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8170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1.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2.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53.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84. 微生物学(E类)课程教学大纲115.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146. 遗传学(B类)课程教学大纲167. 遗传学(C类)课程教学大纲208. 遗传学实验(C类)课程教学大纲239. 分子生物学(D类)课程教学大纲2510. 分子生物学(E类)课程教学大纲2711. 分子生物学实验(D类)课程教学大纲2912. 细胞生物学(B类)课程教学大纲3113.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3714.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4315. 普通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4616.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5017.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5318.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5619. 生物信息学(D类)课程教学大纲5920. 美术1课程教学大纲6121. 美术2课程教学大纲6322. 园林制图与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6523.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6824. 园林CAD课程教学大纲7125. 园林系列讲座课程教学大纲7526. 园林综合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7727. 园林综合实验(2)课程教学大纲8328. 园林综合实验(3)课程教学大纲8529. 园林规划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9230. 园林规划设计(2)课程教学大纲9431. 园林历史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9732.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10033. 园林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1033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10535. 风景与游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0736.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10937. 园林工程养护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1238. 园林建筑与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1439. 园林植物配置课程教学大纲11640. 专业实习(园林专业)教学大纲11941. 农生院科技创新(园林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2142. 毕业设计(论文)(园林专业)教学大纲123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I1152、课程名称(中文):普通生物学 (英文):General Biology3、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生物学,医学,农学,药学(本科生)6、开课院(系)、教研室:上海交通大学普通生物学教学组7、推荐教学参考书:(1). 教材:普通生物学第二版,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Biology2ed,Fried,G.H.,Hademens,G.J.著,科学出版社Biology TwoBarbara Evans, Heinemann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版),吴庆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生物学(第一版)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生物学,胡玉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生命科学导论张惟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动物生物学 (第一版),徐崇任、程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植物生物学(第二版),周云龙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普通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对分子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机体的稳态、发育、遗传、适应与进化等诸方面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生物界是一个整体,在分子和细胞的功能与结构,有机体的稳态、发育、遗传、适应与进化等方面存在着对生物界普遍适用的规律。本课程以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为主线,根据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按分子细胞代谢个体生物圈的顺序,侧重介绍生物进化的背景、机体结构与功能协调、生命活动机制及其调节控制。结合现代生物科学的前沿信息,跟踪科学前进的步伐。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 (2学时)生命科学研究什么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展望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分类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要点:作为基础课,简明阐述生物多样性、细胞、代谢、遗传、进化、发育、生态及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生命科学的微观与宏观领域的相互联系;掌握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属性,现代科学认为生命与核酸、蛋白质按规律整合的体系不可分离。生命的特征就是生命属性的外在表现,决定了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培养兴趣,主动探索生命的奥秘,带着问题学习,了解著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经历,培养创新能力。第一章 生命的化学基础(2学时)构成生命的元素和分子水和无机盐组成细胞的大分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要点:着重介绍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和多糖等,都是由一些含有功能基因的彼此相同或相通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性质取决于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和羟基、羰基和氨基等功能基团。第二章 生物的结构基础细胞 (8学时)细胞的概念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连接与识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衰老与死亡要点:通过对细胞结构、功能的简述,深入了解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的规律,从而使同学们从细胞层次上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本质。了解细胞凋亡发生的机理,细胞多能性、细胞单能性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第三章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学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要点:新陈代谢,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代谢就是发生在生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光能自养生物必须依赖于光合作用,异养生物必须依赖消耗有机质来获取能量。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 14学时)生物的分界生物分类方法生物的命名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病毒及微生物要点:通过对生物分类和命名的学习,掌握对众多的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掌握双命名法是生物分类的基本依据。 第五章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4学时)动物的组织结构动物营养和消化代谢动物的循环和呼吸动物免疫系统与疾病动物生物技术的前沿要点:掌握动物界的系统发育,了解动物形态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以及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重点介绍脊椎动物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发育;了解动物生物技术的前沿。第六章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4学时)植物组织类型及结构种子和幼苗根茎叶形态结构功能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花果实形态结构功能要点:了解植物的系统进化,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分类。掌握高等植物的结构,功能与调控。植物激素是一些植物体内合成的微量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它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植物激素和外部环境因子对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控制的作用都是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和基因的转录表达来实现的。第七章 生物遗传与变异(8学时)生物遗传的基本概念及原理遗传的染色体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DNA基因的结构与表达调控基因工程要点:遗传和变异构成了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主题。Mendel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特别注重实验设计,并将数学和统计学应用于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遗传的基本法则。遗传三定律奠定了染色体学说的基础。了解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奠定了遗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从遗传病概念的变迁看到了遗传学和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正式绘制出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DNA联络图”。HGP的完成对人类未来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第八章 生物的进化 (4学时)进化论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证据和历程人类起源和进化要点: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外星空间有无生命?这是激发人类无限遐想的永恒命题。在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中,一旦产生了遗传系统,自然选择便开始发挥作用。繁殖、蛋白质合成和代谢三者之间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协同进化,加深了遗传系统与代谢系统的偶联。综合进化论,分子进化及中性学说,暴发式的进化等学说因受灾变和物种灭绝对生物进化历程影响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第九章 生物与环境 (4学时)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人口资源与生态平衡知识要点: 生态学的层次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其涉及的环境范围也越来越大。影响生物活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化学与物理因子以及生物环境因子。随着生态学研究客体的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和整个人类的影响日益凸现。随着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危机问题的加剧,已对人类生存形成严重威胁。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第十章 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 (2学时)生物技术的定义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简介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克隆技术生物芯片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要点:生物科学成为当今世界自然科学的热点和重点,介绍生物技术的成果和成功应用;通过学习,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动物饲料、能源、生物法处理环境污染、纤维和包装材料、药物和医学等领域中的重大作用。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一)课内教学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教师在各章开始之前,划出由学生自学完成的的节段,学生必须自学完成。推荐以下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http:/life.sjtu.edu.cn/general_biology/index.htm(二)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三)个性化的要求五、其他说明1、教师因在本章节教学中制定学生比杜的教材或资料段落,学生必须按规定阅读。2、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幻灯、录像等手段,加强直观理解。3、学生应遵守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准时到上课教室;上课期间关闭手机。4、考试方式和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10%: 包括课堂提问和作业。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70%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I1152、课程名称(中文):普通生物学 (英文):General Biology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生、农、医、药类一年级本科生6、开课院(系)、教研室:上海交通大学普通生物学教学组7、推荐教学参考书:普通生物学第二版,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Biology2ed,Fried,G.H.,Hademens,G.J.著,科学出版社Biology TwoBarbara Evans, Heinemann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版),吴庆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生物学(第一版)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生物学,胡玉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生命科学导论张惟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动物生物学 (第一版) 许崇仁、程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植物生物学(第二版),周云龙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普通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对分子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机体的稳态、发育、遗传、适应与进化等诸方面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本课程以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为主线,根据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按分子细胞代谢个体生物圈的顺序,侧重介绍生物进化的背景、机体结构与功能协调、生命活动机制及其调节控制。结合现代生物科学的前沿信息,跟踪科学前进的步伐。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 (2学时)生命科学研究什么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展望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分类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要点:作为基础课,简明阐述生物多样性、细胞、代谢、遗传、进化、发育、生态及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特征就是生命属性的外在表现,决定了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第一章 生命的化学基础(2学时)构成生命的元素和分子水和无机盐组成细胞的大分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要点:着重介绍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和多糖等,都是由一些含有功能基因的彼此相同或相通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性质取决于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和羟基、羰基和氨基等功能基团。第二章 生物的结构基础细胞 (6学时)细胞的概念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连接与识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衰老与死亡要点:通过对细胞结构、功能的简述,深入了解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的规律,从而使同学们从细胞层次上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本质。了解细胞凋亡发生的机理,细胞多能性、细胞单能性在现代生物学和农业中的应用。第三章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学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要点:新陈代谢,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代谢就是发生在生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光能自养生物必须依赖于光合作用,异养生物必须依赖消耗有机质来获取能量。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第四章生物多样性( 8学时)生物的分界生物分类方法生物的命名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病毒及微生物要点:通过对生物分类和命名的学习,掌握对众多的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掌握双命名法是生物分类的基本依据。了解动物形态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以及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重点介绍脊椎动物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发育;了解动物生物技术的前沿。了解植物的系统进化,掌握高等植物的结构,功能与调控。第五章 生物遗传与变异(6学时)生物遗传的基本概念及原理遗传的染色体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DNA基因的结构与表达调控基因工程要点:遗传和变异构成了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主题。Mendel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特别注重实验设计,并将数学和统计学应用于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遗传的基本法则。遗传三定律奠定了染色体学说的基础。了解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奠定了遗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从遗传病概念的变迁看到了遗传学和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正式绘制出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DNA联络图”。HGP的完成对人类未来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第六章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4学时)进化论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证据和历程人类起源和进化要点: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外星空间有无生命?这是激发人类无限遐想的永恒命题。在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中,一旦产生了遗传系统,自然选择便开始发挥作用。繁殖、蛋白质合成和代谢三者之间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协同进化,加深了遗传系统与代谢系统的偶联。综合进化论,分子进化及中性学说,暴发式的进化等学说因受灾变和物种灭绝对生物进化历程影响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第七章 生物与环境 (4学时)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人口资源与生态平衡知识要点: 生态学的层次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其涉及的环境范围也越来越大。影响生物活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化学与物理因子以及生物环境因子。随着生态学研究客体的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和整个人类的影响日益凸现。随着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危机问题的加剧,已对人类生存形成严重威胁。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第八 章 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 (2学时)生物技术的定义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简介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克隆技术生物芯片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要点:生物科学成为当今世界自然科学的热点和重点,介绍生物技术的成果和成功应用;通过学习,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动物饲料、能源、生物法处理环境污染、纤维和包装材料、药物和医学等领域中的重大作用。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一)课内教学活动中能力培养的安排及要求:教师在各章教学开始前,划出由学生子学完成的节段,学生必须自学完成。推荐以下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http:/life.sjtu.edu.cn/general_biology/index.htm(二)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五、其他说明1、教师因在每章教学中指定学生必读的教材活资料段落,学生必须按规定阅读。2、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幻灯、录像等手段,加强直观理解。3、学生应遵守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准时到上课教室;上课期间关闭手机。4、考试方式和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10%: 包括课堂提问和作业。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70%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 程 代 码: BI103 2. 课程中文名称: 普通生物学实验3.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General Biology4. 学 时/学 分:36学时/ 2学分5. 先 修 课 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6. 面 向 对 象: 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及药学专业7. 开课院(系)、教研室: 农业与生物学院8. 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李新红等编著,2006年参考书: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刘凌云等主编,1998年出版,高教出版社。 植物实验与实习,尹祖棠编,2001年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指导手册,曹阳等编制。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实验课的内容选材上以动植物两大生物类群教学实践内容为基础,以简明、实用、注重基础为特色,在选材上要注重代表性和广泛性。每个实验重点突出、实验操作步骤合理,突出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对生物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尤其是结合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力求内容新颖,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生物学基础实验课是对基础理论的实践和补充,有利于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讲授所学知识内容,能够为植物学、动物学、园林、资源环境及食品科学等专业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训练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基本实验技能,这对将来在本学科方面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生物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生命起源、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任务在于为学生奠定宽厚扎实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及供参考的学时要求。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生物绘图技术(3学时)1.掌握显微镜及解剖镜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显微镜、解剖镜的使用方法及生物绘图的基本技能。实验二:植物花的形态及植物类群(3学时)1. 掌握植物花的形态构造及其特征。2. 了解和掌握常见植物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鉴别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植物花的形态构造及其特征。术。实验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学时)1. 熟悉无菌操作的要求,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技术。2. 掌握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 实验四: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压片技术及染色体数目鉴定(3学时)1、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压片技术2、植物染色体数目鉴定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压片及染色体数目鉴定技术。实验五、上海常见植物识别与检索(3学时)1、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检索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上海常见植物名称、拉丁文及植物科名。实验六、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鉴定(3学时)1.掌握DNA的酶解技术;2.掌握琼脂糖电泳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鉴定。实验七:家鸽(或家鸡)各大系统解剖学观察(3学时)1、鸽子外型、骨骼系统及内部解剖;2、认识鸟类各大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鸟类在各大系统上有那些适应飞翔的特征。实验八、鱼类、两栖类动物外型及内部解剖学比较观察(3学时)1. 鲤鱼(或鲫鱼)外型、骨骼系统及内部解剖。2. 青蛙(或蟾蜍)外型、骨骼系统及内部解剖。3.了解硬骨鱼类主要特征及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4 了解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陆地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和不完善性。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掌握硬骨鱼类主要特征及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掌握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陆地生活环境适应性和不完善性。实验九:ABO血型坚定暨血涂片的制备与血细胞显微观察(3学时)1. 掌握微量采血及血涂片的制备方法。2. 了解ABO和Rh血型分类系统的背景知识和遗传学原理。3. 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区分红细胞与白细胞。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ABO和Rh血型分类系统的背景知识和遗传学原理。具体掌握显微镜观察和区分红细胞与白细胞方法。实验十、三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3学时)1、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实验十一、哺乳动物精子体外获能及体外受精实验(3学时)1.掌握小鼠精子采集、获能方法2.了解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方法3. 了解哺乳动物受精机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小鼠精子的发育、成熟过程如何?获能方式有哪些。实验十二、实验考试(3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具体掌握研究性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讲授所学知识内容,能够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的起源、物种的形成、物种的形态结构及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熟悉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从实践上掌握有关各种生物类群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植物学、动物学及微生物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为将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更好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物,了解各种生物起源、发育、进化以及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六、其它说明1、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实验课学习成绩考核方法包括实验考试成绩(60%)、实验报告成绩(30%)及实验综合评定(10%),各种考核成绩一定严格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尤其是实验报告成绩,杜绝“平时不做实验、抄袭实验报告”等不良现象。2、考试方式和成绩构成比例本实验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同时参考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资助的“普通生物学”、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等教学课件,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尽力使理论课上得形象生动,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不仅增长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可启发学生思维、开阔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微生物学(E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I2122、课程名称(中/英文):微生物学(E类)/Microbiology3、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有机化学、生物学基础5、面向对象:农业与生物学院所有本科专业6、开课院(系)、教研室:农业与生物学院 微生物学课程组7、教材、教学参考书:微生物学, 沈萍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Madigan M.T., Martinko J. M., Parker J., Prentice Hall press, 2001.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y,edited by J.Nicklin,K.Graeme-Cook,T.Paget and R.Killington, 林稚兰 等译, 科学出版社,2000.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农业与生物学院的院级平台课,是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既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又是现代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形态和构造、营养和培养基、代谢与发酵、的生长及其控制、遗传变异和育种、生态、分类与鉴定、传染与免疫,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同时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微生物学基础。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分为十二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2章自习。第一章 绪论 (4)1. 微生物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2. 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2)要求:了解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特点。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2.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要求:本章以自学为主,结合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掌握无菌、二元培养概念及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第三章 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12)1.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一般结构 (6)2.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特殊结构 (2)3. 丝状微生物的细胞形态与结构 (4)要求:掌握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掌握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了解丝状微生物的形态发生。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2)1. 培养基的类型及设计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1)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营养物质的运输 (1)要求:掌握不同类型培养基的用途和营养物质进入细菌细胞的方式。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4)1.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2.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3.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1)要求:了解异养微生物发酵和呼吸作用的概念,重点掌握自养微生物的氨、硫、铁等物质的氧化,了解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发挥的作用,掌握次级代谢产物的用途。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4)1. 微生物的生长及生长曲线 (2)2.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化学因素 (1)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 (1)要求: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生长曲线的意义,常规消毒灭菌的方法,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第七章 病毒(8)1. 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2)2. 病毒粒子的构造和化学组成 (2)3. 病毒的复制 (2)4.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2)要求:掌握病毒的构造和化学组成及其复制过程,病毒的培养和纯化方法以及非增殖性感染的基本概念,了解病毒不同与细菌的一些独特特性。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4)1. 几个经典试验及朊病毒的启示 (1)2. 微生物基因组 (1)3.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2)要求:掌握细菌接合、转导、转化的概念及应用,了解微生物基因组的一般特点。第九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4)1. 工具酶 (2)2. 克隆载体 (1)3. 核酸扩增技术 (1)要求:掌握来源于微生物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命名规则及基本特性,了解克隆载体的一般要求,了解PCR基本原理。第十章 微生物的生态1.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2.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要求:本章以自学为主,掌握互生、共生、寄生、拮抗、竞争等基本概念及意义。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4)1. 16S rRNA作为进化指征的意义 (2)2. 细菌分类与命名 (1)3. 细菌的分类鉴定技术 (2)要求:掌握种、型、亚型、菌株、血清型的概念和细菌的常规鉴定技术。第十二章 感染与免疫(8)1. 微生物的致病性 (2) 2.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 (2)3.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4)要求:掌握内、外毒素的区别与联系,非特异免疫的功能,抗原、抗体的概念,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特异性免疫的途径。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每一位农生院的学生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都将涉及微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微生物学所包含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庞杂,且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是特别紧密,会感觉头绪比较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此外,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借助一定的实验手段才能实现可视性,因此,要认真对待微生物学的实验课,并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深理解。五、其它说明1、教学参考网站http:/www.whu.edu.cnhttp:/www.ncbi.nlm.nih.gov2、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应遵守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不无故旷课;不缺席、迟到、早退;按要求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指定主要参考书的相应章节。3、考试方式和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I2122、课程名称(中/英文):微生物学/Microbiology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有机化学、生物学基础5、面向对象:农业与生物学院所有本科专业6、开课院(系)、教研室:农业与生物学院 微生物学课程组7、教材、教学参考书:微生物学, 沈萍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Madigan M.T., Martinko J. M., Parker J., Prentice Hall press, 2001. Instant Notes in Microbiology,edited by J.Nicklin,K.Graeme-Cook,T.Paget and R.Killington, 林稚兰 等译, 科学出版社,2000.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农业与生物学院的院级平台课,是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既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又是现代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形态和构造、营养和培养基、代谢与发酵、的生长及其控制、遗传变异和育种、生态、分类与鉴定、传染与免疫,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同时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微生物学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分为8个部分,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有2章以自学为主。第一章 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8)1.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一般结构 (4)2.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特殊结构 (2)3. 丝状微生物的细胞形态与结构 (2)要求:掌握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掌握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了解丝状微生物的形态发生。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1. 培养基的类型及设计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营养物质的运输 要求:本章以自学为主,掌握不同类型培养基的用途和营养物质进入细菌细胞的方式,理解微生物是如何摄取不同的营养物质。第三章 微生物的代谢(4)1.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2.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3.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要求:了解异养微生物发酵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自养微生物的对氨、硫、铁等物质的氧化,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发挥的作用,掌握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用途。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 微生物的生长及生长曲线 2.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化学因素 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 要求:本章以自学为主,要求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生长曲线的意义,常规消毒灭菌的方法,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第五章 病毒(8)1. 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2)2. 病毒粒子的构造和化学组成 (2)3. 病毒的复制 (2)4.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2)要求:掌握病毒的构造和化学组成及其复制过程,病毒的培养和纯化方法以及非增殖性感染的基本概念,了解病毒不同与细菌的一些独特特性。第六章 微生物遗传(4)1. 几个经典试验及朊病毒的启示 (1)2. 微生物基因组 (1)3.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2)要求:掌握细菌接合、转导、转化的概念及应用,了解微生物基因组的一般特点。第七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4)1. 16S rRNA作为进化指征的意义 (2)2. 细菌分类与命名 (1)3. 细菌的分类鉴定技术 (1)要求:掌握种、型、亚型、菌株、血清型的概念和细菌的常规鉴定技术。第八章 感染与免疫(8)1. 微生物的致病性 (2) 2.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 (2)3.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4)要求:掌握内、外毒素的区别与联系,非特异免疫的功能,抗原、抗体的概念,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每一位农生院的学生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都将涉及微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微生物学所包含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庞杂,且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是特别紧密,感觉头绪比较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此外,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借助一定的实验手段才能实现可视性,因此,要认真对待微生物学的实验课,并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深理解。五、其它说明1、教学参考网站:http:/www.whu.edu.cn;http:/www.ncbi.nlm.nih.gov; 2、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应遵守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不无故旷课;不缺席、迟到、早退;按要求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指定参考书的章节3、考试方式和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遗传学(B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I2082、课程名称(中/英文):遗传学/Genetics3、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5、面向对象:农业与生物学院各专业6、开课院(系)、教研室:农业与生物学院7、教材、教学参考书: 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现代遗传学原理,徐晋麟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二、课程性质和任务遗传学不仅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改造生物、创造新生物的工程学。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及生物品种改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介绍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一章 绪论(2学时)1.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 遗传学的发展3. 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4学时)1. 孟德尔第一定律2. 孟德尔第二定律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4.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要求:(1)掌握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的原理;(2)掌握杂交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3)了解染色体与遗传之间的关系;(4)了解基因与基因之间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物的表型有重要影响。第三章 连锁分析(4学时)1. 染色体与性别决定2. 性连锁遗传3. 连锁基因的交换和重组4. 真菌的遗传分析要求:(1)了解基因连锁、交换和重组的概念;(2)掌握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的绘制方法。第四章 基因的精细结构(2学时)1. 基因的概念2. 重组测验3. 互补测验4. 缺失作图5. 断裂基因与重叠基因6. 基因的功能要求了解:(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2)基因的微细结构;(3)基因表达与性状表现的联系。第五章 病毒的遗传分析(2学时)1. 噬菌体的繁殖和突变型2. 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检测3. 噬菌体突变的重组实验4. 噬菌体基因组与原噬菌体要求:(1)了解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2)掌握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作图方法。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分析(4学时)1. 细菌的细胞和染色体2.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筛选3. 大肠杆菌的性别4.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5. F因子与性导6. 转化与转导作图要求:(1)了解转化、接合、性导和转导的现象和实质;(2)掌握利用转化、接合、性导和转导对细菌进行基因作图的原理和方法。第七章 真核生物遗传分析(4学时)1. 真核生物基因组2.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序列的复杂度3. 基因家族4.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包装5. 基因的丢失、扩增与重排6. 遗传标记要求了解:(1)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2)遗传标记的概念、种类和用途。第八章 遗传重组(2学时)1. 重组的类型2. 重组的分子机制3. 细菌的同源重组4. 位点专一性重组5. 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6.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7. 转座机制与遗传学效应要求了解:(1)遗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分子机理;(2)遗传重组对个体表型和群体进化的影响。第九章 原核基因的表达(4学时)1. 原核基因的转录与翻译2. 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3. 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4. DNA重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5. 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6. 反义RNA在基因表达中的调控作用要求:了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原理和生物学意义。第十章 真核基因的表达(4学时)1. 染色质水平上的基因活化调节2. 转录水平的调控3.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4. 翻译水平的调控要求:了解真核生物在染色质、转录、转录后、翻译等水平上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第十一章 遗传与发育(2学时)1. 基因在细胞分化和细胞决定中的作用2. 早期胚胎发育3. 基因在胚胎极性生成中的作用4. 基因差别表达及其研究方法要求:了解生物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时空特性。第十二章 核外遗传(2学时)1. 母性影响2. 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3. 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要求了解:(1)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原理和特点;(2)植物雄性不育在农业上的应用。第十三章 染色体畸变(4学时)1. 染色体结构变异2.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3. 染色体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要求了解:(1)染色体变异的种类;(2)各种变异发生的机理及其遗传学效应。第十四章 基因突变(3学时)1. 基因突变概述2.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3. 生物体的修复机制4. 基因突变的检出要求了解:(1)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原因和结果;(2)突变修复的生物学机制;(3)人工诱变技术及其用途。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3学时)1. 群体的遗传结构2. Hardy-Weinberg平衡3. 影响平衡的因素要求了解:(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联系与区别;(2)Hardy-Weinberg定律的基本内容;(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五个因素。第十六章 数量性状遗传(4学时)1. 数量性状及其特性2.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3.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要求了解:(1)数量性状的概念和遗传基础;(2)遗传率的概念和估算方法;(3)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概念和作图原理;(4)近交的概念及其遗传学效应;(5)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理。第十七章 基因工程(4学时)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 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3. 基因工程中的载体4.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要求了解:(1)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2)DNA的酶切、分离、连接、转化、质粒回收的方法;(3)基因工程在工业、农业、医学的应用。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遗传学是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探索生命本质的科学,学生应该在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实验,学习前人发现、分析和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方法。五、其它说明1. 学生应该认真参加听课和课堂讨论,按时完成所布置的作业。2. 学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二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问、课堂测验和完成作业的情况予以评定。遗传学(C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I2302、课程名称(中/英文):遗传学(C类)/Genetics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5、面向对象:农业与生物学院各专业6、开课院(系)、教研室:农业与生物学院7、教材、教学参考书: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现代遗传学原理,徐晋麟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二、课程性质和任务遗传学不仅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改造生物、创造新生物的工程学。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及生物品种改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介绍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一章 绪论(2学时)1.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 遗传学的发展3. 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4学时)1. 孟德尔第一定律2. 孟德尔第二定律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4.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要求:(1)掌握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的原理;(2)掌握杂交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