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1801492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某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某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建议书(代用地申请可行性研究)游客服务中心项 目 建 议 书(代用地申请可行性研究) 目 录第一章 总论21.1概述21.2报告简要结论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2.1项目建设背景22.2项目建设必要性2第三章 项目市场与需求分析23.1项目市场分析23.2项目需求分析2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功能分布24.1项目概况24.2建设规模24.3项目经济指标表24.4项目规划示意图2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25.1项目区域现状25.2项目地块现状25.3项目区域建设条件2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26.1设计依据26.2设计指导思想26.3规划设计原则26.4项目定位2第七章 资源利用27.1资源利用27.2资源节约措施2第八章 节能与绿色生态28.1资源节能2第九章 环境保护29.1环境保护依据29.2防治要求29.3环境保护的措施2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210.1编制依据210.2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210. 3安全措施方案2第十一章 项目进度计划211.1项目安排原则211.2项目进度计划2第十二章 项目招投标212.1招标依据212.2招标范围212.3招标方式212.4招标组织形式212.5本项目招标情况一览表212.6投标单位资质要求2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13.1估算范围及依据213.2总投资估算213.4资金筹措2第十四章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2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214.2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214.3社会风险分析2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215.1结论215.2建议2第十六章 附件、附图、附表2III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2页 共35页第一章 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1. 项目名称: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2. 主办单位:有限公司。3. 单位简介:1.1.2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 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市旅游发展规划(20032020);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省环地区旅游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和规定以及市的有关规定;2. 编制原则项目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贯彻国家发展旅游事业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符合国家及市建设规划和旅游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或过于集中。对项目一次规划,经批准后,根据需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的不同,可一次或分期实施。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1.1.3项目背景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市旅游发展规划(20032020)、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等文件的总体要求,指导和促进市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新的跨越和又好又快的发展,将会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将市建设成为旅游强市和华东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市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依托市等旅游度假区,开发山水度假精品,建立游戏文化标杆,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与做法,依托7公里临湖岸线资源,将建设成为国内首家以国际水准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地区时尚的湖滨旅游度假胜地,力争将该区域创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在地区已经颇具影响力,顺应这个良好的发展趋势,需要建设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进一步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工作,为前来度假区的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以适应这个极具市场潜力的旅游度假区的高速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游客接待、旅游导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营造一个生态、时尚、创意、智慧的游客服务氛围,给前来度假区的游客非同凡响的服务体验。以此带动度假区,成为以国际水准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地区时尚的湖滨旅游度假胜地,力争将该区域创建成为明星旅游度假区。1.1.4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的主要范围如下: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内容、规模、地点;环境保护及节能;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劳动定员;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报告简要结论1.2.1研究简要结论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是响应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背景下,旅游度假区业态必不可少的配套服务设施项目。项目的实施主要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综合性服务,同时起到生态保护和环境改造、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游客接待、旅游导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营造一个生态、时尚、创意、智慧的游客服务氛围,给前来度假区的游客非同凡响的服务体验,力争将该区域创建成为明星旅游度假区。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本项目符合国家和产业战略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市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同时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良好,因此项目可行。项目的各种建设条件较好,资金来源有保障,建议项目实施。1.2.2项目用地本项目用地。项目尚未拿地,建设条件尚不完备。项目需进行用地申请。1.2.3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用地。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用房。同步实施环境绿化、地面停车场地及水、电、气等配套设施。1.2.4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单位1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建筑占地4建筑层数5机动车位其中小车车位大车车位1.2.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万元。2资金筹措:有限公司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1.2.6项目建设周期2017年7月2018年6月。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旅游休闲行业背景我国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4大客源输出国。我国旅游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和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首次将发展旅游业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继续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国内旅游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机遇,将进入战略提升时代、旅游强国时代、全民旅游时代、休闲旅游时代、品质旅游时代和旅游国际化时代。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产生地,地区的旅游业将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区域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将率先进入休闲时代;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产品共建和市场共拓的局面正在形成;旅游产品加快升级、旅游产业加快转型,旅游业态不断创新;区域旅游市场需求的趋旺和消费市场的转型,特别是休闲度假迅速兴起,形成新的区域旅游发展形势。区域旅游竞争力和旅游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1.2旅游休闲行业背景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市旅游发展规划(20032020)、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等文件的总体要求,指导和促进市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新的跨越和又好又快的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将市建设成为旅游强市和华东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市将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构建以满足市民日常休闲为基础,满足外来游客休闲需求为主导,以城市休闲区、环城游憩带、乡村休闲区、旅游度假区为空间支撑,以观光休闲、娱乐休闲、文化休闲、美食休闲、商务休闲、购物休闲、康体休闲、教育休闲、养生休闲等为主要功能,各类专项休闲度假有机补充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2.1.3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7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认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提升。会议强调,要以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让国民享受更加便捷安全、多彩快乐的旅游之美。一直以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在国务院确定旅游业改革发展三大政策措施和意见中,旅游业被定位为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适用于现代服务业的政策规范,可以适用于旅游业,这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功能、正确认识旅游业的作用定了调,并为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国务院洞悉中国民众消费需求的变化,从关注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感的角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趋势,把促进旅游业改革与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国内出游人次已经超过32亿,作为旅游消费者的中国民众更加强调旅游的品质,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走马观花,细分旅游市场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民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民众对于旅游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甚至形成了出游需求的“堰塞湖”。面对急速增长的民众需求,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用创意设计创新旅游产品,让游客享受更加便捷安全、多彩快乐的旅游之美。”这些要求在意见中再次被强调、细化。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依托市等旅游度假区,开发山水度假精品,建立游戏文化标杆,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与做法,依托7公里临湖岸线资源,将建设成为国内首家以国际水准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地区时尚的湖滨旅游度假胜地,力争将该区域创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在地区已经颇具影响力,顺应这个良好的发展趋势,需要建设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进一步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工作,为前来度假区的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以适应这个极具市场潜力的旅游度假区的高速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游客接待、旅游导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营造一个生态、时尚、创意、智慧的游客服务氛围,给前来度假区的游客非同凡响的服务体验。以此带动度假区,成为以国际水准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地区时尚的湖滨旅游度假胜地,力争将该区域创建成为明星旅游度假区。综上所述,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正是在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规划发展的大背景下所需要的。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是响应国家旅游战略规划的需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成为继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旅游法之后的又一旅游业重要纲领性文件,显示了国家旅游战略的新规划。一直以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在国务院确定旅游业改革发展三大政策措施和意见中,旅游业被定位为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适用于现代服务业的政策规范,可以适用于旅游业,这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功能、正确认识旅游业的作用定了调,并为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以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让国民享受更加便捷安全、多彩快乐的旅游之美。因此,集游客接待、旅游导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将可以营造一个惬意的游客服务氛围,是响应国家旅游战略规划和转型升级的需要。2.2.2是培育旅游服务文化的需要长期以来,国人的旅游观念还是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没有培育出真正的休闲游的概念,休闲旅游文化长期缺失。休闲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旅游形式,是国家旅游规划倡导的发展方向。发展休闲旅游,一要走集群化产业创新路子,改变眼下低、小、散的状况,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集聚区。二要走差异化产品开发路子,发展各具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三要走现代化设施建设路子,用创新的理念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因此,尽快建成配套的休闲旅游服务设施,是更好地服务游客、适应游客休闲的需要。2.2.3是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需要旅游业本身具备极强的低碳环保属性,而我国传统文化正在成长为旅游业的核心内涵,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使我国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引导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倡导全社会为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而共同努力,规划以“宜居、宜业、宜游”与“产城融合、景城一体”的思想,统筹试验区城镇建设。突出城镇地域文化特征,充分提炼地域文化内涵,促进城镇旅游化建设,形成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区与市场服务区。因此,旅游配套服务中心是积极开发休闲旅游、提升旅游服务体验、实现旅游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2.2.4是完善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需要围绕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建设旅游强市的要求,遵循“整合与开发并重,优化与创新同步”的旅游产品开发方针,全市发动,发掘旅游大资源,集中力量,培育旅游大亮点,积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开发和品牌提升,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主导,以文化旅游为特色、商务旅游及其它专项旅游共同发展的旅游产品格局,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依托市等旅游度假区。目前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在地区已经颇具影响力。顺应这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建设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是进一步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工作、为游客提供良好服务、适应旅游度假区高速发展的需要。2.2.5是提高旅游承载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旅游度假区快速发展,同时周边嬉戏谷景区、生态露营地景区的开发,旅游配套设施明显滞后。项目建设接待中心、停车场可以规范旅游接待业,提高交通承载能力,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和促进旅游消费,有利于提高旅游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改善旅游环境,打造特色旅游休闲度假业,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旅游综合开发。旅游业作为正在培育的支柱产业,被喻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是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政策导向,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对于推动旅游业发展,繁荣旅游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均有重要的意义。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据测算,旅游业一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5人就业,通过旅游开发能带来直接的旅游收入和相关旅游业服务收入,也能改善当地经济结构,活跃地方经济,有效地带动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旅游承载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章 项目市场与需求分析3.1项目市场分析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内旅游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加速发展。从1994年起,旅游人数年增长率都在6%以上,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加强,如此高的发展速度在也是世界罕见的。因此,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今日十几年内中国将在世界旅游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4大客源输出国。目前,我国居民的出游方式也在悄然转型,正由传统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休闲度假是经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发展休闲度假最关键的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有钱,有支付能力。第二是有闲,既有旅游的时间。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我国公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大大增加,旅游已成为大家满足温饱之后的一种新需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公民的旅游形态开始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化升级。据统计,目前中国主要客源产出地的三大经济区域,、珠三角、精进环渤海达到休闲旅游以成为这些地区居民更高层次的旅游消费。二是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休假制度的实行,标志着制约休闲度假旅游的“有闲”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它不仅使我国节假日的分布更合理,同时使光大居民得到更多休闲和出游的时间,形成了两天双休日、三天小长假、七天黄金周的科学合理、分布均衡的假日体系。从节假日的总天数看,全年法定休假日达到115天,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准。尤其是法定的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出台,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强制实行休假制度,会激发更多的工薪阶层加入到休闲旅游队伍中来。因此项目市场前景具有较大潜力。3.2项目需求分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出游观念的日渐成熟,经过初期单纯以观光为目的的发展阶段之后,将转而追求更新的旅游方式。人们外出旅游,再有了一定的旅游经历之后,更渴望身心测底的放松与休闲的生活或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小住几天,或到度假区修身养性一番,远离城市的喧闹在大自然中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度假旅游市场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都市周边的周末短期度假和节假日度假以初期雏形,整体上正在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根据国际通常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专家指出度假需求从产生、发展到具备一定规模所需的时间并不长,我国3-5年内可望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度假市场,这以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将为旅游业创造出旺盛的需求。根据查机构调查,在今后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对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展第一位,生态环境产品占第二位。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建设集游客接待、旅游导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营造一个生态、时尚、创意、智慧的游客服务氛围,给前来度假区的游客非同凡响的服务体验,以此带动度假区,成为以国际水准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地区时尚的湖滨旅游度假胜地,将会是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发展机会。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功能分布4.1项目概况本项目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用房2972。同步实施环境绿化、地面停车场地及水、电、气等配套设施。4.2建设规模本项目用地12894,约19.34亩。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用房2972。4.3项目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指标单位1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建筑占地4建筑层数5机动车位其中小车车位大车车位4.4项目规划示意图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5.1项目区域现状5.1.1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位于旅游度假区。位置示意图如下:5.2项目地块现状本项目用地12894,约19.34亩。项目尚未拿地,建设条件尚不完备。项目需进行用地申请。5.3项目区域建设条件5.3.1自然条件市地处中纬度,离海较近,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4;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071.5毫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2047.5小时;无霜期长,年平均227.6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南偏东。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地区的河流属长江水系平原水网区,北有长江,南有和鬲湖,京杭大运河由西向东斜贯中央,形成一个北引江水,汇流运河,南注两湖的自然水系。5.3.2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建设场地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按0整平后,场地土层厚0.788.94m,按不利条件考虑,为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值0.40s,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5.3.3社会经济发展条件1. 市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北临长江,南濒,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是中国“大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同时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中国最富庶的“苏锡常地区”。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港拥有万吨级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和石化专用码头;民航航班可通达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现辖金坛、溧阳两市和、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9.2万人。历来经济发达,是江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荣获“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等称号,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20位。2. 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西北部,濒,衔湖(西),东邻江阴、无锡,南接宜兴,西毗金坛、丹阳,北接城区、新北区,总面积1246.6平方千米。境内平原宽广,地势低平,河网稠密。平原占总面积的99%,其中水域占总面积的27.4%,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区有耕地4.07万公顷。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2700多年的古城建设史和25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先后诞生了19位帝王、9名状元和1546名进士,为全国县级之最。境内的春秋淹城遗址是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城池,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发达、人文荟萃,历史上这里曾形成“阳湖文派”、“恽南田画派”、“词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县级区域经济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历届“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均名列前10位,是“中国明星县(市)”、“中国首批小康县(市)”之一。5.3.4交通条件本项目附近有沪宜S48高速公路、S342省道、S232省道,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5.3.5水电及通讯供应条件1. 供水:由旅游度假区既有市政给水管供给,生活与消防泵房另据详细规划确定。2. 供电:由周边道路电缆接入,地块内按供电部门要求配置变电所。3. 通讯及闭路:由周边道路电缆接入,地块内按有关专业部门要求配置通信机房及有线电视机房。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6.1设计依据1. 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 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和规定以及市的有关规定;5. 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6.2设计指导思想1. 依托原有地形与道路,充分利用原有植被,不破坏原有生态状况,加强生态保护。2. 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项目的工程内容、体量面积和配套设施应满足项目的使用要求,让使用者满意和舒适。3. 适应已选定的场址。在已选定的场址范围内,合理布置景观和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网的位置。4. 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设施的基础、结构和采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政府部门及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5. 经济合理。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6.3规划设计原则1. 提高品质原则: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尊重人的生活行为特征,体现对人的关怀,倡导先进的消费理念,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创建健康的消费场所,营造一个自然美的生态旅游中心,打造都市中的怡然栖息之地。2. 增值增益原则:充分挖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保证优良品质的前提下遵守节约集约资源原则,以体现良好的社会效益。3. 个性化思维原则:空间环境与建筑单体设计充分体现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理想建筑的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特点,项目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充分利用总体平面的优化布置,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通过活泼且具有鲜明个性的设计手法,以生态的理念布置绿化、水景,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营造优美的环境和个性鲜明的建筑,形成鲜明的个性。4. 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创造丰富的、适宜的具有个性的不同层次活动空间,实行环境空间系列对不同行为方式的支持,塑造富有活力的整体空间环境。5. “均好性”配置原则:以道路为骨架组织全区的空间秩序,并在规划的各个层面诠释收放有序的空间形态,体现建筑景观的均好性,通过合理的布局,为人们营造良好的休闲环境,长远规划,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6.4项目定位项目定位为集游客接待、旅游导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营造一个生态、时尚、创意、智慧的游客服务氛围,给前来度假区的游客非同凡响的服务体验。以此带动度假区,成为以国际水准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地区时尚的湖滨旅游度假胜地,力争将该区域创建成为明星旅游度假区。第七章 资源利用7.1资源利用本工程非资源开发类,没有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森林等自然矿产资源进行开发,故不对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展开分析,只简要介绍如下。7.1.1资源开发方案本工程不属于资源开发类项目,对资源开发方案不予论述。7.1.2资源利用方案本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耗用的自然资源及原材料为:钢材、水泥、木材、混凝土等。材料在有其生产的企业,可以就近取材。钢材与水泥在当地有生产企业,本工程就近取材,可节约建材采购费用和运输费用。7.2资源节约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如今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建设行业是民生性、社会性很强的行业,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建设单位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装备,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采取以下资源节约措施:1. 多渠道推进建筑节材,拉动新型建材应用。因地制宜选择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粉煤灰、矿渣、石粉等工业废料资源作为本工程建设的主导墙材。2. 大力应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体系和建筑材料。在附属建筑场所中运用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如钢结构。3.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施工现场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建筑过程的劳动生产率。4. 积极推行“绿色施工”。通过有效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绿色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创建节约型工地,在施工过程中节约使用煤、电、油、气等资源,降低建筑施工能耗。第八章 节能与绿色生态8.1资源节能8.1.1节能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6152号);省节约能源条例(第二次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90);8.1.2能源消费种类、来源1. 能源消费种类:电力:二次能源;天然气:一次能源;自来水:耗能工质2. 能源来源:电力由电网供给,可由周边道路已有10kV电力电缆接入。天然气:由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供给,从周边燃气管网接入。自来水:该项目自来水由通用自来水厂供给,从周边自来水管网接入。8.1.3节能措施建筑节能主要从建筑设计规范、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面考虑。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根据固定建筑和构筑物布局及负荷分布,分散设置变、配电房,使变、配电房靠近负荷中心,降低线路损耗;负荷动态变化设备采用变频器实时控制,做到按需供电;照明光源采用以高效荧光灯和节能灯为主、采用节能型电子镇流器。所有变配电设备、开关、光源及灯具,均采用新型低耗节能产品。公共照明开关采用自断电延时开关。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配置充足的水流量计量器具,对用水量进行精确计量。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入户管水压大于0.35MPa者设减压阀。空调选用“中国能效标识”一级,满足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的要求。第九章 环境保护9.1环境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9.2防治要求9.2.1项目水污染防治要求1. 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应通过临时污水收集池、隔油池等设施收集处理后接入城市污水管网;项目建筑施工废水应经沉淀池、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严禁将施工期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2. 营运期:项目排水体制实行“雨污分流”。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废水必须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经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接管水质应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B类标准。9.2.2项目大气污染防治要求1. 施工期:建设方应按照市政府关于颁发的通知(常政发200996号)文件要求加强管理,防止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采用洒水抑尘、限制车速、保持施工场地的洁净、避免大风天气作业等措施控制施工期扬尘。2. 营运期:项目应落实报告表中各项废气防治措施,食堂油烟必须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相关要求后排放。9.3环境保护的措施本工程的主要污染有施工期间的建筑粉尘、建筑施工噪声、建筑垃圾及营运期的污水、垃圾等。具体控制措施如下:1. 项目建设中,石料运输、堆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止粉尘扬散的措施,确保不对外环境造成影响。2.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3. 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如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同时尽可能采用施工噪声低的施工方法。4. 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设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破裂。5. 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砂浆、石灰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物一起处置。6. 在施工中产生的污水要进行沉淀处理,不要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7. 建筑垃圾叫环卫部门的特种垃圾处理单位统一处理。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10.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营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营业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5第3号局长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1996第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22号);省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7月1日施行);省劳动保护条例(1994年10月23日发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其他相关规范标准。10.2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本项目建筑施工场所危险源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失稳,造成坍塌等。2. 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3. 焊接、金属切割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不符合,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4. 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5. 室内涂料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重大危险源。6. 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工地饮食不卫生,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等。施工现场发生较多的伤害事故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火灾、触电、车辆伤害、中毒等10多种,其中最多的主要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五大类,占到各类事故总数的80以上。10. 3安全措施方案针对以上危险因素,本项目拟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 本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 施工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开工。3. 施工单位必须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4. 施工单位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 本项目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依法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6.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7. 从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依法经安全作业 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8. 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组织施工。第十一章 项目进度计划11.1项目安排原则为合理安排项目建设周期,加快建设进度,项目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制定详细的总体进度计划和专业工程计划,分项实施。2. 项目涉及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公用设施的建设,这些公用设施需与市政、电信、电力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因此项目在建设的同时,必须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施工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3. 项目施工点多,具有不同专业施工同时进行的特点,必须切实合理规划,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避免相互干扰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力求工期合理,质量保证。4. 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项目进度报告,通过项目进度报告的进度信息,对项目进展情况有所了解,针对报告所指出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尽早采取预防措施。5. 项目实施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要到位。11.2项目进度计划项目拟于2017年7月开始实施,计划2018年6月竣工,工期12个月。项目建设计划图如下:时间项目建设年建设年建设年建设年建设年建设年第1-2月第3-4月第5-6月第7-8月第9-10月第11-12月项目可研及审批勘察规划设计项目招投标三通一平等基础及结构施工内外装饰设备安装基础设施及配套联合试运转第十二章 项目招投标12.1招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9号;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省依法必须招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专章和核准招标事项的规定;省招标投标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和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7158号)。12.2招标范围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项目情况,本工程招标范围包括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监理、重要设备、主要材料等。12.3招标方式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项目情况,本项目招标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12.4招标组织形式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项目情况,以及建设单位情况,拟采用代理招标组织形式。12.5本项目招标情况一览表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序号内容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备注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1勘察设计3土建施工2施工监理4设备采购与安装12.6投标单位资质要求根据本项目规模及有关资质标准,投标单位资质拟要求如下:序号投标单位资质要求1勘察、设计乙级及以上2施工单位二级及以上3监理单位乙级及以上4重要设备、材料供货单位具有供货能力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1估算范围及依据13.1.1估算范围本项目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组成,其中建设投资部分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构成。13.1.2估算依据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及历史数据;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及经验数据;市工程造价管理处发布的工程造价案例;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各种取费规定;其他费用收费标准: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财建2002394号文件规定计列。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白蚁防治费、审图费、防雷减灾费、城建档案编制整理费按地方规定计列。临时设施费:参照计标(85)352号文计列。勘察设计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取。前期咨询费:按计价格19991283号文计列。工程监理费: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规定计列。招标代理费:按招标代理服务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文计列。标底编制费:按苏价服2004483号文计列。结算审核费:按苏价服2004483号文计列。基本预备费:按照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CECA/GC 4-2009)。13.2总投资估算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面积或数量合计一建设投资部分1工程费用1.1主体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精装修工程1.2辅助工程1.3公用工程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其他(电信、路灯、有线电视)1.4室外工程绿化工程广场场地道路2工程建设其他费行政事业性规费建设单位管理费临时设施费勘察设计费工程咨询费工程监理费招标代理费标底编制费全过程跟踪工程造价审计费联合试运转费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二建设期利息投资总额13.4资金筹措本项目所需资金采用多元化筹资模式:项目公司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第十四章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本项目是响应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背景下的新型旅游业态项目,将改变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满足城市定位的需求,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 从根本上解决了旅游接待不佳的环境面貌,有效地规范旅游接待环节。2. 与现有度假区的建设开发相互配合,提高交通承载能力,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和促进旅游消费。3. 有利于提高旅游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提升旅游经济发展的竞争力。4. 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14.2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项目由于对当地居民就业、收入和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而受到当地群众的接受,项目无特殊的文化要求和技术要求,与当地文化技术能够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项目承担单位要求为拥有开发资质的民营企业,有较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本项目虽然规模很大,建设期长,但需要承担单位加强能力建设,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以加快建设进度,降低运营成本。14.3社会风险分析对所在地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表明,项目的主要社会风险存在于对拆迁居民的安置补偿以及旅游项目销售(消费)问题上。项目承办单位在确定和实施方案时,应积极与拆迁居民进行沟通,充分考虑其意见,帮助谋划其未来的生计,以取得一致的意见,化解可能的社会风险,为此,本项目将采用公平的拆迁补偿标准,使拆迁居民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同时还将与政府合作对拆迁后的居民给予合理的安置。另外面对激烈的旅游假日经济市场竞争,承担单位将制订积极有利的营销策略,以强劲有力的态势,迅速实现资金的回收,降低项目风险。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15.1结论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是响应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背景下,旅游度假区业态必不可少的配套服务设施项目。项目的实施主要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综合性服务,同时起到生态保护和环境改造、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游客接待、旅游导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营造一个生态、时尚、创意、智慧的游客服务氛围,给前来度假区的游客非同凡响的服务体验,力争将该区域创建成为明星旅游度假区。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本项目符合国家和产业战略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市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同时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良好,因此项目可行。项目的各种建设条件较好,资金来源有保障,建议项目实施。15.2建议1.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以及符合环境保护要求。2. 本项目税前收益较好,但税后指标略有不足,因此项目单位应当在合理的框架或前提下,申请在项目建设阶段和项目经营阶段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以使得本项目进入可持续经营发展的良性轨道,更好地造福人民。3.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投资,把项目建成优质工程、形象工程。第十六章 附件、附图、附表1. 企业营业执照;2.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3. 项目规划示意图;4. 工程咨询企业资质证书。第 32 页 共 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