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2288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数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洞小学 李战勇内容摘要:情境创设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让学生在设定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创设情境要把握好内容的趣味性、目的明确性、问题性及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使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实践证明: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必须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兴趣 主体性 自主学习 合作交新课程倡导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与注重教师以传授为主的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新的教学观更突出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积极、主动、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非单单注重知识的结果;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非机械地吸纳。这必将极大的解放学生的心身,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的热情。情境创设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主要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馈评价中学习数学知识。与传统教育的“填鸭式”、“灌输式”相比较,它更大程度的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但目前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就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教师们认真探讨它、进一步的认识它,明确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把握情境创设的关键,从而更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我在多年的小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具体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解决问题而告终的。课前预习既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一个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思考,对不理解的知识用红笔打上“?”号,提出疑问,课前交教师检查。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讲课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学生有了预习,也就对本课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能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学习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把教学内容以比较直观的、形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感知、探讨知识,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已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情境教学为什么受到教师的青睐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集中到学习对象上,兴趣也就成为学习活动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节时,教材中安排了分饼的情境图,于是我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把图中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并提出问题。由于图上的内容是唐曾四人到西天取经的情境,学生对他们四人非常熟悉,所以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学生们纷纷自编起来,并提出了问题。比如一个学生这样说:有一天,唐曾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有累有饿,于是,师父就吩咐停下来休息一会并让孙悟空去化斋,可是机灵的孙悟空眼睛一转,跳到猪八戒面前说:“贤弟,还是你去吧!你吃得多,在化斋的时候你还可以多吃一点。”猪八戒一听到自己还可以多吃就高兴的一蹦一跳的,于是傻乎乎的猪八戒就去化斋去了。过了一会儿,猪八戒回来了,两只手捧着三个饼,边跑边喊:“ 师父,只有三块饼我们四个人该怎么分呢?”这个学生把故事讲完。我就紧接着问:“谁能帮助他们分饼,才能让他们每个人吃的一样多呢?”学生们都积极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片代替饼帮他们分起饼来。剪的剪、摆的摆,很快就把饼分好了。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情境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创设情境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注入,忽视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及解题过程等若干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过程,导致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沉闷。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能被调动,思维不能被激活,就不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景,也就体现不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更不会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3、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知识。情景创设,就是建立一种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环境或背景。它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生活给人以无穷的体验、感悟和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因而,生活情景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信息,以生活情感为载体,可以更自然的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让学生体验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由生活走向数学,由数学走向社会”的学习。因而科学并有效的创设数学情景,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 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的内容要对学生有吸引力,并能体现数学性。 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体验其中的数学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创设的情境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趣味性、问题性为教学服务,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和“敲门砖”。比如我在教学吨的认识这节课里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牛、熊、马、鹿一起去参加动物运动会,当他们走到一座小桥边的时候发现桥头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我没有在前面的故事情节里多逗留,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直接把问题指向过桥要注意什么?他们能过桥吗?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吨”这个新的知识点,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有关吨的知识的欲望。在学生学习吨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再来解决问题:他们该怎么过桥?为他们设计过桥方案。这样的情境既体现了趣味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展示了其中的数学味,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2、情境创设的内容要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图形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索活动: 成长的脚印: 师: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不仅年龄发生了变化,身体每个部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就像人的脚印会逐渐增大。那么,成长期中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向学生呈现小华出生时与2岁时两个不同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情境图。) 师:这两个年龄段小华脚印的面积分别有多大呢?你能估计出它们的面积吗? 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热情高涨,因为这是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事情,学生就仔细观察情境图估计面积。很快就有了结果。于是教师接着问:“大家估计的结果到底哪个最接近?你能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这时有的学生说可以数方格,学生就开始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验证前面的估计值。通过两个年龄段脚印大小的估计,使学生理解了成长期中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运用自己探索出的方法,估计自己的脚印面积。此探索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性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提高了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境创设要民主和谐。 现代教育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障。所以平时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表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积极大胆的探讨和思考问题,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4、情境内容的问题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沟通知识点间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科学的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在百分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如果在下一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罚点球机会,教练会派谁去?而学生推举的三个队员都各有所长,到底派谁去?要有个有说服力的理由,于是引出了比较他们罚点球的成绩。教师出示了他们的罚点球总数与进球总数的表格,而直观的观察表格是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明谁去更合适,这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他们在积极地思考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百分比就在学生的讨论中出现了,教师没有急于肯定这一结论,而是把又一个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为什么用百分比来比较而不是用分数来直接比较呢?促使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了解百分数的特点和用它来表示比率的优越性。这样的问题情境体现了层次性,促使学生不断的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百分比,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体现了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5、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 情境的创设要采用多种形式,一般中低段的教学情境创设应以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作情境内容,而高段教学情境创设应以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冲突的对象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情境内容。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情境、图片情境,也可以是操作情境、活动情境、信息情境和问题情境等等;情境创设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只有当“学生主动地寻求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才能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体会其应用价值。”三、课后运用知识,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对知识的运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独立解决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式。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有层次的、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题,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可选择的空间,真正做到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励求异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创造者,发展创新思维。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特别注重与生产和生活联系,从中挖掘数学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上,显得更加重要。如小学一年级学习了钱的认识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用10元钱买作业本和铅笔,有多少种买法。学生通过实践,竟然有几十种方法。四、留心日常生活,让学生自主拓展创新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从学生入校开始,我就教育学生,准备一个数学日记本,记下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让学生深深理解,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与数学有关。通过这样一种活动,消除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陌生感与恐惧心理,从心理喜欢上了数学,加深了理解,积累了知识,拓展了知识。五、及时激励,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成功感。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激励评价,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深度,还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适时的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使用肯定性,赞美性的语言,学生的人格必然会得到充分尊重,学生内驱力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就更能有效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评价。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智慧的火花也主要在课堂上碰撞闪现。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潜力,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特别要善于利用良好的数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现成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使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能力。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数学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效地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让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参考文献1 易良斌.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2002.(4)2 辛纬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思考J,http:/www.ffkj.net/LunWen 创设数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者姓名:李战勇 性别:男职 称:小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西安市灞桥区老洞小学详细通讯地址:西安市灞桥区老洞小学联系电话:83576043 邮政编码:710038 备 注: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