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2380781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发布时间:2012-02-18 浏览:475 人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第一课时主备:教务处 教研室 审核: 核定: 授课时间: 班级: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学法指导】一、知识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我知道的鲁迅还有:狂人日记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二、知识预习 速读课文,找出以下生词,读后,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确凿() 菜畦() 桑椹() 油蛉() 斑蝥() 缠络() 攒 () 珊瑚( ) 豁( )敛 () 脑髓() 陌生() 人迹罕至() 觅食() 竹筛()秕谷() 系() 书塾()三、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两个部分内容,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3、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有趣)的百草园(枯燥)的三味书屋4、默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百草园中有趣的动植物神奇的传说冬天在雪地捉鸟的快乐【复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确zo(凿)菜q(畦)桑shn(椹) 斑mo(蝥)cun(攒)成 脑su (髓) 蝉tu(蜕)倜tng(傥)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班蝥消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秕谷罕见C.书塾臃肿觅食恭敬D.质朴缠络绣象和蔼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A.确凿(zo)斑蝥(mo)菜畦(q)B.皂荚(ji) 桑葚(sn) 油蛉(lng)C.珊(shn)瑚秕(b )谷蝉蜕(du)D.盔(ku)甲 骨髓(shu) 倜(t)傥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写了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第二课时主备:教务处 教研室 审核: 核定: 授课时间: 班级: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3、以雪地捕鸟为例,学习怎样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一系列动作的活动【学法指导】一、情境引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研读赏析第一部分“百草园”1、默读第一段,选文中的词语,用一句话概括此段的内容(百草园是“我”的乐园)2、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因为在百草园中不仅有春夏的美丽,还有惊险的美女蛇的故事,冬天的百草园因为可以捕鸟,也变得别有情趣,所以百草园在那时是我的乐园)【合作探究】1.齐声朗读第二段读后讨论下列问题 A、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B、“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C、“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鸣蝉、叫天子、黄蜂长吟、伏在菜花上、直窜向云霄里去写的都是动物) D、请同学速读此段下面的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这部分内容)2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 (先写动物,后写植物参考答案: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3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4.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冬天百草园的内容读后,请另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捕鸟的动作,看他是否体现出一系列的动词(一系列的动词是:扫一支一撒一系一牵一看一拉)【复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菜畦() 桑葚(shn) 斑蝥()秕谷() 人迹罕至()2、第二段可谓形声色味全,春夏秋齐备,请举例说明形:“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色: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味:覆盆子“又酸又甜”春:桑葚、菜花是春末的夏:蝉鸣秋:蟋蟀3、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第三课时主备:教务处 教研室 审核: 核定: 授课时间: 班级: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草园的内容,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将我们带入儿童乐园百草园作者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否也像百草园那样有情趣呢?让我们研读一下研读与赏析:一、齐声朗读过渡段读后,讨论下面问题1家里人将少年鲁迅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那时却是怎么想的?(让他学更多的知识他错误地认为是对他过错的惩罚)2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对百草园的留恋、对三味书屋的惧怕之情)【合作探究】 默读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两人一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全班讨论1.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启蒙的地方,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三味书屋的环境;、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里的学习内容)2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拘束人的礼节:拜鹿一拜孔子,拜先生;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读的内容大多不懂)3.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几个片断,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先生知识渊博,教学认真;学生有机会就跑出去玩;趁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游戏、画画)4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5.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来衬托出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的、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的封建教育不满;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复习检测】 阅读课文“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拗过去”这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这里有哪些“乐事”?“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同“百草园”相比有何同异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主要“乐事”有三件: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这两个园都有大自然的生命,都表现了童年的鲁迅和小伙伴们有接近大自然的天性,他们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会本能地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和生机不同之处是三味书屋后的小园里的乐趣是偷得的,只能“静悄悄”地玩,而且随时会被老师“大叫”回去而且比起在百草园里看的视野的开阔,后园里的天地还是太狭窄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儿童天生具有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和欢乐的心理10、通读全文,好好体会“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探究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请分条列举童年的“我”视大自然的动物、植物为朋友的亲密无间的感情;“我”即将失去百草园这个“乐园”的沮丧;“我”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生活世界的恐惧;成年的“我”回忆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这一灾变所感到的愤激与无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感受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得封闭性和落后性。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完成学案一、基础知识题。1、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体裁),选自_。作者鲁迅,原名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4.“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5.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二、阅读第1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1、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百草园的,百草园的,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是。2、解词: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三、阅读第2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1.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找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A.|B.|C.|D.|2.这段文字的段意是什么?答:3.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是按来安排的。4.这段自然景物描写的顺序是:时间顺序(季节):方位顺序:景态顺序:景类顺序:5.作者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四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6.这段文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7.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采用的写景顺序是:()A由高到低B由静到动C由近及远D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8、文中的静态景物有、。文中的动物有:、。9、a描写形状的词语有b描写颜色的词语有c描写性质的词语有d描写声音的词语有e有情节描写的动、植物有10、属于略写的是属于详写的是11、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ABC12、这段段意正确表述的是,这段文字表现了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也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心理。A百草园自然景物丰富多彩B百草园的生活五光十色C百草园的动植物五彩缤纷D百草园中有趣的植物,动物13.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四、阅读下面文字做题。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2、用原文回答:捕鸟的条件捕鸟的结果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4、“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6.“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7.“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有人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多,要注意“所以”、“只好”两个词,说说这句写了什么?8.“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养不过夜的。”这三句写捕鸟的过程,都有哪些记叙的要素?找出来。其中第2句用了多少动词写人的动作?有什么好处?如果将第2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9.此段各句间有什么关系?10.总结一下这段话写了什么?五、阅读第9自然段做题。1.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_的作用。2.文中用到了一个排比句“也许也许也许”,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B.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C.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我”有着天真活泼的性格,尽管我要离开百草园了,但我还会回来的。B.“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已结下了朋友般的感情,我舍不得,但又不得不离开他们。C.“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做什么,尽管我喜爱这些动、植物、但是“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与他们告别了。六、三味书屋总分。1、原文中怎样描写三味书屋的环境?答:2、对先生外貌是怎样描写的?他的品格怎样?答:3、先生有哪些特点?答:七试举出本文中三处对比并简述其作用。(1)_。作用:_。(2)_-。作用:_-。(3)_-。作用:_。【答案】:7百草园无限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对比,衬托出前者生气勃勃,后者死气沉沉。三味书屋里面师生不同的活动对比,批判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三味书屋读书与屋后小园寻趣对比,反衬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无味。2、静态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泥墙根、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动物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3、a高大、肥胖、短短、断砖、莲房一般、拥肿、小球、像人形的b碧绿紫红黄c光滑轻捷d长吟低唱弹琴拍的一声e斑蝥何首乌根4、略写的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呜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详写的: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5、排比拟人比喻6、D(二)1、adejlhg2、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3、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4、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三)1、方位名称变迁乐园2、似乎:好像、仿佛确凿:确实二个词不矛盾,“确凿”说的是真实情况,“似乎”是从成人角度回忆,所以说似乎七、第9段是过渡段,是从儿童的心理去猜测为什么去三味书屋的,表现他对百草园快乐生活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八、1、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3、不愿意回答学生提出的与课文无关的问题,对学生由“严厉”到“好起来,有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规则,也不常用,喜爱大声朗读。第1课时【学习目标】1、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理顺文章写作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重点】1、掌握文章大量的字词。2、梳理文章写作顺序。【学习难点】掌握生字词语,熟读课文。【预习导学、新课导入】1、知识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家、_家、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在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课文是 。2、我知道的鲁迅还有:3、资料助读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年7月30日80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年学。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以免外国人骗钱。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先生的家属保持联系。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感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决非是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4、我的疑惑5、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菜畦( )桑葚( ) 油蛉( ) 蟋蟀( )斑蝥( )缠络( )臃肿( ) 珊瑚( ) 攒成( )收敛( )脑髓( )鉴赏( ) 觅食( ) 罕至( )竹筛 ( )秕谷( )渊博( ) 鼎沸( ) 倜傥( ) 书塾 ( )宿儒( )蝉蜕( ) 拗 ( ) 窦 ( )锡箔 ( )和蔼( )厥 ( )淋漓( )叵 ( )确凿 ( )【确凿】 【轻捷】【人迹罕至】 【觅食】【渊博】 【宿儒】【人声鼎沸】 【鉴赏】6、新课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合作探究、拓展提高】板块一【基础巩固】快速默读课文,掌握“预习导学”部分的生字词语。板块二【文体介绍】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2、阅读这类叙事散文要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把握文章记叙了什么事件,理清它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其次要品味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内涵。板块三【课文感知】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 个部分内容,先写 ,后写 。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3、认真阅读中间段,思考:(1)品读第9自然段,说说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我”真的不知道家里人为什么将我送进书塾里去吗?连用三个“也许”,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本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 )的百草园 ( )的三味书屋5、默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课(学)后反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3、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学习重点】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检测旧知、新课导入】一、字词巩固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确zo( )菜q( )桑shn( )斑mo( )cun( )成脑su ( )蝉tu( )倜t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班蝥 消释 绅士 盔甲 B.渊博 签赏 秕谷 罕见C. 书塾 臃肿 觅食 恭敬 D.质朴 缠络 绣象和蔼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确凿(zo)斑蝥(mo)菜畦(q) B.皂荚(ji)桑葚(sn)油蛉(lng)C.珊(shn)瑚 秕(b )谷蝉蜕(du)D.盔(ku)甲骨髓(shu)倜(t)傥二、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 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由 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称百草园是 。三、导入新课“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么,这个“乐园”究竟是怎样的呢?它在“我”的记忆中是如何的呢?【合作探究、拓展提高】板块一【百草园中的乐景】一、朗读课文第二段,品味精彩的景物描写。1、本段写了多少种景物?哪些是动物?哪些是静物?动物:静物:2、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修饰词语来写景的?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有什么好处?你能仿写一个句子吗?(比如可以写青岛的美景)4、综合来看,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一是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白草园景物的概貌;“单是”则抓住“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详写百草园的内容。二是动静交替、各具特色:“不必说”写景物,“也不必说”写动物,“单是”亦动亦静,且分别从形态、色彩、声音、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形象生动,用词准确。三是虚实结合、趣味恒声:多数景物是实些,“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是虚些,通过联想和想象,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四是多角度观察、感受:眼观色,耳闻声,手触物,舌品味板块二【百草园中的乐闻】1、 快速阅读文章36段,概括内容,复述这个故事。2、 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板块三【百草园中的乐事】1、 朗读7、8段,概括内容。2、 雪地捕鸟需要哪些条件?3、 雪地捕鸟的具体动作是怎样的?你能学会吗?板块四【三味书屋】快速阅读三味书屋的部分,思考:1、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2、“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3、“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这里有哪些“乐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乐事?板块五【主旨和写法探究】1、 文章通过回忆“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段生活经历,意在表现什么?2、 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散文,从作文的角度看,文章在内容的设置、详略的安排、中心的深化、景物的描写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板块六【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对比阅读,完成下列各题(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在甲乙两文中分别选择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填在横线上(填序号)【甲文】A肥硕B肥胖C轻捷D轻快E短短F长长G莲房H肥大J拥肿【乙文】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BCEGJ2、在甲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一组关联语句,其用意是什么?你能用上面的句式造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吗?将整体的景物略写,而详写局部的景物,通过整体和局部相结合,重点突出局部景物的方法,写出百草园景色的丰富多样,点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一中心。3、在甲段文字中,作者用欢快的语言追忆了在百草园的趣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百草园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带给我无穷的趣味。4、在乙段文字中,开头为什么先强调“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了突出捕鸟带来的乐趣。5、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写百草园,体现百草园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有美景,有趣事,体现了作者对于百草园的热爱。课(学)后反思张超本文是作者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对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教学重点应放在描写“百草园”部分,而对“三味书屋”部分,因其距学生的生活略显遥远,可略学。所谓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的身心发展之说,较牵强,有概念化之嫌,可不涉及。采用“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导想像(如百草园的美景)、动手实践(如雪地捕鸟)、模拟表演(如私塾先生读书)、口头作文、书面写作等形式,努力创设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空间和氛围,真正把“讲堂”变成“学堂”。一、教学目标基于上述认识,这一课着重实现两个教学目标:(一)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的精妙。(二)体会作者轻松愉快、幽默风趣的散文笔法。二、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寻这种甜蜜,特意写了一组回忆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和情趣,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三、整体感知教师以轻松愉快、幽默风趣的语调朗读全文(或用配乐磁带),为学生理解文意题旨及风格特点作好铺垫。(如换成学生自读,效果较难保证)。四、重点学习(一)详学“百草园”部分。问:作者回忆描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以此分为两部分。大家觉得哪部分最有趣、最爱读?(百草园)那我们就重点学习“百草园”部分。能否给这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我的乐园百草园;童年的乐园;童年趣事;绿色童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答案不求一致。)“相传叫百草园”,连园名都是“相传”而来,可见年代久远。开篇即渲染一种沧桑感、神秘感,令人向往,急欲一游。第一段最后一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第一部分的“文眼”。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怀恋。问:具体描写“百草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第二段)学生齐读第二段。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百草园”的美景,并给学生时间,将之扩写得更细腻逼真:“百草丰茂的百草园,在身体四周铺展开来,空气中弥漫着百草清纯的芳香和泥土温和的气息。时而站在菜畦的垅上,弯腰间一间苗,菜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阳光下闪耀着七彩光辉。时而站在井台上,用手摸一摸石井栏,洁白而光滑。纵身从井台上跳下,仰起头来,看高大的皂角树,从墨绿的树冠上,透射下一缕缕笔直的光线,斑斑驳驳地印在地上,微风过处,无数光斑闪耀,像一地碎纸屑在翻动。爬上桑树,把柔嫩的枝条拉弯,摘一把桑椹,又红又紫晶莹剔透,不用吃,嘴巴里已溢满了口水。看到树叶里拉长声音、引吭高歌的鸣蝉了吗?看到黄黄的菜花上那只忙忙碌碌的黄蜂了吗?时起时伏,嗡嗡不已。突然,一只轻快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上云霄去了,天瓦蓝瓦蓝,只有朵朵白云飘浮着,天上早没了云雀的影子。”富有诗情画意的想像以引导和扩写训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增添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作者写百草园的概貌很有次序,反映出观察得细致:第一个“不必说”从低处写到高处,写植物,是静态,是春景,给人清新辽阔的感觉;第二个“不必说”又从高处写到低处,写动物,是动态,是夏景,使人感到人迹罕至的百草园充满生机;“单是”以后,又从动物写到植物,动物又分有声和无声,植物分可吃与不可吃,是秋景。对各色动植物的形状、声响、滋味各方面都作了恰当的点染,使人感到百草园确实生机盎然、乐趣无穷。第二段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反复诵读,限时背诵。问: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形容词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动词如“长吟”“伏在”“直窜”“低唱”“弹琴”等。用词准确、精练而生动。)教师强调:描写景象,需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巧用动词、形容词。(板书)问: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采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这种句式的容量很大,不但在“不必说”之中,做到了简略地概说,而且突出了“单是”以后的重点,让人感到仅仅“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已趣味无穷,可想而知“百草园”的佳趣一定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更勾起了读者无限美好的向往。要求学生运用“不必说”句式及恰当的动词、形容词,进行口头作文。5分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口头作文,或讲述童年玩“老鹰叼小鸡”的游戏,或回忆小学捉泥鳅的情景,或口述升入初中后的见闻。如我校的宣传走廊:“跨入初中大门半月来,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不必说宽敞的实验室仪器琳琅满目,也不必说校史陈列馆的内容丰富多彩,单是校门内两侧的宣传走廊,就有无限的情趣:时事要闻文苑天地数理世界学生风采”口头作文费时不多,却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架设了一座桥梁。描写百草园时插入的“美女蛇故事”,可不讲或略讲:这是由“赤练蛇”引起的相关联想,丰富文章内容,增添阅读情趣,涂抹神秘色彩。说明即便是惊心动魄的“美女蛇故事”,也是趣味盎然的“百草园”的一部分,中年的鲁迅依然记忆犹新。问:春夏时的“百草园”是美丽迷人、充满趣味的,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如何呢?(不下雪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作者描写雪后的百草园也是充满乐趣的,重点写捕鸟。教师要求学生熟读“扫开一块雪养不过夜的”一段,体会“雪地捕鸟”一段作者连续运用了哪些动词?(扫、露、支、撒、系、牵、拉、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捕鸟的经历,谈谈捕鸟时紧张而愉悦的心情,并准备竹筛、短棒、长绳等捕鸟用具,让学生按照鲁迅文中所指示的方法,动手演示捕鸟过程。这样,既引导学生认真看课文,体会一系列动词的准确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增添了课堂的生活情趣。教师强调:交待事情,需有条理、准确地运用动词。(板书)印发或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片断,与课文比较阅读,异中见同,扩大阅读面:“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全文见新高中语文第二册)(二)略学“三味书屋”部分问:作者如何从描写“百草园”过渡到“三味书屋”?(用过渡段)学生齐读过渡段,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的句式表达了少年鲁迅对百草园的留恋,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而且以儿童的心理来作种种揣度,更显质朴、天真、可笑。问:私塾先生给大家印象最深的表现是什么?(读书的样子)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描写,模仿先生读书的样子。若有条件,可适当化装:长衫、眼镜、胡须问: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有趣,鲁迅描写了教书先生哪些方面?(神态描写微笑起来;动作描写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语言描写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教师强调:刻画人物,需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板书)私塾先生在文中并非反面角色,作者并没有表现出对先生的恶感,也没有把主题放在批判旧教育制度上。尽管先生有些古板迂腐,但不失为一位教学认真、心地善良、值得尊敬的老人。在鲁迅看来,“三味书屋”的生活和“百草园”一样,是值得留恋和回忆的。五、梳理总结本文思路清晰,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中间用过渡段。写百草园重点写了三方面内容,写三味书屋重点写了私塾先生读书神态,层次分明。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趣,可读性很强。笼罩全文的是一种依依深情。六、课后作业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童年鲁迅的欢乐。同学们也是十一二岁,也是刚刚走出童年的大门。童年就像珍藏在你们记忆深处的桃花源,有青山、有绿水、有白云、也有蓝天;有晚归的牛羊,有牧童的短笛;更有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童年,浓缩了一段历史,一段泪珠也在唱歌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童话,一个冬天里也有花香的童话。童年的故事说不完,就像大海里的珍珠,每一颗都晶莹剔透,每一颗都熠熠闪光。同学们能不能把童年的趣事说出来给大家听,让我们也一块来分享你们的快乐呢?大家想不想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试着也写一篇难忘的童年,和鲁迅先生比一比谁写一篇难忘的童年,和鲁迅先生比一比谁写得好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 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已学过鲁迅的作品风筝,可以用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