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圈建设与宜昌旅游业发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660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西圈建设与宜昌旅游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鄂西圈建设与宜昌旅游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鄂西圈建设与宜昌旅游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西圈建设与宜昌旅游业发展杨琼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09年起将投资亿元着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十堰等8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让鄂西发展驶入快车道。宜昌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基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宜昌、襄樊等城市为中心,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旅游景区为核心,包括宜昌、神农架、荆州、恩施和襄樊、十堰、荆门、随州等8个市(州、林区),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 这里是我省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既丰富又集中的地区,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共有世界级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3处(神农架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武当山古建筑群和明显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全省仅此3处)。有国家级生态旅游资源32处(全省46处),有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97处(全省144处),共有旅游景区291处(全省443处),其中4A以上景区22处(全省37处)。鄂西地区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生态环境优美。 一是山岳资源。神农架保存有中纬度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群落,是人与自然可爱的家。武当山的“七十二峰朝大顶”、齐岳山的高山牧场、柴埠溪的奇峰怪石、大老岭的原始森林等,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是江河资源。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景观;清江有山水画廊的美誉,大峡谷更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奇观;神农溪、九畹溪、泗溪、龙进溪等原始古朴,充满野趣。 三是溶洞资源。恩施、宜昌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典型,溶洞众多,尤以亚洲最大的溶洞腾龙洞而著名;大洪山有“溶洞王国”之称。 四是动植物资源。鄂西地区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是动物的乐园、植物的天堂。为配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现在圈内各地都已积极行动起来。恩施在精品线路、发挥民族文化特色方面有安排,神农架已经争取到资金开始建机场,宜昌在改造三峡机场,建设区域性国际空港。二、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任务十分艰巨据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分析,目前鄂西地区旅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发挥有限。从省内来看,鄂西虽占有全省以上的旅游资源,但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偏低,两项指标分别占全省和。 从全国来看,鄂西旅游业与发达地区及周边地区也有很大差距。以景区来比较,年,武当山接待游客仅万人次,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区的地位极不相称,大大低于同类景区:峨眉山万人次、乐山大佛万人次、少林寺突破万人次;神农架接待游客约万人次,而同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四川九寨沟为人次、湖南张家界各景点为人次;三峡大坝接待游客万人次,而同为水利工程枢纽的都江堰为万人次。 据调查了解,下一步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还需要着力破解五大瓶颈因素,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交通瓶颈制约严重。鄂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穷、库”等山区,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体系不健全,导致旅游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过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现象突出。 景区公路等级低。鄂西地区到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不少景区景点之间是“断头路”“回头路”,路况较差。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之间距离不足公里,由于道路等级较低,通达时间达小时以上,导致景区分立、市场分割,三地旅游资源难以集成规模效应。据对神农架、武当山两地游客行程调查统计,游客因交通不够快捷,游完一个景区就原路返回。 连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畅。如宜昌、恩施与重庆、张家界和湘西等地区之间缺少快速通道对接,邻省国际级风景区的客源因交通障碍难以流入鄂西。鄂西地区虽有机场,但缺乏起降大型客机的条件,不仅无直飞国际航班,飞国内各省会城市、旅游城市的航班也少,区域外游客进出难仍比较严重,一些高端游客望而却步。 二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鄂西地区大部分是山区,一直以来各地对旅游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许多景区的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水平较低。众多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落后,可进入性很差。 三是资源开发水平不高。鄂西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规模不大,吸引游客较少,而且游客的消费度低。去年鄂西的游客是“一日游”,游客平均消费元,消费额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 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存在行业分割、地方分割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旅游市场无序竞争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各地仍习惯于孤立地发展旅游,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资源深度开发不够,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少,附加值低。如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缺乏深度开发和包装,游客尚停留在看山、看庙的观光游层面,无法满足游客体验道教文化的深层次需求,仍未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也不够。如,清江闯滩曾是国内品质最高的水上漂流项目,恩施过去有很多瀑布、峡谷和溶洞景观,都因为开发水电站而不复存在。 四是市场运作能力较低。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各地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往往各自为政、手段落后,旅游知名度较低。多年来,鄂西旅游业依旧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门”的粗放型经营阶段。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目前湖北大型旅游企业不多,省内尚无一家本土上市旅游企业。由于旅游开发项目普遍投入小、运作能力低,一些景区因自身无力开发,又找不到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只好允许小业主、小商人低水平开发,或出让土地给某些部门、单位建招待所。 五是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一些景点、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旅游部门和文化、环保、建设、林业、国土等许多部门职能存在交叉,同一个景点多头管理;跨区域景区往往因行政障碍影响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如,大洪山地跨荆门、随州三个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由谁牵头至今难以确定。同属神农架林区的不同景点,由于条块分割的景点管理体制,分属于不同部门各自发展,协调管理难度非常大。 投入、经营机制也不够灵活。大部分地区在旅游开发投入机制上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投入能力不足。有的景点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产权不清,不利于市场化运作;有的景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资源整合、市场合作理念,开发经营方式单一,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三、宜昌要抓住机遇发展旅游业(一)宜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1、宜昌旅游资源丰富宜昌有747个旅游景点,有一个5A级的景区,就是三峡大坝风景区,有9个4A级的景区,有13个3A级的景区,旅游景点很丰富。宜昌的人文历史非常厚重,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古代民族团结的和平使者王昭君。宜昌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有巴楚文化,土家文化。 2、宜昌旅游业基础较好宜昌新建成的酒店有65家,我们有2000多个导游在宜昌市内,有二十六、七万旅游的从业人员,我们的旅游在07年旅游人次是1034万,我们历史最高峰外来的境外的游客将近达到50万人次,去年08年由于受地震,雨雪冰震灾害相关的一些影响,宜昌的旅游人次略有下降,但是也有990多万。在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夹击下,2009年7月以来入境游客实现正增长,接待量同比增长1.4%,国内旅游呈现大幅增长。其中,景区同比上涨58.8%,旅行社同比上升16.7%,宾馆饭店入住率增长1%。秭归、长阳等县市区游客接待量增幅在10%以上,新增旅游就业近万人。 (二)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宜昌的意义1、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有利于促进宜昌生态环境保护。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宜昌将变得更加宜人、宜居。2、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宜昌和谐文化。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历史文化、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都是源远流长。长江三峡文化、三峡工程现代文化也是内涵丰富。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些灿烂的文化将会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3、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还有利于整合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优势。9月25日,省旅游局在宜昌召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合作会议,并见证鄂西八市、州、林区旅游局签署旅游发展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鄂西旅游业迈出了发展的新步伐,进入了合作的新起点,走上了一体化的新阶段。八市、州、林区旅游局表示,将遵循“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则,加强政府主导,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打造一流旅游产品;加强市场共建,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加强管理共商,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努力实现鄂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尽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三)宜昌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紧紧依托三峡旅游这一核心品牌,加快把宜昌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打造成三峡旅游龙头。为配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宜昌已经行动起来。宜昌在改造三峡机场,建设区域性国际空港,机场在争取更多航班,机票打折方面也在洽谈。准备开发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即与荆门、荆州、襄樊联合,整合旅游资源。准备与重庆联合举办旅游节等等。 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项目的建设也是整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一块成功的关键,没有项目作支撑,整个圈很难结合起来。 交通也是若干个项目组成的,组成一个长长的网络。还有重要的旅游景点的、旅游服务的建设,都非常重要。宜昌在08年争取到了国家对我们宜昌的一些重要的旅游景点的投入,有三峡人家、晓峰风景区,屈原凤凰山旅游城,大概有几千万,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的湖北省最大一笔对旅游项目资金的投入。旅游名牌需要精品项目来支撑。宜昌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鄂西圈”建设机遇,通过项目建设助推旅游提档升级。 据介绍,全市入库项目261个,规划总投资1100亿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建设和生态建设项目。“鄂西圈”确定了下半年开工建设的12大重点工程,其中惠及宜昌的项目达5个。 目前,宜昌有旅游项目35个,拟开工项目30个,近期还将抓紧启动平湖半岛综合开发、三峡游轮集散中心建设等125个重点项目。 同时,宜昌市引导各类优质资本打造旅游精品,目前已构建出“16”旅游发展格局:以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等为重点的核心旅游区,辐射带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昭君故里文化旅游区、清江民俗风情体验旅游区、三国文化主题旅游区、柴埠溪后河原始生态健康旅游区、嫘祖故里生态旅游区6大精品板块,逐步实现精品兴“圈”。2、走合作路:推动圈内无障碍旅游 鄂西地区无论是宜昌、神农架、十堰、恩施还是随州、襄樊、荆州、荆门的资源或品牌,单个端出来都是“大菜”,但由于各个产品之间缺乏系统集成,不能构成大的“筵席”。 近年来,宜昌市不断创新区域旅游联动机制。去年4月,宜昌在全省率先发售三峡旅游年卡,宜昌市民只需要花100元钱,就可不限次游览18个旅游景区。 为推动周边旅游市场,宜昌继与长江三峡沿线个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个城市强强联手后,又与赣、湘、鄂的个城市缔结成旅游发展友好合作城市,共推三峡旅游线路。 “加强鄂西圈内城市合作,统筹旅游产品开发,积极推动圈内旅游一票通”。在“鄂西圈”高层座谈时,宜昌市市长李乐成提出的这一建议,受到了圈内城市的欢迎。 交通是旅游的核心,但由于历史原因,鄂西交通、环境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旅游品牌在外还不够响亮。今年,连接三峡武当山西安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7月9日,宜巴高速公路在宜昌市夷陵区开工建设。十堰至宜昌铁路、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下半年将陆续开工。 据鄂西圈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鄂西圈95%左右的县市区将通达一级公路,所有重要景区均实现二级以上公路通达。 水、陆、空交通骨架网形成后,宜昌市与鄂西圈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将实现“一线穿珠、路景相融”,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有望实现圈内无障碍旅游。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已明确发展目标: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改变鄂西地区的现状,使其成为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康体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生态文明圈、科学发展圈,并以此促进这一区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宜昌有能力抓住这一机遇,让宜昌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作者系夷陵区委党校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