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建设工程建议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8149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建设工程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建设工程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建设工程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仪器和测绘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工程立项建议书(初稿)国 家 测 绘 局二一年八月目 录一、前 言1二、必要性和紧迫性1(一)必要性11、保障测绘成果质量是贯彻测绘法,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12、提高测绘质量检验能力是进行测绘质量监管、提高测绘成果质量的必然要求23、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建设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测绘质检制高点的必然要求2(二)紧迫性31、测绘成果数量增加带来的巨大压力32、测绘新技术的运用对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3、提高应急能力的迫切需要44、信息化测绘体系建立的迫切要求4三、现状与需求4(一)现状41、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全国布局不合理42、测绘质量检验软、硬件建设滞后5(1)设备老化、面临淘汰5(2)仪器、设备装备不足、精度偏低5(3)软件建设严重不足73、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方法不统一84、技术交流缺失、知识更新落后85、质检信息化发展缓慢86、测绘质检基础设施落后严重不足97、核心竞争力弱9(二)需求91、增强实力,提升能力92、整合资源、合理布局93、加大基础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104、加快测绘质检信息化建设10四、目标与任务10(一)目标101、总体目标112、具体目标11(二)主要任务15五、现有基础16(一)人才人力资源16(二)利用成果资源16六、组织与实施16(一)组织形式16(二)制度保障17(三)质量监督管理18七、工程进度与计划18(一)总体进度18(二)年度实施计划181、前期工作阶段182、具体建设阶段19八、经费预算25(一)质检能力建设经费25(二)具体项目分解25九、社会效益与影响29(一)社会效益29(二)影响30一、 前 言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期性、基础性工作,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测绘成果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由于测绘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其质量显得更加重要,测绘成果的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不准确、不可靠的测绘成果轻则给工程建设项目造成损失,重则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按照“构建数字中国、丰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监管,创建和谐测绘、推动科学发展”的测绘工作发展要求,测绘技术研究越来越深入、测绘成果类型越来越丰富,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多专题、多影像源、海量数据成果层出不穷,在高效、便利、准确的为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服务同时,也对测绘成果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的提出,着眼于全国测绘质量检验机构的现实状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旨在通过各测绘质检机构的共同参与和分担,优化全国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布局,大力改造和更新现有检验设备和技术手段,分阶段有步骤地填补测绘质量检验仪器的不足和空白,将我国测绘质量检验能力提升到一个与现阶段测绘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二、 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必要性1、保障测绘成果质量是贯彻测绘法,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为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1992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并于2002年8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其中第六条、第三十四条和第四十八条在技术发展和仪器设备配置方面、测绘成果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和测绘成果质量责任确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第六条明确“国家鼓励测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测绘水平”。第三十四条要求“测绘单位应当对其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管理”,同时对责任进行了严格要求,既“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的,责令测绘单位补测或者重测;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测绘资质证书;给用户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测绘质量不仅关系到各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而且涉及国家主权、利益和民族尊严,影响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提高测绘质量是国家信息化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是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提高测绘质量检验能力是进行测绘质量监管、提高测绘成果质量的必然要求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其中的第十二条和第十六条再次明确要求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测绘质量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测绘局2008年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测绘质检单位是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测绘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保障单位和业务执行机构。多年来,各级测绘质检单位根据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规章,认真履行检验职责,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开展检验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测绘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已经成为测绘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测绘法要求测绘单位应当对其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但由于一些测绘单位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测绘行为不规范,人员素质差异也较大,测绘成果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作为测绘成果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保障单位和业务执行机构,测绘质检单位通过各种形式的质量检验,可以及时了解测绘成果的质量状况,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准确的质量信息,督促测绘生产单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测绘行为,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水平。因此,测绘质检单位质量检验能力的高低是能否有效进行测绘质量监管的重要因素之一。测绘质检单位具备良好的质量检验水平和能力,才能及时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质量检验任务,有效发现测绘成果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成果提供给用户,了解测绘质量状况,为主管部门提供准确的测绘质量信息,督促测绘单位生产合格的测绘成果。3、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建设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测绘质检制高点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测绘质检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测绘成果及成果质检水平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发展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测绘成果质量检测机构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升包括检验检测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和业务开拓能力等在内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强基础设施能力是增强适应性发挥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应瞄准政府关注的焦点领域,民生关注的热点产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完善测绘成果检测检验基础设施确保加快发展的;加强技术装备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应紧紧围绕着国家安全、信息化建设、成果质检手段等提升装备能力。应在加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综合实力,树立权威形象,检验数据准确可靠是准确判断的重要前提。检验数据涉及到人员素质、设备能力、科研实力、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而与此同时,国外影像、地理信息数据大量在网络显示和引进国内加工生产,由于我国测绘质量检验检测能力限制,存在检验检测项目在国内检不了,质量安全状况家底不清,因此尽快加强测绘质检能力建设,提高我国测绘质检技术水平,提升质检实力,有效抢占测绘质检国际制高点已刻不容缓。(二)紧迫性1、 测绘成果数量增加带来的巨大压力各测绘质检机构成立之初,按照需求,通过配备相应的人员、设备,所具有的检验能力基本能适应当时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测绘投入的加大,各行各业对测绘成果需求的增加,测绘成果数量急剧增大,相应的各测绘质检机构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的测绘成果数量快速剧增,无论在仪器设备、装备数量还是人员配置上均存在明显不足,现大多采用抽取部分项目成果进行检验的方式,或借用相关行业的人员、仪器设备的方式进行弥补。没有充分发挥出测绘质量统一监管的效力。作为承担质量检验工作的各测绘质检机构的检验能力已严重不适应目前质量检验工作的需要。2、 测绘新技术的运用对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等测绘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测绘单位在测绘生产中大量运用新技术和高精度的仪器设备,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测绘成果的精度指标不断提高,测绘成果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复杂多样、科技含量高,对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多数质检单位的人员技术力量以及硬软件设备等均滞后于生产单位,应对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准备尚不充分,质检能力不能满足要求。3、 提高应急能力的迫切需要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测绘成果在各级应急指挥系统中,既是基础又十分重要,应急测绘成果质量关系到应急水平和决策的正确性。各类应急测绘成果的时效性要求高,而目前测绘成果检验主要采用手工检查、人机交互检查等方法,检查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技术条件下生产的测绘成果,检查工作效率低,不能完全满足应急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需要。4、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立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更加深入,面临着测绘质检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在质检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来自质检业务对信息化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质检机构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的挑战。面临着国家把信息化发展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国家测绘局对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质检信息化具备一定基础,进入良性发展的重要机遇。三、 现状与需求(一) 现状1、 测绘质量检验能力全国布局不合理国家测绘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先后发布了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对相关要求作了具体落实和部署。按照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国建立了1个国家级测绘成果质检机构“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30个省级测绘成果质检机构,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各测绘质检机构编制了一定数量的专职质检人员,配备了质检仪器设备、质检办公场地。同时明确了其相关行政、业务管理关系。多年来,各级测绘质检单位认真履行各级主管部门委托的质量检验职责,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规定,有力地推动了测绘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已经成为测绘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各测绘质检机构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同,一些地区由国土部门管理、一些地区由所在地区测绘管理部门管理、一些地区由设计规划部门管理,其中还有4个测绘质检机构由国家测绘局管理,各单位在人员配备数量、技术专业配置、检验仪器设备等方面往往根据其主管部门行业需要确定,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类型也偏重不一,大多数质检机构仅能针对十大类测绘成果中的四、五项开展质量检验工作。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根据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的具体安排,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区质量监督检查的次数、频率较2008年前都有成倍的增加,各测绘质检机构能力普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参与质量统一监管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能力偏低,已直接影响到质检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现综合检验能力较强的黑龙江、陕西、四川、江苏等质检机构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东片区,检验能力全国不均衡的现象日趋明显。2、 测绘质量检验软、硬件建设滞后(1)设备老化、面临淘汰根据全国质检机构设备配置统计情况,现各单位常用的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经纬仪等测绘检验设备多为1995年2005年间配置,由于长期执行野外检验工作,大多存在精度等级降低、运转不稳定等问题,已影响到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测绘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成果质量特性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测距仪、经纬仪等测绘仪器设备已不适合针对新型测绘成果质量进行检验。(2)仪器、设备装备不足、精度偏低测绘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高、精成果的涌现,并已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广泛应用。为满足项目需求,各测绘生产单位使用的仪器设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尤其在国家、地方基础测绘项目、重大测绘项目、重大建设工程测绘项目和城镇规划建设、矿产资源调查开发、土地管理的测绘生产项目中,1”和0.5”级高精度全站仪、毫米级快速动态定位(RTK)功能的GPS接收机、具有亚米级精度和图形及影像加载功能的手持GPS接收机、电子水准仪、实地快速数据质量检查软件和达到全时段、全区域、大数据量实时传输设备被广泛使用,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成果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工作,需要不同类型先进的、高精度的、性能可靠的仪器设备、装备作保障,其运用种类应覆盖测绘成果的各种类型,精度参数指标应不低于生产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同时,由于针对众多不同要求的建设项目,其数据存储、传输设备的各项要求也较高。各测绘质检机构自成立至今,基本上是依靠自筹资金的方式进行投入,本着应急使用原则逐步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装备,完全跟不上当今测绘生产仪器设备、装备的发展速度及检验工作要求,难以为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野外常用质量检验仪器设备中,各测绘质检机构现有的全站仪精度主要为2”5”,测角精度高于2”的1”和0.5”级高精度全站仪不到10台,其中0.5”级高精度全站仪仅有1台,且数量明显偏少,精度较低,各质检机构一般仅有1台。而对于检验高精度控制网、大型高层建筑和水库坝体位移等变形和形变观测等精密工程项目成果时,仪器的测角精度必须0.5”级以上,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检验工作的开展非常困难。全国质检单位中带有RTK数据采集功能的高精度GPS接收机不足15套,几乎没有亚米级快速定位和导航功能的手持GPS接收机(不具备快速定位功能的手持GPS接收机也仅有7个质检单位进行了配置),能满足一、二等水准测量成果质量检验要求的电子水准仪仅有2台,没有能及时、安全地实现全时段、全区域、大数据量实时传输的传输、通讯设备。导致在现有条件下,普遍采用根据不同的项目,借用测绘生产单位相关仪器设备的方法进行弥补,对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可靠性存在不利影响。随着数字城市、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数字测绘成果、地理信息成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运用,改变了以往模拟成果的使用习惯。数字测绘成果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对仪器设备的存储、运行速度、稳定性等性能要求较高。现全国质检机构中,配置了具有存储、传输海量和保密数据的相关仪器设备、A0幅面绘图仪等设备的单位屈指可数,A0幅面绘图仪仅有1台,带磁盘阵列的服务器、图形工作站等缺失,在检验仪器类型、海量和保密数据存储及传输设备配置等方面严重不足。造成检验工作效率较低、检验类型不全、检验内容不完整等问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测绘生产项目日益增多、涉及的地域范围日益增大,生产区域中常常包括山区等交通困难地区。对车辆性能、数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80%的测绘质检机构在2006年前配置了23台车辆,且多不具备野外检测使用能力(平均为各单位仅有1辆),检验过程中采用租用地方车辆使用等方式,应急能力不强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调查,各测绘质检单位现有主要检验仪器设备、装备基本情况见下表。各质检单位现有主要仪器设备、装备基本情况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精度指标/参数单位现有数量1GPS测量仪器(带RTK)台212全站仪0.5台13全站仪1台44全站仪2台225全站仪5”台116电子水准仪台27手持GPS个78越野车台309核心交换机套110图形工作站台611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套612大型彩色扫描仪台113绘图仪A0幅面台1(3)软件建设严重不足地理信息技术、成果的运用日益广泛,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作为地理信息成果的基础数据,数字测绘成果类型多种多样,品种多、数据量大,其生产方式也多种多样,针对不同使用用途的数据格式也名目繁多。针对如此众多类型、品种的数字测绘成果,各种商用及自编检验软件广泛使用。据了解、统计全国各质检机构,各单位在软件配置方面均存在诸多缺失,对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造成了明显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基础平台软件配置缺失各质检单位几乎都没有配置测绘数据采集、编辑生产所使用的正版、商用软件,为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采用借用生产单位的相关软件的方式。如: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所使用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ARC GIS软件、工程测量中常用的Auto CAD等等。对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可靠性造成不利影响。检验软件严重不足各质检单位为应对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需要,提高检验工作效率,保障测绘生产顺利进行,在无相关财政投入、配置的情况下,针对具体生产项目特点,开发、编制了一些自用检验软件,为提高工作效率、检验工作科学性提供了有效地帮助。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有力的财政支撑,所形成的检验软件在成果种类覆盖完整性、功能全面性、检验结论准确性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这些软件的数量还远远不够,集成化应用程度也非常低,不适应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的需要。也常常形成各单位重复工作现象,没有形成一套覆盖多成果类型、多精度等级、功能全面、验证过程严密的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系统。3、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方法不统一长期以来,测绘生产相关标准、规范众多,涉及各个行业,针对每一种测绘成果都明确了相关技术标准。检验标准自上世纪80年代的专业标准更新为90年代的测绘行业标准,再于近年变更为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和、GB/T 199962005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等3项,其在内容上包含了10大类测绘成果基本类型,共 46 种测绘成果,确定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方法和要求,规定了测绘成果所具有的质量元素,适用于按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的测绘成果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监督检验、质量认定和质量鉴定以及其它测绘成果的检验也参照执行。检验标准的确定与实施,从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工作准备、实施及评定方面明确了相关基本规定和要求、为成果质量检验提供了坚实、科学的理论依据。但相关检验标准在针对不同测绘成果类型的检验方法和具体要求方面,未对应相关成果类型编制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相关实施要求,致使全国各质检机构在检验过程中无论在操作流程、检验方法、质量评定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检验方法不合理、检验内容不完整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导致对测绘成果质量认定上的不一致,个别情况下,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4、 技术交流缺失、知识更新落后近年来,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由于全国各质检单位间没有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完备的交流平台,各质量检验理论、技术、方法的交流无法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尚未形成有效地技术学习、交流机制,也没有建立检验技术、能力培训制度,在测绘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学习上存在学习渠道不明确的现象,与实际生产工作脱节现象日益严重。现全国各质检机构除了每年在国家测绘局组织下召开一次质检站长会进行业务交流外,没有构建起较为完善、常备的沟通、交流平台,测绘质检单位技术研究与测绘生产新技术的发展步骤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检验技术能力提高缓慢。5、 质检信息化发展缓慢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质检信息化发展将极大提高测绘质量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切实保障和支撑质检工作的开展。由于财政投入、技术能力不足,现阶段全国各质检机构在质检业务管理、质检办公管理、质检业务数据库群和软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等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尚未开展相关工作,测绘质检工作尚处于效率较低水平,已逐渐不适应测绘生产发展的步伐。6、 测绘质检基础设施落后严重不足办公环境拥挤,检验室不足。在全国测绘质检机构有独立办公环境的不到1/5,人均办公面积不足10平方米,设立实验室的质检机构仅3家,占全国测绘质检机构的1/10,检测场地标准化建设不规范。检验设备部分老化、性能落后。大多数设备配置时间在2005年左右,并且配置较低,硬件设备尚不能满足检验要求,必要时需借用生产单位的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不能满足测绘技术日益发展的形势需要。质检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测绘质检机构还没有形成信息共享平台,质检业务、质检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后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7、 核心竞争力弱目前,多数质检机构还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缺少高素质专业检验人员和核心检验技术,缺少市场竞争力。从检验方法看,与国外先进方法也存在差距.国内尚未开发出全面的适应信息化的检测方法,同时常规项目的检验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特别是即将发射的自主测绘卫星等产品的检测方法在国内基本空白,服务政府和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 (二) 需求1、 增强实力,提升能力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面对多种多样的测绘成果,及时发现、提出、分析质量问题,对测绘成果的作用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具备充分的技术知识、完善的装备配置、全面的判定能力是确保质量检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增强技术和装备实力、提升检验和判定能力,是测绘成果质量的迫切需求。2、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由于全国测绘质检机构之间能力的发展不均衡,在测绘技术飞速发展、国家加大测绘质量监管力度的大背景之下,测绘主管部门应在掌握各测绘质检机构检验成果种类范围、检验业务量、人员配置、技术装备、发展现状等情况之后,对各质检机构进行整合,在全测绘行业系统内按轻重缓急的不同,主次分明地重新进行检验能力的全国布局、持续投入、重点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测绘质量检验资源,形成全国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能力的新格局。3、 加大基础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1)全国各测绘质量检验单位自成立以来,基础仪器设备和装备需要国家专项投入,淘汰、更新不适合测绘新技术发展的旧有仪器设备,针对国家和地方基础测绘工程项目以及一些国家和地方重大测绘工程、重大工程的测绘项目中影像数据运用多、成果精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同时数据存储、传输过程中的能力要求和保密要求也不断提高等特点,加大适应测绘新技术发展以及与测绘生产技术要求、环境要求相匹配的仪器设备、装备,提升野外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所需的检验数据采集、实时处理、存储和传输能力,配置适应野外作业的相关装备,确保应急处理需求。(2)随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广泛运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测绘数字成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加快、加大高性能数据读取、处理、存储、传输设备的投入,配置相关测绘基础软件,开发测绘成果检验软件系统。(3)提升测绘质量检验技术交流、构建交流网络平台,建立技术学习、培训机制,及时更新相关理论、时间知识,提升检验人员测绘成果检验技术水平,提高质检技术能力。(4)组织编制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完成针对各测绘基本类型成果的技术规程的编写,在明确检验整体要求的前提下,统一、规范检验方法和认识,确保测绘成果检验工作质量。4、 加快测绘质检信息化建设明确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坚定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加快质检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构建质检信息化管理系统。四、 目标与任务(一) 目标测绘成果质检能力建设是一项紧迫而持久的工作,在充分分析现有状况,查找到不足的情况下,结合全国各质检机构能力建设需求,明确了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经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望基本达到下列目标:1、 总体目标(1)机构布局、技术人力资源配置合理;(2)测绘成果质量检验仪器设备、装备配置完整、状态良好,适应测绘生产新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3)形成畅通、有效地技术交流、学习渠道,测绘知识更新及时,形成与测绘生产技术同步发展的良好状态。(4)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检验工作有序、有效、科学的进行。(5)建立质检业务管理、质检办公管理、质检业务数据库群管理系统,提高质检工作效率、加强质检工作质量监督。2、 具体目标(1)2015年发展目标(十二五目标)调整机构设置、明确检验范围针对全国各测绘质检机构人员结构、检验成果种类现状,结合各地基础测绘、经济发展特点,增加人员、调整专业结构,对开展检验成果种类较少的质检机构进行针对性扶持,使之检验业务开展范围与测绘生产相匹配。构建局部、片区、全国范围业务覆盖层次,区分国家、地方基础测绘、重大测绘项目、重大建设工程测绘项目和行业测绘工程项目成果质量检验主体。将现具有跨区域进行测绘成果检验的质检机构由4家增加至6家,使区域覆盖更加合理。加大投入,解决软、硬件建设需求针对全国各测绘质检单位现阶段仪器设备、装备配置现状,重点从的方面增添以下仪器设备、装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备注1GPS(带RTK 1+3,具有差分功能)62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2手持GPS(亚米级)120各质检单位2台3全站仪 0.54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4全站仪 160各质检单位1台5电子水准仪(0.3毫米级)60各质检单位1台6测深仪4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7具有彩色图像显示功能的地质雷达;60各质检单位1台8探管仪60各质检单位1台9便携式电脑12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10越野车30各质检单位1台11核心交换机1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12带磁盘阵列的服务器1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13图形工作站4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14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60各质检单位1台15台式计算机24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16大型彩色扫描仪2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17A0幅面绘图仪2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18ARC GIS软件系统30各质检单位1套19Auto CAD软件系统60各质检单位2套20质量检验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30各质检单位1套完成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软件集成建设组织、开发编制构建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软件系统集成,主要包括:序号质检软件1GPS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2水准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3多尺度DLG质量检查系统4多尺度DOM质量检查软件5多尺度DEM质量检查软件6数字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查软件7雷达影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8多尺度数字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查软件9地籍测绘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0房产测绘面积测算检查软件11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2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3监督检验项目抽取软件14国家测绘卫星影像质检软件15国家测绘卫星影像遥感解译质检软件16国家测绘卫星测图质检软件编制技术标准、统一检验方法结合测绘生产实际情况,依据现行有效的质量检验标准,针对不同测绘成果类型,组织编制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形成28项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测绘行业标准),确定检验工作方法,减少技术偏差的产生。序号名 称1数字线划图(DLG)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数字高程模型(DEM)质量检验技术规程3数字正射影像(DOM)质量检验技术规程4数字栅格图(DRG)质量检验技术规程5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6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9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0卫星遥感影像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1像片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2像片调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3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4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5线路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6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7地籍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8房产面积测算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19行政区域界限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0地理信息系统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1测绘成果数据认定技术规程22专题地图检验技术规程23地图集检验技术规程24印刷成品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5专题地图的编绘原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6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7公开版地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28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测试技术规程构建网络平台完成全国各质检机构网络建设。在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立运行的中国测绘质量网基础上,构建全国测绘质检机构网络交流平台,完成6家跨区域检验机构间专用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建立培训机制建立质检培训中心,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由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每季度对全国各测绘质检机构及测绘单位质检人员组织进行一次质检技术培训,重点是检验检验新技术、操作流程和检验方法培训,达到提高、更新测绘质检专业知识、统一质量检验方法与质量评定方法,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的目的。同时包含针不定期的对国家基础测绘项目相关质量检验培训工作;结合测绘生产技术特点,由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片区组织开展各质检机构间检验能力比对。加强质检基础设施建设质检业务管理信息库建设:完成质检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善信息资源建设共享的规范、标准;质检办公管理自动化建设:完成质检办公管理自动化软硬件投入,初步实现质检办公管理自动化。(2)2020年发展目标全国测绘质检机构检验能力全面、结构完善、分布合理;形成结合测绘技术发展需求的质量检验软、硬件建设需求定期解决制度;形成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软件集成系统的更新、维护投入制度;完成针对各种测绘成果种类的质量检验技术规程(测绘行业标准),编制,并形成结合测绘技术发展的定期修订机制;完成网络平台建设,并形成维护和定期更新投入机制;测绘新技术、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新技术培训机制更趋完善;完成质检业务管理信息库、质检办公管理自动化建设,并形成维护和定期更新投入机制。(二) 主要任务1、完成测绘质检机构机构基本情况调查研究,明确职能履行状况,分析其检验能力现状,确定调整方案。2、针对各质检机构软、硬件现状,分析、明确其欠缺的具体数量,合理分配配置相关仪器设备、装备。3、结合测绘成果质量特性,在已有质量检验标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测绘成果类型的质量检验软件编制、认定和集成工作,并针对测绘生产技术发展状况,逐步建立检验软件维护、更新投入机制。4、分阶段完成针对各种测绘成果种类的质量检验技术规程(测绘行业标准)编制,在2015年前完成主要测绘成果类型检验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并逐步形成结合测绘技术发展的定期修订机制。5、针对全国各质检机构网络平台建设滞后的现状,明确其网络功能要求,在2015年完成其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并逐步形成维护和定期更新投入机制。6、建立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培训部门,从测绘新技术、检验理论、检验方法、质量评定等方面收集、归纳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固定周期、地点针对质检机构人员、测绘生产单位质量管理和检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建立成果质量检验技术、测绘新技术培训机制。7、明确质检业务管理信息库功能内容、质检办公管理自动化程度要求,完成其建设工作,并逐步形成维护和定期更新投入机制。五、 现有基础(一) 人才人力资源质检中心自1987年成立以来,在建立国家测绘质检标准技术体系,从事质检技术理论、方法基础研究,开展全国性和大型测绘工程质量监督抽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锻炼、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二) 利用成果资源质检中心为满足检验工作需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一定数量的测绘成果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了中心内部的检验工作流程,统一了相应测绘成果的质量检验方法。对于进一步开展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质检中心开发了针对1:50000DLG、大比例尺地形图、GPS测量等成果的质量检查软件,这些质检软件在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四川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项目等重大基础测绘项目成果的质量检验工作中得到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研究开发测绘成果质量检查软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锻炼了技术人才、储备了技术。六、 组织与实施(一) 组织形式该项目由国家测绘局组织实施,国家质检中心和各省质检站分别建设,项目建设中拟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测绘局下设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工程专家顾问组、工程技术部、财务部、质检部,机构设置情况可详见其下图。质量检测能力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图国家测绘局领导小组工程专家顾问组质检部工程技术部办公室财务部1、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家测绘局、省测绘局有关领导及综合管理部门领导组成。职责:负责对项目进行领导管理,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建设办公室,具体落实领导小组的指示、决议。办公室设在国家测绘局。2、项目专家顾问组邀请国内有关知名专家组成建设项目专家顾问组,组成人员811人。职责:为工程建设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评审,对工程技术组提出的重大技术问题提供论证、咨询意见。3、建设办公室由国家测绘局相关部门组成。职责:具体落实领导小组和测绘局的决议,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及局领导反映进展情况,负责项目建设中日常行政事务,包括项目建设中的资料档案管理等工作。4、项目技术部由测绘局抽调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职责:负责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总体技术设计,审批各子项目技术设计,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5、质检部由国家及省有关质检专家和技术人员10人组成。职责:负责对项目成果的质量进行检验与监督。6、财务部组成:由测绘局财务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会计人员3人组成。职责:负责工程的财务预算、决算与管理。(二) 制度保障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国家项目建设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管理,并接受国家、省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稽查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国家测绘局根据项目情况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应充分体现法人责任制,管理办法对项目的计划、准备、项目的执行与管理、项目的监督检查、项目的总结评价等方面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保证项目工作规范化、正规化,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为使项目顺利进行,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1项目计划管理制订项目年度建设计划:安排协调项目资金,检查督促计划实施。2财务管理设立独立的基建帐户,由于该项目建设资金运用较大,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制定规范的项目财务、会计和报帐管理制度,检查监督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配合接受审计。(三) 质量监督管理根据测绘法律法规,测绘质检属于国家机密,且专业性较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对建设单位可以不进行招标,但设备采购必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测绘局可自行组织确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在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督人员根据法律法规必须作好各子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费用控制。七、 工程进度与计划(一) 总体进度1、总体原则本项目拟定的建设进度及工期是建立在建设资金能按工程进度计划及时到位的前提下编制的,各项建设内容在合理工期所需的基础上,加强和优化组织,尽量缩短时间,按照前期工作、具体建设、检查验收三个阶段,力争项目2015年至2020年尽早完成并投入使用。2、具体建设时段本项目建设期10年3个月,近期建设期5年到2015年底,前期工作8个月,即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二) 年度实施计划1、前期工作阶段(1)2010年10月至12月:完成可研报告编制、评审,并申报。(2)2010年12至2011年6月:完成项目设计,完成全部有关手续,完成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2、具体建设阶段(1)2011年7月-2015年12月建设内容项目名称完成时间实施单位金额(万元)备注设备投入(硬件)2011-2015国家测绘局9417设备投入(软件)2011-2015国家测绘局2610质检软件集成建设2011-2015国家测绘局281质检标准编制修订2011-2015国家测绘局205质检网络平台建设2011-2015国家测绘局255培训机制建设2011-2015国家测绘局775质检基础设施建设2011-2015国家测绘局500合 计14043新增设备装备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备注GPS(带RTK 1+3,具有差分功能)312062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手持GPS(亚米级)601.590各质检单位2台全站仪 0.5203570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全站仪 130105315各质检单位1台电子水准仪(0.3毫米级)3073219各质检单位1台测深仪20816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具有彩色图像显示功能的地质雷达;301504500各质检单位1台探管仪308240各质检单位1台便携式电脑601.272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越野车30451350各质检单位1台核心交换机107575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带磁盘阵列的服务器101515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图形工作站403.514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305.3159各质检单位1台台式计算机120112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大型彩色扫描仪101919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绘图仪102020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合 计9417 新增软件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备注ARC GIS软件系统30601800各质检单位1套Auto CAD软件系统603.5210各质检单位2套质量检验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3020600各质检单位1套合 计2610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软件集成建设序号质检软件金额(万元)1GPS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52水准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53多尺度DLG质量检查系统154多尺度DOM质量检查软件105多尺度DEM质量检查软件106数字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查软件207雷达影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268多尺度数字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查软件159地籍测绘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510房产测绘面积测算检查软件1511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012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软件1513监督检验项目抽取软件1014国家测绘卫星影像质检软件3015国家测绘卫星影像遥感解译质检软件3016国家测绘卫星测图质检软件30合计281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序号标准名称金额(万元)1数字线划图(DLG)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2数字高程模型(DEM)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3数字正射影像(DOM)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4数字栅格图(DRG)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5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6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67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48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69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0卫星遥感影像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1像片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512像片调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13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614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5线路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16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17地籍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8房产面积测算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919行政区域界限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20地理信息系统质量检验技术规程921测绘成果数据认定技术规程822专题地图检验技术规程623地图集检验技术规程724印刷成品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25专题地图的编绘原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526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927公开版地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28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测试技术规程9合计205构建网络平台序号名称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1中国测绘质量网120/年1002跨区域检验机构间专用数据传输网络建设31个节点5155合计255培训机制建设序号名称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1质检机构间检验能力比对315/年775合计775质检基础设施建设序号名称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1质检业务管理信息库建设1500500合计500(2)2016年1月-2020年12月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完成时间实施单位金额(万元)备注设备投入(硬件)2016年-2020年国家测绘局7027设备投入(软件)质检软件集成质检标准编制修订2016年-2020年国家测绘局205质检网络平台建设2016年-2020年国家测绘局100培训机制建设2016年-2020年国家测绘局310质检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2020年国家测绘局2300合计9942新增设备装备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备注GPS(带RTK 1+3,具有差分功能)312062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手持GPS(亚米级)601.590各质检单位2台全站仪 0.5203570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全站仪 130105315各质检单位1台电子水准仪(0.3毫米级)3073219各质检单位1台测深仪20816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具有彩色图像显示功能的地质雷达;301504500各质检单位1台探管仪308240各质检单位1台便携式电脑601.272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305.3159各质检单位1台台式计算机120112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大型彩色扫描仪101919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绘图仪1020200根据各质检单位现配置调研情况调配合 计7027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序号标准名称金额(万元)1数字线划图(DLG)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2数字高程模型(DEM)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3数字正射影像(DOM)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4数字栅格图(DRG)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5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6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67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48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69航空摄影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0卫星遥感影像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1像片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512像片调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13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614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5线路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16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17地籍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18房产面积测算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919行政区域界限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20地理信息系统质量检验技术规程921测绘成果数据认定技术规程822专题地图检验技术规程623地图集检验技术规程724印刷成品质量检验技术规程725专题地图的编绘原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526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927公开版地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828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测试技术规程9合计205质检网络平台建设序号名称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1中国测绘质量网120/年100合计100培训机制建设序号名称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1质检机构间检验能力比对31个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