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2、热带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在哪里,生产有什么特点,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具体影响,有何危害性,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其中重难点内容是: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2、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及其生产特点,其中的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要着重讲授。通过读世界水稻种植区分布区让学生了解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在哪些具体地区、进一步分析这些地区为什么适于水稻的种植,进而联系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人口密度从而得出影响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是世界混合农业的典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具有市场的适应性,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二)方法和过程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过去和现代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当地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了解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形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二、重点、难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论及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学习过程 特点: 、 、 自然条件: 、 、 、 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 、 、 、 技术条件: 、 、 、 热带迁移农业 分布: 、 影响: 农业生产 区位条件: 农业 水稻种植业 分布: 地域 特点: 类型 概念: 混合农业 分布: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采用 与 混合经营方式 优点:1. 2. 3.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 、 二、跟踪练习一、选择题(第 17 题为单项选择题,第 810 题为双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的“明前龙井”茶曾被带到日本精心栽培,却始终没有种好,这反映了农业生产具 有() A周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自然性 2、影响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水源条件D土壤条件 3、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A气候B市场C交通运输D技术 4、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 A自然条件不同B政府政策不同 C技术条件不同D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5、热带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 A亚马孙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B非洲刚果盆地和我国四川盆地 C亚马孙河流域和刚果盆地 D非洲刚果盆地和我国长江流域 6、有关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B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C单位面积产量低 D人均耕地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7、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A水稻、小麦B玉米、小麦 C小麦、高粱D水稻、玉米 8、“春耕秋收”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A季节性B地域性C周期性D计划性 9、农产品销售范围大为扩展的原因是() A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 B水热条件的变化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生活习惯的改变 10、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 C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季风气候以及热带雨林气候 二、综合题11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 (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主要分布在 。(2)该类型农业的好处是 ( )A. 可以少占耕地 B. 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 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 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3)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和土壤 B. 水源和土壤 C. 水源和气候 D. 地形和气候12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 容易产生哪 些生态环境问题?_。 对A因素进行利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_。(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 型和规模的是_。(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 的区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适种茶树_。水稻主要分布区ACB13读水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 B. C. (2)A、B、C三地均为 气候区,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 和 地区。(3)本地区 稠密, 资源丰富, 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生产单位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C2、A3、B4、D5、C6、C7、B8、AC9、AC10、BD11、(1)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 (2)B(3)D12、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酸化和板结。投入与产出之比等(3)E (4)地形;气候(热量);土壤13、(1)南亚 东南亚 东亚(2)季风,河流中下游平原 ,河口三角洲(3)人口,劳动力,商品率(4)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