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内容讲解.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63513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内容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内容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内容讲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过程 意义和结果 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认识到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内容 一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二 洋务运动的兴衰三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重点 准确掌握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屈斗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的失败与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 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 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导言 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 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 主要包括 农民阶级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 为实现自强和求富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中的改良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 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维新变法运动 还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统治 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虽然这些探索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 但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充分地证明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导言 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 一 时代变化1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的 大变局 2 处于世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 3 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代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导言 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 二 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新的问题 新任务 寻找和探索国家的出路 1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 如何救亡图存 2 如何向西方学习 如何求强求富 完成这两个任务表面上看是有矛盾的 一方面要抵御西方外来的侵略 另一方面又要向西方外国学习 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导言 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 三 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1 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企图用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的洋务运动 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 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 一 爆发太平国农民战争的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化了国内阶级的矛盾 外国入侵 不平等条约 赔款 军费勒索 旧的赋税加上新的赋税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农民走上了反抗道路 拿起武器探索国家的出路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 二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史时间 14年 1851 1864 波及18个省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会 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1852年永安建制 封臣都王 制定一系列制度 然后从广西经湖南一直打到湖北 而后太平军沿着长江东下进入江西 安徽 江苏势如破竹 1853年3月占领了南京 建都为天京 此后太平军派出北伐军和西征军进行北伐西征 1853 1856年 但是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 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1864年湘军包围天京 6月洪秀全病故 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 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 天京变乱2 重建领导核心3 天京失陷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 四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1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的过程 2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3 有力地打击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 不承认不平等条约 痛击外国侵略者 4 进行了对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5 具有世界意义 打击西方殖民势力 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 五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因此 1 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根本上无法提出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 2 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全彻底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3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现象的滋生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一 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是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的实质 是清王朝的地主官僚统治阶级 在太平天国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样一种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进行的一场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的所谓的 求强 求富 自救运动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二 洋务新政的定义和洋务运动 同治中兴 同光新政 自强运动 的起始时间洋务新政又称 同光新政 是指19世纪60 90年代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 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 雇佣外国军官 依洋法操练军队 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 兴办航运 电报业 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 兴办船政 水师学堂 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也称洋务衙门 为标志 洋务运动的开始 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为标志 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 因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强大和富起来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三 洋务派主要官僚代表人物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所谓 中体西用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四 洋务运动的内容1 创办军事工业19世纪60 70年代 以 求强 为主 主要内容 编练新式军队 创办的军事工业 特点 1 浓厚的封建性 2 浓厚的买办性 3 一定的集团性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2 建立民用工业19世纪70 90年代 在 求富 口号下 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和筹建海军 洋务运动建立民用企业目的 第一 军事工业需要有民用企业作为支撑 第二 通过民用企业发展民族工业 在当时西方商品倾销的条件下占有一席之地 特点 1 官办 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2 大都具有垄断性 压抑民族资本的作用 3 经营管理腐败 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 4 部分产品投放市场 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产生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3 创建新式海军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 1885年10月设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 兴办新式学堂 一类是外语学堂 另一类是军事学堂 再一类是实业学堂 5 派遣留美 留欧学生 1872 1875年派出四批留美幼童120名 1881年撤回 1875 1894年派出三批留欧学生 学习造船 驾驶 6 翻译西方科技 法律书籍 一个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另一个是京师同文馆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五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评价评价 既不能全盘否定 也不能全盘肯定 应该实事求是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但是其本质还是官僚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 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五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评价历史作用 1 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 但又有妥协和勾结 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 但也有阻碍 使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 3 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 但又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六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 外国侵略者的压制和破坏 使中国不能真正富强 2 封建顽固派的反对 阻挠 3 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 依附性和腐朽性 4 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一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这是一场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 一方面 戊戌维新是在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遭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又一次救亡运动 另一方面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广求利源 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二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要思想是 只有在中国实行维新变法 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 才能把中国从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厄运中解救出来 实现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富强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三 维新派活动的主要方式1 向皇帝上书 康有为曾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 2 著书立说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对传统儒家思想提出了挑战 3 翻译西方的思想学说 严复翻译的 天演论 物尽天择 适者生存 4 介绍外国的变法经验 康有为的 俄彼得变政记 日本变政考 5 办学会 强学会 保国会南学会等 6 办学堂 康有为主持的广州 万木草堂 7 办报纸 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 时务报 严复主办的天津 国闻报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四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这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第一次的正面交锋 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 要不要变法 第二 要不要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 要不要废八股 改科举和兴西学 通过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 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使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也随之拉开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五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 1 政治方面 改革官制 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 裁撤冗官闲衙 澄清吏治 取消国家对旗人的供养等 2 军事方面 训练新军 军队改习洋操 采用西洋兵制 裁汰绿营 筹建海军等 3 经济方面 鼓励发展工商业 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 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 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 改革财政 全国设立邮局等 4 文化教育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设立京师大学堂 各省设中小学堂 提倡西学 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学会 派人出国留学等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由于守旧势力的抵制和镇压 维新政令很多都没有付诸实施 从中央到地方官僚大都不按光绪皇帝的命令执行 而且新旧矛盾日益突出 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守旧势力力图对维新派进行反击和镇压 经过密谋策划 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 慈禧太后以 训政 的名义 重新 垂帘听政 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1898年的 百日维新 如同罢花一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 除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的前身 被保留下来以外 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维新派人士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 或被囚禁 或被革职 或遭放逐 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七 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 1 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 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3 为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 为民主革命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启示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探索之三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八 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1 客观原因 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2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妥协性 1 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 2 缺乏彻底反帝勇气 3 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军队的支持 4 急于求成和策略上的失误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历史的启示 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出路 逐步前进 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 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为中国人民以后的三个选择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历史的证明 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 引导革命胜利 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 绝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和富强 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改良道路在中国也是走不通的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历史的结论 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 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然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 民主和富强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853年6月 2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3 洪仁玕 资政新篇 1859年 4 李鸿章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筹议海防折 轮船招商局奖折 5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 1895年5月 6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节选 1896年 7 严复 原强 1895年3月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思考题 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2 结合史实全面的评价洋务运动 3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 意义和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