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1167663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方法研究成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方法研究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CMP334-0 课程名称 电子商务基础 学 号 200803029 姓 名 周志龙 学 院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专 业 经济学(运输经济与物流方向) 考试时间 2010-06-30 摘要:I引言:1正文:1一、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1一)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保障。1(二) 物流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2二、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2(一)自营物流2(二)第三方物流2(三)物流联盟3三、物流模式的选择3(一)、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4(二)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5四、结论6五、相关参考文献81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方法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有望成为未来主流商务模式,而适当的物流模式是成功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对于电子商务的作用,指出物流是电子商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后罗列了三种主要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并作了相应的比较分析,指出物流模式各有优劣,紧接着在物流模式选择参考图的基础上,从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与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两个维度应用层次分析法深入探讨影响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各项因素,再结合相关权重,估算出各种模式的加权值,最后综合比较,从而为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提供一种可行的决策依据。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模式 I 引言: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因其借助互联网快速实现信息发布、查询、沟通、反馈的特点,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对于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务必处理好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关系,使之有效地运转。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流、商流,货币流,都可以通过网上沟通、网上交易、网上结算得以虚拟化的实现,唯独物流需企业花大力度以保证商品的有效流通。物流作为整个交易的最后一环,物流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商品的销售成败。而对于不同的企业,面对着不同的物流模式,往往难以抉择。因为物流模式各有优劣,企业若选择不当,轻则造成运作成本的加大,重则关乎企业的战略成败。因此,如何正确地选择一种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旨在综合比较各种物流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影响物流模式选择的各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赋予相关权重,估算出各种模式的加权值,以期为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依据。正文:一、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电子商务,通俗地说,就是把传统的商业贸易搬到网上来。它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的贸易活动,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业技术的结合体。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支撑环境,具体而言有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支撑环境,包括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另一类是外部经营环境,包括支付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安全认证等。 曹淑艳主编,电子商务教程,第16页,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中,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环节重要的一环,随着企业在网上交易其他成本的降低,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物流,指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为实现商流转移而进行的接收、储存、包装、搬运、配送、运输等实物处理与流动过程。 李爱民,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比较研究,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保障。商流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将商品所有权由买方转移到买方,但实际上在交易合同达成后商品实体并没有立即发生转移,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流活动才告以终结。因此,物流在电子商务交易的商流中起到了后续者与服务者的作用,没有现代化的物流,电子商务的开展将难以实现。(二) 物流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 张焕梅,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业发展,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电子商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用户只需呆在家中借助因特网便可以实现购物的目的,而如果消费者网上所购商品迟迟不能送到的话,电子商务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高效率的物流系统,才有高效率的电子商务,才能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缺少强大的物流支撑,电子商务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二、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 对于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物流战略是其总体战略的一部分。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好配套的物流模式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地选择企业的物流模式是实现物流战略的关键。企业的物流模式是指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根据现实需要,构建相应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的有目的、有方向的物流网络。电子商务优势的确立必须以可靠、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 赖勇,浅谈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选择,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一个恰当的物流业务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流战略的三大目标:减低成本、节约资本、改进服务。按照企业外部物流的实现形式,相应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其中后两类同属于物流外包业务,区别在于外包业务中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存在差异。(一)自营物流自营模式主要指企业拥有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物流运输配套实施,独立承担物流配送业务。企业通过自营物流直接支配物流资产,控制物流职能,保证货物畅通与顾客服务质量,从而有利于保持企业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且利于企业掌握对顾客的控制权。此外,企业通过自办物流,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商业秘密的外泄与扩散。然而,对于自营物流,企业仍需慎重考虑,因为构建自营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物流仓库与构建物流网络,这不仅会分散企业的资金,影响核心能力的构建,而且资金的占用率高,投资回收期长,大大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二)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专业物流服务,也称为“契约物流”。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极大地节约物流作业成本,减少对物流作业的投资,从而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技术,克服企业内部劳动率不高的问题;还可以其大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形象。但是企业若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就失去了对物流渠道的控制权,增加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容易受制于人 周雪梅,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国外资2 0 0 9 年5 月,就物流公司来说,他们对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有依赖,但不强烈,充其量这笔交易是其众多交易中的一部分;但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物流服务质量与效率将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就国内而言,物流外包业务尚未成熟,第三方物流也难以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对于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三)物流联盟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的物流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向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李虎,企业物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9期利益是产生物流联盟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形成企业间的物流联盟能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此外,通过横向或纵向的联盟,企业可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的规模资金限制,通过联盟方式能有效地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但是,物流联盟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担心被置于物流管理之外,失去对物流渠道的控制能力;第二,担心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外泄,从而可能影响并削弱企业未来的市场地位;第三,物流联盟的利益分配难以达成一致的共识。下表是三种物流模式的比较:三种物流模式的比较表物流模式对渠道的控制能力物流成本资金占用率服务质量专业化自营物流强高高容易控制,可以不断改善,提供个性化服务不够专业,旨在为企业产品提供配套的服务第三方物流弱低低不容易控制,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专业化程度高物流联盟一般较低较高通过企业之间协商共同控制企业间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专业化三、物流模式的选择不同的物流模式各有优劣,企业在选择自营还是外包的物流模式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企业竞争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决定企业采用自营还是外包物流最重要的决策变量有来两个:一是物流外包与自营比较,是否能提高企物流营效率;二是,物流外包与自营比较,是否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归于一点就是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与自营服务相比较,是否能更好地满足企业所要求的物流服务标准。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从两个维度(即物流对于企业的影响程度和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参考图 吴晓波、耿帅著,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第16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寻求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成为合作关系的领导物 高流对企业的影响程 低度 低 高 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从上图容易看出:l 若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高,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 则宜采用物流联盟,寻求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以期弥补自己的物流劣势;l 若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较低,同时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则宜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l 若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宜采用自营物流模式;l 若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低,但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高,即企业存在物流能力盈余现象,宜采用物流联盟,成为合作关系的领导,以充分利用物流资源。但美中不足的是,上图只是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做一个粗略的估计,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下面将应用层次分析法(相关注释见本页结尾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一)、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1. 物流战略:物流战略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物流战略对企业的影响因企业所属的行业性质而定,不同的行业对物流的要求不同。对于零售、分销商而言,物流战略意义大,要求加强对物流渠道的控制,而对于生产制造商来说,物流相对而言战略重要性偏低。物流战略的影响力还跟企业所具备的物流专业人才及物流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有关,企业所拥有的物流人才越多,物流所占成本比例越大,企业物流战略意义也就越大。2. 产品自身特点: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跟企业产品自身的特点有关。不同类型的产品对物流的要求存在着差别。 陈宜,企业物流模式的决策分析,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6期 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或为主机厂做配套的企业,则要求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此外,产品本身的单位价值也影响着物流方式的选择。对于单位价值大的商品,企业倾向于采用自营物流的方式,而对于小批量单位价值低的商品则倾向于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送货。 (二)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1 成本: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物流能力的直接指标。企业的物流运作成本包括三大块,分别是采购成本、库存成本、配送成本,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 黄蓓蓓、吴光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经济学研究,物流科技,2007年第5期 减少库存数量,可降低库存费用及仓储费用,但会带来缺货率上升而导致运输费用及订货费用的增加。如果运输费用及订货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库存费用及仓储费用的减少部分,总的物流成本反而增大。2 收益:收益是衡量企业经营物流能力的经济指标。企业采用何种物流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企业利润的增加额度,若企业的利润额大幅增加,则对应的物流模式适合企业的运作。具体而言,企业取得物流收益跟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有关。企业的规模越大,物流能力越发显得重要;资金实力越雄厚,经营物流的能力就越强。附:层次分析法(AHP法)最先于2O世纪7O年代提出,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理: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方案层)相对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物流模式的选择A物流对企业的影响度B1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B2成本C3物流战略C1物流人才D1对物流的控制力要求D2配送成本D6库存成本D7采购成本D8收益C4企业规模D9资金实力D10物流占总成本比例D3产品自身特点C2产品类型D4单位产品价值D5企业物流模式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图 如上图所示,对于任何一个家电子商务企业,都可以从物流对企业的影响度(B1)和企业经营物流的能力(B2)两方面进行定量个分析。具体做法如下:对于B1而言,给不同的Ci(i=2、3)、Di (1-5)赋予不同的权重,权值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其中Ci、Di 权重的各自累加和均为1,Ci=Di * Wi,Bi=Ci * Wi (Wi为相应的权重)。同样,对于B2 而言,给不同的Ci(i=3、4)、Di (5-10)赋予不同的权重,权值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其中Ci、Di 的各自权重累加均为1, Ci=Di * Wi,Bi=Ci * Wi。最后根据B1=C1*W1 + C2* W2;B2=C3 *W3+C4*W4,算出相应的B1、B2值再结合前面的二维关系图即可做出相应的判断。四、结论通过对三种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可知,物流模式各有所长,企业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企业在应用物流模式二维图及层次分析法时,具体因素及权重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必要的话可采用专家评定法给各因素赋值),只要企业合理地给个因素赋予相关数值,就能筛选出最适合企业自身运作的物流模式。五、相关参考文献1. 曹淑艳主编,电子商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 李爱民,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比较研究,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 张焕梅,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业发展,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4. 赖勇,浅谈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选择,重庆财经职业学院5. 周雪梅,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国外资(2 0 0 9 年5 月)6. 李虎,企业物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9期7. 吴晓波、耿帅著,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8. 陈宜,企业物流模式的决策分析,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6期9. 黄蓓蓓、吴光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经济学研究,物流科技,2007年第5期 8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