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诗词.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3434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酒译文: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交往的喧闹。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来。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主题: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和淳朴农村生活的热爱。名句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和生活。课文说明:本诗选自陶渊明集。饮酒诗共20首,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都是诗人酒后偶然的题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第五首,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它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十二年(417),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全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从哲理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 人生态度。陶渊明生活在隐逸之风盛行的时代,然而正如宋代学者朱熹所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四句诗正刻画出作者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他不像一般隐士标榜“出世”,而是“结卢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直言“心远地自偏”。正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第五句以下为第二层,写诗人从对自然界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诗人在东篱旁采摘盛开的菊花,无意中望见郁郁葱葱的庐山,这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面对着这一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旷神怡,若有所悟,其间的意趣,是不能语言来表达的。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诗人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陶诗富于理趣,这首诗就是一个代表。陶渊明躬耕田园,具有反抗黑暗现实的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在诗中流露出一些明哲保身、知天乐命的思想,读者应批判地对待。练习题:(1)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答案】(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2)C(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的情感。(3)下列对饮酒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次北固山下译文:客行的道路绕向青青山外,船儿划开悠悠绿水向前航行。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和风顺着航向,一面白帆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家信怎样寄给故乡的亲人呢?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主题: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名句欣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课文说明:在唐朝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律却使他留名青史。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这首诗的一二句写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三四句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五六句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七八句抒写思乡之情。这首写景诗的特色是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练习题:(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2分)(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答案】(1)潮平两岸阔(2分)(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2)颈联:惆怅(1分)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1分)(3)下面是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 “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之“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4)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5)关于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译文:黄昏,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乌鸦在哀鸣;潺潺流水,小桥旁边,呈现几户人家;朔朔西风,荒凉古道,疲惫不堪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已经落下,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旅人,思想思亲之情油然而生,简直要肝肠寸断了。主题:这是一副羁旅荒野郊图,表达一个长期漂泊 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名句欣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前者是凄凉的,后者是温馨的田园生活, 衬托了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课文说明:这是一首散曲,选自全元散曲。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前三句全是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与乡思。“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副优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是第一层。最后两句是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通断肝肠呢?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练习题:(1)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2)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3)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3) 登幽州台歌 译文:往前看不到往古的人,往后看不见来世的人。想到天空、大地辽阔苍茫,独自悲伤地流下眼泪。 课文说明: 陈子昂(659700)唐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开耀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后解职归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死于狱中。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幽州台,传说是燕昭王(前335前279)为招纳人才所筑。战国策燕册一中说:“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陈子昂登上台,缅怀追念,顺着历史的时间轴往前追溯,却看不见九百多年前的这位燕国之君,不禁长叹:再也看不到古代的明君。放眼后世,同样看不到广纳贤才的君主,胸中波澜涌动,感慨不已。想到宇宙茫茫,大地辽阔,自己一个人站在这里,谁能来倾听这一番豪情美意?只有悲伤流泪。这首诗慷慨悲凉,怀才不遇的苦闷寄寓其间,引人共鸣。前两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第三句俯仰天地,神骛八级;最后一句的“独”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登上幽州台,茕茕孑立,悲从中来,潸然泪下。春望译文: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战火连绵不断,一直到了眼下的三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白头发越抓越少了,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主题: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名句欣赏:(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课文说明: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757)三月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都成沦陷,一派残败的景象,但打好和善依然存在(末落入叛军之手);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花草树木照样长得繁密茂盛。“草木深”三字值得玩味,它表面是描写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慨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至此淋漓尽致地把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倾吐出来:由于感伤国破家散,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听到那动听的鸟鸣,反而更增加了自己的伤感。此句互文见义,因为无论是花香还是鸟语,都增添了诗人的“感时”“恨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诗人将“时”和“别”具体化,所“感”的“时”是“烽火连三月”,所“恨”的“别”是“家书抵万金”;而“时”是造成“别”的原因。“家书抵万金”,一来说明诗人很久得不到家人的音信,二来则说明诗人特别希望得到一封家信,在他眼里,一封普普通通的家信竟然抵得上“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头发早就白了,而经过战乱的煎熬,变得越来越少,用手一抓,(发现)少得简直就差不住簪子了。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这两句则是内心感受的外化,是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读了全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中,目睹春花,耳闻鸟鸣,感伤国事,思念妻儿,潸然泪下,担惊受怕。他希望战乱早日平息,他盼望得到妻儿的消息。他抓了抓那因忧伤而日渐稀少的白发,发现少得都有些插不住簪子了。练习题: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破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满目凄然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3、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A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心情。4(2009辽宁沈阳)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思念亲人,充满离乱伤痛之情。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译文:北风在地面打着卷儿,坚韧的白草都被吹折了,北方八月就漫天飞雪。就像一夜之间忽然春风吹来,千万棵梨树开满了梨花。雪花透过帘子飘进来,沾湿了帐子,穿着狐皮袄也不暖和,盖着锦被还觉得被子薄。将军、都护(冻得手脚僵直)拉不开弓、穿不上甲。山谷的阴面纵横散布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主人)在中军帐里为回京的客人摆酒践行,(边境少丝竹,只有)胡琴、琵琶和羌笛(伴奏)。傍晚的时候,雪花纷纷,落在军营门口,北风撕扯着冻硬了的红旗,可红旗怎么也飘不起来。在轮台东门送你上路,离开的时候大雪塞满了天山各处的道路。路随山转,很快就看不见你的身影了,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痕迹。主题:对边塞奇异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名句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描述了边塞雪来的快,下的大,边塞奇异的风光及气候特点。课文说明: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长期随军征战,到过西北边疆,对军队生活和边塞风光,有深切的体验。这是一首写边地军中送别的诗,历来广为传诵。诗歌首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高原上疾风暴雪的情景,突出其气候之奇。其中一个“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奔驰的巨大气势;一个“折”字,则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一个“即”字,申请毕肖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如此情景时的惊异之情。可诗人一时不能认同这“胡天八月”的气候,竟然以为这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世界,是春回大地、满树梨花的天下。次六句写酷寒中的军营生活。“散入”四句,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先着意写“珠帘”“罗幕”,以见主人地位之尊贵,其取暖设施之优越可以想见;但穿“狐裘”、盖“锦衾”仍觉寒冷异常,乃至将军、都护也手脚僵直,而拉不开弓、穿不上甲。“瀚海”二句从帐内写到帐外,仍紧扣“寒”来写。次四句写军中的环境和送别宴会的场面。中军为主帅的营帐,在此摆酒,足见主人殷勤郑重;边镇少丝竹,唯有“胡琴琵琶与笛”,由此不难想见边地的凄凉。主客依依,难分难舍,直到傍晚,客人才踏上归途。最后四句写雪地送别。“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蹄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传情,眼虽尽而意未绝。此诗题为送别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诗人用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幅幅壮阔的画面,在诗人心目中,边地虽酷寒,但不觉其苦;主客离别虽依依难舍,但不觉其缠绵。其气势磅礴,精神昂扬,色彩鲜明,风格别致,不愧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 练习题:5.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答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东门惜别惆怅图别后雪地思乡图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答“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7.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答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8.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本体喻体分析正确的是( C )A、本体:雪 喻体:春风 B、本体:春风 喻体:雪C、本体:雪 喻体:梨花 C、本体:梨花 喻体:雪9、分析诗歌内容有误的一项是(B )A、“北风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B、“将军难着”写天气的奇寒。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C、“瀚海里凝”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D、“中军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情景。雁门太守行描绘了将士们在靠近北方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摇摇欲坠,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凄厉的号角声战栗在秋日的晴空,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红旗不展,轻兵悄悄临近易水,天寒霜浓,战鼓阵阵响声不起。为报答国君的赏赐和恩宠,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底。主题:这首诗写敌兵压境的情形,展示了将士们决心誓死报国的决心。课文说明:“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后人多取其题面之意,咏边塞征战之事。本诗描绘的是将士们在靠近北方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全诗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两个场景。前四句写的是日落边关将士守城的情景。第一句用“黑云”一词形容敌军的来势汹汹。第二句“甲光”一词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第三、司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后四句写援军的活动。“半卷”写出援军悄然行军,“临易水”交代了交战地点。接着写双方的苦战及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这首诗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调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练习题:(1)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 “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 “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BD ) A、 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 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调。 B、 “黑云”两句就勾勒出这样的画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 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 C、 “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趁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 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 场。这里说的“报君” “为君死” ,就是指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