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简答题大全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0776595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简答题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物理简答题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物理简答题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简答题大全1. 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懂得不是这样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2. 一般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由于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3. 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因此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4. 仔细观测,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接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浮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由于接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因此看得见。5. 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避免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6. 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阐明其中的道理。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7. 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8. 舞台上常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措施制造白雾以渲染氛围,你懂得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边的环境温度减少,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9.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觉得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因此形成之前天气很冷,这样才满足降霜的条件。雪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因此正下雪时,感觉不是太冷,而雪熔化或升华都要吸热,因此雪后感觉更冷。10.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避免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灌满水为什么?答: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温减少一定值时,会放出诸多热量,这样就保证了环境的温度不至于减少的太低,以避免稻苗冻伤。11. 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答:从游泳池出来时身体上有残留水分,有风吹过时,会加快水分的蒸发,而水的蒸发需要吸热,便从人体表面吸取大量的热量,于是人的体表温度减少,人就会觉得凉。12.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完后摸一摸打气筒的外壁,发现外壁发热了,为什么?答: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也使气筒外壁变热。另一方面活塞筒壁上下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筒外壁变热。13. 近年来,南宁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地覆盖率,修建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让全市民享有到了“绿城”带来的实惠。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阐明绿化都市、修建人工湖对改善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至少说两点)。答:(1)花草树木对声音有一定的吸取作用,起到削弱噪音的作用。(2)人工湖,水的比热容较大,吸取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度数变化较小,即温差小,有恒温作用。14. 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线断了,她爸爸将电阻线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接头处又被烧断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接头处烧断的因素?答:电热毯接头处的接触电阻很大,根据焦耳定律Q=IRt,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似时,电阻越大,发热量越大,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那里汇集了太多的热量导致温度太高,因此烧坏。15. 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接在电路中的电炉子的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其串联在一起的导线却不怎么热?答: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串联电流到处相等,而电炉丝的电阻远不小于铜导线的电阻,根据Q=IRt,可知在相似时间内,电炉丝的发热远不小于铜导线。16. 在炎热的夏天,小阳的妈妈在使用电烤箱的同步,还开着洗衣机洗衣服,小阳感觉房间比较热,当她闭合空调机的开关时,家里的空气开关浮现了“跳闸”的现象,经检查空气开关浮现“跳闸”不是由于短路导致的,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因素。答: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种因素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当小阳妈妈闭合空调的开关时,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此时空气开关会断开,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17. 白炽灯灯丝烧断后再搭上,点燃时更亮,这是为什么?答:灯丝断了,重新搭接上,会因导体的长度变短,导致电阻变小。在电压不变时,根据P=U/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因此更亮。18. 家用电器如电扇、电视机等,持续使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特别是夏天),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在起作用.多种电器里均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就要发热.持续使用较长时间后会产生诸多热量,导致电器零件温度升高,要停用一会儿,是为了散热,避免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元器件。19. 汽车启动时,坐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仰,请你解释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答:本来汽车和乘客都是静止的。汽车启动时,车开始运动,人身体的下半身由于和车接触受到车的摩擦力的作用,随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本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人会向后仰。20. 运动员在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这对提高跳远成绩有好处,为什么?答: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后会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21. 斧头松了,李大伯把斧柄的一端在树墩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答:撞击之前,斧头和斧柄同步向下运动。撞击时,由于斧柄受到阻力,斧柄停止运动。由于惯性,斧头继续向下运动。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22. 陈翼飞同窗搭张彪的自行车回家,在行驶过程中,陈翼飞忽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成果摔了一跤,请解释陈翼飞摔倒的因素。答:开始,人与自行车一起运动。人从运动的自行车上跳下来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容易摔倒。(随自行车往前跑几步,可以避免摔跤。)23. 为了以便盲人的行走,在不少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忙道。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同样行走?答:人走在凹凸刻纹的盲道,脚的受力面积变小,在压力一定期,根据P=F/S可知,人的脚受到的压强变大,人会有明显的感觉,与否偏离盲道,盲人会根据感觉做出判断,因此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同样行走。24. 刚刚包好的饺子,放入水中会下沉:而过一会儿饺子会浮起来,为什么?答:饺子刚下锅时,由于饺子的平均密度不小于水的密度,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不不小于其所受重力,所如下沉;过了一会,由于饺子内空气受热膨胀,使饺子的体积增大,其所受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浮力不小于重力时,饺子就会上浮。25. 当火车驶过时,如果离火车太近,容易发生危险,为什么?答:当火车驶过来,带动着它周边的空气以很大的速度向前流动,人朝向火车的一侧空气流速快,而人体背向火车一侧空气流速慢,而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指向火车的压强差,也就产生了一种指向火车的压力差,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人很容易被推向火车,导致危险。26. 剪一条细而长的纸条,用手拿住纸条的一端,紧贴在嘴巴的下面,然后沿着纸条的上方猛吹一口长气,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产生此现象的因素是什么?答:纸条向上飘起。由于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用手拿住纸条的一端,紧贴在嘴巴的下面,然后沿着纸条的上方猛吹一口长气,会使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向下的气压小,而下方空气流速小,产生的向上的压强大,产生了向上的压强差,因此纸条会向上飘起。27. 航海规则中规定,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答:若两船近距离同向行驶,会使两船间的水流速度不小于两侧的水流速度,而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会产生一种指向中间的压强差,也就产生了一种指向中间的压力差,船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会向中间靠拢,容易发生相撞事故,因此航海规则中规定,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28. 我市开展招标电动自行车禁售禁骑宣教活动,其中符合“净重不不小于40kg,设计时速不不小于20km,电动机额定持续输出功率应不不小于240W。脚踏骑行功能能正常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才可以上路。请你解释,为什么要限定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时速?答: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越大,惯性越大,在发生紧急状况时,电动车就越难控制,越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在质量一定期,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发生事故是导致的损伤就越严重,因此要限定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时速。29. 在皮带传动中,工人师傅往往把皮带张得很紧,还在上面打上皮带蜡,这是什么道理?答:把皮带张得紧是为了增大皮带与轮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皮带和轮之间的摩擦;打皮带蜡可以增大皮带和轮之间的接触面粗糙限度,也可以增大摩擦;这样都是为了避免皮带和轮之间打滑,使机械正常工作。30. 解释墨水是如何“吸”入钢笔囊的?答:吸墨水时,先摁压笔囊,使笔囊内的气体尽量排出,将笔尖放入墨水中,放开手,笔囊恢复原状,其内部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不不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进入了笔囊。31. 小星的爸爸把电饭锅的三线插头中间的铜片拆除,以便能在墙壁上的两孔插座上使用。这种使用措施与否安全?为什么?答:不安全,这样使用插头会使电饭锅的金属外壳不能接地,在金属外壳漏电时容易浮现触电事故。32. 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种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她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种冰块“粘”在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放在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冰的温度还低于零摄氏度;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零摄氏度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因此冰块会“粘”到一起。33. 汽车超载行驶,是人为引起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超载行驶引起交通事故的现象,进行简要阐明。答:(1)超载时,质量大,惯性大,遇到紧急状况时不容易停下来;(2)超载时,速度一定,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遇到紧急状况使动能减小到零很难,不容易停下来;(3)超载时,质量大,对轮胎的压力大,容易爆胎而引起交通事故。34. 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因素。答:手拍桌子时,手给桌子施加了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手同步受到桌子的力的作用,因此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35. 将载有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步由静止释放后,两小车将迅速分离。此现象阐明:(只要写出两条)答:(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2)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也许存在互相的作用力;(3)力可以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36. 为什么飞机的噪声在晴天听起来较短促而轻,在阴天较长而深沉?答:这是由于阴天云层较多,云层能把向上扩散的噪声反射回地面,因此,飞机的噪声就比晴天久。又由于阴天云层较潮湿,水蒸气传声速度比干空气高,声音传播时所损失的能量较少,故飞机噪声也传得较清晰。37. 你将采用如何的措施来削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举两例)答:(1)植树种草;(2)设立隔音板(墙);(3)工厂、车间、娱乐场合等远离居民区;(4)市内严禁车辆鸣笛。38. “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佳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没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与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似)答:(1)不会;(2)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3)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似,不会发生热传递,因此盅内的汤水不会沸腾。39. 汽车的安全措施之一是行车要系安全带。但迅速行驶的汽车忽然发生撞车事故时,系安全带可以避免车内的人由于惯性受到伤害。你懂得吗?汽车还设立了头枕,头枕处在座椅靠背上方乘客的头部位置,是一种固定且表面较软的枕头,这也是一项安全措施。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在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时,头枕会起什么作用?(“追尾”是指机动车行驶中后一辆车的前部撞上前一辆车的尾部)答:本来前面的车速度较慢(或处在静止状态),当发生“追尾”时,车忽然加速,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保持本来的慢速运动(或静止)状态,头会忽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部不被撞伤。40. 交通事故导致的损失与伤害跟惯性有关,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导致的伤害,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三条防备措施。答:(1)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2)公交车乘客要扶好或坐稳;(3)机动车行驶要保持一段车距。(符合题意即可)41. 盛满水的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这是什么因素?答:铝壶加热时温度升高,由于装有水时,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就不再升高,铝壶的温度只比水的沸点稍高某些,未达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会被烧坏。若铝壶内没有装水,铝壶的温度就会始终升高到接近火焰的温度,超过了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熔化,严重得会引起火灾。42. 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某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一般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答:(1)内温度比室外高,当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纸条很容易受潮脱落。(2)内外温差很大,室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会凝华成“窗花”,当温度升高时,窗花熔化成水,若把纸条粘在室内窗缝处,很容易受潮脱落。43. 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答:吹气时感觉凉爽,由于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因此感觉到凉爽;呵气时感觉湿热,由于呵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故感觉是热。44. 为了拟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1)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朴解释。(2)举出一种与上述现象进行简朴解释。答:(1)风吹的一面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快,蒸发吸热致冷,因此胳膊上风吹的一面觉得较凉。(2)喝开水时,向杯子上方吹气,可使开水凉得快某些。(符合题意即可)45. 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称于一种倒置的翅膀,这重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的道理。答:空气高速流过“气流偏导器”时,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下方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过“气流偏导器”的空气对“气流偏导器”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车轮与地面贴的更紧。46. 小明暑假和爸爸一起去黄山旅游,在山脚下,小明看到了一处好看的喷泉景观。小明想,喷泉口里的水为什么会自动地喷出来呢?你能帮她解释一下吗?答:泉口两端有较高的水位,与喷泉口构成了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盛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为了达到相平的目的,水就从喷泉口喷了出来,形成了好 看的景观。47. 今年夏天,爸爸带小亮第一次去海边游泳,当小亮由水浅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感到胸口越来越闷,她忙问爸爸有无这种感觉,爸爸说也有,并问她这是什么因素,你能帮小亮回答这个问题吗?答: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长而增大,当人由水浅处往水的深处走时,水的深度逐渐增长,胸部受到水的压强也逐渐增大,从而使胸部的扩张受阻,因此人会感到胸闷。48. 在布满大量水蒸气的浴室内,你如何辨别哪一种冷水管,哪一种是热水管?答:水管外壁有水珠为冷水管,水管外壁干燥的为热水管。由于冷水管温度较低,浴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冷水管外壁形成一层小水珠。49. 你觉得热机使用会带来哪些污染?作为小市民,请你对合理使用机动车辆提两条建议。答:使用机动车辆对环境导致的影响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二是机动车辆使用的燃料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对大气的污染。为了减少机动车辆对环境导致的污染,可以改善机动车辆的性能,尽量使用环保燃料,提高汽车排气质量;限制摩托车上路,人们外出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等。50. 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她看到一种现象:有的窗户明亮耀眼,而有的却黑洞洞。她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她,那座大楼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不久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浮现上述现象的因素。答:当太阳光照射到关着的窗户时,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正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因此看起来明亮耀眼。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户摄入室内时,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51. 晚上,小香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小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和镜面哪个更亮?为什么?答:白纸更亮些。光照到平面镜时发生镜面反射后竖直向上传播,进入人眼的光少因此看到平面镜较暗,光照到白纸上进行漫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多,因此从侧面看去白纸更亮。52. 我们可以看到小朋友用吸管水平吹出的肥皂泡,常常开始时上升,然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答:肥皂泡刚吹出时,其内部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所受的浮力不小于重力而上升,随后肥皂泡内的气体温度下降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变小,浮力不不小于重力在上升一会后就会下降。53. 为什么在电影院内看到的光柱那么清晰?答:电影院内烟尘较多,光射到烟尘上发生漫反射,射入眼中的光线较多,而光柱周边较暗,没有光射入眼睛。故看起来比较清晰。54. 在密闭的房间里打开冰箱门会使房间的温度降下来吗?答:不能。由于电冰箱的制冷机工作后,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温度减少,吸取空气的热量,与此同步,冰箱内部的冷凝器温度升高,将热量传给空气,室内空气的热量只是被冰箱吸取后又被放出,因此室温不会减少。反而,电动机工作时,会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室内温度会有少量升高。55. 体温计中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答:(1)液体的热胀冷缩。(2)水银的比热容较小,升温较快。(3)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用力甩,运用了惯性。56. 打气筒打气一段时间为什么筒壁会发热?答:用力打气时,人会通过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长,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使管壁内能增长温度升高;此外活塞上下移动时,还会与筒壁摩擦做功使管壁内能增长,温度升高,如此往复一段时间,故筒壁的温度会越来越高。57. 当窗外有风吹过时,看到身边开着的窗户旁的窗帘总是飘向窗户,请你解释她看到的现象。答:当窗外有风吹过时,窗外空气流速大。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室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了向外的压强差,就产生了向外的压力差,因此窗帘飘向窗外。58. 杀虫喷雾用一段时间器身会变凉,为什么?答:当用力按下按钮时,罐口处气压减少,罐内液体迅速汽化喷射出来,由于汽化吸热,罐内液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会减低,因此一段时间后会变凉。59. 炒栗子时里面加沙子有何作用?答:炒栗子时,栗子表面与热锅的接触面积很小,不利于传热。沙子的颗粒小可以填塞栗子间的空隙,这些被炒热的沙子大大增长了对栗子传热的面积,使栗子能均匀受热。此外,沙子的比热容较小,吸热时升温较快,可缩短炒熟的时间。也可以节能。60. 建筑行业中常选用空心砖,请阐明它的好处?答:其一,可节省材料,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其二,具有保温,隔音的功能,可节省能源。其三,可减少框架的承重,是建筑物结实耐用。61. 为什么电线芯要用金属来做?为什么电线芯外面的薄层要用橡胶或塑料来做?答:由于金属是较好的导体,容易导电,因此电线芯要用金属来做。由于橡胶或 塑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此电线芯外面的包层要用它们来做,以防触电。62. 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炎热,冬季比沿海地区寒冷,在一天之内的气温的变化也较大。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此现象。答:沿海地区接近水,内陆地区以干泥土为主,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大,在吸取或放出相似热量的状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似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炎热,冬季比沿海地区寒冷,在一天之内的气温的变化也大。63. 骑自行车时,在上坡前去往要加快蹬几下, 加大车的速度。试阐明这样做的好处。答:加快蹬几下,可以增大车速,使车子及骑车人在上坡前有足够大的动能,在上坡过程中,这些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使车子和人达到很高的高度,以减少上坡过程中人做的功,这样会使人更省力。64. 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联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为什么?答:由于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似,但是电炉丝的电阻远不小于导线的电阻,根据Q=IRt可知,电炉丝产生的热量多,因此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联的导线却不怎么热。65. 晒粮食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要把粮食摊开?答:由于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的越快。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粮食的温度,把粮食摊开,是为了增大表面积,都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使粮食快干。66. 夏天扇扇子并不能减少气温,但是觉得凉爽。这是为什么?答:扇扇子可以加快皮肤表面空气流速,这样可以加快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带走了热量,人的内能减少,温度减少,因此会感到凉爽。67. 生病发高烧时,将酒精擦在额头上,病人会感到舒服些。这是为什么?答:酒精易蒸发,蒸发吸热,带走了热量,人的内能减少,温度减少,因此病人会感到舒服些。68. 弹簧门在推开后来能自己关闭。从能的转化来阐明这一现象。答:弹簧门被推开,人对门做了功,门的动能增大,随着门开的角度越大,门轴处的弹簧形变越大,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当门返回时,是弹性势能又转化成门的动能,使门关上。69. 用锯条来锯木板,锯完后用手触摸一下锯条,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答:感觉锯条变热了。锯条与木板互相摩擦,摩擦使内能增长,此时锯条会升温发热。70. 简述电铃的工作原理。答:开关闭合,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下,带动小锤敲击铃碗,发出声音,同步,电路从触点处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片的作用下恢复本来位置,又将电路接通,如此往复,电铃就不断的发出响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