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愚公移山学案2 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556589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愚公移山学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愚公移山学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愚公移山学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愚公移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下面各句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翻译以下两个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 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二、研习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2)对移山,妻子、智叟、孙子和“遗男”态度各怎样?(3)对待移山,愚公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4)概括愚公及智叟的形象及用意。三、品析课文1、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及作用。2、.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四、拓展延伸1、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五、小结,欣赏歌曲愚公移山,体会愚公精神。六、随堂练习1、用原文回答问题: 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 ;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 ;智叟的态度是: 。2、课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的人物描写方法。3、“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_ _ _ _ _4、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 _ _5、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愚公移山答案第一课时:一、1、j bn chn ku shung cu h chng s zng2、寓言 列御寇三、2、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一) “指”通“直”,直到“反”通“返”,往返“惠”通“慧”,聪明“陇”通“垄”,高地“厝”通“措”,放置“亡”通“无”,没有(二)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用箕畚装面向着险峻的大山(三)(1)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 (上了山),(2)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3)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4)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5)你太不聪明了!5、(1) 愚公率众移山 故事开端愚公驳斥智叟 故事发展移山愿望实现 故事结局(2)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3)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河曲智叟亡以应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四、1、这两句话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意在存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大,越显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也就越显出愚公的形象的高大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2、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六:课堂测试1、rn;chng;s;y;h;chn;ku ;shu;yng。2、(1)还愁什么挖不平呢?(2)冬夏换季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3)你太不聪明了! (4)你的思想太顽固了,顽固到不可改变的程度。3、(1)方圆 方向 (2)并 曾经 (3)愁什么 加强反问语气4、(1)“反”同“返”,往返。(2)“惠”同“慧”,聪明。(3)“亡”同“无”,没有。(4)“厝”同“措”放置。5、天帝是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第二课时:一、1、C2、(1)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2)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二、(1) 两座山非常高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率子孙荷担者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 妻子是“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的。(3) 智叟认为人力有限,不能改变自然,愚公认为人定胜天;智叟用短浅、停滞观点看问题;愚公用长远、发展观点看问题。(4) 愚公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他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用意:作者反用其意,是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智叟的“智”反衬愚公的“愚”,加重了对比色调,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三、(1)A愚公有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B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对比。C孀妻弱子与智叟的对比作用:对比,烘托了人物的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2)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四、1、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六、随堂练习1、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语言描写3、不相同。“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