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临考回归教材重点知识点回顾生活与哲学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1)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功能。)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尊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2)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反对】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条件)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错误。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是物质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第三,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11届广东东莞五校高三文综政治】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559万,今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1)结合材料一,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正确性。(12分)【答案】37.(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针对我国09年大学毕业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等情况,国家制订了有关的就业政策。(2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或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4分)国家完善各项政策和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措施。(2分)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与发展的观点并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 【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事物之间存在的固有的真实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反对】否定和割断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3.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无限多样,事物之间的联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事物之间多样性的联系表现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等等。多种多样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方法论】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区别:二者的内涵不同;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2)联系: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系统整体的各个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2)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4)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湛江市2011年普通高考测试(二)文科综合政治试题】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2010年,广东省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广东于2010年Il月5日至17日邀请小泽征尔,宓多里、莎拉张、马友友、谭盾等一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指挥家,独奏家和歌唱家,为广东观众奉献10场精彩的音乐会,以提升广东的整体文化形象2010年12月27日揭晓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折射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为扩大广东对外宣传提供了新的载体,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结合材料二,分析广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蕴涵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哪些道理?(16分)【答案】(2)联系是普遍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广东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4分) 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到广东演出,可以提高广东的文化水平。(4分)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加强广东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邀请外国艺术家到广东演出,也可以把广东文化推向世界。(4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邀请外国艺术家到广东演出、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等活动可以提高广东的文化软实力。(4分)二、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发展的实质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开始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2)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3.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进其成长;同时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反对】反对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或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 4事物发展的原因-事物发展内外因相统一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忽视内因在事物变化中的根本作用而一味强调外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单纯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外部条件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材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粤港澳三地6年的共同努力,2009年9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是广东首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也是继昆剧后我国第二个成功“申遗”的传统剧种。此次粤剧申遗的成功是对历代粤剧人辛勤付出的告慰和褒扬,更是对粤剧未来发展的鼓励和鞭策,是粤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材料二 因传统讲故事的方式和陈旧的舞台呈现方式,有岭南文化“活化石”之称的粤剧现在却面临着市场萎缩、知音难觅、后继乏人的境地。如何抢救、传承和发展粤剧,成为粤剧界思考的重点。(2)有人认为:粤剧“申遗”成功,其发展就是原汁原味地保留剧目,弘扬传统,也有人认为:“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改革是粤剧的唯一出路。请结合材料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对后者的观点进行评析。(11分)【答案】(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的观点是正确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粤剧要主动适应适应社会生活和当代大众的文化需求;应该在保存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求变,粤剧才能不断发展。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粤剧面临的市场萎缩等困难境地是暂时的,要对粤剧的前途充满信心,同时又得准备走曲折的路。(4分)三、矛盾观1、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原理内容】事物自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叫做矛盾,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片面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普遍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敢于承认、分析、揭露矛盾,正确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反对】反对回避、掩盖矛盾;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不同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反对不对事物作具体分析,搞形而上学的“一刀切”,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矛盾。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又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这一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特殊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2)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反对】反对主、次不分的均衡论,“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错误观点。 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1)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2)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判断事物的性质主要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抓不住事物的主流、分不清事物的性质;或者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反对】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和离开重点谈两点、主次不分的均衡论。 【注意】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11届广东惠州市高三第二次文综政治】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纲要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图”,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动漫游戏等高端的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奥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阐述材料二中相关内容。(16分)【答案】(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文化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又存在不足。(5分)(注:从矛盾主次方面分析可同样给分,但该点不重复得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要针对各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5分)(注:若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可酌情给13分,但该点不重复得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广东文化建设要抓主要矛盾,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要着重发展高端的新兴文化产业。(6分)四、树立创新意识1.辩证的否定观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3)其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36(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年份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1680192122702151252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6562645656注:国际上对“支柱产业”的界定,一般是指产业增加值占CDP总值5%以上的产业。 材料二: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三:2010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3)有观点认为,“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强省。”请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8分)【答案】(3)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4分)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建设文化强省要立足于广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创新与发展。(4分)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属性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方法论】(1)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 【11届广东东莞五校高三文综政治】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据有关部门透露,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2) 试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二。(14分)【答案】(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面对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2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2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4分)国家始终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实现了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就业。(2分)【惠州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可以浓缩为:从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保增长、保民生”。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动改善民生。(2)结合材料二说明,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保增长、保民生”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6分)【答案】(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决定认识。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是由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决定的,并随着经济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接受检验。(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指导实践的发展,不同的决策都指导了当时经济建设的实践。(5分)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保增长”、“保民生”体现了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5分)(若学生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等角度回答,可酌情给3-5分)第四部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一、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阻碍作用。 【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方法论】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变革生产关系,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方法论】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并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1)要求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并同群众实践相结合,自觉投身到当前的经济建设中和改革中去,推动社会不断进步。(2)这一原理还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和依靠群众,为人民谋利和服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反对】忽视甚至否认群众对实践的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11届广东执信中学高三文综政治】36 材料二:目前,我国能耗的70为工业能耗,能源消费的69。5为煤炭消费,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燃烧煤排放的。各地政府正致力于发展节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广东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节能治污力度;引导企业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积极宣传节能常识,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节能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3)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12分)【答案】(3)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政府制定并落实环保政策企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加,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成效显著。(3分)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环保政策的指导下,广东加大节能治污力度、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群众参与节能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节能减排工作落到了实处。(3分)坚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3分)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政府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积极参与节能活动,使我国节能治污收效明显。(3分)二、人生价值观1、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人的价值的体现: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即看他通过自己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他所属社会及他人的需要。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贡献了多少。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 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的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所作出的价值取向就是价值选择。(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自身的价值也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第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11年广东汕头市高三文综政治】37(26分)为人而发展和人得到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全部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广东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举办亚运会为平台,确定“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目标,为百姓创造福祉。相应的,广东省把志愿者行动与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动员民众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参与亚运服务工作。在亚运会进行的过程中,志愿者遍布大街小巷,投身于亚运安保,城市清洁,交通维护等活动中,以他们的微笑和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文明,将文明传遍世界。这使我们收获了比199枚金牌更加贵重的东西,就是奉献和友爱已经成为很多普通人的价值观。(2)结合材料,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16分)【答案】(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志愿者在服务亚运的过程中,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志愿者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有助于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志愿者选择为亚运会服务,符合社会的需要,所付出的劳动都结出硕果,让城市变得更加文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志愿者投身于各项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为国家和人民赢来了荣誉。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志愿者在劳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也使自己感悟了怎样拥有幸福的人生。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亚运会的举行,为志愿者展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客观条件。要在个人的主观努力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志愿者以他们的微笑和努力,彰显了自己的价值。(每点4分,满分16分。)【11届广东韶关市高三一模文综政治】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让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还给予了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激励深圳闯过旧体制的一个个“雷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砸碎“铁饭碗”,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率先发行股票。启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深圳的建设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300多个“率先、首先或第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近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仅次于香港,居全国第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2)阐述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16分)【答案】(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改革开放30年给予了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激励深圳闯过旧体制的一个个“雷区”。(6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深圳的建设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300多个“率先、首先或第一”。(5分)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解放了深圳的生产力,推动了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5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