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0086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的精神,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第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我省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化学教学指导意见)。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化学学科组在分析浙江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和总结其他省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研究制定的,是确定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以及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化学教学指导意见以专题为单位,分“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课标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按专题直接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摘录,便于教师检索。“教学要求”以单元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提出学生学习中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尺度。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中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学生在模块学习后可以达到的较高要求;“说明”是对教学深广度的界定。“教学要求”表述中的行为动词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行为动词相同,“教学建议”则按专题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出指导性建议,供教师参考。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式的,对关键问题作了简要说明,也有一些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化学2化学2是高中化学必修部分的第二个模块,该模块的四个专题,既有化学1相关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又较好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继承传统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化学学科发展的线索,建构了新的内容体系,阐述了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揭示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化学2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学习化学提供了更为深刻和翔实的素材和途径。从教材的宏观体系看,化学2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类,即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其中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着力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物质的性质,进而逐步展现化学学科中“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是化学1相关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提出了化学反应中的核心概念“能量”的问题;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和应用”介绍了几种最为典型的有机物的获得、性质及其应用;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则试图帮助学生在完成对必修部分化学的学习后,对化学学科建立较为整体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可以说,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化学理论和知识体系,同时也很好地兼顾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发展的实际状况。化学2四个专题与化学学科基本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专题与化学1的关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对原子和物质结构认识的发展物质结构理论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以常见物质的反应为素材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我们身边另一类重要的物质物质分类的丰富和发展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2不仅在专题内容选择与编排顺序安排上贴近生活,结合实际,而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形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加强引导。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2实现了相关教学内容的合理深化和拓展。如下表是初中科学、化学1、化学2及选修模块关于“原子结构”的不同层次要求:教材实施年级核心概念基本要求科学八年级、九年级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化学1高一(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质量数、同位素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转变;了解常见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质量数、同位素的含义化学2高一(下)元素、核素、核外电子排布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规律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二或高三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核外电子的跃迁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化学2中的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是学生在化学1研究一些重要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既是学生全面掌握自然界各类物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对“物质”概念的自然拓展和延伸。在初中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对有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本专题试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们从化石燃料、食品中能获得哪些常见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有着怎样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如何转化?人们又怎样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有机物,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注意把握分寸。除专题3外,化学2的其余三个专题均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的范畴,这些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教师不必为了追求“讲深讲透”而把原大纲规定的所有理论内容全部纳入教学要求。教师可通过一些生产生活的实例,并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化学学科的一些基本观点,并能据此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我们认为,在化学2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化学1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的延伸。一方面通过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专题的学习,适当提升学生在学科知识科学性和系统性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扩大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范围,进而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自然的延伸还体现在对物质结构、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性质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等方面。二是更多地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待和认识世界,初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已接触和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巧积极探究新的化学学习领域,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三是继续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化学2中部分教学内容是化学1相关内容的深化和发展,更多内容则涉及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思想如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问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等等,而进一步的学习还将在相关的选修模块中进行。因此,教师应整体把握教学中的度,使之既符合教学设计和课时要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的印象,又切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四是充分运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素材。有了化学1的体验和实践,师生对这类素材的运用已具备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探究活动也更具目的性和有效性,因而能促使学生全面提升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水平。与化学1一样,为了帮助教师把握化学2的教学要求,我们按教材编排顺序将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要求: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在本专题学习时应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部分学生在模块学习后可以达到的较高要求。说明:本专题教学中对深广度的界定。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一、课标内容1. 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2.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5.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6.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7. 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二、教学要求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基本要求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随元素核电荷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了解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与作用。发展要求 原子序数大于18的部分典型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史话”查阅有关元素周期律发现和应用的史料,并从历史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各种形式。 体会模型、假说等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说明不宜拓展:副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递变。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式、电离能、电负性等。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基本要求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力,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知道离子键的概念和成因,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知道共价键的概念及其成因,共价分子的特点,了解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能将共价分子的电子式转换成结构式。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从碳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发展要求 了解一些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键能的概念。 以水为例认识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说明不宜拓展: 离子键、共价键的特点和键长、键角等参数。 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分。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形成氢键的条件和原因。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基本要求从微观结构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以碳、氧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以C4H10和C2H6O为例认识同分异构现象。了解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石英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可以分成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初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特点。发展要求知道四类晶体的主要特性。说明不宜拓展:晶体、非晶态物质、液晶的区别。同类型晶体的性质比较、晶胞的计算。三、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建议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2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0.5共价键1.5分子间作用力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素异形现象1同分异构现象1不同类型的晶体1专题回顾和小结1合计102、教学方法建议(1)恰当把握概念原理知识学习的深广度,处理好与选修模块学习的关系,既打好基础、又留有余地。(2)整个专题的教学设计要围绕“结构决定性质”的主线,从三个层面上来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微粒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微粒间的作用力: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微粒间的作用差异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微粒的结合与排列: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晶体类型及其性质。(3)晶体类型仅从构成晶体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和晶体的某些特性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的关系。(4)注意直观教学,运用结构模型和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5)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本专题在化学1中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决定于它的结构,为后续课程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对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等逻辑方法;认识模型和化学用语在化学概念和理论学习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基本理论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指导意义;感受化学世界所体现的对立和统一;认识科学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贡献,感悟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 3实验教学建议(1)本专题涉及的化学实验较少,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实验,如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增补同主族金属单质活泼性比较的实验:钠、钾与水的反应;在钠、镁、铝金属性比较中可以增补氢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向新制得的Mg(OH)2、Al(OH)3沉淀中分别加入足量NaOH溶液、稀H2SO4。(2)对于钠、镁、铝单质活动性的实验,条件允许的话可设计成学生实验,既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活动性差异,又可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在化学1中已经出现过,操作前可让学生先回顾以前实验时的细节、注意点等。(4)进行镁与水反应的实验需擦净表面的氧化膜,某些实验室所配的镁条(表面褶皱)放入水中可在常温下看到使酚酞变红。(5)对于分子结构模型的制作,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器具,如橡皮泥、塑料棒等,由学生根据原子的成键方式、成键角度亲手制作。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一、课标内容1.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3.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4.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5.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二、教学要求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基本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认识可逆反应的进行有一定的限度。 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发展要求 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初步理解化学平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共存,理解反应进行有一定的限度,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说明不宜拓展: 比较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可逆反应有关转化率的计算。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基本要求 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了解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 通过实验得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并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变化理解概念。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初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能量变化计算。 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方法,合理利用化石燃料,减少燃料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发展要求 利用网络等工具进一步认识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 初步了解化学键的键能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知道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说明不宜拓展: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盖斯定律。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基本要求 通过对铜-锌原电池的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认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初步认识电解反应原理,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发展要求 指导学生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电池。 对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电极、电子的流向作出判断,并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认识电解原理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氧化铝、电镀和铜的电解精炼中的应用,了解可用电解法制备一些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单质。说明 对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只作简单了解。 对电解反应中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不作要求。 对除氢氧燃料电池之外的各种实用化学电源的反应原理不作补充讲解。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基本要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其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利用的现状。 认识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发展要求 了解现阶段的能源危机以及现阶段主要使用的能源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通过网络搜索等手段进一步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的开发利用前景。说明 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的开发利用以常识性介绍为主,不宜进行技术细节上的拓展。 通过本单元学习,立足于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建议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的限度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2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化学电源1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1生物质能的利用 1氢能的开发与利用专题回顾与小结1合计112、教学方法建议(1)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顺利地对新知识进行建构。(2)充分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反应速率、原电池、电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使宏观现象微观化、抽象问题直观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利用网络等资源,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相关知识进行搜索,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5)通过本单元学习,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化学现象,并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然、环境、能源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能源问题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认识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本专题把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联系起来,旨在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环境、能源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能源问题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认识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新能源及其应用。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3、实验教学建议(1)比较Na2CO3、NaHCO3和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的快慢的实验因实验仪器简单、药品消耗较少、实验操作方便,可让每个学生动手,以便近距离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结论更为可靠。实验操作时,可将两支试管中的盐酸同时倒入分别盛有等浓度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作对比,使结论更为直观地展现。该实验所作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Na2CO3和酸反应放出CO2的速度比NaHCO3和酸反应放出CO2的速度要慢。注意不要将以上结论描述成:Na2CO3和酸反应的速度比NaHCO3和酸反应的速度要慢。因为我们无法观察到以下两个反应的快慢:CO32-+H+=HCO3- HCO3-+H+=CO2+H2O(2)在做分析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前应先请学生根据以往化学实验的经验,猜测可能会有哪些因素影响该反应速率,让学生设计如何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并交流各自设计的实验方案。因本实验内容较多,可将【实验1】、【实验2】、【实验3】由三组学生分别完成,再由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和得出的结论,这样可使课堂教学节奏更为紧凑。(3)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可考虑补充等质量的锌片和锌粉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加深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大小也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认识。(4)氯化铁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反应的实验中要十分强调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以使学生知道氯化铁是不足量的,而碘化钾是过量的。建议在实验后的上层溶液中除了检验Fe3+的存在外,再增加检验I-也同时存在的实验。(5)氢氧化钙和氯化铵晶体反应的实验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也有,建议学生在做该实验时,教师可补充化学反应原理教材40页“观察与思考”栏目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以增强该实验的效果。(6)在“原电池”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增加“水果电池”等兴趣实验。在做氢氧燃料电池的实验中,可将发光二极管换成从音乐电子贺卡上拆下来的发声器,在实验时可产生动听的音乐,使实验更有吸引力。(7)在“电解”内容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简单仪器和药品做电解食盐水的实验,让学生重温已学知识,并能从电解原理的角度引起新的思考。4教学案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学习目标:1. 过对铜-锌原电池的实验探究,了解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 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初步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子的流向,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3.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了解有关原电池的化学史,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学习重点:1. 铜-锌原电池原理,2.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三)学习方法:“情景-探究”导学法(四)导学过程设计:程序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创设情境1.演示“苹果电池”实验。2.展示伽法尼解剖青蛙及伏特发明“伏打电池”的历史材料。思考问题,进入学习情境,解决问题。概念形成自主探究导引学生探究的问题: 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并分析反应的电子得失情况。2.铜放入稀硫酸中有无反应,为什么?3.如果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一起放入稀硫酸中,会有什么现象出现?你能假设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它吗?探究实验1: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问题分析1: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发生的反应进行电子得失分析。探究实验2:锌、铜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放入稀硫酸中问题分析2:对上述实验产生现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探究实验3: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设计出实验进行验证。问题分析3:得出自己对电流形成的解释和对这套装置的理解。合作学习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1.选择有代表性的结论。2.组织学生交流1.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2.相互质疑、修正、补充。揭示本质1.展示用Flash制作的模拟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铜放入稀硫酸中的现象和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微观过程。2. 展示用Flash制作的模拟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一起放入稀硫酸中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1.观看模拟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2.整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3.建构原电池的概念。情景分析自主学习通过对铜、锌原电池的分析,请同学判断电池的正、负极,电子的流向和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根据自己对铜、锌原电池的理解,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子的流向,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合作学习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2.组织小组发表观点。1.学生将得出的结论在小组中交流。2.通过对各小组结论的修正和补充,完成原电池知识体系建构。拓宽搜索用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有关电池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课外阅读材料。了解电池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学会一些电池的使用知识。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综述有机化学基础是在学生完成化学2第三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基础上学习的高中有机化学知识选修模块。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物质,有机物广泛存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还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等人工合成有机材料,都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化学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因此,学习有机化合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机化学基础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有机化学知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包括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及有机反应原理等;二是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首先给出第一部分知识,这样就为学习第二部分知识创造了条件。教材编排的逻辑结构见下图。教材在考虑有机化学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也注重教材内容的发散性,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教材从对有机化学学科的介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到对学习有机化合物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等),再到各类有机化合物(按官能团分类)的学习,符合有机化学最基本的学科结构的要求;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新产品、新工艺等有关应用的知识内容则具有发散性,可开拓学生的化学视野、为学生提供应用和思考的空间。有机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知识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由于在必修化学的学习阶段学生对具体的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醛、乙酸等)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在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中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介绍重点并不在于具体的有机化合物,而是较抽象或规律性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如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同分异构体的识别等。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是在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整体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历程、社会功用、研究方法的一个专题,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有机化学产生全局性的认识,感受该学科重要的社会价值,以引起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从中体验研究或生产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为学生学习后续专题“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命名”奠定情感基础。专题1分为两个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中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同分异构体的确定是本主题的重点内容,考虑到立体化学的重要性,标准通过活动探究,建议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提出了适当介绍立体异构的要求。可以说,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达到发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是标准的一大特色。在必修的化学2中,学生对一些具体的有机化合物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在专题2中,教材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分类的知识作了介绍,命名有机化合物是我们区别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手段,标准要求至少要能为常见的简单有机化合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专题3“常见的烃” 主要介绍常见的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标准要求研究烷、烯、炔、芳香烃等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并通过对代表物的研究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同时,标准还要求学生知道对自然界中烃的主要来源及其加工处理等。专题4“烃的衍生物”的主体内容是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标准要求研究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并通过对代表物的研究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同时,标准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感受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将复杂的有机化学主干知识串联在一起,编织成网络,是本模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将有机化学反应按照反应前后有机物组成、结构变化的情况加以分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充分理解反应前后价键断裂和生成情况,通过对有机化学反应的分析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地对有机化学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中“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核酸”的内容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其中糖类、蛋白质在义务教育阶段科学、高中阶段必修模块化学2中都有所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科学仅要求知道糖类和蛋白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并不要求知道其具体的性质和结构是什么。在化学2中,则是从日常生活的应用介绍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其介绍也仅限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在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则从组成、结构到性质、应用,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教材的具体结构见表所示。 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专题3常见的烃专题4烃的衍生物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一单元糖类 油脂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第二单元芳香烃第二单元醇 酚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 酸第三单元醛 羧酸教材在对常见的烃、烃的衍生物、生命活动中的有机物等各类有机物进行介绍时,十分重视各类有机物在生活、工业、农业生产中应用,以及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例如石油制品的应用、绿色化学工艺等。 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重知识内容前后结合,强调内在规律。专题1是整体介绍有机化学发展历程、社会功用、研究方法的一个专题,主要是让学生对有机化学产生全局性的认识,感受该学科重要的社会价值,以引起学习的兴趣;专题2介绍学习有机化学的一些知识基础,有机物的结构、分类、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的识别贯穿在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专题3、4、5是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介绍,涉及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可以看出,前两个专题是学习后三个专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知识的前后呼应,加强理论知识对各类有机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初步理解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例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是化学学科的一条重要原理,学生在必修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在进行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时,仍应将这一原理融合到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这就需要结合前两个专题的知识。二是要重视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立体化学知识在有机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这方面知识涉及较多。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如果准确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由于学习此模块之前学生未学习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象直观手段,如搭建分子结构模型、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机分子结构等。三是要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习兴趣。生活中有许多熟悉的物质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如石油液化气、天然气,塑料、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人造血管、液晶等有机功能材料,玫瑰花香气中的烯烃、丁香油中的酚等自然界常见物质。这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来源和合成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用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组织教学,还可以创设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的情境,进而展开实验探究,增进学生探究问题的愿望。四是要重视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探究学习主要是实验探究,由于有机化学基础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特别容易将富含探究要素的变化,演变为验证性实验,尽管也能帮助学生形成鲜明而具体的直观形象,但却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背道而驰。课程标准提供了较多的可供实验探究的活动建议,如 “乙醇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含酚废水的处理”、“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蛋白质的检验”等。有机化学知识与实际结合很紧,设计探究活动时要特别重视与学生生活情境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机化学基础各专题教学建议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一、 课标内容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二、 教学要求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基本要求1知道有机化学发展的历史和前景,领悟科学发现的艰辛,了解科学发现的意义。2了解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3了解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发展要求了解常见有机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其发展现状。说明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所涉及有机物具体的结构、化学性质均不作要求。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基本要求1知道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差异,知道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发展过程。2知道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意义和常用方法。3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意义,知道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基团(官能团)。4能根据李比希法的基本原理确定简单有机物的最简式,并结合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其分子式。5能根据1H核磁共振谱以及化学实验方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6认识反应机理在有机化学反应研究中的重要性,能用同位素示踪法解释简单的化学反应,知道甲烷卤代反应、酯化反应、酯水解反应的机理。发展要求了解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说明1关于对映异构和手性分子等知识将在专题2中介绍。2不宜展开有机化合物合成的“逆合成分析理论”的应用。3甲烷卤代反应机理只要求作一般性介绍,不宜拓展。三、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建议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1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专题回顾和小结1合计42教学方法建议(1)本专题的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同时注重让学生在亲身的探究过程中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两个转移:以教为重心转移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重心;以知识为重心转移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重心。例如,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从有机化学学科的视角来认识有机化学发展轨迹的同时,也强调有机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即有机化学在人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解决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无机化学的思维方法转移到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上来。(2)在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有机化学发展历史为线索,以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的描述向学生展现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引领学生走进有机化学,感受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3)第二单元的教学应着重介绍科学家在有机化学发展过程中对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和反应的研究的发展过程,介绍现代化学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的方法,以甲烷的光照卤代反应为例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研究化学反应历程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奇妙与丰富。(4)对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研究,标准要求学生能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氯、溴等元素的检验,知道可以使用元素分析仪等现代分析仪器测定化合物中存在的元素及其含量,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常见方法,最终要求学生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信息确定其分子式。(5)对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标准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主要从化学方法和现代物理方法(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有关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氢谱的内容是作为学生常识性了解的内容,教学中不宜要求学生阅读图谱,分析结构。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一、课标内容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2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3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4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二、教学要求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基本要求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方式,通过比较,理解碳碳单键、双键、三键之间的差异。2掌握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组成、结构和空间构型,理解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与分子内原子成键方式之间的联系。3学会用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表示常见有机物分子的结构。4了解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理解有机物碳架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等现象,知道存在立体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现象。5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发展要求1通过交流讨论,知道立体化学理论对有机化学发展的贡献。2知道立体异构与生命现象的联系。说明1不要求对有机物的立体异构进行判断或书写。2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不作要求。3复杂分子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不作要求。第二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基本要求1知道研究有机物分类的意义,学会根据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分类,知道有机物的其它分类方法。2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能正确写出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3掌握同系物概念,了解相关同系物的通式。4知道给有机物命名的意义,知道常见有机物的习惯名称。5学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发展要求了解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系统名称。说明不要求对除烷烃以外的其它类别有机物进行系统命名。三、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建议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1同分异构体1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专题回顾和小结1合计72教学方法建议(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本专题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于有机化学基础的主线,学习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将所学到的有机化学知识加以应用,并以帮助学生将庞杂的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地梳理起来,由于在化学2中已经对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作了一些简单要求,所以本模块的标准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上的加以阐述。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能准确,简单表示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价键连接情况,要能表示出简单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原子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2)对于有机化合物分类的知识,要明确其教育意义在于对分类知识建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类方法,建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框架,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并能通过所学方法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教学中要结合“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并通过运用“问题解决”的栏目,建立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基本思路。(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本专题教学的又一重点。由于课时有限,教材主要介绍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对于有机物中基的电子式书写不作要求。烷烃系统命名法是其他有机化合物进行系统命名的基础,在“观察与思考”、“整理与归纳”栏目中烷烃命名的相关内容都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呈现,目的是能动态地呈现烷烃的命名规则。教师在进行烷烃系统命名规则时也要动态地反映命名法的具体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命名规则。(4)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在化学2(必修)中获得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和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丰富他们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和物质两方面的认识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5)在有机化学基础中,大量出现了有机化合物分子空间结构,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学习本专题时,学生没有学习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也有可能在数学课程中没有学过相关的立体几何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控制教学难度,需要多用直观手段让学生有直接的感受,其中最有效的和段和方法是采用模象直观手段,如采用分子结构模型搭建分子结构,采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有机化合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图等,对有机物立体结构的判断和书写不要求学生掌握。专题3 常见的烃一、课标内容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4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5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6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7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8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二、教学要求第一单元脂肪烃基本要求1能正确区分脂肪烃、芳香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3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典型的有机反应类型。4了解不饱和烃与氢气、水、卤化氢等物质的加成反应。5能依据烯烃的加聚反应分析有机高分子的链节和单体。6知道脂肪烃的来源,了解石油化学工业中分馏、裂化、裂解等处理方法的主要原理及产物,了解石油制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发展要求了解合成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说明1烯烃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及马氏规则不作要求。2环状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不作要求。第二单元 芳香烃基本要求1了解芳香烃的结构特点。2理解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了解苯的用途。3了解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4认识简单的苯的同系物及其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5了解工业上获取乙苯、异丙苯的化学工艺,了解绿色化学工艺的含义。6知道多环芳烃的结构特点。7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发展要求1通过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应,了解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2了解芳香烃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说明1苯环的大键不作要求。2在苯环上取代的基团定位效应不作要求。3苯的同系物氧化的方程式书写不作要求。4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的性质不作要求。三、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建议单元名称内容建议课时第一单元、脂肪烃脂肪烃的性质2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1第二单元、芳香烃苯的结构与性质3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专题回顾和小结1合计72教学方法建议(1)利用“先行组织者”,为新旧知识创设联结,将“教材”转化为“学材”,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积极创建“先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增进先备知识与新学习内容的联结,让学习者在学习“常见的烃”之前,借助“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性、结构性、前导性的帮助,形成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习者较容易地掌握学习内容并且能强化保留,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2)有机化学知识庞杂,教学中重要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以使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已经了解,在学习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时同样需要要抓住这一主线,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决定其所具有的性质,而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则是在分子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由此就可以研究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同样,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有机化学反应发生前后价键的变化情况,再归纳总结有机化学反应规律,进而认识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 (3)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在化学2(必修)中获得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和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丰富他们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和物质两方面的认识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4)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烷烃、烯烃、炔烃及芳香烃的结构性质对比,充分利用“整理与归纳”栏目,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5)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观察,收集,联系生产、生活、环境中实际存在的相关问题,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对比、鉴定、论证后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完善、优化知识结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强化科学意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化学史话”、“调查研究”、“交流与讨论”和“拓展视野”等形式,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知识和技能,并内化到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3实验教学建议本专题共有2组实验,包括:苯的化学性质(溴化、硝化);苯的同系物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1)苯的溴化实验,建议以教师演示为主,由于有些仪器学生比较陌生,教师在演示时,应先把相关仪器给学生作一介绍,然后介绍装置的特点及其作用,如冷凝装置工作原理及作用;导管口为何在水面上等。要让学生了解有关试剂的作用,如碱石灰的作用;、铁粉的作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等。为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应对所得锥形瓶中溶液用硝酸银试剂进行检验。如果学校实验条件较差,也可用烧瓶代替三颈烧瓶,用长导管代替冷凝管改进成简易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C6H6与Br2(液)的混合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装置要注意气密性。在这套实验装置中用水冷冷凝器作回流装置时,应从下方入水,上方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全部冷凝装置,而不应当把“逆流操作”作为垂直冷凝管冷却的指导原则。锥形瓶上导气管出口接近蒸馏水的液面,以防止倒吸。(2)苯的硝化反应,建议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对水浴加热比较陌生,教师在演示时,应介绍水浴法的特点。在获得反应混和液时,应注意试剂的加料顺序。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橡皮塞上导管的作用等。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所用HNO3必须是浓的,否则硝化反应不会发生。浓硝酸是过量的,因为反应有水生成。应先加浓硝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