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整理荷塘月色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2485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整理荷塘月色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完整整理荷塘月色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完整整理荷塘月色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导学案 主编:巩义中学 李 靖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2. 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和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技巧。3. 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 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自然地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2 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积极向上的理想。2. 培养学生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即自然美。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 巩义中学四步骤八环节教学重点: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一)新课导入一 创设情景 导入设疑 1、导入 我们对荷花不陌生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月光下的荷塘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朱自清,走进他的荷塘月色。 2、设疑 请找出本文的文眼?本文的情感基调?二 自学释疑 同伴互助3、自学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 字 ,号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的长诗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 ,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 。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二)初读课文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 渺茫 ( ) 点缀( )(2)、找出表示作者夜游荷塘行踪的词语。_ (3)、本课的文眼是什么?。_ (4)、找出文中作者情感的语句有哪些?(5)、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4、讨论释疑四人一组,交流答案,相互分享成果,用红色笔勾画出不理解的问题,跨组交流。小组长总结不理解的问题。三 反馈矫正 训练操作5、反馈解疑探究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探究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6、训练矫正 总结上述问题的答题思路、做题步骤、四 延伸迁移 总结归纳7、拓展练习:说一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8、课堂小结9、作业布置 背诵文中 第四、五、六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默第四、五、六段。(一)再读课文一、自学释疑1、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_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_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_ 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2、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_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写作角度?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_ 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_ 3、齐读第6段,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_ 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_ 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_ 二、探究解疑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1、作者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用意是什么? _ _ 2、作者在第6段结尾“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8段又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里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_ _ 三、训练操作 反馈矫正(1)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2)鉴赏修辞: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1、比喻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拟人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3、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 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_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_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_4、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_ 5、鉴赏动词:找出文中富有特色动词,找出两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拓展练习朱自清将清华园中一个普通的荷塘描绘的秀美静谧,令人神往。这源于作者的想象力,试就“圆”这一图形的某一特性入手,展开想象,说明一个人生道理。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阅读朱自清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并与荷塘月色进行比较阅读。七、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