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案完全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3950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教案完全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社会学教案完全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社会学教案完全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 会 学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曲凯音 2010年9月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社会运行和发展研究特点: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一、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一)历史时代根源1.历史核心事件(1)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2)18世纪在英国开始, 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2.历史核心事件的社会后果(二)思想资料来源1.历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4.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二、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一)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1.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2.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括较多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3.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三、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一)中国特色的表现1.与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注重考察社会的治乱兴衰。2.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3.能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发服务。四、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一)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二)国内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三)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五、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一)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2.原因:理论与现实(二)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第二节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一、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一)微观分析: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性别。(二)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设置、社区、城市化、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二、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四、分科社会学的内容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总和说、综合说、普遍说、平等说、共通说。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特殊与特殊的关系(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政治科学第四节 社会学与社会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本章思考题1.社会学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2.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3.社会学的时间和理论功能。扩大阅读书目1.期刊社会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社会。2.贾春增西方社会学史。第二章 社会运行 的条件和机制本章是对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中“社会运行条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展开。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条件一、社会运行条件概述(一)社会要素的角度1.孙本文对社会要素的分类2.杨心恒的社会三要素论3.作者对“社会要素”的观点(二)社会条件的角度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方式2. 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创造精神财富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功能主义的角度: 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第二节 社会运行的机制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一)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单地说,社会运行机制是指“带规律性的模式”。(二)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1.按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分为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2.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作用领域,分为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心理机制等。3.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表现形态,分为显机制和隐机制。4.按社会运行机制的层次,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社会机制。(三)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1. 理论意义:研究社会运行机制,是对多种社会研究方式的综合,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一种观察社会的新角度。2.实践意义:为社会改革服务。二、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一)五个二级社会运行机制1.社会动力机制2.社会整合机制3.社会激励机制4.社会控制机制5.社会保障机制(二)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社会运行目标一旦确立之后,所有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将围绕社会运行目标而建立起来,为实现社会运行目标服务。因此,社会运行目标对社会运行机制起着导向的作用。社会运行机制建立之后,就要作用于社会运行系统。课 堂 测 验简答:1.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结构2. 社会运行整合机制的三个组成部分3.社会运行激励机制的三个要素4.社会运行控制机制的三个组成部分5.社会运行保障机制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运行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概念(一)社会的含义: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二)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二、社会的特点三、社会的功能(一)整合的功能。(二)交流的功能(三)导向的功能(四)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第二节 社会运行一、社会是社会运行(一)含义: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二)两个方面:1.纵向运行:2.横向运行: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一)综合性原则(二)协调性原则(三)满足需要的原则第三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前者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后者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三、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一)血缘关系1.概念: 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2.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3.血缘关系的功能(二)地缘关系1.概念: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2.地缘关系与定居3.城市对地缘关系发展的重要性(三)业缘关系1.含义2.业缘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3.业缘关系的反功能复习参考题1.如何理解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征一、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二、文化的特性(一)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二)复合性。(三)象征性。(四)传递性。纵向传递与横向传递(五)变迁性与文化堕距制度、风俗、民德、价值观念第二节 文化的区分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前者是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两种的区分是相对的。二、主文化与亚文化(一)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二)亚文化1.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2.亚文化的分类三、主文化与反文化(一) 分类标准: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对文化做的区分。(二)主文化: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一)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谁优谁劣的文化。(二)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相联系。(三)中性文化史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正确对待中性文化。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一、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一)文化特质1.概念: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它既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形式。2. 特点:每种文化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二)文化丛文化丛也叫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化特质。文化特质和文化丛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三)文化模式所谓文化模式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二、评价文化模式的两种倾向(一)文化中心主义(二)文化相对主义(三)两种文化主义的评价三、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一)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二)边际文化1.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2. 边际文化的两种影响:(1)处于边缘地带,能对各种文化模式进行比较,吸收多种文化营养,发展较快。(2)不能接触到发达文化,处于不太发达的状态。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一、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二、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三、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四、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本章思考题1.如何正确看待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2.文化的社会功能?3.结合云南实际,列举云南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含义(一)狭义和广义的社会化1.狭义社会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2. 广义社会化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 “生物人”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二)对“社会化”概念理解的三种角度1.文化的角度2.人格发展的角度3.社会结构的角度(三)社会化含义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二、社会化的类型(一)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二)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三)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也称继续社会化,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四)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五)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三、社会化与社会运行(一)社会化的意义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一)语言能力(二)思维能力 (三)学习能力(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社会化的社会主体(一)含义人的社会化过程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二)家庭(三)学校(四)同龄群体(五)工作单位(六)大众传播媒介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二)生命历程理论1.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2.生命的相关性。3.生命的时间安排。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待望。4.人的能动性。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一)儿童期:初始社会化(二)青年期:预期社会化(三)成年期: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四)老年期:逆向社会化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困境: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表现形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容易造成反社会的人格。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三)代差1.含义: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2.实质: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政治社会化(一)含义: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二)作用:(1)从个体的角度讲,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2)从社会的角度讲,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二、道德社会化(一)含义: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思考题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结合自身实际理解青年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3.如何正确看待代差?第 六 章 社 会 角 色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一、社会角色理论20世纪20至30年代一些学者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学。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了这个概念。二、社会角色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角色是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学认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网络就是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三、角 色 集(一)含义: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构成角色集。(二)两种情况:1.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2.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一)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二)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一)自觉的角色(二)不自觉的角色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一)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二)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一、社会角色的确定(一)角色确定的含义角色的确定,也叫做角色的“认同”,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二)社会角色的重新确定(三)角色确定不当1.不能胜任角色。2. 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3. 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四)角色确定的有效性角色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被别人承认。角色确定的有效性是一个人长期活动、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二、社会角色的表现(一)布景与道具与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角色的表现也需要布景与道具。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需要的是真正的实物。(二)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三)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一)对角色的期待(二)对角色的领悟(三)对角色的实践四、角色距离(一)含义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二)“进入角色”的三方面条件1.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2.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3.本能地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三)正确理解“角色距离”表现出“角色距离”者,既包括那些其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戈夫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角色距离都不包括那些没有投入此种角色的行为,而仅仅包括那些与某种特定角色有关联的行为。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一、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扮演的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二、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以及应怎样去做。三、角色中断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四、角色失败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课堂讨论:如何同时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思 考 题1.角色理论的四个重要来源。2.怎样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角色以及它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4.角色失调的不同情形。第七章 社会互动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二、社会互动的理论(一)符号互动理论(1)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商而确定的。(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二)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并非是一个单独的理论,它代表着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角色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三)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参照群体的两个作用:规范和比较。(四)戏剧理论戏剧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戈夫曼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制造印象,所以又称“印象管理理论”。(五)社会交换论该理论着眼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并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六)本土方法论本土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又译“俗民方法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一、社会互动的情境(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二)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情境(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二、社会互动的过程(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三、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会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一、社会互动的维度维度是指具体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向度,深度,广度,频度。二、社会互动的类型(一)按照利益关系区为合作、竞争、冲突。(二)按照地位关系区分为 强制、顺从与顺应。第四节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一)特征: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二、集合行为的理论(一)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二)模仿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入将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这时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产生。(三)感染理论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参与集合行为的人,其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四)紧急规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这种“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五)匿名理论匿名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做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六)控制转让理论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一)恐慌(二)谣言(三)流行思考题1.社会互动的情境包括哪些主要的类型。2.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扩展阅读书目:1.A肯顿 行为互动,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2.P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八章 社会群体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一、什么是社会群体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群体的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二、群体存在的基础(一)社会群体的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1.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2.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群体一旦形成,便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群体持续、有效存在的条件。(二)群体维持、群体活动持续进行的条件第一、群体必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状况。第二、成员的利益必须受到保护。第三、群体赋予其成员以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群体能够满足其成员的各种欲求并提高其能动性。三、群体的类型(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三)内群体与外群体(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主要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的。(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一、群体凝聚力(一)含义: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二)群体凝聚力发展的三个层次1.人际吸引;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3.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三)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四)群体凝聚力的作用:正面、负面、中性与群体凝聚相反的过程就是群体的离散,表现为群体凝聚力的消解。二、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群体规范的形成有一定的心理机制。但是,群体规范的效用是有一定范围的。三、群体内部关系(一)含义:是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考察群体内部关系的三个方面1. 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2. “社网图”3 . 群体内部的信息沟,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四、群体领导与决策(一)群体领导是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二)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但是,由于群体决策容易降低事情的严重性,造成责任分散,加上群体内部保持一致的压力,容易导致冒险决策,造成决策失误。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一、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一)成员有限;(二)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三)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四)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五)成员难以替代;(六)群体整合程度高;(七)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三、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一)社会活动空间接近;(二)接触时间长;(三)相互交往较自由,不受过多拘束;(四)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除此而外,群体成员的稳定性以及某些人突出的个性特征,都有助于初级群体的形成。四、初级群体的功能(一)正功能(二)负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即产生“负功能”。五、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一)社会转型时期初级群体的变化(二)初级群体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复习思考题1.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3.如何分析群体内部关系?第十一章 社 会 分 层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分层的含义(一)社会分层的概念介绍:社会学家借用地质学概念“分层”来特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二)社会分层的实质:社会分层的实质是各种相对稀缺的有价值社会资源以及获取这些资源的机会在不同人群中分配方式的差异。二、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所谓社会阶层,是指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处于同一等级、层次的社会成员所组成的社会类属或社会集团。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的差别。三、社会分层的根源(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别(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三)社会不平等(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别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2.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即某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经济地位(SES)社会经济地位并不仅指经济地位,而是涵盖了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的内容,并计算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值来反映一个人综合社会地位的高低。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1)含义: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是指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它建立在社会地位与个人之间相互区别的基础上,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惟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2)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第二,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1)社会分层研究所讲的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2)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3)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第二、加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2. 社会分化的类型(1)水平分化(2)垂直分化(三)社会不平等1.含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2.社会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第一,人类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第二,人类具有社会性。3.分析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视角(1)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2)稳定性的不平等与暂时性的不平等第二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二、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1.阶级的含义。2.阶级产生的条件。3.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4.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5.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6.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消灭私有制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相对平等。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一)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介绍经济、声誉和权力韦伯也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人群。财富经济标准声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二)对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述评1.韦伯认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必须将三者加以严格区分,即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2.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是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者把某一方面推到突出的位置。三、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分层研究首先,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它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其次,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最后,西方分层理论创造了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分层的方法和标准(一)分层的方法: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二)分层的标准一般包括两类:一是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二是以潜在地位为标准。确定分层标准的注意事项首先要考虑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状况,并非任何可以对人们进行等级划分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准,只有那些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表现产生较大或持续影响的因素,才能作为分层标准。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1. 收入2. 职业3. 教育程度4. 权利第四节 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涵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转移。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也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归为社会流动。广义的社会流动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结构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二、社会流动的类型三、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四、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复习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2.社会流动的类型。3.如何理解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4.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内容?扩大阅读书目教育与代际流动郭丛斌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十三章 社区第一节 社区概述一、“社区”一词的由来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其所著的“Geminschaft und Gesellchaft”(中文译为社区与社会或公社与社会、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把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共同体,即“Geminschaft”。另一种是建立在目的、利益、契约基础上的并保持一定距离的共同体,他称之为社会“Gesellchaft”。20世纪初期,美国的社会学家在研究人际关系密切的共同体的过程中发现它与地域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美国学者查尔斯罗米斯把腾尼斯的“Geminschaft und Gesellchaft”翻译为“Community and society”。1933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的毕业班为了纪念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帕克来华讲学要出一本纪念文集,其中帕克写的一篇论文中有一句“community is not society”,在译成中文时卡住了学生。挖空心思地把“community”译为社区,把 “society”译为“社会”。二、社区概念的 含义(一)社区的定义所谓社区,是指由社会活动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共同体。社区既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整体。(二)社区与其他社会共同体1社区与行政区2社区与社会3社区与社会群体三、社区的基本要素(一)地域要素(二)人口要素(三)结构要素(四)文化要素四、社区的基本功能(一)社会服务功能(二)社会化功能(三)社会保障功能(四)社会民主功能(五)社会控制功能五、社区的基本类型(一)农村社区(rural community,熟人社会)农村社区又称乡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所组成的地域性共同体。迄今为止,农村社区一直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又十分重要的社会共同体。说其古老,农村社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区,其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重要,是因为从古到今,它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共同体之一,至今仍然对全世界数十亿人口的生活发挥着独特的生活功能和作用,在中国更是突出。(二)集镇社区(rurban community,半熟人社会)“集镇”原是一个人文地理学概念,英文为“Town”。作为社会学社区研究中的概念,集镇有一个特别的英文名词“Rurban”。这是英文“乡村”(rural)和“都市”(urban)两个词的缩约形式。它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盖尔平为科学地划分和确定农村社区而首创的。Rurban一词非常恰当地表明了集镇作为一个中介社区在城乡关系中的独特性质。“Town” 和“Rurban”相比较,后者更突出集镇社区由农村演变而来,兼具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特点。(三)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陌生人社会)城市社区又称为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文化具有两大显著的特质:一是理性化。所谓理性化,是指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与评价日常生活的标准。凡事对事不对人,对事件的处理“公事公办”,不讲求个人感情,而以效率为基本准则。所以,都市人往往给人一种冷漠、计较、滑头的印象。二是世俗化。所谓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和社会体制脱离神学与玄学的导引和控制而转变为容易相处、比较随和的平民社会的文化和观念的过程。世俗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讲究实效,西方称为“实用主义”(2)讲究实惠。或称“凡俗性”或“现世主义”是都市人格的另一文化特质。六、社区研究的方法(一)实地调查方法(二)分析方法1.人类生态学的方法.2.人类学的方法.3.社会体系(系统)的方法.第二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一、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方面。传统上,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1.所谓城乡融合,是要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具体形态。2.实现城乡融合的三种理论模式(1)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2)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理论模式。(3)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3.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1)优势发展原则;(2)整体发展原则;(3)互益发展原则;(4)地区平衡发展原则。(二) 城市布局理论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主要是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的问题。布局的焦点是城市,而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布局问题。1.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2. 环境与城市布局3. 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4. 人口与城市布局二、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社区转变为现代社区。除了城市化趋势之外,当代中国的社区转型还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转变;(二)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三)生活方式的变化;(四)产品经济市场化。第三节 文化与社区发展书P 283 页第四节 虚拟社区一、虚拟社区的含义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二、虚拟社区的特征(一)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二)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三)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四)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三、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一)区别两者最大的差异表现在地域空间的界定上。两者明显的差异是虚拟社区成员的身份一般不具有在日常的实在社会里延伸的特征。(二)联 系1.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和重构,实在社区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规范会影响到虚拟社区的建构。2.虚拟社区会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3 .两者在功能上市互补的。四、对虚拟社区研究的几点思考(一)虚拟社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局限性。(二)社会实践是推进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原动力。(三)词语的含义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去理解。知识点梳理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城乡协调发展理论。虚拟社区的特征以及与实在社区的区别与联系。第十四章 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为城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的繁华、公元4、5世纪的衰落、公元11世纪的欧洲城市复兴、以及城市的自治等发展过程。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历史起点城市化也叫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在我国将城市化称为“城镇化”。城市化的历史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二) 城市化的必然性1.工业化推动城市化;2 .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3 .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三)世界城市化的历程1.兴起阶段: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2.扩展阶段: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3.实现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特点:(1)城市化速度加快;(2)城市人口稳步增长;(3)人口继续向大城市、较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带开始出现。三、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中国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二)中国城市化的起步和发展历程(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1.小城镇重点论;2.中等城市重点论;3.大城市重点论;4.并举论。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一)集中和分散1.集中: 经济优越性和社会优越性2.分散:(二)生态隔离(专门化)1.城市生态学把城市里各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生态隔离。2.城市范围内某些特定地区被限于或集中了某种专业用途或特殊活动的现象叫专门化。(三)侵入与承继1.侵入是指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进入另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地域的过程。2. 承继承继过程是继侵入过程的不断发生而出现的。即新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逐步取代原先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而在该地区居于主体地位时,承继的过程就出现了。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一、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一)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城市生活的特点是:惟我独尊,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甚至互相敌对。(二)齐美尔:大城市的精神生活个人主义、个性、自由、非人性、理性和非情感化。(三)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沃思认为城市具有三种基本的人文(社会)生态学上的特征:即众多人口、高人口密度与高人口异质性。二、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第四节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一、城市问题(一)城市问题概述1、含义:是指存在于城市社区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2、特殊性:有些社会病态现象为城市社区所独有或主要存在于城市社区中;有些问题在城市社区表现要集中和严重。我国将城市问题分为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与空间、实体环境方面的问题两大类。(二)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解释1.城市决定论:认为人口的高度集中及高人口异质性等城市特性,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人口构成论:城市问题与组成城市的某些人口群体自身所具有的性质有关。3.亚文化论:只有属于同一“亚文化”群体的人们之间,在社会互动上才能相互给予感情上、心理上的帮助、同情与支持。二、城市规划(一)城市规划概述市区规划和新城规划(二)欧美城市规划思想简介1.霍华德的“花园城市”2.芒福德的“有机秩序”3.马塔的“带型城市”4 .勒柯布西埃的“阳光城”知识点梳理1.城市化2.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3,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社会变迁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变迁是一个“中性”的陈述性或描述性的概念,没有价值色彩;社会发展是一个评价性的概念,含有褒义的价值判断。社会变迁具有多种方向和可能,如进步、停滞、倒退;社会发展属于社会进步,是正向的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的类型(一)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以区分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范围)(二)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区分出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方向 )(三)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式,可以区分出渐进的变迁与激进(革命)的变迁;(速度)(四)按照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可以区分出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自为性)二、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一)环境与社会变迁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是依其自身变化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社会发展水平越高,“人化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二)人口与社会变迁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三)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社会制度或设置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又给予社会变迁以直接的影响。重视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四)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社会变迁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迁的基本方面,并且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五)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 (六)经济与社会变迁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因素和内容,对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三、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一)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理论1.社会进化论2.历史循环理论3.社会均衡理论 进化的均衡理论即社会系统新的分化与新的整合4.社会冲突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迁最根本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变迁,如环境因素、人口、国家制度、文化、传统等。社会变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四、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一)人类在认识社会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与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这就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一)关于现代化的“误识”1现代化即工业化或经济增长2现代化即西方化3现代化即无代价的社会进步(二)社会现代化的定义社会现代化是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步脱离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三)世界现代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次现代化浪潮是指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叶,卷入第一次现代化浪潮的国家包括两类:一类是西欧诸国,包括最早开始现代化的英国和法国以及稍后的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丹麦和意大利等国家;另外一类是西欧的部分海外殖民地,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移民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的时间大致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卷入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的国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西欧文化中心边缘地带的德国、俄国等中东欧国家;另一类是远离西方文明中心的东方国家,主要是异质文化的中国、日本和土耳其等。20世纪上半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低潮期,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发展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的竞争导致冲突升级,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特殊机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