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66124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说明专篇项目名称同方(深圳)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 报告名称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建设单位深圳华溢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 2016年 03 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深规200792 号)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JZG 29-2009)4、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 10-2003二、场址现状评估分析2.1项目选址该项目选址所在地属南山区,符合深圳市基本生态环境控制线、深圳市紫线规划要求、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危害。图2.1 项目地理位置 2.2场地气候特征2.2.1、地理位置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口的东岸,北连惠州市、东莞市,南隔深圳河与香港九龙新界相邻,东依大鹏湾、大亚湾,西濒伶仃洋与珠海市相望。陆域面积为北纬225149222659(大鹏半岛南端)东经1143721(大鹏半岛鞋柴角)1134544。平面形状呈东西长(92km),南北窄(44km)的狭长形。总面积2020km2,其中经济特区面积327.5km2。深圳市海岸线全长230km,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2.2.2、气象与气候本项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暖湿,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422.3,一月份平均气温12.9,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为38.7,极端最低气温为0.2。日最高气温大于30摄氏度的天数多年平均123天。深圳地区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4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932mm,且多为台风型暴雨。全区日平均最大暴雨量282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22 mm,最小年蒸发量为1107 mm。2.2.3、基本气象分析根据深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全年的风向玫瑰图及各季和全年的风向频率见图1。深圳的地面风向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偏北风为主,春、夏季则以偏东风为主;根据深圳市近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深圳市全年的风向频率以东北风最高,秋季与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季与夏季盛行东南风。 春季 C=3.8 夏季C=7.6 秋季 C=13.0 冬季 C=4.3 全年 C=7.2图2.2-1 各季及全年风向分布2.2.4、风向日变化深圳地区白天与夜晚风向有明显日变化,深圳地区西部测站(包括深圳测站)黄田和赤湾海洋站多为白天吹西南风,夜间吹东北风,而东部测站观澜、盐田和大亚湾白天吹东南风,夜间吹北风。这主要是由于深圳湾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势,而大鹏湾呈南北走势。2.2.5、风速根据深圳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3-2008年观测记录,深圳市多年平均风速的平均值为2.6m/s,10分钟平均风速出现在1987年11月28日,为18.3m/s。全年中冬季风速较大,夏季风速较小。东北风的出现频率不仅高,而且此风向下的平均风速相对其它风向也比较大,NNE、NE、ENE风向的年平均风速为3.33.4m/s,在16个风向中居前三位。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全年图2.2-2 各季及全年风速图本方案从规划设计入手,结合深圳市夏热冬暖的气候特点,考虑建筑布局对建筑室外风、光、热、声、水环境和场地内外动植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考虑建筑周围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综合设计布局,考虑场地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3场地地形地貌分析南山区沿海湾一带为滨海平原,地势较平坦,岩性为淤泥和砂层,因河流冲积和海相沉积而成,厚度一般1015米,其下为基岩风化土层。南头半岛是本区伸向南海的部分,可分为北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以及西南部大南山等山丘,两个地形小区面积约各占半岛面积一半。 2.4场地地质水文分析2.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6】352号),该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大沙河,属于深圳湾水系,其水环境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区。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详见表2.4-1。表2.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mg/L)序号项目类标准限值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无量纲)6-93CODcr404BOD5105NH3-N2.06高锰酸盐指数157总磷(T-P)0.48总氮(湖、库以N计)2.09石油类1.0注:SS参照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的相应标准2.4.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详见表2.4.2表2.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单位:mg/L,pH、大肠菌群除外)序号项目类1pH(无量纲)6.58.52总硬度4503NO3-204NH4+0.25Cl-2506SO42-2507总大肠菌群(个/L)3.08CODMn3.0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总大肠菌群:个/L)2.5场地生态环境分析:南山区地处珠江口东岸,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平地、台地、山丘相间,从北向南可分为北部山丘盆地区、中部低丘台地区和南部孤丘平地区三级地形,由北向南逐级下降。南山区地貌形态以花岗岩风化土层为主,岩性为含石英砂粒的硬质粘土;谷地为风化土层,上覆14米厚的冲积和洪积松散砂性土,局部夹有砂层透镜体。2.6场地周边环境分析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项目东侧和北侧为荔香公园,西侧为南光道,南侧为南山人民检察院业务办案大楼。地理位置毗邻深圳大学和行政区域中心。区位优势明显。2.7场地市政设施分析2.7.1供水项目所在区域已经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有稳定的自来水的供应。但是,深圳属于全国重点的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的缺乏已经引起广泛重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本项目拟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器材,采用水表计量、及时发现漏损及时减少浪费,合理组织雨水排放利用,为深圳市节水工作作出积极贡献。2.7.2供电项目所在地已经解决了供电的问题,从居民的照明用电到当地工业区的用电都能得到稳定的供应。电力供应来自市区的供电网络,项目附近无高压线缆通过。2.7.3供气项目所用燃气供应由市政燃气管网提供。2.6.3通信所在区域已经解决邮电通讯问题,有良好的邮电通讯服务。2.6.3再生水项目所在地无市政中水回用系统,拟设置雨水回用系统,回用雨水用于绿化浇洒、水景、道路冲洗等。三、项目的基本信息四、绿色建筑目标的合理确定。4.1是否符合或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根据本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项目绿色建筑等级为不低于国家一星级的要求,本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按国家一星级设计,满足规划任务书的要求。4.2是否符合或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对项目的相关规定根据深圳市龙华新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20122015年)要求所有新建民用建筑项目至少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一星级标准要求,政府投资项目根据项目特点适当提高标准要求。本项目位于南山区,项目按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设计,可满足政府对项目的要求。4.3投资估算和效益本项目按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需增加384万余元投资成本,约62元/ m2,实施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后,本项目每年可节能50%、节水15000吨,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高效的生活空间。五、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适宜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说明5.1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措施5.1.1建筑外立面研发楼外立面采用中空夹胶低辐射玻璃,回迁住宅及配套宿舍采用竖向金属百叶和大窗形成公建化处理,通过优化设计,不对周围建筑造成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5.1.2区域优化布局本项目整体布局采用围合式布局,合理控制建筑间距,在园区内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调整建筑布局,避免产生涡流区及风速过大区域,为人民生活、休闲、健身等提供一个优良的活动空间。5.1.3低冲击开发(LID)本项目通过设置绿地、透水地面、雨水调蓄池等方式,有效降低场地外排雨水量,减小城市雨水排水压力。5.1.4污染源处理1)废水本项目污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生活污废水统一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周边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要求。2)废气项目废气主要是备用发电机尾气、厨房油烟等,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后,备用发电机尾气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的二级标准;油烟去除效率和排放浓度均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的相关要求进行。3)噪声该项目场地内噪声主要为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场地内生活噪声、建筑室内的机电设备噪声、以及研发用房的生产噪声等,本项目采取了绿化植被,设备减震,优化场地内车辆管理规定等措施控制场地内噪声。 4)固体废物各类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置,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项目商业餐饮产生部分餐厨垃圾,餐饮产生的潲水油属于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中饮食业产生的废油脂及植物油加工产生的残渣,应严格按照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处置,转运出本区域后,则不会对本区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工业废物拟分类收集后交废品回收单位回收,废塑料拟回用于生产。5.2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5.2.1建筑形体优化本项目建筑造型上突出的装饰线条,起到外遮阳的额作用,结合双层低辐射玻璃的使用,减少维护结构系统能耗。合理建筑朝向与开窗面积,建筑的主朝向为正南北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大于0.7,东西向窗墙比不大于0.5。5.2.2围护结构节能措施本项目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的规定,建筑屋顶采用浅色饰面,屋顶内设置贴铝箔的封闭空气层,采用可蓄水的多空材料做屋面。5.2.3暖通系统节能 1)分体空调选用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10 的节能型产品(即第2级),(即满足CC4500W,EER3.40W/W;4500WCC7100W,EER3.30W/W;7100WCC14000W,EER3.20W/W的要求); 2)空调系统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的规定,不采用电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5.2.4电气系统节能 1)优先采用节能光源,荧光灯采用LED灯管,建筑室内照明功率密度小于下表要求。所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且建筑室内照度、眩光值、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规定。 2)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 3)提高照明效率及采取措施减少频闪效应; 5)空调、水泵、照明、电梯等尽可能细分,相应设置智能电表,便于能耗统计分析和管理,设置建筑通风、空调、照明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提高系统管理运营效率。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5.3.1避免管网漏损措施 采用水表计量,及时发现漏损并减少浪费。 低区充分利用市政水压,直接采用供水方式。控制建筑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 给排水系统使用的管材、管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管道与管件配套;采用高性能阀门;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其基础处理方式。5.3.2节水器具卫生器具、水嘴、淋浴器等卫生器具及配件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的要求。5.3.3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项目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主要收集屋面和地面雨水,储存在地下室的雨水储水池内,经物理方式处理并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供绿化灌溉使用。清水池设有自来水补水管。收集洁净雨水至储水池的管道上设电动阀,平时常开,储水池内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关闭电动阀。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措施5.4.1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本项目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5.4.2高强高性能材料本项目不少于70%的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5.4.3简约化设计项目造型简洁,建筑构成要素有实际使用功能,不为追求标志性效果而做异性构件。5.4.4可循环和废弃材料应用本项目选材可考虑使用可循环材料,尽量选用新型环保材料。5.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技术措施5.5.1室内通风本项目总平面布局和朝向有利于自然通风,且在方案阶段优化室内布局,确保室内能形成有效通风路劲,室内通风效果良好。5.5.2室内采光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5.5.3噪声控制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应该分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噪声影响周围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避免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3:00-次日7:00)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尽可能使动力机械设备比较均匀地使用。2)对项目施工进行合理布局。3)从控制声源和噪声传播以及加强管理等角度对施工噪声进行控制:A控制声源有意识地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对于开挖和运输土石方的机械设备(挖土机、推土机等)以及翻斗车,可以通过排气消声器和隔离发动机震动部分的方法来降低噪声,其他产生噪声的部分还可以采用部分封闭或者完全封闭的办法,尽量减少振动面的振幅;闲置的机械设备等应该予以关闭或者减速;一切动力机械设备都应该经常检修,特别是对那些会因为部件松动而产生噪声的机械,以及那些降噪部件容易损坏而导致强噪声产生的机械设备。B控制噪声传播1) 水泵采用高效率、低噪声型设备,并设减震装置。2) 水泵房采用吸声和隔声措施。3) 将各种噪声比较大的机械设备远离环境敏感点,并进行一定的隔离和防护消声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局部地方建立临时性声屏障,声屏障可以设在面向环境敏感点的施工场地边界上,如果产生噪声的动力机械设备相对固定,也可以设在机械设备附近。C加强管理对交通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要加强管理,运输车辆尽量采用较低声级的喇叭,并在环境敏感点限制车辆鸣笛。另外,还要加强项目区内的交通管制,尽量避免在周围居民休息期间作业。5.6运营管理技术措施5.6.1本项目区域内各耗能环节,包括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办公设备、热水能耗等独立分项计量。5.6.2设置合理完善的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5.6.3本项目设置有垃圾收集站点,并设置废电池、纸张、玻璃、塑料和金属专用回收箱5.6.4设备主干线尽可能集中设置,地下室采用电缆桥架,竖向设强弱电竖井,方便维修、改造和更换。六、绿色建筑的增量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6.1计算基准本项目增量成本计算基准为满足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JZG 29-2009)的建筑。6.2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投资估算6.2.1投资估算项目建筑面积:62098m2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 384.4万元单位面积增量成本:61.9元/ m2实现绿建采取的措施单价标准建筑采用的常规技术和产品单价应用量应用面积(m2)增量成本(万元)备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15万元/套无01套20090.8715隔声楼板50元/m2无016146.2662098227.5节能灯具2562098155.2合计384.4注:1、成本增量的基准点是满足现行相关标准(含地方标准)要求的“标准建筑”; 2、对于部分减少了初投资的技术应用,其增量成本按负数计; 3、备注部分填写是否有政府补贴/优惠政策及依据。6.2.2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每年可节能50%、节水15000吨,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高效的生活空间。七、绿色建筑自查结论附表1: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自查表(公共建筑)承 诺本项目的建设单位(深圳市华溢云计算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项目方案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内容自查结论的真实性、科学性、合理性负责,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特此说明。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深圳市华溢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方案设计单位(盖章):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方案设计时间: 2016.03 项目基本信息22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自查信息表:编号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要求实施情况简述自评结果证明材料形式审查1方案设计文件齐全。提交方案文本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2绿色建筑专篇内容齐全。提供绿色建筑专篇满 足 不满足绿色建筑专篇场址评估1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及相关功能区划的控制要求。项目选址符合深圳市规划要求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2场地安全,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危害。无洪涝、滑坡和含氡土壤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危害和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和有毒物质的危害。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绿色建筑专篇3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充分利用表层土。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充分保留和利用场地内的地形、地物、植物、构筑物等。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控制项1建筑设计应避免产生光污染。采用中空夹胶低辐射玻璃,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绿色建筑专篇2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区域布局合理及本项目建筑低矮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绿色建筑专篇3场地内无超标污染物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达标后排放满 足 不满足绿色建筑专篇4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造型简洁,构成要素有实际使用功能,装饰性构件较少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绿色建筑专篇结论控制项是否全部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满 足 不满足可选项1场地内环境噪声要求。室外声环境满足要求满 足 不满足总平面图、绿建说明专篇7.22建筑规划布局应进行自然通风定量分析设计。场地风环境有利于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及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合理布局,场地风环境满足要求满 足 不满足总平面图、绿建说明专篇7.33屋面绿化面积占屋面可绿化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屋顶绿化比例大于50%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4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场地内配有自行车停车场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绿建说明专篇7.55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设有三层地下室,满足要求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6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的设置。城市开放公共通道和公共空间,并具有绿化休闲功能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7无障碍设施设置要求。设置无障碍坡道等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8公共建筑的有利朝向。建筑主朝向为正南北向向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9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布局和朝向有利于自然通风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绿建说明10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建筑平面布局与空间安排合理,合理布局有可能引起震动的噪声和设备满 足 不满足报建文本、总平面图、绿建说明专篇结论可选项是否80%以上满足条文要求。满足_10_项,占总项数的_100_%。自查结论方案设计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要求 是 否八、附件:绿色建筑分案设计相关模拟分析专项报告8.1日照分析8.1.1 参考资料8.2.1.1 参考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2009)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2.1.2 分析资料来源说明由委托方提供以下资料: 本项目的总平面图及建筑单体平立剖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效果图及其他相关资料; 本项目基地内及周边的地形图。8.1.2 评价标准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对日照评价依据两个标准:标准一: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2009)对住宅日照设计提出了明确的相关要求: 5.5.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1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标准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规定如下: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下表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改区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VII气候区气候区、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h)816915日照时间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本项目为新建宿舍,日照的要求为:50%的套数大寒日日照不低于3小时。8.1.3 技术路线8.1.3.1 软件介绍日照的分析和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需要用多系统化的思想解决从小区规划、单体设计到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环节的问题。对于现有建筑的日照进行客观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合理的利用现有建筑,本工程采用天正日照分析软件,天正全面解决了全国各地任何时段的日照分析问题,计算科学准确,使用简单方便。是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规划方案审查及室外采光和园林绿化等领域强有力的日照分析工具。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如下所示:天正日照分析软件主要功能框图8.1.3.2 主要计算依据1)真太阳时太阳位置计算采用真太阳时。换算公式:真太阳时 = 北京时间+时差-(120- 当地经度) / 15。2)太阳方位角计算 cosA= (sinhsin- sin) / (coshcos) 。 -180A180或 0A360; -180t180或 0t360。 3)太阳高度角 sinh = sinsin + coscoscost; -90h90。 4)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 cost = -tantan;负值为日出时角,正值为日没时角。 5)时角 t = 15(n-12); n为时间(24时制)。 6)赤纬近似公式23.45(N-80.25) (1-N/9500)。式中:N-从元旦到计算日的总天数;-纬度。7)日影长度计算公式 l = H coth;式中:H 为建筑物高度,h为太阳高度角,l为日影长度。 3.3 数理模型本报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设计图纸等其它相关资料建立本项目室外日照模拟分析模型。若由于委托方提供资料不实或方案变化而导致分析差错,我方将不予保证。 3.4 分析区域本项目室外日照模拟计算模型主要参考项目的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建立,本报告重点分析深圳市恩斯迈工业厂区项目的室外日照状况。 3.5 边界条件设置(1)地理位置: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2)计算日:大寒日(3)计算时段:8:0016:00(4)计算面:首层楼板0.9m高的外窗位置,即默认的窗台底面3.6 评价内容日照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整个A907-0145招拍挂用地项目的总体日照情况,寻找建筑之间的互遮挡关系。然后定量分析建筑零平面的日照小时数分布,给出多点区域分析图,定量评价日照质量。8.1.4 模拟结果分析图8.1 日照模拟图从日照模拟效果图上可以看出,本项目标准层宿舍的日照时数大概在23小时左右。5 结论通过对本项目日照状况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日照间距按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条款控制1、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本项目配套宿舍满足冬至日一半房间满窗日照不小于 1 小时2、根据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本项目回迁住宅满足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 1 小时3、项目周边住宅及宿舍均满足同规范的相关日照要求8.2室外噪声分析8.2.1模拟概述8.2.1.1 项目概况该项目选址所在地在南山区南光路与南学路交汇处,符合深圳市基本生态环境控制线、深圳市紫线规划要求、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危害。图8.2-1 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场地交通平面图8.2.1.2声环境概述声环境是环境物理中的一方面。声环境就是通过人耳所感知的周围声音活动的状况,人们可以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属于声环境的范畴。建立良好的高层建筑声环境目的是创造符合人们听闻要求的舒适环境。高层建筑声环境有两个部分组成:室内声环境和室外声环境。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声环境,必须控制室外噪声源(主要是道路交通噪声)的干扰,切断传播途径,减小建筑内部社会生活噪声的影响。8.2.1.3参考资料本项目主要参照资料为: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 委托方提供的A907-0145招拍挂用地项目总平面图、建筑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效果图及其他相关资料。8.2.1.4 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几条对室外声环境设计提出了明确的相关要求:5.1.10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5.5.9 合理进行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环境噪声最高限值。表1 区域环境噪声限值表类别昼间夜间0504015545260503655547055注: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根据深圳市政府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 号)的声功能划分文件,此项目执行3类标准。8.2.2 技术路线2.1 软件介绍由于建筑环境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区域室外声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本工程采用Cadna软件,简介如下。Cadna是由德国datakustik公司出品的专业环境噪声模拟软件系统。Cadna软件计算原理源于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ISO9613-2:1996户外声传播的衰减的计算方法。软件中对噪声物理原理的描述、声源条件的界定、噪声传播过程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噪声计算模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完全相同。我国公布的GB/T17247.21998声学户外声传播的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ISO9613-2:1996标准。因此Cadna软件的计算方法和我国声传播衰减的计算方法原则上是一致的。国内6个单位试用结果表明,利用Cadna软件预测的电厂、公路、铁路、小区环境噪声水平与利用GB/T17247.21998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规定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与实地监测结果相比模拟误差在1dB(A)以内。Cadna已经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证。2.2 计算理论基础接收点位置的等效连续顺风倍频带声压级 对每个点声源和它的虚源,从63Hz 到8000Hz标称中心频率的8个倍频带用式(1)计算: (1)式中: 由点声源产生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 );指向性效正(dB),它描述从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级偏差程度。对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全向点声源,0 dB ;从点声源到接收点的声传播时,倍频带衰减。式(1)中衰减项由式(2)得出: (2)式中: 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加屏障引起的衰减;其它多方面(树叶、工业场所和房屋群)引起的衰减。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目前预测公路交通噪声一般采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进行处理。其基本思路是将公路上汽车按照车种分类(如大、中、小型车),先求出某一类车辆的小时等效声级:式中:第 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第 类车的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dB(A);在指定时间 (1小时)内通过某预测点的第i类车流量;测量车辆辐射声级的参考位置距离,15 m; 从车道中心到预测点的垂直距离,m;第类车的平均车速,;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小时;地面覆盖系数,取决于现场地面条件,a0或 a0.5;代表有限长路段的修正函数,其中、为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由遮挡物引起的衰减量,dB(A);混合车流模式的等效声级是将各类车流等效声级叠加求得。如果将车流分成大、中、小三类车,那么总车流等效声级为:2.3 计算模型本报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设计图纸等其它相关资料建立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模型。若由于委托方提供资料不实或方案变化而导致分析差错,我方将不予保证。2.3.1 模拟分析区域 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室外声环境模拟计算模型主要参考项目的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建立,本报告重点分析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的室外声环境状况,其他区域不予考虑。室外声环境分为白天和夜间声环境状况,从而更好的说明整个项目周边的声环境状况。2.3.2 模拟模型通过对项目场地实际情况分析,本项目周边的主要噪声源为项目南边和项目西侧的两条宽分别为7m和12m的公路,因此在软件中设置了三栋建筑和两条公路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2.3.3 边界条件设置1、本项目只考虑道路噪声源,不考虑项目区域内部噪声源。2、还在规划中道路声源不需考虑3、项目外部主干道声源设置如下:车流量:南光路:100台/小时;夜间:20台/小时车速:南光路:60KM/h; 路面材料:降噪沥青路面。3、计算区域取离各平台高1.5m.进行计算分析,并且同时考虑白天与夜间噪声。8.2.3 模拟结果图8.2-3 项目人行高度处白天声压级分布图(色阶图)图8.2-4 项目白天西面立面声压级分布图图8.2-5 项目白天西立面间声压级分布图图8.2-6 项目白天南立面声压级分布图图8.2-7 项目白天北立面声压级分布图图8.2-8 项目白天东立面声压级分布图图8.2-9 项目夜间南立面声压级分布图 图8.2-10 项目夜间东立面声压级分布图 图8.2-11 项目夜间北立面声压级分布图图8.2-12 项目夜间西立面声压级分布图图8.2-3、图8.2-4是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人行高度处白天声压级分布图。由图可以看出,白天建筑受到南光路的影响,外围的声压级均在60dB以下,项目利用一层大堂对声环境质量要求较低的特性,对项目内部声环境也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所以内部声环境质量较好,声压级均在65dB以下。图8.2-9,图8.2-12是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人行高度处夜间声压级分布图。由图可以看出,夜间沿街建筑声压级都在55dB以下,满足3类区域标准。8.2.4 结论通过对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室外声环境的状况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的内部声环境基本都满足规范要求,靠道路侧的建筑外围噪声值也满足要求。2)达标判断同方云计算研发应用中心项目经过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并结合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得出结论:项目声环境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第5.5.9条合理进行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8.2.5 改善建议A、围护结构方面由于外围道路的噪声值与规范要求相差不大,在沿道路侧的住宅外围可以考虑加强围护结构方面的隔声措施。(1)可以改善门缝的密封措施,对于同样的门和门框,采用不同的门密封方式时隔声量相差可以达到10dB以上,密封条可以采用海绵橡胶条、乳胶条、硅胶条等。(2)采用中空玻璃进行隔声,中空玻璃的隔声量在31dB左右,但为了更好的隔声,注意避免吻合效应。B、绿化方面在交通交汇处或道路旁加大建筑退缩,并用以作为绿化,有效改善敏感处声环境。例如在南侧规划的道路与西侧主干道南光路交叉口处,可以采取种植高大乔木或者中型乔木等绿化措施。C、住宅空间布局方面在住宅空间布局时,可以将走道、厨房、卫生间等房间放在沿街位置,对卧室形成声闸作用。8.3室外通风模拟8.3.1报告概要本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室外风环境分析与评估; 室外风环境改善方案;8.3.2项目概况该项目选址所在地属龙华新区观澜街道,符合深圳市基本生态环境控制线、深圳市紫线规划要求、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危害。8.3.3 风力等级及对人体的影响本项目自然通风的评价主要以Beaufort风力等级作为标准。风力等级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3-1。对室外风环境而言,当小区内风为轻风或微风时(风力等级23级),人们活动感觉较舒适,可以实现自然通风的舒适性。当小区内风为和风以上时(风力等级4以上),可能对人们的活动造成一些不便甚至威胁,成为风害。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建筑物周围人行高度处风速要求低于5m/s,以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30-2009的要求建筑物周围人行区域距地面1.5m高处的风速放大系数不大于2,80%人行区域距地面1.5m高处的风速放大系数不小于0.3。表3-1 Beaufort风力等级及对人体的影响风力等级名称相当于平地10m高处的风速(m/s)对人体的影响范围中数0无风0.00.20无感1软风0.31.51不易察觉2轻风1.63.32扑面的感觉3微风3.45.44头发吹散4和风5.57.97头发吹散、灰尘四扬、纸张飞舞5清劲风8.010.79感觉风力大,为陆上风容许的极限6强风10.813.812张伞难,走路难7疾风13.917.116走路非常困难8大风17.220.719无法迎风步行9烈风20.824.223阵风可以将人吹倒10狂风24.528.42611暴风28.532.63112飓风32.633注:图中4级为室外舒适风速极限。8.3.4 风况与数据分析8.3.4.1软件参数设置本项目采用phoenics模拟软件进行场地风环境预测。采用气象台的主导风速风向设置场地入口边界,风速随高度变化服从指数分布,即梯度风。根据气象学原理,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换算: u=0.533u_i z0.2 式中 u为z高度处的风速(m/s);ui为参考高度处的风速(m/s);z为距地面的高度(m)。此公式考虑了实测存在的周围遮挡情况。假定出流面上的流动已充分发展,流动已恢复为无建筑物阻碍时的正常流动,故其出口边界相对压力为零;建筑物表面为有摩擦的平滑墙壁。本报告对过渡季风况进行模拟,风速为3.0m/s,东南风。8.3.4.2 风环境模型 根据项目总平面图,建立室外风环境模型。8.3.4.3 过渡季风况分析图8.3-1 过渡季室外人员区1.5m高处风速云图图8.3-2 冬季室外人员区1.5m高处风速云图图8.3-3 夏季室外人员区1.5m高处风速云图图8.3-4过渡季迎风面背风面风压分布图图8.3-5冬季迎风面背风面风压分布图图8.3-5夏季迎风面背风面风压分布图在过渡季东南偏东风作用下,本项目整个室外人员活动区域风速约为2.25m/s,最大风速为4.3 m/s;过渡季风况下室外通风流畅,漩涡区较小,有利于减少污浊空气;80%人行高度风速放大系数为0.60.9。过渡季迎风面风压平均值约为8pa,背风面风压为-3.5pa,前后压差约11.5pa。自然通风情况良好可以使人体感觉舒适,减少空调的使用,有利于节能。在冬季东北风作用下,本项目建筑周边风速约为3.1m/s。在夏季东南风作用下,本项目整个室外人员活动区域风速约为2.4 m/s,其中约80%的范围内,人行高度风速为0.33.9m/s,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夏季迎风面风压平均值约为10pa,背风面风压约为-2.5pa,前后压差约为12.5pa,有利于夏季形成室内自然通风。夏季自然通风情况良好可以使人体感觉舒适,减少空调的使用,有利于节能。8.3.5 结论 根据过渡季风况分析,项目整个区域内风环境良好,过渡季和夏季人行高度1.5米处风速分别为2.25 m/s,0.3m/s3.9m/s,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对室外风速的要求;其中约80%的范围内,人行高度风速放大系数约为0.31.2。8.3.6室外风环境改善措施要使建筑周围或的良好舒适的风环境,就要适当的增加建筑之间的间距,同时要合理的布置建筑的相对位置,引导风的流动,避免建筑布置在风影区内和防止在建筑周围形成过大的速度的风,创造良好的室外风环境。8.3.6.1 错列式、围合式布局错列式、围合式布局都可以得到速度适中且比较均匀的风场分布,外部风场的不舒适区域较并列式布局下的范围小,具有较多的舒适风速区域。气流运动与不同建筑形体的结合存在对外和对内两种方式,从对外界微气候环境最小影响程度来说,相同基底面积的状况下,平面呈圆形,建筑边界越光滑,建筑背风向形成的压力越趋于稳定,边角强风影响程度也就越小,但上风向处风压及风速相对于方形体量稍微复杂,凹口平面特征比凸口平面特征更容易形成向上或向下的强气流。8.3.6.2 迎风面为外凸的平面形式建筑迎风面的平面形式是外凸或者内凹,将会产生不同的涡旋气流走向。如果建筑迎风面的平面是外凸的形式,将把更多的建筑周围的气流转移开来,化解一部分迎风面涡旋的气流。8.3.6.3 台阶状形体为了减小上部风受到建筑界面阻挡后下行,对地面及街道造成的影响,建筑的形体还可以依据高度做退台处理。相关城市规划法规中规定,沿街建筑高度应依据街道宽度而定,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随着建筑不断增高,形体上应做退台处理,减小建筑对街道形成的压抑感。这种退台处理缓解了建筑迎风面涡漩气流,下风向的能量,在退台处风力不断的受阻,进而能量不断衰竭。上部退台后,街道底部峡谷风力有所减弱,并化解了街道上不利的风环境状况。这样所形成的建筑物风影区范围也相应的减小。8.4室内通风分析本项目室内通风通过设置一定的面积比例的开启扇,幕墙10%,外窗35%的可开启面积,shi8nei布局合理,有利于诱导室内自然通风,形成良好的穿堂风效果。8.5周边交通分析图本项目场地内外交通便利,项目西侧为南光路,南侧为规划道路,项目西北侧,南侧均有出入口连接外部道路,且场地内部道路环绕研发办公和宿舍楼。图8.5 场地交通流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