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复习总结.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5060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复习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复习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复习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复习总结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的温室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这既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创造社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初期主张“为艺术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以五卅运动为界,后期创造社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929年2月创造社被当局查封。传奇张爱玲小说集,与当年出版的散文集流言,使其跃为上海沦陷时期有名的女作家!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1937年9月创刊)和希望(1945年1月创刊)等刊物位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陇、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和牛汉等。湖畔诗社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曾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朱老忠朱老忠是梁斌作品红旗谱中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性格集纳了中国弄农民英雄的传统要质。她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中叶,新旧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既保留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期的英雄的精神。亓典型意义在于,朱老忠的生活道路、斗争经历和性格特征,集中概括了20世纪初期,新旧两个时期的中国人民,又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作 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杂志上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写实小说“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想,它对应于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的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的双重反应。田汉创作的最后一部新编历史剧是谢瑶环论述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思想艺术成就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一 女神的成功在于五四时代精神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二 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三 女神从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四 女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五 女神在形式方面实践了诗人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主艺术主张,这是与他的让感情“自然流露”的诗歌主张相一致的。六 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在于,集中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所张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体现。简要分析杨沫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青春之歌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了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于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林道静的成长道路是艰难二曲折的。爱情的希望及其破灭,是林道静又个性解放走向献身社会解放的转折。这部小说索要说明的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的归宿是,投身于社会解放事业,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青春之歌的成就,在于富有层次地描写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主人公林道静告别旧“我”的复杂心路历程,塑造了一个从追求个性解放到献身社会解放,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中华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亓政治意义在于证明青年的人生追求与个性解放,只有投身社会解放事业,才能真正实现。简述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一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以雪花自比,那飞扬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执着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二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三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四 辞藻华丽,风格明丽。他的诗思富于想象力,同事又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因为他诗歌的文词非常丰富,辞藻显示出华丽、浓艳的特色。结合作品谈一谈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倾向构成90年代女性写作另一极,是90年代呼气成名的女作家群。她们是陈染、林白、徐小斌、斯妤、徐坤、海男、张欣、毕淑敏、张梅等。这些作家体现为两种不同创作倾向。一是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话倾向。这也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人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二是以徐坤、斯妤为代表的结构性女性写作倾向。这类作品也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但作家的表现方式完全不同于陈染、林白式的对于女性经验的敞开、珍视和渲染,而是暂时忽略和放弃对于女性躯体的热情,直接以对于男性世界和男权文化秩序的怀疑、解构为艺术目标,以曲线方式张扬女性主义。三是与斯妤、徐坤切入现实的方式不同,张欣、毕淑敏、张梅、乔雪竹等女性作家的创作又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这些作家对于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女性遭遇进行迅急的捕捉,通过对女性沦落、扭曲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于理智、欲望与灵魂困惑矛盾的透视,达到对于现实、历史和女性命运的多重烦死与批判。毕淑敏的红处方、乔雪竹的女人之城等小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论述:(1)从鲁迅到赵树理再到梁斌,写农民小说在思想和艺术风格上有什么显著不同?(2)以呐喊 彷徨 为例论述鲁迅小说的现代性特征钱钟书小说围城的思想内涵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围城首先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留法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归来却总不能安顿,一再踏上漂泊旅程。小说同时是一部新“儒林外史”。简析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一 在阿Q正传中,鲁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察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的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二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他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示痛苦,一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三 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揭示的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分析郁达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 自我的写真。郁达夫虔信法郎士关于“文学作品多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断言,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二 感伤的抒情。郁达夫认为:“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三 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的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的散文化倾向。四 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具有深湛的文学修养于接触的文学才华,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怎样认识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五四文学的革命有着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一 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二 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化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三 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革命总是激进的,五四新文学的部分倡导者存在着偏激的情绪,对某些传统事物(如京剧、汉字)缺少具体分析,以致简单否定。这些在以后地 文学进程中需要渐进的给予纠正。简要概述作家茹志娟的创作历程和创作风格茹志娟清新俊逸的风格由一系列因素决定。茹志娟青少年时代长期无家可归,无人可依靠的特殊经历,使她到部队后产生了“有了家”的强烈感受。因此她总是以“非常热情的、信赖的、毫无异议的、单纯的这么一双眼睛去看待生活。这一视角以为着作家面对生活的不可能保持警醒的心态,决定了茹志娟50、60年代小说的创作基调。茹志娟的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作家具有比较细腻的情感,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一起伏、一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茹志娟的小说中有一股弄弄的抒情味。她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然而时代的局限在茹志娟的作品中也明显存在,透出那个年代不顾客观规律的弊端。闻一多诗论中“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 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二 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辞藻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三 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