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下第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43621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四年级下第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第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第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古诗二首设计者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游园不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难 点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示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配乐范读古诗)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二、凭借情境 自主探究1、理解词语。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有感情地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花的图片)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下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第二课时一、复习1、默写江畔独步寻花2、回忆第一首诗的学法 二、学习游园不值 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1)齐读诗题。 (2)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3、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4、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开。 春色 / 满园 / 关 / 不住,一枝 / 红杏 / 出 / 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五、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可吟诗、画画、习作等)六、小结 在诗人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春天,其实我们也可以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然后用我们的比把春天描写的更加灿烂多姿。个性化创意:板书设计: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花多美 游园不值 江畔独步寻花(愉悦) 蝶舞 应怜屐齿印苍苔,莺啼 叙事 小扣柴扉久不开。 爱春天春色满园关不住, 想象 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 题种一片太阳花设计者教学内容种一片太阳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个体太阳花生命的特点生命如此短促,却又如此顽强,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教学重、难点重 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示标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平时,你最喜欢哪种花?为什么?能说出花的特点吗? 2、同学们说了很多花,它们都有各自的美丽之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太阳花(出示太阳花图片)。看到这个花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的确,太阳花是因为特别喜欢阳光而得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 (学生跟着板书课题、齐读)二、凭借情境 自主探究1、自由读课文,要求句句响亮、字字清楚。 2、学生上前板书不理解的词语。 3、谁在预习中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同学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4、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为什么要种太阳花 太阳花开得灿烂多姿 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 来年还种太阳花 5、默读课文,根据板书的线索,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我们选择种太阳花呢?1、快速度浏览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其一:对色彩的渴望。其二:太阳花比较好“服侍”。) 2、 通过刚才的朗读,太阳花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你觉得太阳花怎么样 (板书“美”) 3、请同学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大声朗读58自然段,画出描写太阳花美的句子。 4、请同桌交流一下画出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配上音乐,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太阳花开的情景。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相机进行总结并板书:(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 (2)经久不衰(顽强的美):第8自然段 5、展示太阳花图片,直观感受。 6、太阳花如此美丽,却又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读读8、9自然段,找一找原因吧。(单独的一朵花生命特点:朝开夕谢,朵朵精神充沛,不遗余力。从整体上看,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太阳花经久不衰?你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吗?不写单独的一朵太阳花行吗? 让我们带着赞颂、欣赏的语气来读读第9自然段。(齐读、指名配乐读) 7、看着这样的太阳花,你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你从中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段落,找找答案吧!同桌交流读书感想。 8、为什么来年还要种太阳花?在你的生活中有和太阳花一样的人吗?小组讨论交流。四、优化情境,拓展运用1、小结:是的,太阳花就像那些珍惜时间的人;像那些顽强拼搏的人;像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虽然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经久不衰,流芳百世。美丽的太阳花有着美好的品格,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太阳花的这种美好的品格,不是吗? 2、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这篇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3、课后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太阳花。 4、课外阅读推荐:白杨 第二课时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体会感情,个性化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互评,从评价中体会怎样读书更能表达感情。 3、再读,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二、学习生字 1、小黑板示字:躁 斓 圃 侍 乍 缤 偃 蕉 慵 炽 蕾 婪 沛 旺 昌 2、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 3、学生观察生字,写自己最拿手的生字。 4、集体交流是怎样写好的。 5、选学生认为难写的字,集体交流怎样写好,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斓 偃 蕉 慵”的结构;“沛”不要把字形写错。) 6、学生写字。 7、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小小书法家”,交流经验。 三、积累词语 1、这篇课文有许多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你认真找一找。 2、学生活动、交流: 斑斓多姿鲜艳夺目郁郁葱葱银粒儿短促花蕾 慵倦无力缤纷五彩偃旗息鼓美人蕉空暇贪婪 莫衷一是灿烂多姿生机勃勃经久不衰炽热 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充沛乍开服侍 3、你能选其中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4、设计摘录卡,积累词语。 四、作业 1、查找有关花的词语,摘录在摘录卡上。 2、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词语。个性化创意:板书设计: 种一片太阳花 为什么要种太阳花 色彩美 太阳花开得灿烂多姿 美 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 经久不衰来年还种太阳花 借花-喻人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 题花之咏设计者教学内容花之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教学重、难点重 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难 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示标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2、板书课题:花之咏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二、凭借情境 自主探究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四、优化情境,拓展运用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二、品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三、感情朗读1、配乐朗读课文。2、朗读比赛。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四、小练笔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2、互相交流。五、总结全文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个性化创意:板书设计: 花之咏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 感受美好我是(礼品、彩冠、赠物) 奉献美好草原上、空气里、黑夜 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 拥抱光明。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 题语文天地三设计者教学内容语文天地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读一读,我的摘抄笔记等部分内容。欣赏古诗,提高古诗阅读欣赏的能力,体会祖国语言美。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了解有关花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写关于花的文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 点摘抄的技巧难 点摘抄的技巧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第一课时一、我的摘抄笔记1经久不衰 偃旗息鼓 短促2 湛蓝 孕育 啜饮 3 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二、读一读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朝花夕拾铁树开花 奇花异草 流水落花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学生多读成诵,此四句诗选自清朝阮元吴兴杂诗。本诗作于阮元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全诗共分四句。个性化创意:第二课时、开卷有益1、以自读为主学习朱德与兰花:2、查找生字、词;3、提出不懂的问题;4有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笔下生花1、我最喜欢的花2、想像作文:我是花 3、鲜花送给三、初显身手观赏鲜花,用花打扮我们的教室。收集鲜花的图片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 题我们的手设计者教学内容我们的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教学重、难点重 点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难 点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具准备金钥匙投影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示标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枫叶、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剪纸、画画、写字)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凭借情境 自主探究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聪明的孩子最会学习。开始学习吧!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1、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2)现在,我们依*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指名读,美读。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好在哪里?2、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桥)(2)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1)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2)齐读。(3)有感情的朗读。四、优化情境,拓展运用(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2)男女生对读。(3)师生接读。(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仿写。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个性化创意:第二课时一、 背诵课文。二、 说说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三、 学生仿写。四、 展示写话。个性化创意:板书设计: 我们的手是电线、是桥、是船、是小鸟 幸福 友谊 真诚 快乐 我们的手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 题一双手设计者教学内容一双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难 点体会课文感情,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示标1、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借助认字表、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注意:“忪”“茧”的正确读音。(2)学习会写的字:先给生字注音。读一读。确定容易记住的字,将难字标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找出形近字,写在练习本上,并练习组词:均()程()奖()张()钧()逞()桨()章()(3)重点学习易错字:“皂”的下面是七。2、找出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自学:“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试着做学习笔记。3、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资料袋。二、凭借情境 自主探究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3、扩词练习。评判组词。4、书写指导:把难字写正确。5、交流资料。个性化创意: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内容:课文内容介绍: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以强带弱。)(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2)积累喜欢的词语。(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4、小组讨论并汇报:(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谈你的理解。(扣准课题思考问题)(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读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3)自读课文(4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你见过这样的手吗?(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说说为什么?6、本文要告诉我们: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修改自己的笔记。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近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二、大家一起长本领:(结合书后“日积月累”进行学习)1、积累手的动词。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三、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双手(粗糙、坚硬、与众不同、勤劳、造福人类)的手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 题手上的皮肤设计者教学内容手上的皮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文,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增强学生对手的情感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训练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难 点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具准备仔细观察双手,写一篇观察日记;搜集有关手的资料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示标1、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关于手的“新闻发布会”,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介绍给大家。(学生自由发表观察结果,说说对手的了解。)2、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到这里大家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手的信息,看来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今天我们共同读一篇关于手的文章,来更加系统的认识我们的双手。二、凭借情境 自主探究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做出评价。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文章哪一段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读一读。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1、学习方法。瞧,这一课的“金钥匙”又要教给我们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共同听一听。(教师出示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2、运用学法,默读批注。3、合作交流,质疑解疑。(1)交流自读批注的结果,说说学习中的收获。(2)进行“你问我答”:说说学习中的困惑,请小组成员解决。4、全班交流,理清脉络。(1)提出小组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补充解疑。(2)全班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手上的皮肤?自由发言,指名板书。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引导思考以下问题:第四段中处理的问题:相互比一比指纹是否相同。第二段中处理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人双手的特点?第三段中处理的问题:如果有人去看手相,你打算怎样劝说?5、借助板书,浏览课文,试将每段的大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一说。小结:除了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优化情境,拓展运用1、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手上皮肤的知识?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的双手?3、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手指。4、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 阅读手指。二、 完成语文配套练习。三、 完成课堂作业。个性化创意: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 题语文天地四设计者教学内容语文天地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积累好词佳句,养成边阅读边摘录积累的好习惯。2、 做手的游戏,观察手的动作,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3、 阅读短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形态、性格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本领。4、 激发学生探索人体器官的兴趣,进一步了解人体构造和手的特点和作用。5、 学写与手有关的作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 点1、 做手的游戏,观察手的动作,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2、 阅读短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形态、性格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本领。3、学写与手有关的作文。难 点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个性化创意第二课时个性化创意:第三课时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