题1、制药工艺的研究步骤有哪些?各步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提取制药(中药)、化学制药和生物技术制药的工艺特点是什么,应用的产品范围是什么?3、什么是药物合成路线?并简述其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4、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如何选择重结晶溶剂?6、催化作用的机理是什么?7、什么是催化剂的活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8、什么是反应的终点?反应终点的控制方法有哪些?9、如何解决氯霉素立体构型问题?10、简述发酵制药的基本过程?11、菌种保存的原理和方法?12、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哪些?13、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有哪些?14、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有哪些?15、简述干扰素的生产工艺过程?16、在搅拌过程中为什么要安装挡板及挡板的安装方式?17、能量衡算的基准是什么?什么是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18、影响中试放大的因素有哪些?19、废水的处理技术有很多,按照作用原理分,都有哪些?20、简述三废防治的措施有哪些?五、论述题1、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试述如何确定配料比与反应物浓度。3、论述溶剂对化学合成药物的作用?并说明如何选择溶剂。4、试述溶解氧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四、名词解释化学全合成工艺是由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生产药物的过程。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如氯霉素。化学半合成工艺是由已知的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生产药物的过程。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如头抱菌素C、巴卡亭III等。微生物发酵制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和累积特定代谢产物药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发酵制药。药物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合成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对于化学结构复杂、合成路线设计困难的药物可以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如杜鹃素可以模拟二氢黄酮的合成途径进行工艺路线设计。平行反应又称为竞争性反应,反应物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为副反应。例如甲苯的硝化反应可以得到邻位和对位两种产物。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为一种常见的复杂反应,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对于正反方向的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都适用;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催化剂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称之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PTC)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目标产物所需要的按照一定比例人工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同时也提供了渗透压、pH等营养作用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污染发酵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菌以外的任何微生物都属于杂菌,感染杂菌的发酵体系为污染。消毒是指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程度的过程,只能杀死营养体,而不能杀死芽胞,杀灭率99.9%以上。杀菌是指杀灭或清除物料或设备中所用生命物质,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过程,杀灭率99.999999%以上。补料是间歇或连续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鲜鲜培养基的操作过程。放料是指发酵到一定时间,放出一部分培养物,又称带放。接种量是指接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的培养液总体积之比。反应器是用来进行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的装置,是一个为反应提供适宜的反应条件,以实现由原料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设备。选择性即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的比率或百分数,可用符号申表示。转化率对于某一组分A来说住成产物所消耗掉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料量之比简称为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中试放大(Scaleup)就是把实验室小试研究确定的工艺路线与条件,在中试车间进行的实验研究。放大效应(scaleupeffect)这种因过程规模变大而造成原有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称为放大效应。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生产工艺规程:基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归纳写成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生产过程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诱变育种:人为创造条件,使菌种发生变异,从中筛选优良个体,是当前菌种选育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特点是速度快,收效大,方法相对简单。基因工程育种反应终点助催化剂催化毒物催化剂的活性载体配料比:参与反应的各物料之间物质量的比例称为配料比“一勺烩”工艺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连续加入原辅材料,以进行一个以上的化学单元反应,成为一个合成工序,习称“一勺烩”工艺。“尖顶型”反应:反应条件要求苛刻,稍有变化就会出现收率下降,副反应增多。“平顶型”反应:工艺操作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稍有差异也不至于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常用BOD5,即5日生化需氧量,表示在20C下培养5日,1L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量。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K2Cr2O7KMnO4)使污染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全混流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五、选择题六、填空题三、填空题1、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反应、分离纯化过程、质量控制2、制备原理、工艺路线、质量控制3、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工程4、化学结构5、类型反应法、分子对称法、追溯求源法、模拟类推法6、平顶型、尖顶型7、直线方式、汇聚方式8、酸碱催化、金属催化、酶催化和相转移催化9、鎓盐类、冠醚、开链聚醚(非环多醚类)10、化学拆分、化学不对称合成方法11、单因素平行试验优选法、多因素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优选法12、保护7-OH13、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14、菌体生长期、产物合成期和菌体自溶期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减速期、静止期、衰亡期15、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16、低温斜面保存、液体石蜡密封保存、沙土管保藏、冷冻干燥保藏、液氮保藏18、化学灭菌、辐射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的过滤灭菌19、苯乙酸及其衍生物,例如苯乙酰胺、苯乙胺、苯乙酰甘氨酸等20、莱氏合成法、两步发酵法21、干扰素22、全混流反应器、平推流(活塞流或柱塞流)反应器24、质量作用定律四、简答题1、答:制药工艺的研究可分为小试、中试及工业化生产三个步骤,分别在实验室、中试车间和生产车间进行。小试研究:研究工艺路线设计、反应规律,工艺参数,原料、质量控制标准,并核算成本;中试研究:放大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与优化;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制定或修订工艺规程、工艺验证,产品的安全生产及有效验证,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艺,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2、答:中药制药工艺的特点是以化工分离提取单元操作组合(多步)为主,主要用于生产中药;化学合成制药工艺特点是以连续多步化学合成反应,随即分离纯化过程,主要生产分子量较小的化学合成药物;生物技术制药工艺特点是以生物合成反应一步生成产物,随后进行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主要生产生物技术药品,包括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核酸等药物,以及化学难以合成的过高成本的小分子量药物。3、答:药物工艺路线是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理想的药物工艺路线应该是:1)化学合成途径简易;2)需要的原辅材料少而易得,量足;3)中间体易纯化,质量可控,可连续操作;4)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制备,安全无毒;5)设备要求不苛刻;6)三废少,易于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易于达到药用标准;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4、答: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七个重大课题:1)配料比2)溶剂3)催化4)能量供给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6)后处理7)产品的纯化和检验。5、答:应用重结晶法精制最终产物时,一方面要除去由原辅材料和副反应带来的杂质,另一方面要注意重结晶过程对精制品结晶大小、晶型和溶剂化等的影响。选择重结晶溶剂规律:相似相溶;溶质极性很大用很大极性的溶剂溶解;反之,用非极性溶剂溶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混合溶剂作为重结晶溶剂。6、答: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度。大多数非催化的活化能Ea=167188kJ/mol,催化的活化能Ea=65125kJ/mol,使用催化剂时,活化能大大降低。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它的目的缩短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它是通过改变反应历程实现催化作用的。催化剂对于正反应速率常数和逆反应速率的常数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正反映的优良催化剂可是逆反应的优良两催化剂。2)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各自适宜的催化剂;对于同样的反应物系统,应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获得不同的产物。7、答:催化剂的活性就是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工业上要求催化剂具有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在工业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或单位表面积)的催化剂在指定条件下所得到的产品量来表示。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较多:1)温度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很大,温度太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小,反应速度很慢,随着温度上升,反应速度逐渐增大,但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后,又开始降低。绝大多数催化剂都有活性温度范围。2)助催化剂在制备催化剂时,往往加入少量物质10%),这种物质对反应的活性很小,但却能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或选择性。3)载体(担体)常把催化剂负载在某种惰性物质上,这种物质称为载体。常用的载体活性碳、硅藻土、氧化铝、硅酸等。使用载体可以使催化剂分散,从而使有效面积增大,既可以提高其活性,又可以节约其用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机械强度,防止其活性组分在高温下发生熔结现象,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4)毒化剂对于催化剂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叫做催化毒物。有些催化剂对毒物非常敏感,微量的催化毒物即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甚至消失。8、答:对于许多化学反应,反应完成后必须停止反应,并将产物立即从反应系统中分离出来,否则反应继续进行产物可能使反应产物分解破环,副产品增加,产率下降,若反应未达到终点,过早停止反应产率也会下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要控制反应的终点;反应重点的控制,主要是控制主反应的完成。可以通过测定是否尚有未反应的原料存在,或其残存量是否达到规定的限度,在工艺研究中常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来监测反应,也可以采用快速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如测定显色、沉淀、酸碱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手段进行监测。9、答:采用刚性结构的原料或中间体,具有指定空间构型的刚体结构化合物进行反应时,不易产生差向异构体;利用空间位阻效应;使用具有立体选择性的试剂。10、答:发酵制药的基本过程是在人工控制的优化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药物,然后,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纯化精制,获得药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产菌种选育与保存阶段;发酵阶段;分离纯化阶段。11、答:菌种经过多次传代,会发生遗传变异,导致退化,从而丧失生产能力甚至菌株死亡,因此必须进行妥善保藏,保持不退化,长期存活。因此菌种保存原理是使其代谢处于不活跃状态,即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可保持原有特性,延长生命时限,根据不同菌种的特点和对生长的要求,对孢子作为保存材料,人工创造低温、干燥、缺氧、避光、和营养缺乏等环境,便可长期进行保藏。12、答: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有:1)碳源包括糖类、醇类、脂肪、有机酸等;2)氮源可分为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常用有机氮源有黄豆饼粉、棉籽饼粉玉米浆、蛋白胨、酵母粉、鱼粉和尿素等,无机氮源有铵盐、氨水和硝酸铵;3)无机盐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或具有生理调节作用;4)水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传递物质,调节细胞的生长环境,5)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脂肪酸等;6)前体与促进剂7)消泡剂一般为动物油脂和合成高分子材料。13、答:1)水质:恒定水源和恒定的水质。地下深层井水,对水质定期化验检查,使用符合要求的水质配制各种培养基。2)培养基原料的质量可以采用措施:保持稳定的原料来源。更换原料时,必需再进行一系列试验,确保产量和质量的控制和稳定性。3)控制培养基的黏度,高黏度的培养基,不易彻底灭菌;影响发酵的通气搅拌等物理过程;直接影响菌体对营养的利用;目标产物的分离提取造成困难。14、答:根据主要检测方法,可把发酵过程检测的参数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三类:物理参数有:温度、罐压、搅拌速率、通气量、黏度;化学参数有:pH,基质浓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尾气、产物浓度;生物参数有菌丝形态和菌丝浓度。15、答:其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的构建与保藏第一步,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菌种建立;第二步,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菌种特性;第三步,菌种库的建立与保藏。2)干扰素的发酵工艺过程经过摇瓶培养、种子罐培养、发酵罐培养和菌体收集;3)干扰素的分离纯化工艺过程第一步,干扰素分离工艺过程;第二步,干扰素的纯化工艺过程。16、答:安装挡板的目的:提高湍动程度,又使切向流动变为轴向和径向流动;液面下凹现象消失。装设方式:与液体粘度有关,7Pas的液体垂直纵向安装在釜内壁上,上部伸出液面,下部达到釜底;710Pas的液体使挡板离开釜壁;10Pas的液体离开釜壁并倾斜安装,可减小挡板宽度;12高粘度流体无需安装。17、答:物料衡算可以以每批操作为基准,也可以为单位时间、每千克产品为基准;选择性即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的比率或百分数,可用符号申表示。转化率对于某一组分A来说,生成产物所消耗掉的物料量与投入反应物料量之比简称为该组分的转化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用符号X表示;收率是主要产A物实际产量与投入原料理论产量之比值,也用百分率表示,用符号Y表示。三者间的关系为Y=X(p。18、答:影响中试放大的因素有:1)放大效应制药工艺过程很复杂,如果简单的对小试的操作条件进行放大,将导致放大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放大效应多指放大后反应状况恶化,转化率下降,选择性下降、造成收率下降。2)原辅材料杂质将小试工艺直接用于生产,由于原料来源不同,导致放大失败也很不鲜见,在化学制药中,原辅料中的微量杂质,可能使催化剂中毒,或引起副反应,也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3)反应规模在放大过程中,反应器规模的变化对化学反应过程和生物反应过程及其单元操作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反应器放大后会影响物料的传热和传质以及混合效果。4)其他因素:例如物料输送、设备腐蚀、搅拌放大等工程问题,充分研究这些问题,可望获得放大效应。19、答、:1)物理方法利用物理作用将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在分离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如沉降、气浮、过滤、蒸发、浓缩等;2)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来处理废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如中和、凝聚、氧化和还原。3)物理化学方法综合利用物力和化学的作用除去废水中污染物,如吸附法、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等。4)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如h2o,co2等。20、答:一、生产工艺绿色化;例如研究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生产工艺,采用新技术(立体定向合成,固相酶技术、相转移催化反应等)等。二、循环使用与无害化工艺;例如合成过程中母液可以循环套用。三、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包括原料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四、加强设备管理;解决化工设备跑、冒、滴、漏严重的问题。五、论述题1、答:有机反应很少是按照理论值定量完成,这主要由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往往会发生可逆反应、平行竞争或串联的副反应等,合适的配量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就是最恰当的反应物的组成,配料比的关系,也就是无聊的浓度关系,寻找最合适的配料比目的: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减少后处理的负担;配料比主要根据反应过程的类型来考虑:1)可逆反应可采取增加反应物之一点浓度(即增加其配料比),或从反应系统中不断除去生成物之一的办法,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加产物的收率。2)当反应生成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时,则增加其配料比。最适合的配料比应是收率较高,同时单耗较低的某一范围内。3)若反应中,有一反应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量,以保证有足够的量能参与主反应。例如催眠药苯巴比妥生产中最后一步反应由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与脲缩合,该缩合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脲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易分解,所以要用过量的脲。4)当参与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尽相同时,应利用这一差异,增加某一反应当用量,以增加主反应当竞争力。5)为防止连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当配料比宜小于理论量,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停下来。如乙苯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将乙烯通入苯中制得。所得乙苯由于引入乙基的供电性能,使苯环更为活泼,极易继续引入第二个乙基。3、答: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在溶剂中进行的,溶剂可以帮助反应散热或传热,使分子均匀分布,增加分子碰撞和接触的机会,加速反应速率;同时溶剂还是一个稀释剂,在采用重结晶法精制产物时也需要使用溶剂,溶剂会直接影响反应速度、方向、深度、产品构型,对产物进行有效分离、精制、及重结晶等。无论是反应溶剂还是重结晶溶剂都要求溶剂具有不活泼性,即溶剂应是稳定而惰性的,尽量不干扰反应过程。1.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有机反应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两大类:游离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在游离基反应中,溶剂对反应并无显著影响;在离子型反应中,溶剂对反应影响是很大,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实现化学反应的加速或减缓。例如极性溶剂可以促进离子反应,显然这类溶剂对SN1反应最为适合。2.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例如甲苯与溴进行溴化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还是在甲基侧链上,可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来控制。在cs2溶剂溴化发生在侧链;在硝基苯溶剂中溴化发生在苯环上。3.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由于溶剂极性不同,有的反应产物中顺反异构体的比例不同。Wittig试剂与醛类和不对称酮类反应时,得到的烯烃是一对顺反异构体。研究表明,当反应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时,有利于反式异构体的生成;在极性溶剂中进行时则有利于順式异构体的生成。4.溶剂极性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溶剂对酸碱平衡和互变异构平衡等均有影响。例如溶剂极性的不同,影响了1,3-二羰基化合物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体系中两种异构体的含量,因而也影响以1,3-二羰基化合物为反应物的反应收率等。包括卩-二醛,卩-酮醛,卩-二酮,卩酮酸酯等。4、答:氧是细胞呼吸的底物,氧浓度对细胞影响很大,也反应了设备的性能。溶解氧就是溶于培养液中的氧含量,表示方法为绝对含量,饱和氧浓度的百分数。检测方法为在线溶氧电极(如原电池型电极)。溶解氧浓度由供氧和需氧两方面所决定,使之需氧不超过设备的供氧能力。氧溶解过程即氧从空气气泡扩散到培养液;耗氧即菌体吸收溶解氧的过程;发酵过程中溶解氧速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菌体摄氧速率,才能使发酵正常进行。控制策略:供应量和需要量二个方面考虑使之需氧不超过设备的供氧能力。直接提高溶解氧的措施有增加氧传递推动力如搅拌转速和通气速率等,简介控制溶解氧的策略就是控制菌体浓度,主要措施为:1)增加氧分压:通入纯富氧空气,增加溶氧浓度,不经济;或通过改变通气速率:加大通气流量,通入空气往往高于所需量的两倍,有时达510倍;再或者提高罐压,增加了co2浓度,对设备要求高,而且增加了动力消耗,同时影响微生物生长;2)控制搅拌通过增加搅拌转速,提高供氧能力;如果发酵液黏度较大,流动性差,限制了氧传递,可通过中间补加无菌水,降低黏度。3)增加传氧介质传氧中间介质能促进气液相之间氧的传递,如烃基石蜡、甲苯及含氟碳化物。4)控制菌体浓度摄氧速率随菌体浓度增加而按比例增加,但氧传递速率随菌体浓度对数关系减小,如果菌体浓度过高,可适当降低发酵温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5)综合控制溶解氧的综合控制可采用反馈级联策略,把搅拌、通气、菌体生长等多变量联合起来,实现多维一体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