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教材 以生为本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765141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透教材 以生为本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吃透教材 以生为本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吃透教材 以生为本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吃透教材 以生为本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 一、从师本走向生本 。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关系,大家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构建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的局面,实现教学相长。要想真正做到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分析教材,对教材二次开发。 (1)要真正解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备课时要特别强调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使其互为背景,真正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各部分教材的特点、地位、作用。吃透教材,对教材深加工,对教材再生成,对所讲的内容要烂熟于心,理清楚本节课的知识点与过去哪些知识点的有关联,复习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点能为我新的内容做铺垫、做迁移,这个知识点在本单元中处于什么的位置,可以延伸到以后的那些知识点,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收放自如, 游刃有余,居高临下的驾驭教材。 (2).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物理方法。 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中应该认真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物理方法,并在教学中予以渗透。教师只要有意识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方法的教育,就能使学生逐步学会从纷繁的物理现象象中,通过理想化及简化、类比等方法,独立地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逐步形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些物理方法的挖掘和培养不仅对学生的高中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 2.了解学生,开展基于学生的教学。要洞悉学生,要清楚哪些经验他们已经有过了;今天要学的会用到过去学过的那几条;学生原有知识、原有的经验是那些;学生的情感状态怎么样;多数学生的需要得是什么;学生建构上的困难是什么,针对这些困难,我应该从哪个角度或者从哪个地方搭个台阶,然后把它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了解清楚以后,在讲课时就要做到:学生已经懂的,检查就可以了。学生看了教材就可以看懂得一些内容就让他看书就可以了。学生看了教材也不懂,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可以懂的,就让学生讨论。学生不懂,看了教材也不懂,经过讨论还不懂的就需要老师讲课。老师讲了学生还不明白还不懂,就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设计搞清楚就可以了。 3.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注意力。 这里有两层意义,第一,各种教学方式有各种教学方式的功能;第二,恰当的变换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速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消除个人的思维僵化。 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推理、分析能力。 让学生听讲,提高学生接受能力,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 让学生探究,锻炼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归纳、分析、记忆能力等。 之所以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是因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时间限度的,超过限度,注意力下降,兴趣疲劳。小学生注意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初中生也不超过10分钟,高中生不超过30分钟。总之,课堂教学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教师本身特点、教学资源灵活变化才能收到好的结果。 4.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参与。 新课程提出教学方式的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强调学生参与。以此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参与的目的,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每堂课要求学生参与都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 初中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形式不断变换,这不是弄虚景好热闹,小学的课堂更是热闹非凡。这样做,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因为不那样做是不行的。研究记忆的专家对记忆的研究结果是:自己读过的能记住10;自己听到的20;看到的30;听到同时又看到的50;自己叙述过的70;一边做一边说的90.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设、交流合作的条件。这不是时间的浪费,而是真正把时间用在了刀刃上。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上升的过程。可见,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多花时间用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上。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积极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考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找出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认真思考有利于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认真思考能使人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使学生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问,一些好的问题,有效的问题,能够激发学习者思维、点燃学习者思路的火花。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一是老师设计的问题不需思考,单一性问题,即问即答,不是问题,学生一起回答的问题,滥竽充数。二是总是担心学生回答不符合预设的效果,一旦出现意外和错误总是等不得,于是,急不可待的引导着,以自己的思路推进者,拽着、牵着、赶着学生走,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问题;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贴近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室外、校园外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就像火星掉到汽油里一样,学生头脑里的火炬就会立即被点燃。 4.善于提问的习惯 就是进行批判性的质疑,不轻易的认同别人的观点,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牛顿的挑战,挑战精神对创造的意义太大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让学生知道任何现实东西都是不完美可以在创造的。敢于怀疑书本、老师和权威。 5.复习归纳总结的习惯 引领学生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 每学习一个单元,要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构成面,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6.科学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挖掘隐含条件,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策略。 1. 创造情景培养兴趣。 情境是什么:情景就是生活事件;生活中的问题;文化背景。 如果你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创设教学情境,每一个教学情境都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与实验相结合。就能让学生再积极的氛围中参与到教学中去,把学生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2.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培养兴趣。变换手段,将直观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心理共鸣。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物、实验、模型挂图等直观性教具、五光十色的自然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并通过幻灯、录象、电影、教学软件等不同手段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 3.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培养兴趣的又一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找到学生的缺点越多,学生对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就越低。更可怕的是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这种否定后会失去自信,甚至自暴自弃,会使教育的力量作用于学生发展的反方向。没有哪个学生会因为教师指出的缺点越多,他的进步就越快。如果教师经常责备学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和对立情绪,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本人及所教的学科都不感兴趣。相反,只有了解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与学生真诚相待,才会和学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发生兴趣。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越多,学生就会在乐观自信的状态中爆发更多潜能。 4、通过成功的体验培养兴趣。 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有些后进生不喜爱物理,并不是他们从来对物理不感兴趣,也不是从没认真去学,而是因为他们过去大多只有失败的痛苦,而没成功的欢乐。因此,教师应满怀深情地对所有学生寄予希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具有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需要教师的具体帮助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恰如其分的赞扬,关注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使他们不断增强信心。 总而言之,“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因此,教育既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也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和体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学到知识,得到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嘉祥县第一中(新校区)学程兆见,济宁市骨干教师,嘉祥县拔尖人才,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电话:13792362697;邮编:272400.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