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5749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试行)目 录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三、模块内容概要 ()第三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四部分 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 ()一、音乐鉴赏 ()二、歌唱 ()三、演奏 ()四、创作 ()五、音乐与舞蹈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的精神,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基本要求、具有北京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体系,促进我市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帮助学校及广大高中音乐教师更好地结合实际,落实文件的要求和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并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提高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的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而美育的性质和任务,就是开辟情感领域,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解放,配以完整的人格。音乐学科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课程基本理念在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应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把音乐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感受、鉴别、表现、创造、评价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关注高中学生的音乐经验和音乐需求,面向全体学生;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法,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遵循音乐教学的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愉悦性、审美性原则,重视教育的潜效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发展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应注意:第一,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与探索意识;第二,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鼓励其表达对音乐的独特见解;第三,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也就是“乐(yu)”即是“乐(l)”。(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面向全体学生”则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被置于首要的位置。高中音乐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还要为对音乐有特殊爱好、具有一定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三)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音乐表现领域更体现为一种技能性特点,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的学习,都离不开音乐实践活动。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为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创造性音乐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另外,由于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不存在标准答案,其教学过程充满了创造性。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我国的音乐艺术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音乐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是近现代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中学生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多样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开阔音乐教育视野,丰富音乐教育内涵,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应是高中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高中音乐教学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当代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此同时,还应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惜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一、课程结构高中音乐课程结构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必修学分必修模块音乐鉴赏必修2学分选修模块歌 唱每个选修模块1学分,学生至少任选1模块,获得必修1学分演 奏创 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各学校必须开齐开足音乐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模块音乐鉴赏,并逐步开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选修模块(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五个模块),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示范性普通高中所开设的选修模块应不低于4个,其他普通高中开设的选修模块应不低于3个,并积极创造条件逐年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率。对于具有较强音乐能力并愿意在音乐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在完成3个必修学分之后,鼓励其选修其他未选模块,或继续深化已选模块的学习,每修满18课时并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高中音乐课程学时分配建议模 块学 时学时分配建议音乐鉴赏 36学时高一年级全学年,每周1学时歌 唱 每个模块18学时高二年级上学期,每周1学时演 奏创 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二、课程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情感,既表现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表现为情感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进入作品的思想境界,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态度,是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识、学习的追求和学习的责任,更表现为对生活的乐观、进取、向上的态度。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有音乐的兴趣到有音乐的乐趣,最后形成对音乐的志趣,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价值观,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更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认识到传承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是自己责无旁待的义务,以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在音乐课程中,由于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所决定,必须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以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特点。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音乐课程中,应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由于音乐教育多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教学目标往往蕴含在教学过程中,过程即目的。从教学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高中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学习上的成长与发展。在音乐课程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在音乐实践中发展音乐能力,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必须以音乐为本,突出音乐性,通过音乐进行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强调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与感受,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比较、探究与合作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明白音乐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等,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获得音乐听觉的美感与心灵的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使学生的听觉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教育每一门学科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对于高中音乐学科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能促进和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也为学生的音乐发展提供了平台。高中阶段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主要包含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其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必修模块,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体裁和风格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使学生认识音乐与人类生命延续的轨迹和人与自然及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其它模块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的选择来完成的,学生通过对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学习,了解和初步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参与音乐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并提高相关的表演及创作能力。三、模块内容概要(一)音乐鉴赏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音乐鉴赏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11项:1、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2、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欣赏中外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4、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5、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了解西方音乐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6、聆听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并能对其做出评价。7、能够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对所聆听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作比较,并进行综合评论。8、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能够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9、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适当的评价及选择。10、能够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作品的主题。11、能够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搜寻和下载音乐资料。(二)歌唱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歌唱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7项:1、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唱、重唱、独唱等实践活动。2、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吐字咬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3、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一般应排练合唱曲35首。4、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5、在独唱中,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6、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7、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采集并学唱优秀的民间歌曲。(三)演奏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演奏教学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并在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演奏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7项:1、欣赏优秀的器乐作品,感受器乐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奏、重奏、独奏等实践活动。2、学习并逐步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能,能够流畅地演奏与学生技术水平相当的曲目,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乐曲的情感。 3、在合奏中,学生能够调整自己的乐器并使其符合乐队的演奏要求;能按总谱的要求进行排练,正确演奏出自己声部的音乐,并能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能够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反应;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发表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意见。重视合奏曲目的积累,一般应排练合奏曲24首。4、在重奏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奏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5、在独奏中,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奏乐曲。6、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乐谱演奏乐曲。7、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学习演奏优秀的民间乐曲。(四)创作高中学生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艺术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园地,这种学习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创作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5项:1、学习音乐材料组织与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声乐作品中的词曲结合关系,初步掌握音乐作品结构的一般常识及基本的作曲手法,参与以歌曲创作为主的创作实践。2、学习音乐创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遵循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进行创作学习,并能用简谱或五线谱比较准确地记录作品。3、尝试为歌词谱曲、为旋律配置简易伴奏,或利用各种不同的音源材料,进行某一主题的命题创作。4、在电脑上尝试运用数字音序和数字音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编辑和创作。5、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鼓励学生在当地进行采风活动,采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或改编的素材。(五)音乐与舞蹈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满足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音乐与舞蹈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7项:1、积极参与舞蹈的学习、排练、演出等活动。2、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在音乐声中练习和熟练。3、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或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情绪情感。4、能够根据指定或自选的音乐即兴舞蹈。5、学习优秀的舞蹈或舞剧片段,能够生动地进行表演。6、能够根据音乐,设计与之相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7、结合欣赏和排练,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能够鉴赏和评价中外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社交舞等不同舞种及其音乐的特色及风格。(六)音乐与戏剧表演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学习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戏剧表演艺术的兴趣爱好、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表现能力。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涵盖的学习内容共有如下5项:1、欣赏中国戏曲、中外歌剧、音乐剧及戏剧和影视配乐等,了解戏剧构成的主要元素,认识音乐在不同类别的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2、选配适当的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词、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3、能够选择适当的题材,创编有配乐的戏剧小品或小型音乐剧,并能够参与排练及演出。4、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我国的戏曲唱段及中外歌剧选段。5、了解我国传统戏剧及中外歌剧的起源、发展、流派风格、主要代表人物及艺术成就,并能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出评价。第三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高中音乐教学是学校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保证。为实现本次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目标,结合高中音乐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实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遵循音乐艺术感知规律,注重突出音乐学科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艺术通过音响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作曲家总是力图通过音乐作品再现自身内心深处的感受,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总是强烈、细腻地表达了作曲家内心丰富的情感。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的感受与鉴赏教学,遵循音乐艺术的感知规律,注重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聆听、感受音乐入手,以探索音乐本质特征为出发点,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音乐美;给学生提供最好的音乐审美机会,使他们在感受、欣赏音乐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等方面去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音乐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音乐知识教学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真正的音乐审美教育必须教会学生欣赏人类创造的伟大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入这些作品的崇高境界,与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音乐感受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记住一些音乐知识、说出音乐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更应是每位学生获得听觉的美感和个人情感与心灵的体验。(二)遵循音乐教学基本规律,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模块学习中,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想象、音乐创作、音乐评价等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该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重;既要重视音乐教学的预设目标,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音乐学科教材上的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音乐现象与问题;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多种教学方法在日常音乐教学乃至一堂音乐课中的综合使用;第四,在教学手段上,注意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和思考;第五,在教学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交流与合作;第六,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学习过程与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三)遵循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有效的高中音乐教学应尊重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初中学生和小学生相比,高中学生的认知、个性、社会性都得到了更为充分地发展。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已有了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具有较强而敏感的自尊心,更为强烈的自主需要和自律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更强。高中学生的这些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于从事对音乐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学习相对。为了促进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独立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或运用小组形式,或运用其他合作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协作与交流,与孤立的学习相对。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可以设计为:确定选题,即确定要学习的内容或任务;小组设计,确定小组规模,划分学习小组;安排课堂,学习小组的成员靠拢在一起,以便相互交谈、讨论;呈现学习材料,分发学习材料,每位成员都有学习任务与责任;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组内交流,最后将学习成果整合;提交学习结果,各小组将学习结果在班上交流,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学习,必要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音乐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以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一般按如下模式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设计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问题解决机能的真实问题,并创设与现实情景一致或类似的情景;分析问题情况;具体解决问题;评价结果。(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导高中学生有效学习第一,正确认识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既要正确认识和发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发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又要看到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局限,不能夸大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音乐教师以自己的音乐态度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态度,以自己的音乐情感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情感,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些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工具、手段和技术不可能替代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音乐教师由于音乐学识和文化修养的局限,更由于时间、空间和语言的局限,不可能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演出场面具体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教师既要正确认识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又要看到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不足,不能夸大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音乐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利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交流课程资源。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明显不足,那就是在现实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取代音乐教师,不能组织和实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的沟通。第三,积极探索音乐教师作用与教学媒体使用的最佳结合点。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与丰富多彩教学媒体使用的最佳结合点的选择应该是:“扬长避短,强强联合”,应该是音乐教师的优势与教学媒体的优势的有机结合。另外,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使用的选择应该是一加一大于二,音乐教师应从本校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选择适用、简便而有效的音乐教学媒体。(五)教育理念转化教学行为,设计实施优秀的音乐课优秀的音乐课应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应具备“自然、有效、感动”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自然:一是指一切天然存在的东西,二是指不能勉强做事。音乐教学中的自然指的是,学生自然,教师自然和过程自然。学生自然:学生心情放松而期待,带着个人真实的音乐态度和音乐经验及求知的渴望,来到音乐课堂。教师自然:教师心情放松而愉悦,带着个人真实的音乐修养和人格魅力走进音乐课堂,将真心、真诚与真情展现在学生面前。过程自然:音乐教学没有表演的痕迹。用美的音乐吸引学生以真实、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的学习领域。第二,有效 :有,一是表示发生或出现,二是表示估量或比较。效,指成果,或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大小。教育质量观的叙述:其实质是看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有发展。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指的是,有学习过程、有教学效果和有学习收获。有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音乐艺术经历“体验研究再体验”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用内心的体验和创造去学习音乐,这是必须的,也是良好的学习音乐的途径。有教学效果:教师组织了哪些音乐学习活动,传授了什么音乐知识、技能及感悟。其实质是看教学目标的基本实现,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有学习收获:学生学到了什么音乐知识、技能及感悟。其实质是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收获、有提高、有发展。第三,感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对人的情感作用比较直接迅速。这是因为音乐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人体时,这一结构在情绪的反应、激活、体验中起到重要作用;音乐可以诱发人的内在情感,触发人们内心积极性情感(如喜爱、快乐、兴趣等),使消极性情感(如悲痛、厌恶、愤怒等)得到宣泄。对中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情感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音乐教学中的感动指的是,感动教师,感动学生与师生情感的共鸣。感动教师: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音乐教师应成为真正与学生完全平等的身份的音乐艺术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应感动教师自己。音乐教师将真心、真诚、真情带进音乐课堂。以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以教师的心灵沟通学生的心灵。感动学生: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音乐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应只是记住多少音乐知识或者说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而更应是在音乐课堂上获得听觉的美感和个人情感与心灵的体验。师生情感的共鸣:当学生离开学校,走进社会时,他能记住音乐课堂的什么?音乐教学中的什么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真正的音乐教育必须教会学生欣赏人类创造的伟大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入这些作品的崇高境界,并与这些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即“学会欣赏、进入境界、产生共鸣”)。走进心灵这是教育的崇高境界,更是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学资源的范围 课程资源指一切对课程与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包括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音乐教学资源应包括:第一,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并经教育部审查通过的教科书是最重要的基本资源;第二,地方和学校所开发的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第三,音乐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第四;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第五,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的礼堂、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体育馆也应视为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第六,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2、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与积极开发校内外音乐课程资源。应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高中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以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开发高中音乐课程资源。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影响的校园文化。第一,发挥学校文艺社团与音乐学科选修课的辐射作用,组织学校艺术教学成果观摩周、学校艺术节展演等活动,活跃学生生活,建设校园文化。第二,发挥学校图书馆、广播站、电视台的宣传作用,应用多种形式开展文艺活动,交流艺术作品,传承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第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作用,利用校园网开办学校艺术论坛,开展音乐作品赏析活动,建设学校网络音乐资源库等。第四,发挥学校周边地区艺术资源的借鉴作用,开发家庭和社区的音乐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文艺演出活动,利用当地公共文化设施,观看民族民间艺术家的演出,采访民族民间艺术家,开办各类艺术讲座和音乐文化知识的普及活动。第五,发挥校内外艺术人才的教育作用,充分安排本校具有艺术专长的教师上课,利用校际音乐教师资源相互兼课,也可以外聘在职或退休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到学校上课。教师之间、学科之间、校际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实现音乐课程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三、教学研究建议音乐教学研究对于创造性地实施高中音乐新课程,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全面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建立音乐教学研究制度。在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学校应改进和完善音乐教学研究制度或工作方式,专人负责,制定计划,检查落实,建立音乐教学研究制度。认真研究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音乐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第二,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切实开展有效的高中音乐教学研究活动,为音乐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展示和发展搭建平台。在音乐教学研究过程中,应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音乐教学的具体问题,通过学习、研讨、听课、课题研究、教学评比等研究活动,加强对高中音乐课程的研究。学校应建立音乐教研组,组织音乐教师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开展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从而促进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近期,音乐教学研究的方向可以从以下课题方向选择: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研究;高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高中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高中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研究;高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与学分认定研究;学生音乐选修课程指导研究;高中新课程下音乐教师成长策略研究等。第三,加强校本教研工作。要加强校本教研工作,落实“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基本精神,以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音乐教师为研究的主体,进行音乐教学研究工作。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科研人员的作用;要重视学校音乐教研组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学校应从本地区、本学校音乐文化特点出发,积极开发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第四部分 课堂教学评价建议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既关注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观,突出评价的多元性、互动性、激励性、诊断性、过程性。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以以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1以诊断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诊断,其重点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终指向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 2以学评教,促进教学改进,促进学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具体体现为“以学评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要通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引导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础性目标;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引导教师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价,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改进教学。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要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要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实践和行为不断地符合学科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考虑课程总目标在每一节课中是否得到具体落实,要考虑是否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向要求,要考虑是否体现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否有利于课程标准的达成。2诊断性原则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强调评价的分析诊断功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点是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改进和发展的方向,进而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3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主要体现为评价的主体、方法和功能的多样性。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教师自评为主,教育行政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同行、学生、家长等都可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课堂观察法、学生调查法、学生测验法以及自我反思法等多种方法。评价的功能包括鉴定、评比、检查,更应该强调分析、诊断和指导。4可行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当简便易行,便于操作。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既是期待实现的目标,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评价标准要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接受,以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判断课堂教学有效的核心标准是要看学生是否达成了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即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落实的主要因素教师与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关注教师教学的要素、学生学习的要素以及学科特色三方面的内容。1教师教学的要素教师教学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师要依据“内容标准”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分层次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灵活地推进教学过程,及时检测、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其中应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测量。课堂学习环境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条件,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规定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正确选择学习内容,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征,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确保活动适度、适量;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技术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能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正确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2学生学习的要素学生学习的要素主要包括:学生明确应当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与基本要求,明确适合本人情况的其他目标与要求,有较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学生应当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学习活动,方式要多样,时间要适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课堂氛围应当和谐、活跃、民主、平等,让每一个参与者身处其中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质疑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3.学科特色的要素由于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得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风格与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体现学科的独特要求,提倡创新,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音乐学科的特色可以是音响活动比例恰当、选择合理、效果理想,可以是听觉训练得法,判断准确,可以是情感体验态度积极、情感表现形象生动等。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1.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即通过听课活动,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教学观察法一般适用于教师同行、教研人员和教学领导听课评价。根据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进行价值判断。观察记录可参考下表:中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评课人姓名: 科目: 课题名称: 评价项目评 价 要 点符合程度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教学目标(1)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2)可操作的程度学习条件(3)学习环境的创设(4)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5)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6)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学生活动(7)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8)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9)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课堂气氛(10)课堂气氛的宽松度(11)课堂气氛的融洽度教学效果(12)目标的达成度(13)解决问题的灵活性(14)师生的精神状态学科特色(15)音乐音响活动的指导(16)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17)音乐审美情感的激发评 语(2)学生调查法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强调要根据学生需要改进教学,学生理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最好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要依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通过调查了解各教学要素的实施情况及达到程度。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要尽量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评课表可参考下表:学 生 评 课 表科目: 课题: 班级: 年 月 日评 价 项 目评 价 情 况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增强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明显增强 ( )有所增强 ( )没有感觉 ( )令人失望2本节课上,你是否主动参与音乐学习过程?( )积极主动 ( )随大流( )被动参与 ( )无所谓3你喜欢音乐老师上课的方式、方法吗?( )很喜欢 ( )喜欢( )说不清楚 ( )不喜欢4这节课上,你学到的什么(如知识、技能、方法、观点等)?( )比较多 ( )还可以( )说不清楚 ( )很少5这节课上,你有创新或闪光点吗?(若有表中未包括的方面,请写出)( )思考方法 ( )音乐实践( )解答问题 ( )完成作品( )应用知识 ( ) 6你认为老师应当怎样改进音乐教学,你可以学得更好?(请写出意见)(3)自我反思法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课堂教学自评的方法之一,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议每位教师都养成对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良好习惯。下列四种反思的方法,供教师参考。 写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通过反思日记记录课堂中每一个成功和不足之处;记录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及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观摩与分析。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描述所观察到的情景,随后再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教研组共同研讨。教研活动时,教师同行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最终形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参加的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教师所共享。行动研究。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不仅在改善教学实践上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中间形成一种调查研究的氛围。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是音乐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是音乐课程实施的依据,是规范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标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高中学生音乐学习的内容为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一、音乐鉴赏高中阶段音乐必修课音乐鉴赏模块在学习内容定位上,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与鉴赏”大致是相近的,但在高中阶段则更强调鉴赏,这是根据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的学习要求。在内容标准上,高中与义务教育两个学段有着范围、程度和水平上的区别。针对高中学生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培养和提升音乐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和形成完善的个性,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内 容 目 标学 习 要 求(1)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乐艺术作用于人的情感的主要途径应该是体验,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只是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基本要求: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能够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学习活动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聆听和欣赏音乐的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一些欣赏音乐的方法。倡导对每一首音乐作品要有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提升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较高要求:学生对外来音乐文化、良莠混杂、雅俗交织的现实生活中的音乐能够加以正确的鉴别,开展专题性的探究活动,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评价能力。在优美的音乐音响中,学生能够把对音乐的感受、感悟、感染、感化过程作记录、写短文、撰写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鉴赏心得,交流鉴赏体验。(2)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生应对音乐的题材、体裁、表演形式及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等方面知识有综合的了解和深入的学习。基本要求:在聆听音乐作品中,能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基本要素的构成、常用的“形式要素”、“音乐语言”的概念。聆听每一首音乐作品时,学生能够关注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生能够从音乐旋律的流动和音响、音效中理解和揭示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较高要求:结合聆听音乐作品的分析认识活动,学习、探究音乐要素的内涵及其发挥的艺术作用。(3)欣赏中外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基本要求:能够欣赏中外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学生能够多渠道自主学习、搜集各种音乐图片、文字、音响、视频资料,在课上交流学习。较高要求:对每个民族所体现出的本体音乐文化特色、思维形式、表现特点等在充分的聆听、鉴赏中能够感知和分辨。了解在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中所体现出具有时代风格的音乐流派、充满了个人艺术风格魅力的音乐家及生平、经典代表作品以及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积极参加在聆听基础上的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能够写出音乐鉴赏短文,拓展和深化音乐学习的效果。(4)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发掘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音乐资源,从中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本模块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要求:聆听和鉴赏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感受、体验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感悟出华夏民族音乐文化的厚重底蕴。聆听和鉴赏缤纷绚丽的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多元文化,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感受异国音乐的风格特点、民族文化特征,提升音乐艺术修养、拓宽审美视野。从优美的音乐中认识、理解中国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紧密关系,提升对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丰富我们音乐教育的内涵,并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