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7856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一)李吉林:情境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部分)一、情境教学的概念及发展的四个阶段情境教学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教育目标,即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情境教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情境为孩子提供了鲜明的感知目标,且教师要求明确,促使儿童思维积极展开。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生活的情境,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情绪倍增。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记叙事物的字、词、句、篇,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2、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情境教学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主要是从我国古代诗词的“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营养的结果。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了关于“情境”的论述,提出“心物交融”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阐明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即“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思”又加深对“物”的认识。将孩子们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其已经贮存的词语会一下子变得鲜明而富有情感。儿童非常容易地将情境中的物、色、声、形这些浸染着情感的表象与相应的词沟通,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寻找着那些生动的词语去描绘眼前的情境。在观察大自然的基础上,还可以把生活的情境再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段描述,并作连贯性的全篇口述。促使他们把所学的字词句篇和生活的图画结合起来,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次飞跃。这一阶段实验表明:“观察情境教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有意创设的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观察、体验,从而达到“不容自遏地说”的“情动而辞发”的境界。3、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运用生动的手段创设富有美感的情境,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与感染力。情境实际上成为儿童的审美容体,当老师把儿童带入情境时,儿童即成为审美主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感知强度,这种“诉诸感觉的东西”必然“引起强烈的感动”。儿童在一次又一次地倾听与观察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起他们有音乐感的耳朵,能够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儿童的审美能力也就可以这样一步步地培养起来。当儿童通过他们的视觉、听觉获得了美感,他们感到愉悦、兴奋以至忘我,逐渐加深对情境的体验,就形成了审美体验,从而引起联想或展开想象。儿童由直觉而渐次地深入地理解美的实质,这就是情境内在的广远的意境,“审美意象”即形成。此时,儿童便能表示出对课文中人与事的态度,做出是与非的判断。这一阶段实验表明: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审美教育,通过鲜明的形象,不仅能更好地感知教材,而且促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伴随着情感进一步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明确对事物美的实质的认识。4、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前三个阶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也不是单一地进行的;相反地,在“片断语言训练”,“提供作文题材”,“进行审美教育”这三个阶段的每个历程中,都包含着语文知识的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以及情感意志的陶冶等诸多因素。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为解释词语而解释词语,为分析课文而分析课文,也不再是孤立地进行某一单项的训练,而是把词句的理解,语言的运用以及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揉合在一起了。这一阶段实验表明: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理解词句,训练贯穿其中,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在认知、教育、发展诸方面的任务,促使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二、情境教学独特的个性及理论依据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四个鲜明的个性特点。1、形真(神韵相似,形象鲜明,缩短教材与现实的时空距离,强化了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形真”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2、情切(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情境教学抓住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通过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对优美的、崇高的、丑陋的等种种不同事物、现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体会到自己所表现的爱与憎,以教师的真切情意去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儿童的相对应的情感,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3、意远(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的发展想象力)情境教学讲究“情趣”和“意象”,因此,情境,它不可能图解式地机械地创设。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示在学生的眼前,给儿童造成“直接的印象”,在情境中,儿童激起的情绪,又成为“需要的推动”。4、理蕴(蕴含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认识力)情境教学的“理寓其中”正是从教材中心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个或一组情境都是围绕着教材中心展现的。这样富有内涵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情境,才是有意义的。三、情境教学把学生带入情境的六种途径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1、以生活展现情境;生活展现情境,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生活的场景是广阔的,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就需教师事先选取鲜明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画面。首先要依据教学计划和学校所处环境,结合时令季节特点,确定观察的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选取具体场景,安排观察顺序,考虑指导观察启发思考的导语,一切准备就绪,才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概括起来,必须注意三点:(1)选取感知目标要鲜明(选取情境应有主有次、有取有舍,使情境具有鲜明性和新异性,每次带孩子出去观察,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主题,做到围绕中心分层次地进行。用生活展示情境,应该注意事先要到实地优选典型的场景,究竟从哪一个角度向儿童展示其形象,要有优选感知目标的意识。)(2)带入情境要有序(只有是合理的程序,才便于儿童对所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是有序地进行)(3)观察中要启发想象(观察必须与儿童的思维活动、想象活动结合,才能加深儿童对情境的体验,对世界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启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以生活向学生展示情境,还必须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在观察中适当展开想象。当学生观察得比较持久的时候,获得了一种鲜明的直接的印象”,情绪也显得兴奋,形成一种想象开去的需要。这时,老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想象开去,不过,要学生想象的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2、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便是“实物演示情境”。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儿童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此外,为了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些短小的说明文,也常以某一实物作为对象,让学生观察、表述。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带有整体性,同一实物,由于背景不同,感知效应则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时,需要考虑到它的背景,即从整体上给学生以真切感。实物演示,也包括模拟情境的演示。教学时有时为了了解某一事物变化的现象,领悟其中的原理,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可能也无需都进行原物的演示,模拟替代就很有必要,同样有意义。实物的出示一般是在教学过程中,至于需较长时间观察的实物或无需作重点感知的实物测不必在课堂上出示,而是在课外引导儿童观察则更适宜。3、以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用画面创设情境,常用的形式有:(1)放大的挂图(放大的插图一般在教材内容美感特别丰富,形象特别鲜明,意境又很广远的课文中,用其他的黑板画、剪贴画的插图都不足以表现饱满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则要考虑到用放大的图画。)(2)剪贴画(剪贴画以图形表现形体轮廓,不像放大图那样要求逼真,只要大体相似即可,即使有些变形也无妨。因此制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剪贴画最大的优越性是可以贴上拆下,灵活运用,使画面充满生趣。凡是无需细致描绘的画面,只需显示形体轮廓,就能再现情境的,便用剪贴画再现。)(3)简易粉笔画(简易粉笔画,是以粉笔勾勒形体的线条再现情境的。由于简易画是边讲边画,画面是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画面处于变化之中。这一特点,就必然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因而用简易画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有些课文所说的现象,比较抽象,但又不需要对表明某一现象的画面作细致的描绘,这时运用简笔画说明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4)现成的课文插图(这是一种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在条件差的农村应该充分利用插图,把学牛带入情境。尤其是一些以人物为主的插图,独幅的或是连续几幅的,或表现历中重大主题,或反映异国他乡风俗人情,或抒发了特别庄重的情感的课文,这些课文无法用剪贴画、简易画表现,那么借助插图带入情境,也是值得推崇的最经济的办法。)(5)电教画面(包括电视录像,幻灯的画面,尤其是多媒体画面,更给学生一种新异、真切的感觉,而且又呈现于连续的动态中,非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电教画面已经引入情境教学的创设途径之中,而且已展示了美好的前景。)4、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只要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便能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只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5、以表演体会情境: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所谓“进入角色”即是“假如我是课文中的XX”;而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不过,每次表演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或为了理解教材语言,或为了运用语言训练表达。因为这种表演,全属即兴,不仅有感知、记忆,也包含着想象与思维的活动。6、以语言描绘情境:以上所运用的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及以表演体会情境,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在情境教学中,直观手段必须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人情境。当情境在儿童眼前展现时,如缺乏教师语言(词)调节支配儿 童的认知活动,那么儿童往往会热衷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忽略了对整个情境的感受。形象与词的分离,就难以使儿童获得确切的、丰满的感性知识。更不易激起与教材情境相一致的情感活动。上面所讲的五种途径必须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才能把学生带入情境。运用语言描绘情境,无论是与直观手段结合进行,还是单独运用,对教师运用语言除具有相当的示范性要求外,还要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及可知性。第一点主导性:既然语言支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就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主导性。要让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以及观察后怎么表达,关键是依赖教师语言的主导。其实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也是从教师的语言体现出来的。教师的语言描绘要能体现出主导性,决定于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教材的掌握。只有充分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体现其语言的主导性。第二点形象性: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有声的语言,直接作用于儿童的听觉。由于分析器的作用,从教师的语调、语义而引起思维与想象的活动。但是,如果教师的语言概念化,显得贫乏干瘪,学生会因不理解或无兴味而抑制思维活动的进行。所谓“语言描绘情境”,即教师用语言对某一情境作具体描摹,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不仅是词,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第三点启发性:情境教学着眼儿童的发展,教师的语言描绘,就必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积极进行,由“此”想到“彼”,由“表”想到“里”,由“因”想到“果”,由“个别”想到“一般”。第四点可知性:教师语言描绘的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都建筑在学生的可知性上,教师的语言包含的概念、形象,在学生记忆的表象中应或多或少有所贮存,但并不等于教师的语言涉及的概念、形象是学生全部熟知的。因此“可知”并不是“已知”;“可知”既包含“已知的”,也包含着“未知的”,是利用“已知”到“未知”,结合直观手段,使“未知”成为“可知”。这样的语言,学生既可理解,又有收获。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的六个途径,把学生带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但是,带入情境并不是目的,在儿童进入情境后,要充分利用儿童进入情境的感受、情绪,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语言。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二)李吉林:情境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部分)四、情境教学运用于识字教学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的特点1、数量多。据统计,汉字大约有六万之多,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音、形、义,需要一个一个地认读。2、易于混淆。汉字中众多的同音字、多音字、多义字、形近字,造成汉字的容易混淆。3、难度大。汉字需要一个一个地认识、记忆,这对儿童来说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情境教学主张集各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在内容安排上,一年级儿童入学后,通过以分散识字为主,归类识字及阅读识字为辅,进行识字教学。分散识字识字量少,可结合教好识字的零部件,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偏旁部首,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如何利用情境教学识字?一、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使独体字形象化今天的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根据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便可以使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在具体教学时,为了便于儿童理解记忆,并不拘泥于汉字逐一演变的过程,而是从效果出发,从便于儿童理解记忆出发,引导儿童自己想象,进行所谓的“说文解字”,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二、利用汉字结构创设情境,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它的构字结构虽然复杂,不过有规律可循。根据形旁、声旁所处上下、左右、内外的不同方位,有六种不同的结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是基本的构字法则,遵循这一法则,创设情境,突出形旁,形声字的特点,是不难理解的。教学归类识字时,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使语境形象化、具体化,如此,学生高兴识字,感到识字不难,一学就懂,好识好记。三、凭借情境丰富语汇,在整体中认读运用字在词中才具有实在的意义,所以,情境教学中,教给儿童识字的同时,十分注意词的教学,凭借情境结合进行语言训练。学生通过识字,学习词语,学习说话,从而达到识字教学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要求。课文的识字,不是一个一个单独提出来教,但也不是一个个分散在课文中教,因为那样会冲淡课文的学习,所以,实验班把课文中生字组成短小的句子,既便于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又有利于集中精力教好课文。或者,可以采取“提示故事四要素”等方法集中教学生字。到了高年级,课文识字量相对减少,学生本身又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进行归类识字条件比学龄初期更为具备。首先把全册生字进行排队,一般分为三类:一类可以按偏旁归类;二类可以用熟字结构带出来;三类是本册尚不能归类的。教学时注意边教学边巩固,教七八个,回过头来复习一下,再往下教,再复习一下,这样以熟带生,由已知到未知,学生学起来轻松,而且不易混淆。进行集中教学之后,还可以利用学习课文的机会巩固。实践证明,归类识字运用的不仅有汉字的规律,有学生认识的迁移的规律,也充分利用了儿童乐于成功的心理因素。所以高年级的归类识字可行和有效是毋庸置疑的。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三)朱志明:写字教学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一、写字教学要遵循的规律汉字纷繁复杂,在写书上,什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笔画和一般的结体规律。 笔画中最核心的内容又是什么?八个基本笔画! 一般结体规律是蕴含在字体之中的,我们能不能把蕴含这些一般结体规律的字找出来?能!同时要求这些字是字根、常用字、高频字。我们找出符合此要求的 100 个字,称其为基本字。 通过这样的筛选,不难看出写字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八个基本笔画和 100 字基本字。技能,可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写字属于运动技能。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练习,即使最简单的动作,也要练上成百上千遍看明白和掌握是两码事,这就是学生明白了“横”怎么写,却写不好的原因。写字教学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就是要精讲多练,且反复练,直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是技能形成的标志)。 笔画的教学不可能一次到位,要循环训练,逐渐提高笔画的书写质量,最终形成技能。实验结果表明:对笔画进行循环训练,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训练方法。写好笔画是写好字的基础。一、二年级要重视笔画的训练,到了三、四年级还要有序地进行训练,即使到了五、六年级,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某些笔画有针对性的训练。对笔画质量的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但是又不能一味单纯地让学生练写笔画,应以笔画教学为重点,兼顾练字。做到“练笔画不忘练字,练字又不忘练笔画”。具体讲,就是“整体练拆开练合并练”,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乏味。技能形成规律的运用应该贯穿于写字教学的全过程!二、写字教学的基本策略写正确和写美观是两个层次。一个是课文后面的生字,我们要求认真写,写正确!另一个是关键字,要反复写,写美观。100个关键字:一年级重点练习8个基本笔画和前20个关键字。二年级巩固8个笔画,巩固前20个关键字,重点练写后20个关键字。三年级学习写钢笔字,重点练习8个基本笔画和前50个关键字。四年级巩固8个笔画,巩固前50个关键字,重点练习后30个关键字。五年级巩固前80个关键字,重点练习后20个关键字,并且掌握结体的基本规律。每个字都有充裕的时间反复练写。三、执笔执笔的错误常见的有三种情况:手腕内勾、执笔太低,笔靠在虎口。我们是采用书空的办法来纠正的。书空练习,很简单,反复书空,可以使正确的姿势成为习惯。一组100个,约2分钟。500个约10分钟。一周彻底纠正。四、基本笔画8个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重点练习8个基本笔画,不要指望一次练习就到位,需要反复,循环练习。需要注意的细节:行笔要轻快(行笔轻快,像溜冰一样快捷。如果行笔很用力,速度也很慢,便如老牛耕田,这样写出来的笔画也不流畅。)五、结构(低年级重在笔画练习,中高年级重在结构教学)100关键字多练,多悟:1用口诀突破读帖瓶颈(口诀编写的原则:要有针对性,要能抓住字的结构特点,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口诀的好处:1.使不会读帖的人,慢慢找到了门道2.口诀犹如一根红线,串起一颗又一颗珍珠,使琐碎的读帖变得集中,节约了时间3.使读帖由随意变得规范4.使教育智慧得以延续)2用动画使之生动有趣(动画可以使写字教学中的细节得到了放大和强调!)3用描写降低临写难度描摹是传统的练字方法,可降低临写的难度。古人曾云:摹得其结构,临得其笔意。通过描摹可有效规范字的结构,比任何教学语言强一百倍。十遍可能没有效果,二十遍可能也没有效果但是上百遍一定有效果。写字课要少讲多练,描摹是个好办法。 描摹,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忠实字帖,一丝不苟;不偏不倚,准确到位。 4用比较提高临写质量临写与描摹相比,难度较大,要临写到位得下一番真功夫。 要教给学生临写的方法。临前要认真读帖,找出字形特点,看准主要笔画起收的位置。 临完后还须与范字比较,找出差距再临,再比较,再临直至达到形似。只有这样,练写才有效果,才能把字写好! 练字要持之以恒。起步阶段,临写内容不宜多,要务求实效。有了一定基础后,可逐渐增加临写内容。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把字写好,更重要地是通过练字提高学生的眼力掌握结构的一般规律。俗话说:练字先练眼。只有眼睛会看,且看得细,看得准,才能临得准;只有掌握了一般的结构规律,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5用背临使之学以致用背临也是一种传统的练字方法。背临就是脱帖默写,不仅要记住笔画特点,而且要记住字形的特点。临写达到形似,说明字已记在眼里;背临达到形似,才说明字已记在心里。 背临是一种积极的练字方法,思想必须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否则就记不住字形特点。 如果不进行背临,学生练字往往停留在临写的层次上只有看见字帖,才能写得好,这样用的时候,还是用不上。如果背临了,练过的字就能记在心里,用时得心应手,能有效突破旧的书写习惯,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改变学生的书写面貌。6用规律使之举一反三(正端正、匀匀称、中宫紧凑结实而不松散、收放有致舒展而饱满)小学语文暑期培训知识点整理(四)张民选:公平而卓越:国际视野中的教育质量新标杆一、质量、标准、准则及教育质量的概念质量:事物、产品、工作的优劣程度。 标准:衡量事物的依据、指标和尺度。 准则:判断、检验事物的标准,判断事物价值的原则。 教育质量可以依据多项指标、尺度和准则来评判,而教育质量的尺度指标和判断准则在不同的情景中、对不同的人,又不尽相同。我们当下探讨的是,“新世纪”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的教育质量要求及其标志性的、相关的构成准则、指标、尺度和标准。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全民教育”、“全纳教育”、“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及“拒绝平庸”等教育命题。(联合国教科文):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实现“全民教育”,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普及男女儿童的小学基础教育。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有质量的教育,那就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提出“有质量的全民教育”(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的要求。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世界全民教育监测报告全民教育:质量规定。美国:2001年美国国会批准布什总统的提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我国的公立教育正在开始一个新时代,美国的学校将走上一条新的改革之路,一条新的结果之路,从而确保美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受到一流的教育”。 2002年美国教育部制订20022007年发展战略,题为使命: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促进全国教育卓越。 2006年美国通过国家教育创新法,旨在通过教育创新,提升“学前到16年级”的教育质量,“提高来自每一个主要人种群体及各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的高校入学比例”。2010年奥巴马政府通过题为力争上游(Run to the Top)的教育发展战略,从托高全国教育底部,到攀登世界质量之巅。英法俄:2003年英国教育与技术部发表每个儿童都重要2005年英国教育与技术部发表为了全体学生: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学校。2007年英国成立“国家教育卓越委员会”,着手制订新的“儿童卓越发展计划”。 2009年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21世纪的学校:为每个孩子提供世界一流教育 伦敦教育行政当局伦敦教育:迈向世界一流20082011。 2006年法国政府让所有孩子都成功。 俄罗斯制订200610年教育发展战略。 2008年日本制订教育振兴规划。追根溯源拒绝平庸最早提出“拒绝平庸”命题的文献是美国教育部专家委员会在1983年发表的报告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该报告惊呼:“我国社会的教育基础正在受到日益增长的平庸潮流的腐蚀,它威胁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该报告还列出一系列数据,它提醒部长,美国在倡导“机会均等”并实现了教育普及以后,至少出现了16种令人担忧的“平庸”现象。该报告深切地担忧:“美国以往各代,在教育、文化和经济上的成就都超过它的上一代。一代人的教育水平不能超过、不能与父辈相提并论,甚至还达不到父辈的水平,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2003年美国政府的一项委托研究的结论是:各种国际性教育测评结果表明,“1983年提出的危险至今仍然存在”。二、“公平而卓越的教育”的内涵1、全民的、全纳的教育200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强调:这个世界必须意识到“如果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和平幸福的未来,那么,为男女儿童提供平等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就是我们今天的唯一选择”。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从促进社会融合、保障基本人权出发,特别要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儿童的教育,包括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少数族裔子女、移民及客籍工人子女、母语为非本国通用语言儿童等群体的教育状况。学校要消除歧视,不排斥任何人。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局联合召开“国际教育大会”,主题就是“全纳教育”。没有“全纳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全民教育”,没有“全民教育”就不可能实现“有质量的全民教育”。2、提高所有人的学业成就奥巴马总统在力争上游中要求,让不同种族和家庭背景的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并促进孩子取得他们所应达到的进步,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业成绩,缩小同龄人之间的学业“鸿沟”。要以统一的学业标准来规定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实现学业成就。美国200712年战略规划要求: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业成就,为全球竞争作准备。要通过“补充教育服务”,提高不利处境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UNESCO前总干事马约尔指出:全民教育、均衡教育并不是低质量教育的代名词,“无论如何,重要的是避免让不利人群接受廉价教育。”“全民教育的目标是增加所有学习者的知识、发现所有学习者的潜能、提升所有学习者的能力。”2006年欧盟的2010教育与训练计划提出:监测所有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和高中教育完成率。3、关注差异 开发潜能美国使命:确保教育机会公平 促进全国教育质量提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学校应努力满足有各种需求的所有学生,学校教育既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又要考虑到学生特性和需求的广泛差异。英国每个孩子都重要重申:(1)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多元智慧)。另外,他们的身体、情感和智力上的发展和成熟都有其自己的速度和节奏、方式和契机。 (2)儿童从出生起就不断地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3)除非儿童自愿,否则,任何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做法都将有损于他们的创造性。4、终身发展罗马俱乐部早就指出:未来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uncertainty) 。学习的尺度不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而是能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知识去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测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而且要关注为什么学习、为什么学习阅读、数学和科学?关注学生的用什么策略学习:记忆、理解、概括、精致、控制,等等。5、国际教育理由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2005年,英国颁布的置世界于世界一流教育之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并维持一个世界的一流教育体系,就要首先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提供国际装备,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全球生活,他们才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工作”。因此,“在这个国家,如果不将国际维度作为年轻人学习经历中一个非常重要和真实的组成部分,就不可能真正地教育好年青一代。”人类生活半径日益扩大:农耕、工业和知识经济时代。理由二:学会共同生活1968年生物学家哈定发表公地悲剧,提出:“羊群悲剧效应”,即如果每个人都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导致所有人的悲剧。因此,他提出,必须保护人类公共利益:有限资源、共同规范、共存环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警告人类我们面临许多“世界性问题”。1979年罗马俱乐部又提出学无止境,为了克服“全球性问题”,人类必须发展教育,增进人类理解,保护人类的环境、粮食、能源等共同利益。9.11事件、甲型HINI流感、世界金融危机、地球气候变暖等全球行问题,进一步刺激了各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局于2001年召开了主题为“学会共同生活”的国际教育大会,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同生活、和平进步,建设和谐世界。组织编写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以提升各国青少年的国际理解、国际交往、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能力。6、创新与技能2003年OECD首先在PISA中,试验大规模、跨国家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此项测试的设计者,根据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态度、知识、能力,分解出解决问题5大阶段的20多种能力要素。由于对“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以及对这种能力进行大规模测试,涉及许多基础性思维、情感、认知、学习和评价理论,这项尝试受到各国脑科学及教育学者、教育决策者的极大关注。最近,OECD把教育的主要职责定为:保证学生向就业的过度,要培养所有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包括应对变化的能力和陌生环境的能力。2012年OECD将再次组织“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增加计算机模拟仿真问题处理。2006年美国国家创新教育法确定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拨款,在全美500所高中和500所小学或初中实施基于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的体验式学习项目。2007年组建“创新教育委员会”,拨专款开发实施创新项目。2007年拨款1亿美元,2008和09年各拨款2亿美元。2008年美国公布竞争法将“技术”提到首要地位。2008年英国颁发创新国家,强调每个人都有创新潜力,每个人的创新潜力都应该加以发掘和培养,这是保持竞争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保证。同年,英国发表教育白皮书世界一流的技能,再次强调“技术课”的“国家课程”地位,并将多种技术、技能课程确定为“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科目和“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职业技术课程。技术技能培养的重点:生活和生产技能、设计与制作为核心的复杂问题处理技能、信息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终身学习能力技能学习:有助于促进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有助于激发部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技术教育的秘密在于:技术技能更容易使部分学生获得成就感。三、全新的教育质量尺度从关注若干学生个体到关注整个学校,到整个区域、到整个国家的教育质量观。以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为参照,到全球、以各国为参照的质量观。从知识掌握单一评价维度到包涵学业成就、社会公平、投入绩效、学生参与、教师专业和学校效能等多维度评价的质量观。从“选拔优秀学生”到“改善教育政策”的质量测评观。“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显现了这种新的质量观。PISA测评的对象是各国(经济体)中15岁(完成义务教育年龄)少年群体。2009年共有65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学生参加。测试的领域为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及相关素养,并尝试测试问题解决能力、财经素养等。测试从2000年开始,每三年一领域主测,两个领域辅测,若干领域试测;九年为完整一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