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与建议(初中).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9095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与建议(初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与建议(初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与建议(初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段教学进度与建议语文总体要求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79年级),充分体现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新理念,改变了单一文选式的编排体系,构建了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应以指导学生打牢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写作等能力,进行科学、系统而有效的读写训练为主要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课内阅读实践(包括诵读、浏览、搜寻、印证、研讨、交流等)的科学组织和合理安排,保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筛选课外读物,开列课外阅读参考书目,有义务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督促并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一定量的阅读指导课。教师应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多作有益探索。七年级(上)一、教学进度完成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和推荐1种能实现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报刊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以解决学段阅读内容衔接的问题。二、教学要求1.各县(区)、学校和语文教师要高度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完成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向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过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2.教师要关注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和79年级学段目标的要求,有层次地设计单元和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把七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上,多向学生推荐和介绍语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策略。3.教师要认真研究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体系,处理好精读、略读的关系,在教材解读上多做文章,要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规范做起,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自主学习语文。4.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积累,坚持读写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表达,让学生学会自主表达,有感情的表达。要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综合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并通过名著推荐阅读、专题、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等语文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适量的语言实践训练。要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名著阅读的任务,给予学生一定的假期阅读帮助,名著推介教学要用不少于一周时间进行专题式辅导,开展名著阅读的讨论交流会,鼓励学生对名著形成有方向的研究性阅读。5.教学中教师要有生本意识,要有效克服教学中一讲到底的教学习惯,要多以探讨和交流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探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汉语文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问题意识的民主化教学途径。6.要研究教学评价方式,把评价指向学生的学,要把学生学了吗,学得怎么样,学到了什么作为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指标,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要克服模糊、概括,能相对准确、科学,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不可为了表扬而表扬,反对过多地使用鼓掌这样的评价形式,要能适时、有度并准确地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改进办法或发展意见。八年级(上)一、教学进度完成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为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或推荐12种报刊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二、教学要求1.各县(区)、学校和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可增加文章,也可删除部分不适合学校、学生学习实际的文章,要逐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课外,不断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视野。2.语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在七年级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努力研究八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梯度地提升积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目标,保持与巩固七年级形成的学习兴趣,继续增加能引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教学行为,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一些有自己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相对稳定的语文学习习惯。3.要认真研究教材体系,弄清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在初中阶段的位置和特点,处理好精读、略读的关系,文本阅读有一定的深度,能讲究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努力建立以学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坚持通过工具书等语文学习的助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4.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坚持以读导写,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题,让学生表达有话说,创意有可能。通过名著推荐阅读、专题、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大胆语言实践尝试,帮助学生形成探究综合性、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名著阅读的任务,给予学生一定的假期阅读帮助,名著推介教学要用一周以上的时间进行专题式辅导,开展名著阅读的讨论交流会,要求学生对名著形成有方向的研究性阅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素养,有意识地探索开放性的语文教材和教学的新体系。5.教学中要更多地与学生对话,要减少教师教学和教材解读中成人化的倾向,建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汉语文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的民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6.要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评价要准确、科学、有针对性,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发挥其正面激励作用。适当关注终结性评价,语文学习要做到纸笔测试和听、说、读的实践能力测试的并重。可在单元、期中、学期结束有系统地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归类指导,帮助学生对一个时段的语文学习形成整体认知,教师也可对部分学习内容进行纸笔测试,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九年级(上)一、教学进度完成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12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初三学生特点扩大阅读量,可适量增加写作篇数和加长写作篇幅,为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或推荐2种以上语文刊物供学生课外阅读,以实现在七、八年级学习基础上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迁移和语文学习水平的螺旋式提升。二、教学要求1.九年级语文教学应在较高层次上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力图在教学内容、结构和体系上有所突破和创新。2.要根据单元读书方法与学习习惯的要求,帮助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学会运用相关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通过单元“综合性学习与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和掌握读书方法。3.各单元的教学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科学确定精读和略读的篇目和篇数,要帮助学生在单元文本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提取文化内涵、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语文要素。4.要在七、八年级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比较、渗透等策略形成学生综合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要在七、八年级名著阅读形成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利用假期安排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名著推介教学要用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题式辅导,强化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有方向研究,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素养,逐步建立开放性的语文教材和教学的新体系。5.要在七、八年级积累、阅读与表达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感知、理解、体悟和鉴赏课文,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体验,不同的或有新意的见解。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从课文的精彩语句、语段中选择相关语文因素,让学生在语境中比较、品味、揣摩、理解、辨析和运用语言。6.在完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内容和九年级下册的12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后,适当帮助学生回顾七、八年级语文学习积累的内容,逐步关注知识和能力的系统化建构和综合性提升,逐步确立九年级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初具规模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数 学一、教学进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教学建议:七年级1.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每次备课都要认真学习2011版课程标准解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2.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指导初一学生改进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法指导。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规范作业答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表达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5. 在本册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有关概念,掌握必要的运算能力。探索并掌握几何初级知识。6、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依照教材、课标要求扎实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设计要重兴趣、重参与、重交流、重反馈,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合作等方式学习。八年级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教师要对教学活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2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目标要求,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依照教材、课标要求扎实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设计要重兴趣、重参与、重交流、重反馈,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合作等方式学习。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5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函数,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达的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6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发挥其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九年级1针对教学进度安排,加强集体备课,详细制定好初三新授课时间安排。2.要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4.准确洞察数学问题的本质数学学习离不开做习题,但最终是为了把握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的本质。如果只做题而不能洞察问题的本质,只能是事倍功半,降低了概念、公式等的使用的效度、灵活度。归根结底,若想要“思如泉涌”,就要学会准确洞察数学问题的本质。因此平时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例如,不仅要知道概念是什么,更要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关注不同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从概念的相互联系中理解其本质,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路和方法,形成简捷、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产生奇思妙想。5.精确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存在于具体的数学学习内容中,以具体数学问题为载体,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是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隐含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应用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中;它能够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它能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发展智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精确的把握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寻找思路、反思问题的良好习惯提升数学素养。6.正确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是当代自然科学中理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数学教学就是要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推理和模式建构等,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断,使其逐渐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最后转化成数学能力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发展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7.践行“生本”课堂的理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是生本课堂根本,踏实有效的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真正的做到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角度思考,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实实在在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切实发展学生的能力。英 语七 年 级(上)一、教学进度完成英语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教学时间为8课时、复习检测2课时。教学建议如下: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一课时,Reading 二课时,Grammar 一课时或二课时,Integrated skills 一课时,Study skills 一课时,Task 一课时,Self-assessment 中的内容可穿插到各学习板块中处理,或待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测。二、教学要求1. 认真做好小初衔接工作,用两周左右时间复习小学阶段的单词、语法和功能。要确保学生在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知识二级目标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项目,拓展、补充相关的话题和功能项目。2教学一定要切合实际,要重兴趣、重方法、求稳定、求实效,避免出现大批掉队和过早分化现象。对英语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要做好“提优补差”。3认真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根据课标中语言技能三级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专项训练,并开展适当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在初中起始阶段做好语音教学。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在注意单音的准确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要为今后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5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集体备课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和教案格式,更主要的是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每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设计以及每课时的有效教学活动策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际做好二次备课。6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依据英语课程的三级目标,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即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索等参与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7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要尽可能利用音像、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8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就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等,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发展个性、展现才能。9重视形成性评价,并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学期、学年的终结性评价应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测试和笔试,其中,口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10%,听力测试所占比例不少于20%,阅读和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和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应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八 年 级(上)一、教学进度完成英语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教学时间为8课时、复习检测2课时。教学建议如下:Comic strip +Welcome to the Unit 一课时,Reading 二课时,Grammar 一课时或二课时,Integrated skills 一课时,Study skills 一课时,Task 一课时,Self-assessment 中的内容可穿插到各学习板块中处理,或待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测。二、教学要求1研究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英语教育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语境、加强语用、注重交际、培养能力,避免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语言知识传授、轻语言能力培养”现象。要提倡反思性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根据课标中语言技能四级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语言实践训练。(1)要注重平时教学中的听力训练,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根据不同的听力目标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2)加强口语教学,适当开展第二课堂,多为学生提供习得英语的活动,如开展朗诵、演讲比赛,参加英语角、英语晚会,观看英文教学片、原版录像等;(3)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合理安排定时定量的阅读训练,在七年级学习的基础上,本学年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4)增加书面表达练习,让学生在所提供的框架中,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运用所熟悉的语言材料来展开写作,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3要根据英语课程的四级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重兴趣、重参与、重交流、重反馈,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如尽可能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6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发挥其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学期、学年的终结性评价应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测试和笔试。其中,口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10%,听力测试所占比例不少于20%,阅读和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和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应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九 年 级(上)一、教学进度完成英语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教学时间为8课时、复习检测2课时。教学建议如下:Comic strip +Welcome to the unit 一课时,Reading 二课时,Grammar 一课时或二课时,Integrated skills 一课时,Study skills 一课时,Task 一课时,Self-assessment 中的内容可穿插到各学习板块中处理,或待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测。二、教学要求1认真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确立科学的语言教学观。加强集体备课,开展有效教学研究。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进行“反思性”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要通过恰当的听和读,扩大英语的输入量,提高学生的理解技能。听力材料应选用口语素材,听力训练重在提高学生对口语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并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阅读应选用体裁多样、题材新颖的书面材料,阅读训练重在理解意义和获取信息,要突出语篇,以阅读为纲,词汇、语法、语感、文化背景、写作技能等均与阅读密切相关。在七、八年级学习的基础上,本学年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二要进行必要的说和写,保证一定的英语输出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和书面表达训练主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能力。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有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4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如尽可能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教学模式;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5要改变只重视教学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的倾向,不要把大部分教学时间仅耗费在单纯的语言知识题和偏、难、怪题上。要突破不顾学生实际早早结束课程进入复习的应试模式,要跳出题海深渊,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检测。物 理一、教学进度八年级:教完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九年级:教学进度原则上由各县(区)及市直中学根据本地(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建议除教完苏科版(九上)外,可将苏科版(九下)第十五章提前教完,以保证下学期有一定的中考复习时间。二、教学要求初中物理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应该注重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领略自然现象的奥妙;让学生经历对自然、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历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为后继的学习奠定基础,注意不能过于强调系统的知识学习和方法训练。八年级: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认真阅读、分析教材,科学使用,制定好本学期教学计划,做到集体备课与二次备课相结合。基于课程标准,做好课程目标分解工作,遵循评价优先的原则,准确、科学、全面制订学习目标和达成度,力争做到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一致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设计重点落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为创设学生学习方法和途径服务的。2八年级物理是起点学科。所以,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兴趣,端正学习物理的态度,尽快适应学习物理的方法,包括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形成良好的学习物理习惯。3规范教学行为,重点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发挥每一个实验的价值,致力于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与教学目标一致性,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尝试学生操作能力的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活动,做到联系学生生活,联系自然、社会、科技,做到“少讲多做”,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九年级:1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联系实际,做到“少讲多做”,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的机会,充分发挥苏科版教材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有效性。2教学内容不要任意拔高,按照新的课标(2011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重视基础性、规范性;重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重视学生表达能力和心智思维能力的培养。3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切忌不恰当的要求,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4重视科普教育,适当组织一些学生有兴趣的师生互动式的科普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本学期开设1-2次物理实践活动。化 学一、教学进度完成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全部内容。二、教学建议1.加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注重领会新课标和教材的精神实质。要认真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了解初中化学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了解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对初中化学教学及评价的具体建议。要理解和领会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把握教材的特点,使教材中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2.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三维目标的全面体现和有效落实,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重要标志。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重视三维目标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努力探寻三维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首先要深刻体会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及其目标要求,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范围和层次,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够既有实实在在的学科收获和感悟,又有真真切切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其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并针对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协调好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蕴含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方法与价值观,努力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3.认真组织教学内容,精心实施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核心概念的学习,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体现化学学科和化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4.切实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初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活动,不仅是因为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特有的学习兴趣,也不仅仅是因为化学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基于化学实验收集证据、进行推理,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更重要的是因为化学实验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转变教与学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必须切实重视实验教学,认真落实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关于实验教学的各项要求。不仅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真做实验,而且要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把亲身体验和内化感悟结合起来,把知识的学习、方法的获得与能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5加强对评价方式的研究,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应根据具体内容,积极探索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要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习效果。生 物一、教学进度七年级:第一学期 教授完七(上)(苏科版)八年级:第一学期 教授完八(上)(苏科版)二、教学要求1培养能力。苏科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体现教材编写的意图,要让学生有充足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时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教师应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努力将自己塑造为一个善于组织学生学习的学习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讲解与实物展示的有机配合。.做好实验。现行初中生物教材实验较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但目前我市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多数初中生物教研组很少研究生物实验教学,常以讲实验、演示实验、背实验代替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要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即没有学生实际动手活动与动手实验的初中生物课堂,是不合格的生物课堂。七年级年级更要注重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3.提高效率。八年级年级在下学期,应适当安排一至四册的复习教学。第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淮安市初中生物考试说明。课标与中考说明是中考的依据,它为我们的复习教学明确了复习的方向和侧重点。复习过程要贴近生活,注重基础,兼顾能力,关注情感。第二,要做好细致的复习计划。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必须做好细致而周密的复习计划,既要有近期计划,又要有远期计划。例如,可以分为教材梳理、专题突破、模拟冲刺等阶段。每个阶段的复习,都要有明确具体的时间安排与复习方法。专题可以册为单位进行安排,也可以适当打破章节的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思 想 品 德一、教学进度七年级:教完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八年级:教完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九年级:九年级思想品德各校自行安排二、教学建议1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照课程标准立足学生实际,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三维教学目标。2.了解学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全面、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明晰价值,突出重点,切中难点。预测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疑惑点、争议点和课堂意外,做好必要的课前预设。设计符合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3.教学组织与实施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正确价值观念引导,注重正面教育,宏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4.重视人文关怀这一思想品德课核心价值,营造有情有义、温暖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价值。5.作业与评价精心选择和编制作业,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业布置要适量,实行分类设计,形式多样,倡导书面作业和行为作业相结合,增加选择性。要做到认真批改,及时反馈。6. 思想品德学科的试题命制要联系学生生活,注重教育价值,体现人文关怀,突出能力考查。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必须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避免误导学生死记硬背。严格控制试卷难度。7.教学资源教师平时要注重学习和积累,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广泛阅读相关报刊和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需要注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历 史一、教学进度初一:教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初二:教完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初三:教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二、教学建议(一)强化基础教学1. 要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使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对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概念加深理解和认识。2. 要体现历史学科特色,注重史料教学,要加强重证据意识、历史想象力和时序性思维意识等基本的历史思维意识培养。3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4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做到“以生为本”,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1. 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在教学中设计时,要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2. 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使学生真正能获感悟、明理智。3.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做到“学会”、“会学”、“爱学”。地 理一、教学进度初一:完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初二:完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二、教学建议初一:1上好“引言”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课程并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2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准确定位课堂教学。3不赶进度,降低起点,分散难点,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完成教学目标。4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善于联系乡土地理、联系时事热点问题,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循循善诱,努力构建和谐地理课堂,充分发挥地理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初二:1按地理课程开设要求,开足课时,配齐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反对搞临时突击。2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并兼顾我市“中考说明”要求,准确定位课堂教学。3考虑我市教考实际,从紧安排教学进度,争取在5月份“小中考”前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能适当组织复习。初中信息技术一、教学进度初一(上):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1-3章。初二(上):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8-11章。初三(上):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第1-3章。二、教学与评价建议1.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协作问题解决等不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关注不同教学方法与课程目标的适切性。2.注重培养学生个性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能力差异出发组织实施信息技术课程,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为一部分具有特殊兴趣与能力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3.基于实验仪器设备或者实践环境开展教学所有模块的学习,都必须尽量基于真正的仪器、设备或基于真实的实践环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4.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信息技术的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密围绕课程的基本目标展开。应当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评价本身的教育功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应当充分体现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及其改革的调节功能,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科学认识课程评价的各项结果,合理地设计和调节教学过程与方法。体育与健康一、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课程特性,体育课教学应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可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1根据四个学习领域目标制定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2依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来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3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制定年度教学计划。4根据年度教学计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5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定课时计划。二、教师制定教学方案1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2选择教学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3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各地要依据课程标准,开齐体育与健康课时,即:小学12年级每周4学时,36年级每周3学时,初中79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13年级每周2学时。标准没有规定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时数比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根据以下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见课程标准)。4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搭配课的教学,可采用单元的形式进行。特别在小学16年级的低、中年级,着重采用复式单元教学,即一个单元可采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初中年级以上可采用单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即一个单元只安排一个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教学时数不宜太少,小单元多内容的学习方法一般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高中阶段的单元教学时数可更长一些,如专项选择课可从半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个教学单元,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超五个项目。同时还必须安排健康教育专题18个学时。三、教学组织形式课的教学可根据需要采用全班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在分组的形式上,可把水平相同的学生分在一个组,也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调整。16年级一般可采用按班上课的形式,79年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按年级男、女生分班上课。根据相关的内容也可采用男、女合班上课的形式进行教学。高中学段,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师资和学生的特点,认真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区别对待,充分体现教学的灵活性,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改革教学方法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适当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指导初中以上的学生收集和综合信息,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2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标准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16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展较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活动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中学阶段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快速增强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建议:1.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必须把武术、体操教材列入必修教材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应率先加大足球课教学时数。2.每学期室外课教学水平一不少于64个课时。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不少于48个课时。水平五不少于32个课时。室内理论课教学时数不少于8课时。3.体育课堂教学结构要有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部分时间约占15%至20%,基本部分时间约占70%至75%,结束部分约占10%左右。课的各部分环节要环环相扣、连贯。4.体育课要保证必要的运动量和身体练习密度,全课练习密度要达到25%至40%,基本部分要达到40%至50%,全课平均心率每分钟要达到120至145次左右。课中要合理安排教学与练习、运动与休息的交替。5.结束阶段要逐渐减少运动强度,必要时做好放松练习,以便让学生的身心趋于平衡。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美 术一、教学进度16年级分别完成苏少版音乐12册教材的教学内容。78年级分别完成苏少版音乐6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二、教学建议(一)第一学段(12年级)1.“造型表现”:本学习领域在12年级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美术知识、艺术规律、技能技巧,更多强调学生尝试用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设计应用”: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外形与用途的关系;通过看看、摸摸、用用等方法感受用品的外形、材料和加工方法,尝试用画、撕、剪、粘的方法表现自己改进用品的想法,体验想象与设计制作的乐趣。3.“欣赏评述”: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感受。4.“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以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本学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多以造型游戏为主,应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愉悦性和体验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展开教学,给学生呈现一种丰富、多元的美术课堂学习氛围和情境。(二)第二学段(34年级)1.“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的欲望。 本学段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逐渐开始强调对基本造型元素的认识、美术知识和技能体系在此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现。其中,“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是该学段学生需要初步认识的基本美术语言。在造型与表现的方法方面,该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以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挖掘学习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的同时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唤醒创造的欲望。2.“设计应用”:尝试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的造型、色彩、媒材,用绘画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构想,体验想象与设计制作的乐趣。本学段,学生对该学习领域内容的学习开始涉及基本的美术语言,如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与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同时“简单地组合和装饰”上升到“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设计作品的“形”与“用”,还有形成自身的创意及构想并进行有目的的制作和表达。3.“欣赏评述”:欣赏学生感兴趣的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用口头或文字描述作品的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本学段要求学生“主动搜集我国民族、民间美术作品或图片;知道2种或2种以上的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的寓意。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感受和认识;识别3种或3种以上公共场所中常见的图形符号”。4.“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社会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本学段主要学习活动方式依然是造型游戏,只是这里的“综合”范畴略有拓展,除了美术与语文、音乐等学科的结合外,教师也可适当地选取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内容开展相应的美术教学过程。此外,“发表创作意图”是本学习阶段教学目标的一个重点,学生的造型游戏活动需具备一定的指向性和规划性,而不是止于简单地学习体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有目的的美术创作与展示活动。(三)第三学段(56年级)1.“造型表现”:运用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重点强调造型的两种方法:描绘与立体造型。既可以以静态的方式在二维平面内塑造形象,也可以通过木、泥、石或日用生活品等工具创造立体化的可视形象。此阶段的美术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多元的艺术体验,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需要发展一定的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是该学习阶段的重要目标指向。学生应用工具和媒材时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以便有目的地为己所用。2.“设计应用”: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的造型、色彩、结构、媒材和肌理;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独立加工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体验与认识其方法和过程;学习民族传统纹样,进行设计练习。本学段学生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应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层次。教师应拓展学生艺术表达的范畴和内容,譬如学生可以为学校的运动会、文娱活动,为社区的公共产品进行设计,也可以进行风筝、陶艺、泥塑等传统工艺制作。在此阶段中课程标准开始明确提出了学习目标之“改善环境与生活”,强调“学以致用”设计思想。3.“欣赏评述”: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认识不同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从题材、主题、造型、色彩和构图等方面,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认识。4.“综合探索”:结合小学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本学段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由简单递进为复杂,学习内容的丰富程度也得以强化。从综合的范围来看,16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都可以纳入该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综合探索”活动的选择范围也包含了学生个人、自然与社会的内在整合,学生在此阶段可以尝试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去完整地认识作为有机整体的客观世界。学生在此阶段对美术学习的理解与感受也渐由感性上升至理性,“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是教师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指向。(四)第四学段(79年级)1.“造型表现”:能够更有意识地运用多种媒材和创作方法来发展自身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熟悉了解美术语言的两种构成: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2.“设计应用”: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还可以辅助其更深层次地了解设计的内涵、分类和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到“创意设计”,设计原理增加了“多样与统一”,“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成为学习活动的最终要求。3.“欣赏评述”: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更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4.“综合探索”: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与展示。音 乐一、教学进度16年级分别完成苏少版音乐12册教材的教学内容。78年级分别完成苏少版音乐6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二、教学建议(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2模仿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探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4合作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5综合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渗透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独特的价值。(三)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缩创等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认识音乐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展音乐文化视野。根据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