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一)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2099203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虽非最早,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中包含着开明与革新的思想。开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如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如班彪所说的“从谏如顺流”,这是明君的必要条件,也是治国的要求。三是举贤授能,礼记说:“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四是以法为准,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中国人往往将“盛世”与“开明”联系起来,称之为“开明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这些盛世都是比较开明的。以唐为例,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玄宗任命姚崇为相,姚崇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事”,玄宗从谏如流,取得很好的效果;宋璟继姚崇之后贯彻姚崇的政策。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宋代健全了一整套文官制度,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相配合也相制约。宋仁宗表示,处理天下事不专由自己一个人决定,这便是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中华文明中还包含着变易革新的思想,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诗经赞美周文王的话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便是对“维新”的赞美。周易中“日新之谓盛徳,生生之谓易”,指出了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周易又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从穷到通的关键。其实,周易的这个“易”字,就是变易的意思。关于中国哲学中的变易思想,张岱年先生举了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系列哲学家的言论,总结说:“中国哲学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这种变易的思想,常常被用作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词和曲;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学的突飞猛进。中华文明中也包含着因循守旧的因素,所谓“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诸如此类。回顾历史,凡是革新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文明就得以健康发展;凡是因循守旧的势力占据上风的时候,文明的发展便受到阻碍。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开明,唯开明才能广得人心,唯开明才能云蒸霞蔚;革新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节选自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1.下列关于中华文明的“开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民为贵”思想、班彪的广开言路论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是有开明思想。B.礼记说的举贤授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唐太宗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C.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公认的因比较开明而闻名的盛世。D.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配合又制约,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2.对中华文明的变易思想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包含着变易的思想,诗经中有赞美周文王、实质上赞美“维新”的话语。B.周易的“易”就是变易的意思,周易指出,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C.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哲学家的观点都含有中国哲学的变易思想。D.变易的思想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中有开明与革新思想,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B.我国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巩固,新型士人的成长,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变革带来的文明发展成果。C.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从谏如流,重视民本,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D.革新的力量与因循守旧的势力的并列存在,使得中华文明有时健康发展,有时受到很大的阻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神仙枪江岸老肖下山的时候,远远看见老曹,转身就往旁边树林里钻去。“老肖,你给我站住!”老曹大喝一声。老肖假装没听见,钻进林子里不见了。“老东西,叫你装佯!”老曹没好气地骂着,转身攀上了一条羊肠小道。这条道崎岖难行,但可以比老肖早点下山。自从老曹当上了黄泥湾村护林员,带领乡林管站的同志收缴了老肖的猎枪,老肖就躲着他走。两个人一辈子没红过脸,现在闹翻了。三年困难时期,老肖打个兔子,一家半只,老曹抓条蛇,也是一家一截。多少人家生活艰难,他们两家因为男人会打猎,互相帮衬,才得以保全。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现在土都埋到脖根儿了,你不理我了,值得不值得?无论如何,今天要和这个老东西说道说道。老曹靠在一棵碗口粗的松树上,等到了老肖,他问:“你准备躲我躲到什么时候?”老肖嘴硬,“谁躲你了?躲你干啥?”老曹说:“我的猎枪比你还先缴,咱村所有猎枪都上缴了。就你一个人留着,说得过去吗?”老肖说:“林管站怎么知道我有猎抢?你和叛徒、汉奸有什么区别?”老曹笑了说:“我当护林员,收缴猎枪也是我的工作。”老肖说:“我又不砍树,你当护林员怎么了?你管得着我吗?你管你的树,管我打猎干啥?与你什么相干?”老曹说:“林区还要保护动物,那什么,要做到生生什么”老曹猛地卡壳了,一个劲儿地挠脑袋。老肖撇撇嘴,走开了。老曹还在嘀咕呢,他已经走出了好几丈远。老曹终于想起来了,他冲着老肖背影说:“站长说了,要保护生态平衡呢!”老肖已经走进密林深处,消失了。秋天到了,正是红薯和花生灌浆的时节,也是野物祸害庄稼的时节。往年秋天,老肖每天都要背着猎枪,去地里护秋,顺便在山里转几圈,打几只兔子和山鸡,扒了皮,腌几天,再挂出来晒,几个日头一过,通红通红的,好看呢!过年下火锅,孩子们吃得那个香啊!可是今年,没有猎枪了,他拿什么打兔子和山鸡呢?两手空空从山上回来,他都会骂一句,“老曹,你个老砍头的。”有一天,老肖发现他的红薯地和花生地被拱了好大一片,地里还有几摊猪粪。夜晚来野猪了!照这个速度拱下去,要不了三五天,他的红薯和花生就要玩完,一个季节的心血就白费了。老肖风风火火地跑到老曹家,借他的猎枪。老曹的猎枪,是站上发给护林员防身用的,是全村唯一的一杆猎枪。可是,老曹不借。 “我们遇见野物,只准朝天上开枪。”老曹说。“野猪祸害庄稼,也不让打?”老肖问。“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准打。”老曹说。老肖说:“忘记那年我们给生产队护秋了吗?你打野猪一枪,没打死,野猪发疯地撵你,我把野猪引开了。野猪一口咬断我的木棍,再一口咬穿了我的大腿。还不是你赶来,补了它一枪,才救我一命!怎么,野猪现在成你家祖宗了,你还保护它?”老曹红了脸说:“老黄历翻不得了,如今不一样了。”老肖气呼呼地跑回家。活人还能叫尿憋死?他翻出一堆旧锄头、破犁铧,用麻绳串在一起,一路叮叮咣咣地背着,翻山去了刘坳,找刘铁匠去了。第二天上午,他又去了一趟刘坳,背回了半麻袋五寸长的尖刀。他说那叫神仙枪。“明明是刀子,怎么叫神仙枪?”邻居们都围过来瞧西洋镜,有人狐疑地问。老肖嘿嘿地笑,他说:“我在地里布置好机关,四边牵上细线,不管从哪个方向碰到细线,飞刀就跟子弹一样飞过来,神仙难躲,所以叫做神仙枪。野物碰上了,非死即伤。现在没猎枪,只好用这个老法子。回家告诉你们孩子,可别去我家地里扒红薯、扯花生。”那个夜晚,老肖不再担心他的庄稼了,睡得特别香。早晨醒来,喝了碗稀饭,老肖就上了山。隔老远,老肖就看见地边躺着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该死的野猪,是死了还是伤了呢?”老肖快活地想。他猫腰跑过去,仔细一瞧,却是老曹。老曹的半截衣袖被撕掉了,缠在手掌上,裸露的胳膊上有干涸的血迹。“你怎么了?”老肖吃惊地问。老曹的眼珠布满血丝,咧了咧苍白的嘴唇,嘶哑地说:“我把你的神仙枪收了,帮你撵了一夜的野猪,没想到,没收好”老肖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嚷道:“你呀,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摘编自小说界2014年第5期)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老肖下山,遇见老曹,远远地躲开他,老曹大声吆喝也装作没听见,不愿意听他解释,说明老肖是一个记仇的人,心胸狭窄,没气量。B小说的人物语言很有特色,既贴近人物身份和个性,又推动了情节发展,比如“老曹说,林区还要保护动物,那什么,要做到生生”C老曹骂老肖“老东西,叫你装佯!”,老肖每次从山上两手空空回来,都会骂老曹“你个老砍头的”,表明两个人的矛盾水火不相容。D老肖向邻居们解释为什么叫神仙枪,并告诫他们要管好自家的孩子,说明他是一个狩猎经验丰富,而又比较自我的人。5、小说在刻画老曹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以“神仙枪”为题,却在后半部分才出现神仙枪,为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警“能人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城志。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D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8、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的概括。(4分)9、顾炎武能成为一代通儒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日:“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日:“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 “郊祭”即是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侯蒙精于治理。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找茬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B.侯蒙奉公无私。郊祭大事先期完成,皇帝向侯蒙透露有意提拔他的意思,被侯蒙拒绝了,为财利向君王请求而上位,非他所为。 C.侯蒙直言评鉴。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D.侯蒙受冤屈。他建议改革大钱流通的弊病,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装作不知故意斥责府库主管,结果被皇上误会遭到贬谪。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3分)(2)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3分)(3)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而隐忧。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15.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把诗人不计个人得失,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 _,_ _”。(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一句是“ ”。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B.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C.“小病大治”是医疗界业内所讲的过度医疗问题,它不但加重了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农民的负担,还使很多地方的财政补助资金寅吃卯粮,不堪承受。D. 德国摄影师在墨西哥、印尼、肯尼亚、菲律宾、以色列和巴拿马等国拍摄了一组极为震撼的海底生物照,展现了光怪陆离、令人费解的海底动植物世界。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周有光不仅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和推广方面的贡献卓著,而且取得了在汉语拼音应用现代化、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就也是巨大的。B. 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还热情地邀请我们今后一定要上他家去玩。C. 据人社部消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全部调整到位,全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共一亿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有所改善,部分地区还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D. “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帮助1万个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创新不是喊出来的,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创新的源泉和创新力的形成上, 。所以,要将创新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必须牢牢掌握实现转化的根本点,如此才能脚踏实地推进全社会的创新发展。我们不仅要高举创新发展的旗帜 更要大力加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眼睛不能只盯住创新的末端 而且要思考创新的源泉在哪里 而忽视了创新的基础建设 提倡创新发展,践行创新发展 A.B.C.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时, ,敏感菌与个别耐药变异菌都可以被杀灭,感染得以控制。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杀死细菌所需要的水平,细菌无法被清除, 。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后,很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使耐药变异菌在人体内聚集,给以后的感染治疗带来困难。因此, 。21、下图是教育部于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结构图,请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把这幅图的基本内容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赛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抗议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 试 题 答 案1C(A.“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是有开明思想”有误。B“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不准确。原文说“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D.“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有误,原文说宋代有“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有误,原文说“常常被用来作为变法的依据”)(A.中强加因果关系。C.“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有误。姚崇、宋璟都是唐玄宗时相。D.“革新的力量与因循守旧的势力是并列存在的,有时健康发展,有时受到阻碍”不当,原文无依据)4、B【解析】A.“说明老肖是一个记仇的人,心胸狭窄,没气量”错,老肖因为被收缴了猎枪,怀疑老曹告密,不愿理会老曹,所以路遇老曹就远远地躲开,表明对他的误会很深;C.“表明两个人的矛盾水火不相容”错,出现的情景不同,表现的情绪也有差异。老曹对老肖这样的老朋友竟然不理解自己,总是躲着自己的行为感到遗憾,“老东西”的称呼语有对老肖又好气又好笑的心理,而老肖骂老曹“老砍头的”,则是在每每上山空手而归的情况下迁怒于老曹,表明他对老曹的误会更深了。D.“而又比较自我的人”不当,他向邻居解释时,有炫耀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他狩猎经验丰富,本领高超;另外,告诫邻居要看管好自家孩子,可看出老肖的心地善良。 5、隐忍善良。困难时期对老肖一家无私帮助,对老肖的误解反复解释,消除误会。有情有义。看重与老肖在艰难年月中结成的友谊,为老肖看护菜地。顾全大局。上缴猎枪,做护林员,为生态保护的大局而牺牲个人的利益。(性格特点+分析,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5分)6、情节发展的需要。小说前半部分重点讲了老肖对老曹的误会,一是怀疑他告密,二是借猎枪不得,为保护庄稼,于是想到使用神仙枪,就为解决二人矛盾埋下伏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人物刻画的需要。小说后半部中,老曹为保护野猪,也为消除误会,不顾安危拆解神仙枪,就更加突出了老曹忠于职守、重情重义的形象。主题表达的需要。小说后半部逐渐揭示主题,“神仙枪”隐喻不顾生态保护的“老法子”,与老曹所代表的新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保护生态平衡的主题更突出。(概括+分析,一点2分,答出3点得6分)7、B【解析】A.“不顾家庭”不当,原文说他“将家事稍作安排”;C.游历后的作品是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D.应是成就了他成为思想家和学者。)8、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9、勤于记诵,博览群书。顾炎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即使在旅途中仍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注重实地考证、资料搜集。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还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分类编辑成书。治学严谨,注重创新。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而是严谨笃实,不断增改,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虚怀若谷,广交贤哲(博采众长)。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境界崇高,明道救世。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概括+分析,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3点得5分)10.B(原文标点: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11.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12.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13.(1)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得分点:辈、无庸、第各1分)(2) 各部门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变更。(得分点:辇、市、肆各1分)(3)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谦虚地对待士人,士人无论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他都谦恭有礼的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下、无、礼、骄各1分)参考译文: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浞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浞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浞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侯蒙到了秦州,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案件判定的结论还没有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说:“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位变轻了。如今羌人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八员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残肢体啊。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吗?”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追究。迁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近年郊庙祭祀提前办妥告成,尚书主管政事。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一天,皇帝随便地问:“蔡京这个人怎么样呢?”侯蒙回答说:“假使蔡京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朝廷商议贬值十分之七,府库主管官吏报告说:“各部门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变更。”侯蒙说:“我们府库之中有多少贮存?”官员回答道:“八千缗。”侯蒙斥责道:“怎么有变革而我却不知道!”第二天,法令颁布。又曾经有几件事侯蒙独自接受圣旨,蔡京不知道;蔡京侦探到这些事,告诉皇帝,皇帝说:“侯蒙也这样吗?”将侯蒙贬为亳州知州。宋江进犯京东,侯蒙上书说:“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清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皇帝说:“侯蒙身居外地却不忘君主,是忠巨。”命他任东平知府,还没有上任就死了,终年六十八岁。14.BD (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15.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每条2分。观点1分,分析1分)16(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甲光向日金鳞开17.答案:B A.高山仰止: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B.甘之如饴:甘愿承受艰难、痛苦。C.寅吃卯粮:入不敷出,预先支出未来的收入。D.光怪陆离:现象奇异,色彩繁杂。18.答案:D A.句式杂糅,可将“取得了”删除 B.“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表意不明。 C. 成分残缺,应为“提高养老金的标准”19.【答案】D 【解析】本文段主要阐明:必须牢牢掌握实现转化的根本点,如此才能脚踏实地推进全社会的创新发展。第句承接上文,形成“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完整论断,统领全段。第句是因果粘连,照应首句,从反面陈述不应该怎么做。第句形成“不仅要而且要更要”的递进关系,并以第句作结,与下文“推进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照应。A项逻辑混乱,B项不能粘连,C项句与全段首句形成正反论述,不应置于最后,应排除。20答案: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充足(2分)感染就难以得到控制(1分)抗生素使用不足同样危害健康(2分)2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点出“核心”1分,有次序地写出“三个方面”2分,“综合六大素养”3分。据答题实际评分。)四、作文【思维过程】 材料作文需全面把握材料,提取关键词,揣摩命题意图,精准立意。分析思考任何问题都无非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但具体分析时要有所侧重。 由多则材料构成的作文题要弄明白材料间的关系,以便准确立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复合型,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或现象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找到论述的交集,即论述的共同话题;二是对立型,材料在内容性质或观点表达上都是矛盾、对立的,需要分析其矛盾对立的原因,往往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必须明确的是,所有的分析都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对立型,一方面是孩子熟练地背诵弟子规,内容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任性刁蛮,毫无礼数。 “是什么”角度:材料的内涵是什么呢?前者是言,后者是行;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前者是学,后者是用;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前者是国学繁荣,后者是素质的低下;前者是知,后者是行。总之,这是一个隐含的关系型作文,不可单一分析。 “为什么”角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呢?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学不能致用,理论脱离实践,盲目跟风,忽视内在修行,知行分离。 “怎么做”的角度: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行胜于言,表里如一,学以致用,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 如此三问三思之后,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特别提示】 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人生的磨炼与痛苦思考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后来现代教育大师陶行知的名字就源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聚焦偏题】1.实践出真知:单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忽视“言与行”二者的关系。2.孝心无价:浮于材料的表层,单一立意,脱离论述话题。3.呼唤美德:试问,造成这一反差的原因是孩子或父母缺少良好品德造成的吗?4.抨击学校和家庭教育:出现这一反差,学校和家庭责无旁贷,根源在于教育过程的知和行的游离。但我们不能成为愤青,借作文抒发个人私愤,语言可以冷峻,但心必须是滚烫的。5.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观点的漂移,偏到为人诚信,做事雷厉风行上了。6.呼唤传统文化:材料的内涵是拒绝形式化的虚浮的国学教育,要重视国学修身养性的作用,也是谈知与行的关系,而非空洞地宣扬传统文化。7.感恩: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难道是孩子缺少感恩意识造成的吗?8.呼唤纯真:孩子背诵弟子规,就失去了童真了吗?顽劣异常是内心不够澄澈造成的吗?我们要的是拒绝虚无的形式,倡导的是实干兴邦的内容,并非只是保留内心的纯真和澄澈如此简单而已。知行合一 静水流深 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无数的磨炼和痛苦的思考之后,在贵阳文明书院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知行合一。千年之后,一个年轻的学子更名为陶行知,以此践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 生动的三字经却难以掩饰孩子的刁蛮任性,国学热潮的背后是虚无的形式主义的泛滥。何以会出现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巨大发差?根源在于“知”与“行”的割裂,人的道德思想并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践行。 将“知”置于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写就生命的绚丽。“非洲之子”史怀哲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岁,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荒芜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个忧伤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闻报道。一般人或许只是鞠一把同情泪,献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怀哲却以惊人的毅力弃文从医,偕同他的夫人海伦,带着70箱装着医疗用品的行李,来到非洲兰恩巴涅设立了医院,救死扶伤,这一“行”就是50年。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没有震撼人心的言说,却以5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宗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需要内心足够澄澈和强大。当无数学者躲在象牙塔闭门造车时,当众多高官为弄一顶院士的桂冠而抄袭论文时,袁隆平即使已经名满天下,却仍旧埋头于田畴,将自己的才智倾洒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为的是解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袁隆平没有沉迷于空洞的理论研究,更没有为了那顶院士帽而削尖了脑袋苦苦钻营。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2006年4月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是这个世界对这位知行合一的伟大耕耘者最好的褒奖,也是对那些空谈家绝妙的嘲讽。 还记得赵国那位“雄才大略”的赵括吗?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但误了自己的性命,还将赵国40万精锐丧失殆尽。悲痛之余,更需反思。赵括虽熟读兵书,精通战法,却非从战场实践中而来,知行脱离,失败在所难免。还记得那位隋炀帝杨广吗?为谋求帝位,“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临帝位,立马原形毕露,骄奢淫逸,荼毒生灵。历史是公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炀帝为其“矫情饰行”付出的代价就是身死国灭,岂不悲哉? 知行合一不仅是圣贤先达毕生的追求,更需芸芸众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很宏伟,却也很细微,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与其让孩子背诵三字经,不如让孩子学会说“谢谢”;与其埋怨漫天的阴霾,不如少开一次车;与其空喊悲天悯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学儿童;与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点亮心灯照彻黑暗。 言为行之表,行为言之始。经世致用,方能让孝道永驻孩子们的心田;知行合一,方能让传统文化之花灿然绽放于华夏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