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题库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5994705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政治经济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政治经济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政治经济学题库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说明:经济规律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二、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开展历史说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缘由在于: A.经济开展过程和经济现象的困难B.不同时期经济开展水平的差异C.探究范围和探究方法上的差异D.探究对象干脆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开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养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和自然的关系B.人和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的根底是: A.生产资料全部制B.产品的安排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5.政治经济学探究的启程点是: 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6.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 A.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根本经济规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究对象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开展规律 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开展规律 C.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8社会主义生产力开展水平和开展状况的主要标记是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 C. 科学技术 D. 生产劳动9. 社会生产中最活泼最革命的因素是 A. 劳动生产率 B. 科学和技术 C. 生产劳动者 D. 社会生产力10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资料 D. 生产工具11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 政治关系 B. 宗教关系C. 家庭关系 D. 生产关系12社会生产过程中起确定作用的是 A. 生产 B. 交换C. 安排 D. 消费13以下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A. 厂房 B. 机器C. 原料 D. 工具14生产力自身内在开展的根本动力是 A.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冲突和冲突的不断解决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C. 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运动15生产资料是 A. 人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B. 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D. 劳动资料和劳动管理的总和16社会生产关系的根底是 A. 物质资料的生产 B. 生产资料全部制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C. 社会生产力 D. 生产、安排、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 A. 社会生产过程 B. 社会生产活动C. 社会生产效率 D. 社会生产方式1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 A. 必须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B. 必须的社会形态C.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 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19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根本要素C. 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D. 各种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2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究生产关系是 A. 严密联系经济根底 B. 严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 严密联系生产方式 D. 严密联系经济机制三、多项选择题:1.劳动过程的简洁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经济信息2.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安排C.交换D.消费E.管理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A.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C. 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D. 是探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开展规律的科学E. 是不断开展的经济科学4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关系是 A.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显明的阶级性 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5生产工具 ( ) A.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泼的因素 B.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C. 是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记 D. 是划分经济开展时期的主要标记 E. 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6生产力 ( ) 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实力 B. 表示人们改造和折服自然的水平 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泼最革命的因素7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 ( ) A. 生产(干脆生产过程)关系 B. 安排关系 C. 交换关系 D. 消费关系 E. 借贷关系8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此时此刻 ( ) A. 能够缔造经济规律 B. 能够相识经济规律 C. 能够改造经济规律 D. 能够利用经济规律 E. 能够歼灭经济规律9生产对安排、交换、消费起主导和确定作用表此时此刻 ( ) A. 生产为安排、交换、消费供给对象 B. 生产为安排、交换、消费供给方向 C. 生产的开展水平确定安排、交换、消费的水平、构造和方式 D. 生产是安排、交换和消费的最终目的 E. 生产的社会性质确定着安排、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10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 ( ) A. 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B. 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 C. 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漫长不变的 D. 在阶级社会里相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 E. 相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究方法有 (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逻辑方法 D. 历史方法 E. 科学的抽象法12生产资料全部制是 ( ) A. 人们进展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 B. 人们进展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C. 社会生产关系的根底 D. 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记 E. 通过生产、安排、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1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 ) A.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 B.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确定生产力 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 E. 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1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 ( ) 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必须客观经济条件根底上产生和发生作用 B. 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更而变更 C. 人们不能歼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 人们不能缔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 人们不能相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四、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探究方法。2.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如何对待经济规律?3.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究对象。4.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探究的启程点?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6如何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7什么是劳动、劳动者对象及劳动资料? 8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9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10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11什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12怎样理解生产资料全部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13如何相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14.怎样正确相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1. 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究任务是什么?什么是经济规律?它有哪些分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实践论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相识、利用经济规律的可能性,批判否认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唯意志论。3. 试述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的关系。答案:一、 名词说明1.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势必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2.生产力:人类在和自然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总会形成必须的物质力气或实力,这种物质力气或实力就是生产力。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势必的、客观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4.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戏那个又统称为生产资料。二、单项选择题1-5:DABAA 6-10:ABBCC 11-15:DACAC 16-20:BDACB三、多项选择题1.ABC 2. ABCD 3. ABCDE 4.ADE 5.BCD 6.ACD 7.ABCD 8.BD 9.ABCE 10.ACD 11.ABCDE 12.BD 13.AD 14.ACD四、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探究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探究方法、从抽象上升到详细的表达方法和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4. 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如何对待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势必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产生、存在、开展和变更都依靠于必须经济条件,只要存在必须的经济条件,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势必存在和发生作用。因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缔造、改造,和歼灭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可以相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遵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规划自己的行动。5.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中开展对生产关系的探究。6. 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探究的启程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确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开展的根底,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学的启程点。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的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底上建立起来的。它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的探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等理论,从而提醒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点和运动规律,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6如何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效劳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纳科学分析的看法。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纳科学分析的看法,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殊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效劳的,但是,它在开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开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和开展,在产业构造调整和优化,在实行和开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展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7 什么是劳动、劳动者对象及劳动资料? 劳动是有劳动实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者是具有劳动实力的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以变更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充当劳动对象的容器等,广义的劳动资料还包括为生产过程进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如厂房,仓库,运输河,道路等等;劳动对象是人的劳动所要加工的一切东西,包括未经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存在的自然资源和已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原料和材料。8 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必须形式下结合起来,缔造满意人类生存和开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9 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构成10 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开展的根底,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学的启程点11 什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势必的、客观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1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2生产关系的两种根本类型和本质特征或本质区分 12.怎样理解生产资料全部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1在狭义的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的全部制关系。 2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3生产工具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凹凸的标记。 4 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对生产力起重要作用。 13.如何相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势必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 2人们不能缔造、改造和歼灭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可以相识和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 3经济规律和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4经济规律不是漫长不变的,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而变更。14.怎样正确相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就有和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4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时,它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时,它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5经济根底确定上层建筑。反之,上层建筑又会反作用于生产。6和经济根底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会在必须程度上促进经济根底的稳固和开展,而和经济根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底会起瓦解或破坏的作用。五、论述题:1. 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他们是对立统一的。a.生产力活泼而生产关系相对稳定b.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就有和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究任务是什么?什么是经济规律?它有哪些分类?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实践论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相识、利用经济规律的可能性,批判否认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唯意志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时提醒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势必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分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某些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某一种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3. 试述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的关系。1四个环节:生产、安排、交换和消费。2关系:生产确定安排、交换和消费。消费是最终目的。交换和安排是中间环节。3交换、安排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4生产的方式和性质确定交换安排和消费的方式和性质;生产的水平确定交换、安排和消费的水平。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一章 商品 一、名词说明:商品 价值 运用价值 交换价值 商品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详细劳动 抽象劳动 简洁劳动 困难劳动 私人劳动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价值和价格 B运用价值和价格 C运用价值和价值 D交换价值和价值2.商品内在的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对立B.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3.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假如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更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削减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4.马克思指出:“假如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和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5.马克思在探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运用价值,因为运用价值是 A.构成财产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开展的物质条件C.满意人们须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担当者6.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指的是: A.简洁劳动和困难劳动B.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C.娴熟劳动和非娴熟劳动D.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7.生产商品的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C、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 D、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劳动8但凡商品一般都是 A. 人们劳动的产品 B. 自然界存在的物品C. 属于私人全部的产品 D. 供生活消费的物品9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运用价值 B. 交换价值C. 价格 D. 价值10商品价值是 A. 详细劳动的凝聚 B. 社会劳动的凝聚C. 抽象劳动的凝聚 D. 困难劳动的凝聚11商品价格是 A. 价值的根底 B. 价值的货币表现C. 价值的实体 D. 价值的物质担当者12确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 体力劳动为尺度的 B. 脑力劳动为尺度的C. 简洁劳动为尺度的 D. 困难劳动为尺度的13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需通过 A. 商品的生产 B. 商品的销售C. 商品的价格 D. 商品的购置14详细劳动 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 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C.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D. 缔造剩余价值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以下哪项为尺度的 A. 详细劳动 B. 简洁劳动C. 困难劳动 D. 个别劳动16抽象劳动不存在于 A. 简洁商品经济中 B.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C.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17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 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 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1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需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9.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会掩盖剥削,是因为它干脆表现为 A.劳动力的价值 B. 劳动力的价格 C. 必要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0.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干脆动机是 A.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B.追逐肯定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21.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 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 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2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确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C.历史和道德因素确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 23.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提醒了剩余价值的基原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供给了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供给了依据出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根底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根底 24.机器设备等物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 A.生产劳动产品的条件 B. 生产商品的条件 C.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 D. 生产物质财产的条件 2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问确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确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 26.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 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27.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良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局部是 A. 剩余价值 B.肯定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三、多项选择题:1.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不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更而变动C.价格由价值确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确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E.价格由价值确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2.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劳动者生产的满意自己须要的劳动产品C.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统一体D.必须生产关系的表达E.一个历史的范畴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 A. 私有制的出现 B. 社会分工 C. 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剩余产品的出现 D. 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 E.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全部者4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经济形式的社会有 (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E. 社会主义社会5商品和劳动产品的相互联系是 ( ) A. 商品和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属性 B. 商品和劳动产品都具有运用价值属性 C. 但凡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D. 商品一般都是劳动产品 E. 商品和劳动产品都是用于交换的物品6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 ( ) A.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根底 B.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根底 C.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E.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7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 A. 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 B. 价值的存在要以运用价值的存在为根底 C. 价值的存在不以运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D. 运用价值的存在要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E. 运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8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 ) A. 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B.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 两者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行分割的两个方面 D. 详细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E. 抽象劳动寓于详细劳动之中9商品的价值量和 ( ) A. 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 B. 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C.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E. 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消耗成正比四、简答题:1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什么必需从商品起先?2简述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确定的?它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4简述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内涵。 5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6如何理解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关系 7简述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8怎样确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五、论述题:1. 试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确定的?它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问题的枢纽?4怎样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冲突?为什么说它是简洁商品生产的根本冲突?5.如何理解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统一体。答案:一、名词说明: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2.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异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聚。它表达了商品的社会属性。3.运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意人们某种须要的属性。它表达了商品的自然属性。4.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娴熟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运用价值所须要的劳动时间。7.详细劳动:是指生产必须运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8.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详细形式的无差异的人类一般劳动。它表达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9.简洁劳动:是不须要经过特地训练和造就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10.困难劳动:是须要经过特地训练和造就,具有必须文化学问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11.私人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根底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遵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进展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二、单项选择题:1-5CBCAD 6-10BCADC 11-15BCBCB 16-20DCBBD 21-27CBACBCD三、多项选择题:1AC2ADE3ABCDE4DE5BD6BC7AB8BCDE9BC四、简答题:1 答:1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2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最简洁、最根本的范畴 3商品中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冲突的萌芽 4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2答: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根底,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异的人类劳动,这是抽象的人类劳动,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中是通过别的商品表现出来的,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但交换价值不是随意表现出来的,而是以价值为根底的。3商品的交换价值同另一种运用价值和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种交换比例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以它们的价值量为根底的,即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根底。3答:(1)价值量是指凝聚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而劳动量又是由劳动持续的时间计量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2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生产某种产品的实力或效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由市场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随着各部门大多数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变更而变更。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是必须时间内商品运用价值的总量,而不会影响商品的总量,这样,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缔造的价值总量不变。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就越多,单位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少。可见,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运用价值总量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4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具有运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表达着必须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经济的内涵。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干脆以交换为目的进展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5答: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6答: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冲突。 1 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此时此刻:作为商品必需同时具有运用价值 和价值两个因素。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价值寓于运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此时此刻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2 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这种冲突表此时此刻;运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一 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得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得其运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需放弃商品的运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运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相互排斥和冲突的。 3 商品运用价值和价值冲突的解决。这个冲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 消费者获得了运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7答:1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详细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行分割的两个方面。 2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异的、冲突的。详细劳动是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详细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那么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详细形式;各种详细劳动是不同质的,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是一样的,只有量的差异。详细劳动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8答: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娴熟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运用价值所须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确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确定。这就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运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到达的技术装备水平。其次,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娴熟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确定。五、论述题:1答: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运用价值:商品能够满意人们某种须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运用价值;价值:商品中凝聚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离开了价值的运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运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详细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详细形式的劳动,它所表达的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详细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异的人类劳动;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详细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那么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3无论是商品的运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详细劳动缔造了商品的运用价值,抽象劳动缔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缘由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缘由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运用价值和详细劳动:每一种详细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意人们必须的、特殊的须要,即具有特殊的运用价值,因此,详细劳动生产商品的运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缔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异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缔造商品价值。2答:(1)价值量是指凝聚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而劳动量又是由劳动持续的时间计量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2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生产某种产品的实力或效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由市场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随着各部门大多数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变更而变更。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是必须时间内商品运用价值的总量,而不会影响商品的总量,这样,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缔造的价值总量不变。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就越多,单位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少。可见,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运用价值总量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3答: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根底。它说明白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根底之上。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根底。马克思利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提醒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并提醒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三、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供给了科学依据。4答:1在私有制条件下,从生产的过程来看,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进展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他们自己确定,劳动成果也归他们自己支配。因此,他们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但是,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彼此都是为了满意其他人的须要而生产的,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局部。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冲突,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根本冲突,是因为以私有制为根底的商品经济的内在冲突有: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冲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冲突。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冲突是商品经济的根本冲突。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详细劳动才可以复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运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假如私人劳动不能被成认为社会劳动,详细劳动就不能复原为抽象劳动,运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内在冲突的产生和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冲突的产生和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冲突是简洁商品经济的根本冲突。5答:运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统一体。 1统一性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物品都不行能成为商品。两者之间相互依靠,互为条件。价值的存在要以运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价值寓于运用价值之中。 2对立性 价值和运用价值的冲突可概括为“二者不能同时共主”从生产者的角度看,生产者生产了商品的运用价值,但对他来讲有意义的是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价值而必需放弃运用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他关怀的商品的运用价值,为了获得运用价值他必需放弃价值。可见无论是谁都只能在价值和运用价值中获得其中之一,二者不行兼得。这就是二者的冲突。这种对立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是运用价值和价值的冲突统一体其次章 货币一、名词说明: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1.在以下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置5斤苹果B.顾客购置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置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了5斤苹果2.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A.有特殊的运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自身也有价值D.可作为支付手段3.各种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此时此刻某一种商品上,这一价值形式是:A.简洁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4.形成通货膨胀的缘由是 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须要的金属货币量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须要的金属货币量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须要的金属货币量D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须要的金属货币量5在简洁价值形式“1只羊=2把石斧”中,2把石斧处于 A. 相对价值形式 B. 肯定价值形式C. 等价形式 D. 一般价值形式6在简洁价值形式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是 A. 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B. 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 充当等价物的商品D.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7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 流通手段 D. 价值的表现形式8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哪个职能派生出来的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9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 可以用观念的货币 B. 必需是现实货币C. 必需用金属货币 D. 必需是支付债务的货币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A. 不会发生 B. 可能发生C. 取决于商品数量 D. 是不行幸免的三、多项选择题:1.确定必须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B.商品的价格水平C.货币发行量D.货币流通速度E.商品价格总额2.某消费者的以下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A.购置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B.企业支付职工工资10万元C.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E.交付车库租金200元3.货币的根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B.价格标准C.流通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4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相互关系是 ( ) A. 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B.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 C. 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引起的 D. 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效劳 E. 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根底5市场经济是 ( ) A. 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B. 生产者之间劳动交换的一种形式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根底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D. 从微观方面优化资源配置 E. 在商品经济开展到普遍化阶段出现的 6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和物之间的交换关系,事实上是 ( ) A. 商品生产者相互比拟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 B. 详细劳动化为抽象劳动的关系 C. 困难劳动化为简洁劳动的关系、 D. 个别劳动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 E. 私人劳动化为社会劳动的关系7在简洁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 ) A. 运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 详细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 困难劳动成为简洁劳动的表现形式 D.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 E. 商品成为货币的表现形式8对纸币的以下论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纸币产生于价值尺度职能 B. 纸币产生于流通手段职能 C. 纸币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根底 D. 纸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E. 纸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9必须时期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 ( ) A. 社会生产的产品总量 B. 流通中待售商品总量 C. 商品的价格水平 D. 商品价值的大小 E. 同一单位的货币流通速度10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和区分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