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散文教学案一.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9017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物散文教学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状物散文教学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状物散文教学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日期_年_月_日 上课时间_年_月_日总第 课时本课第 课时 状物散文教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状物类散文的主要特点,掌握高考状物类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习过程】【考点解析】一、概念: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所谓状物,简单地说,就是描绘事物;具体地说,就是将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光泽等形象地描绘出来。常见的状物作文有三类。1.写动物 动物种类很多,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水中游的,它们各具特点,写这类作文前要按这样的次序思考:外形习性与自己的关系点明中心。要写好它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想好怎样描写动物的外形,如身体、四肢、翅膀、头尾、毛等。除了注意它们的形状,还要注意它们的毛色等因素,描写动物的外形要完整,不可缺鼻子少眼。 第二,要想好该动物有哪些特点。 第三,动物和人的关系很密切,在描述时,一定要把自己对动物的好恶之情写出来,并且要进行联想,这样文章内容才会充实。 第四,要写好动物的动态和静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动态。动物的大小、形状、毛色在静态中容易表现,而它们的特性在动态中较为明显。 比如2012年高考湖北卷耳边杜鹃啼,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作者是为了突出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2.写植物 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环境,还帮助我们生活和生存,那么,如何写好植物呢?对植物的描写可以先从整体外形入手,即看起来像什么。也可以按它们生长期的时间顺序来写,即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成什么样子。还可以根据根、茎、叶、花、果实的顺序来写,再说明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如果结合人生的体验,赋于它们某种哲理,文章会更加耐人寻味。写植物一般可按这样的顺序考虑:外形细部组成特点用途点明主题。 比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荷叶,17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答案】光鲜洁净,赏心悦目,有无穷生机;是孩子的“玩伴”;妈妈做的荷叶粥让作者念念不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题时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结构,再寻找目标语段,圈定筛选范围,最后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表述。答案就是从荷叶的外形、特点、用途等几个方面来概括的。3.写物品 我们要写的物品大多是我们喜爱的,要写好它们,下笔前要考虑好以下几点。第一,抓住描写物品的形状、大小、色彩及其特点,采用由表及里的方法,描绘大致轮廓。第二,对物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地观察,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描绘出来。第三,要挖掘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达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效果。比如2012年高考浙江卷母亲的中药铺,15.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上的技巧以及句子的多重内涵。【答案】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呼应标题,深化题旨。本题注意的就是要挖掘出“中药母亲”这样的“物人”之间的关系。二、要素:1、物:动物、植物、物品的特点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3、意:文章的主旨写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三、阅读鉴赏的步骤: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1)标节数(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3)抓首尾段、抓过渡部分、中心句等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动物、植物、物品)的特征(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状物散文的形象较之其它类型散文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全面把握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等形象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及内在含蕴等是阅读好此类文章的根本。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瓦独到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等特性正是作者抒情的依托。再如辽宁卷杨柳,杨柳的“贱”及“下垂”的姿态,有别于一般花木的娇贵和贪图自己的光荣而忘本的形象,又何尝不是解读作者写作意图的钥匙?(2)抓住角度: 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 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还要合理联想,揽旨品趣:文本阅读坚决排斥主观臆断,但需要合理的联想。品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重要词句的含义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联想。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理解“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的旧事”一句的含义,就需要抓住“底片”“冲洗”二词,“底片”即“记录”,“冲洗”即“回忆”,进而理解到是“瓦”真实的记录了“我”的童年,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找原词概括: 提取描写动物、植物、物品的修饰语(形容词); 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他们特征的词句等。提炼词语概括: 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要找准切合点,析“形”入“情”:这类散文总是借所状之物言志、明理。二者之间自有其内在的关联。4,理清思路和结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时空拓展咏物中间穿插其它物对比反衬注意典型特征,先由物后及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5,赏析艺术手法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此类散文无不用到许多技法且涉及到它们的试题甚多。通常用到的技法有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渲染、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排比等)。注意: 状物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象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依附。因此,对所托之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是托物言志散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结合例题,回扣知识】2012年四川卷柴禾刘亮程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14.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参考答案: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解析】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能力。“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涵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15.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的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弟兄辛勤劳累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为的意义,既承接上文又与下文呼应,并为在今后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了铺垫。【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表达效果。首先要弄清本文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的内容,然后在思考在全文中的作用。因为文章中间,故考虑呼应、铺垫等方面作用。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运用反复的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腐朽的过程的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具有感染力,四个看见突出了腐朽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一直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地自责和无奈情绪。【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17.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参考答案: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重在写人,虽然描写人的篇幅不多,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属探究能力考查。本体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从形象、主题和结构等角度来谈理由。答题时要联系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应从形式和内容上去探究,立足文本,谈出理由较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