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阅读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63415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阅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古诗阅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古诗阅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赏析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景,用_描写,表达了_ 。3、造化句写泰山的_,是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是_写。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首联是 ,颔联是 ,颈联是 ,尾联是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 _。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7、 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8、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9、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10、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二1、理解性默写诗句:(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2)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3)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描写泰山神奇秀丽的句子是 。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造化 阴阳会当 夫 青 钟 入眦凌 览 曾4、根据句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仿写一句:5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只标一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8、 这首诗围绕一个“望”字来写。但“望”的角度却不断发生变化。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望岳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话写了泰山的美丽,各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前一句写泰山 ,用的是 ,后一句写泰山的 ,用的是 ,虚实结合,写出了 。赏析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二)1、 这首小令描写了九种景象,渲染了 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的异乡人的悲伤惆怅之情,表现全曲中心的句子是 。2、 用简要的语言欣赏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二、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_,到乡翻似_。 沉舟侧畔千帆过,_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这首诗的作者_字_。题目中的“乐天”指_。 5在诗中空格处填上相应词语和诗句。 6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弃置身 怀旧 翻似 7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_。这一联的意思是:_。 8、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9、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B、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C、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末来肯定比现在好。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10、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11、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 12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1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 1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离用来表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颂,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17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的含义有二:其一是 其二是 18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 的气概。19诗歌的内容表现出 的关系,感情基调是 20、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2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的?1本诗选自_,作者_是_代大诗人,字_,晚年又叫_。 2钱塘湖春行以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第_句和第_句是颔联,_联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己亥杂诗(之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试题:1.“落红”原意是 ,在文中喻指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的言外之意是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3.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B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C诗的后两句以春泥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D“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龚自珍的爱国热忱。4. 请给下面诗句划分节奏:(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考试题: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1分)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3.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 4.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 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本词的作者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中秋吟月的词是 。(3分)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3、画线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词中“卷平冈”一语使用很独到,尤其是“卷”字,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5、贯穿全词的词眼是“_”这个字,全词充分体现了作者_的词风。6、.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7、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是什么?并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8、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9、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10、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11、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是_。2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3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5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_ 、_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7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8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9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10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12“醉里挑灯看剑”的是( )A.作者本人 B.陈同甫C.一位将军 D.作者想象中的英雄13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 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1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15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赏析诗歌的一二句。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4.为下列诗句划分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2.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3.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4.为下列诗句划分节奏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赤壁 杜牧 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出前朝。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评析】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练习】1、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2、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杜牧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5、假设东吴美女的命运表现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写出了周瑜获胜纯属于偶然的机遇的诗句是: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6、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之情。7、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8、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 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9、诗人借 和 的故事,表现诗人 之气。1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