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指导.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88722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指导(适用于园艺专业)杨群芳 李庆 主编二0 0五 年 九 月学生实验室守则园艺植物昆虫学实验课不仅是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知识的环节,而且也是掌握昆虫学基本实践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每个学生必须上好实验课,并遵守以下规则: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2、实验前必须准备好实验用具(铅笔、橡皮擦、学校印发的实验报告纸)、笔记本和参考资料。3、实验中所用仪器、用具、药品、标本等必须爱护,要避免损坏、损失或浪费,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4、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得高声喧哗,认真观察,独立完成作业。5、实验报告按规定进行。作业一律用铅笔,绘图或记载实验结果时注意真实,不应抄袭或臆造,要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作业交予教师。6、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放回原处,擦净桌面,收拾整齐。离开实验室前注意关闭门、窗、水、灯等。体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体视显微镜(或称双目实体显微镜)是昆虫学实验课不可缺少的仪器,每个学生必须了解其构造,并能正确使用。体视显微镜有许多类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连续变倍实体显微镜。1.结构底座 底座为全镜的基座,中央有活动圆板,供安放观察物之用。有些种类具有附加的透光盒底座,内装反光镜或电灯光源,可作透射照明观察。支座 支座是支持镜体的部分,装有调焦旋钮及活动槽,使镜体升降及左右旋转。目镜套筒 目前的实体显微镜多为双目斜筒式,便于坐下观察,两个斜筒的宽度是可调的。为了适应观察者左右眼在视力上的差异,其中一个镜筒附有伸缩装置,可校正双目视力差。镜体 镜体是全镜的中心,以滑槽和调焦螺旋与支柱相连。上方安装棱镜及目镜筒,内部安放变倍物镜,下面承接大物镜。2.特点实体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的不同点是:观察物为正立放大像,具有两组物镜,可观察物体的不同侧面,有立体及距离感;放大倍率介于扩大镜与显微镜之间,一般为7160倍,表面投光,便于观察物体外形;工作距离一般为3588毫米,便于操作。3.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1)根据观察物颜色,选择工作台黑白面,将所观察的物体放在工作台面中心;(2)调焦距时,先粗调后细调,先低倍后高倍地寻找观察物。注意调焦螺旋内的齿轮有一定的上下活动范围,扭不动时不可强扭,谨防损坏齿轮。(3)放大倍数一般是按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的乘积计算的。在选择高倍率放大时,应以选择高倍率物镜为主;当最高倍物镜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再选择高倍率目镜。因为目镜放大的是虚像,对提高分辨率不起作用。(4)物象越放大,光线越暗。这是因为亮度是放大倍数的平方的函数。观察物的表面投光角度与成像清晰程度密切相关。此外,背景的衬托也与物象的清晰度有关,因此观察时必须调好光源并选择好背景物。实验一 昆虫外部形态观察目的要求:1.了解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2.掌握昆虫口器、触角、胸足和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3.认识昆虫的复眼和单眼4.了解昆虫雌雄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5.了解昆虫和其它小动物的区别 材料:棉蝗、胡蜂、小地老虎、粉蝶、金龟子、家蝇、象甲、蝉、螳螂、龙虱、蝽象、蝼蛄、蜜蜂等针插标本,蓟马玻片标本,蜘蛛、蛞蝓、虾、蟹等浸渍标本。用具:放大镜、解剖镜、镊子、放大镜等。观察项目:一、体躯的一般构造取棉蝗1头,观察下列各项:1.体躯分段以三对胸足为标志区分体段,胸足着生部分为胸部,第一对胸足前为头部,第三对胸足之后为腹部,各体段又分若干体节。2.体段的构造及其主要附属器官头部:头部失去分节的痕迹,为一坚硬的头壳,与胸部之间有一膜质的颈相连。头部背方两侧有一对复眼,两复眼之间有一对分节的触角和三个单眼,头的下方着生口器。胸部:蝗虫的胸部清楚的分为三个体节。最前的一节形如马鞍状,为前胸;后两节分别为中胸和后胸,中、后胸背侧方各着生翅一对,分别叫前翅、后翅;胸部各节的腹侧方各着生足一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每一胸节可分为上下和左右四面。两侧从翅基到足基之间的部分为侧板,腹面足基之间为腹面,左右翅基之间、背面露出的区域为背板。蝗虫前胸背板发达,侧板退化为三角形小片,腹板大部分骨化,腹板骨化区中央有短锥状突起一个(具感觉作用)。中、后胸各有气门一对。腹部:分节最明显,无足。蝗虫腹部由11节构成,腹节具有背板和腹板各1块,无侧板,第18腹节的背板和腹板之间以薄膜相连,称侧膜。第18腹节大小相似,各节有气门1对,第9、10腹节较小。第10腹节背板上着生一对尾须;第11节的背板呈半圆形小片,盖在肛门上方,称肛上板,肛门两侧为肛侧板,末端有外生殖器。二、头部的分区头部分节不明显,各节愈合成坚硬的头壳,表面有明显的沟缝,将头壳划分成若干区域。头的前面部分是额,额的下方是唇基,唇基下面悬有一片可以活动的上唇,额的上面是头顶,头壳两侧、复眼以下的部分是颊。三、昆虫的眼昆虫的眼有单眼和复眼之分,单眼又有背单眼和侧单眼之分。观察棉蝗的单眼、复眼和家蚕幼虫的单眼,注意其数目和着生位置。四、触角的构造和类型 昆虫的触角司触觉和嗅觉机能。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构成。其中鞭节又由若干个亚节构成,在不同的种类中变化很大,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触角。观察胡蜂的触角,最基部的一节称为柄节,第二节称为梗节,自第三节起以后的各节统称为鞭节。常见的类型触角类型有下列各型:(1)线状:细长如丝,各节呈圆筒形,除基部2-3节略大外,鞭节各亚节大小相似,渐向端部缩小。如蝗虫。 (2)刚毛状:如蝉、蜻蜓,其触角短,基部1-2节较其余各节为大,鞭节各亚节纤细似刚毛。(3)球杆状:如蝶类触角,鞭节端部数节渐膨大,基部各亚节细长如杆。(4)锤状:如长角蛉、瓢甲的触角,类似球杆状触角,但鞭节端部数节急剧膨大,形如锤子。(5)锯齿状:多数甲虫如叩头虫、芜菁、萤火虫,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突出成三角形,全形似一张锯片。(6)栉齿状(羽毛状)如雄性蚕蛾的触角,除基部1-2节外,鞭节各亚节向一边(单栉齿状)或两边突出(双栉齿状),如梳齿或鸟羽状。(7)念珠状:鞭节由很多近球形的亚节组成,状如佛珠。如白蚁。(8)鳃叶状:如金龟子触角,鞭节端部数节延长成片状,迭合在一起形似鱼鳃。(9)膝状(肘状):如蜜蜂的触角,柄节特别长,梗节短,鞭节由若干大小相同的亚节组成,与梗节间形成膝状弯曲。(10)环毛状:如雄性蚊子的触角,除基部2节外,鞭节各亚节均具有一圈细毛,而近基部的细毛最长。(11) 芒状:触角粗短,一般3节,第3节特别膨大,其上着生一刚毛,称触角芒,芒上有时出现很多细毛。蝇类特有。五、口器的构造和类型口器是昆虫的摄食器官。口器的基本结构如同咀嚼式口器,但由于各种昆虫取食方式不同,口器也相应发生变化,注意观察各类型口器如何从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1.咀嚼式口器取棉蝗一头,先用镊子拨开上唇,观察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着生的自然状态和活动方向,用镊子拉下最前面的一块薄片上唇放在载玻片上,其后依次将上颚、下颚、下唇及舌轻轻取下,依次放在载玻片上,仔细观察各部分的形态结构。上唇:为一圆形的薄片。表面较光滑,前缘中央有缺刻,内面中央隆起、色深、多毛。上颚:左右各一个,为坚硬的块状物,表面光滑,内侧近端部边缘有锯齿称切齿,内面基半部有粗糙的磨碎面称臼齿。下颚:左右各一个,位于上颚之后,由数节组成。基部为三角形的轴节,与轴节相连的近方形的一节称茎节,茎节顶端外侧着生匙形的外鄂叶,内侧着生一个末端有分叉小齿的内鄂叶。茎节基部外侧着生着一条分解的下颚须,一般5节。下唇:一片,为咀嚼式口器的后壁。舌:位于口腔的中央,肉质囊状或瓶状。2.刺吸式口器取蝉一头,先观察口器的位置和外形。口器呈细管状称喙,由下唇延长而成,其基部盖有一狭小的三角形小片,即上唇,用解剖针轻轻横在喙基部,可以挑出藏在喙内的口针,最初只能见到3根口针,其中一条较细的为一对嵌合很紧的下颚口针,必须仔细拨压才能分开。3.昆虫幼虫的口器鳞翅目幼虫口器属咀嚼式口器,观察家蚕幼虫口器。其上唇、上颚与蝗虫相似,下颚、下唇合舌联结成一块复合体,突出在口器的后方,其中央尖端为吐丝器。双翅目蝇类幼虫,头部缩入前胸内,口器为分化,取食器官仅为一对可以上下活动的口钩(上颚)。4.其它口器类型虹吸式口器:观察蝶、蛾标本,注意着生在头部下方、细长而卷曲似发条状的虹吸管,它是下颚的外鄂叶特化的喙,为主要的摄食器官,可吸食花蜜等液体食物,基部两侧卷生一对发达的下唇须,向前竖立。其余上唇、下颚、下颚须合下唇等都很退化或消失。舐吸式口器:为双翅目蝇类所特有,如家蝇的口器。家蝇的口器粗短,由基喙、中喙和端喙组成。基喙包括唇基和1对棒状的下颚须,上颚与下颚的大部分消失;中喙是真正的喙,呈筒状。端喙(即唇瓣)是喙端部2个大椭圆形海面状吸盘,2唇瓣间有1小空口(前口)与食物道相通,唾液也经前口流出。唇瓣表面有2条较深纵沟与多条环沟。嚼吸式口器:如蜜蜂成虫的口器。注意观察其上颚发达坚固,有齿列,适于咀嚼花粉、蜡质等固体食物,而由下颚、下唇等特化延长为喙,能伸缩,用以吸取花蜜及液体食物。六、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1.翅的基本构造和分区取棉蝗将翅左右展开,先观察前后翅的着生位置,再观察蝗虫的后翅,将翅平展,向前方的一条边缘称前缘,向后方的边缘称内缘(或后缘),向外方的一条边缘称外缘。在翅基部前缘与内缘夹角称肩角,前缘与外缘的夹角称顶角,外缘与内缘的夹角称臀角。翅面常发生一些褶线,把翅面划分成若干区域,在翅基部有基褶,将翅基划分初一个小三角形的区域称腋区,从翅基伸至后缘(缺刻处)的翅褶称臀褶,臀褶以前的区域称臀前区,以后的部分称臀区。蝗虫后翅的臀区发达,呈扇形折叠。2.脉序观察毛翅目成虫前翅玻片标本,对照原始脉序图,注意分清主要纵脉(前缘脉,亚前缘脉,径脉,中脉,肘脉,臀脉,轭脉)和横脉的名称和位置。3.翅的类型按照翅的质地、形状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翅分成下列各种类型:(1)膜翅:膜质,薄而透明,如蜻蜓、草蛉、蜂类的前后翅,蝗虫、甲虫、蝽类的后翅。(2)毛翅:膜质,翅面被毛,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如毛翅目昆虫的翅。(3)鳞翅:膜质,翅面被鳞片,多不透明。蝶和蛾的翅。(4)缨翅:膜质透明,翅脉退化,翅缘具缨状长毛。如蓟马的翅。(5)半覆翅:臀前区革质,其余部分膜质。如大部分竹节虫的前翅。(6)覆翅:革质,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如蝗虫和叶蝉类的前翅。(7)半鞘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的前翅。(8)鞘翅:全部骨化前或角质、坚硬,如鞘翅目昆虫的前翅。(9)棒翅(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和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昆虫与雄蚧的后翅,捻翅目昆虫的前翅。七、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1.基本构造 观察蝗虫的中足,最基部的一节称基节,着生在膜质的窝内,第二个小节称转节,第三节比较粗大称腿节,腿节下较细长的一节称胫节,以下各小节总称跗节。跗节末端的前跗节,一般在成虫期已退化为两侧爪。蝗虫的跗节有3节,末端有一对爪,两爪之间的圆瓣称中垫。2.胸足的类型昆虫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足的功能产生相应的改变,其形态和构造也发生了多种变化,常见有下列类型:(1)步行足:是常见的一类胸足,其基节较大,其它各节细长。如步甲、虎甲、蜚蠊等(2)跳跃足:如蝗虫、跳甲、跳蚤等的后足,腿节特别发达,便于跳跃,胫节细长,末端有坚硬的距。(3)捕捉足:如螳螂的前足,基节特别长大,腿节的腹面有一条凹槽,槽边缘有两排刺;胫节的腹面也有一排刺,胫节弯曲时,与腿节嵌合,如折刀,便于捕捉猎物。(4)游泳足:如龙虱的中、后足,各节变扁而阔,胫节及跗节生有长毛,适于游泳。(5)携粉足:蜜蜂的后足,第一跗节特别大,内侧有数列整齐的刚毛称花粉刷;胫节宽扁,外缘有密集的长刚毛,形成一花粉篮,能把全身粘来的花粉收集成团状携带回巢。(6)开掘足:如蝼蛄的前足粗而大,胫节膨大如扇,端部具4齿,跗节短阔呈铲状,便于掘土。(7)抱握足:如雄龙虱前足,其跗节特别膨大,上有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用以挟持雌虫。(8)攀缘足:如体虱和猪虱的足,其胫节末端有突出的齿与跗节和弯曲的爪合抱,能握持动物毛发有利于寄生。(9)净角足:如蜜蜂的前足,其胫节末端有一或两个瓣状距,可以覆盖在第一跗节基部的凹陷口上,形成一个空隙,容触角从中抽过。 八、生殖器1.雌虫产卵器观察棉蝗的产卵器。蝗虫的产卵器主要由三对产卵瓣组成。第8腹节上着生第一产卵瓣(腹瓣),第9腹节上着生第二产卵瓣(内瓣),着生产卵瓣的基部称负瓣片,第三产卵瓣(背瓣)是第二负瓣片的延伸物。蝗虫背瓣和腹瓣发达,合成锥状,内瓣很小。在第8腹节腹板后缘中央有一小突起,称导卵器。2.雄虫交配器观察蝗虫的交配器。蝗虫的交配器着生在第9节,常内陷在第9节腹板延伸成的下生殖板内。包括阳具和抱握器。直翅目类昆虫无抱握器。观察棉蝗的阳具分为基部膨大的阳茎基和从阳茎基伸出的阳茎,射精管开口在阳茎端部称生殖孔。阳茎基的两侧常有一对阳茎侧叶。作业:1.绘胡蜂触角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2.绘蝗虫口器解剖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3.绘胡蜂触角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4.绘蝗虫后足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5.绘毛翅目昆虫的前翅脉序图,并注明各脉名称。实验二 昆虫内部构造解剖与观察目的要求:1.学习解剖昆虫的基本操作方法。2.了解昆虫内部各器官系统的位置、构造和形态。材料:蝗虫、家蚕、各器官系统的示范浸液标本。用具:蜡盘、大头针、解剖针、小镊子、解剖剪等。内容和方法:一、观察内部器官的位置取棉蝗(或家蚕幼虫)浸液标本一头,剪去足和翅,用解剖剪从肛门向前沿背线左侧剪开体壁,剪至前胸背板的前端,放入蜡盘内,用镊子分开体壁,随即用大头针斜插体壁的两边使其固定在蜡盘上,加水淹没虫体,轻轻漂洗干净,然后观察内部器官的位置。首先,观察翻向右侧的、背中线上的背血管;第二步,观察在身体两侧气门内,伸向内脏表面及身体各部的白色纤细的气管及体壁下的肌肉,以胸部肌肉最为发达;第三步,观察体腔中央右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消化道,消化道的背上方为生殖系统的卵巢(雌)或睾丸(雄)所覆盖。用镊子轻轻取出消化道,便能观察到生殖系统的后端部分。消化道上许多细小游离的小管为马氏管,是昆虫的排泄器官;第四步,将生殖系统和腹膈膜轻轻撕去,腹面可见一串白色细管,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腹神经索所在部位。二、观察消化道的外形和构造观察棉蝗的消化道,以消化道中段前方的6组囊状突起(即胃盲囊)和中段后方胸壁上的丝状细管(即马氏管)为标志,区分前肠、中肠和后肠。胃盲囊着生点以前为前肠,马氏管之后为后肠,中段为中肠。前肠由前到后分为咽喉、食道、嗉囊和前胃。棉蝗食道极短,咽喉和嗉囊明显膨大,前胃缩小并为胃盲囊所掩盖。中肠为简单的直管,后肠分为回肠、结肠和直肠,细而略弯曲很短的一段为结肠,其前面到马氏管之间的一段为回肠,结肠后面厚而粗短的一段为直肠,其后端开口于肛门。三、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腹神经索。脑位于头腔内的背方。腹神经索纵贯在腹面中央,包括咽下神经节、3个胸神经节和5个腹神经节。注意观察脑和腹神经索之间由两挑围绕咽喉的围咽神经索相连。四、观察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1.观察蝗虫雌性生殖系统蝗虫的雌性生殖系统有一对卵巢在消化道的前方,卵巢左右紧密结合,每一卵巢由一群管状的卵巢小管组成。每个卵巢小管端部有端丝,端丝合成悬带。卵巢小管下端通卵巢萼,卵巢萼前端各有一条管状的附腺,卵巢萼的后端通入侧输卵管。2根侧输卵管从消化道上方绕到下方与在消化道腹面的中输卵管相连,其开口称生殖孔。下接生殖腔(或阴道),其背面的一侧有受精囊,阴道的开口称授精孔。2.观察蝗虫雄性生殖系统蝗虫雄性生殖系统由一对睾丸、一对输精管、射精管及附腺组成。射精管末端通向交配器。五、观察呼吸系统和背血管1.观察背血管解剖家蚕。注意从背中线两侧处,由后向前剪开,用小镊子将剪开的背壁翻转,观察沿背中线的背血管。背血管前段为大动脉,后段为心脏,心脏由一系列心室构成。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构造,注意心室开口和数目。2.观察呼吸系统用镊子将解剖开的家蚕的体壁分开,固定在蜡盘上,观察从身体两侧的气门处向内延伸至身体各部份的黑色气管的分布情况。自气门伸入体内至开始分开的短而粗的一段为气门气门。自气门气管末端的分支,向前、向后延伸而联结各气门间的纵走主干为侧纵干。自气门气管分支向背方、内脏表面和腹部的气管分别称背气管、内脏气管和腹气管。这些气管分出许多支气管伸向身体各部分,分支愈分愈细,最后伸入组织中成为微气管。六、参观示范标本作业:1.绘蝗虫消化道构造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2.绘蝗虫腹部侧面图,注明腹部节数、产卵瓣、尾须等各部分名称。实验三 昆虫生物学习性观察目的要求:1.认识昆虫的变态及主要类型;2.了解昆虫卵的各种类型;3.认识昆虫卵、幼虫和蛹的主要类型4.观察成虫的性二性及多型现象。材料:昆虫生活史标本(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各种类型的卵、幼虫和蛹的标本;用具:放大镜、镊子、解剖镜、解剖针、培养皿等。观察项目:一、观察昆虫的变态类型观察生活史标本,认识昆虫的变态类型。昆虫最常见的变态类型是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1.不完全变态 只有3个虫期,即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不完全变态又分为渐变态、半变态和过渐变态。(1)渐变态 昆虫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外部形态、栖境、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很相似,所不同者,主要是翅和生殖器官(无论是外生殖器还是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转变为成虫后,除了翅和性器官的完全成长外,在形态上与幼虫没有其它重要差别。(2)半变态 不全变态类蜻蜓目昆虫,由于幼期营水生生活,所以在体型、呼吸器官、取食器官、行动器官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化,以致成虫和幼期具有明显的形态分化,称为半变态。(3)过渐变态 不全变态类缨翅目、同翅目中的粉虱科和雄性介壳虫等变态方式较为特殊,它们的幼期在转变为成虫前有一个不食又不大动的类似蛹的虫龄,因而将原有若虫龄数减少到三龄或更少,但翅仍在体外发生,和全变态类又有根本的差别,所以常称为过渐变态。2.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的昆虫具有4个虫期,即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二、参观昆虫卵的类型昆虫的卵粒有各种各样的,注意观察。三、观察幼虫类型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可以分为4种类型:1. 原足型 附肢和体节尚未分化完全,象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胎。如内寄生蜂的幼虫。2. 多足型 除具发达的胸足,还有腹足。如鳞翅目和叶峰幼虫。3. 寡足型 胸足发育完全,腹部分节明显但无腹足。如金龟子幼虫。4. 无足型 既无胸足也无腹足。如家蝇的幼虫。四、观察蛹的类型1.被蛹:这类蛹的触角和附肢等紧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或全部不能活动。2.离蛹:这类蛹的特征是附肢和翅不贴附在身体上,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自由活动。3.围蛹:蛹体本身是离蛹,但是蛹体被末龄幼虫所脱的皮所包被。五、参观成虫性二型及多型现象1.性二型现象 昆虫雌雄两性除性器官存在差异外,雌雄的区别常常还表现在个体的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性二型现象。注意比较小地老虎雌虫和雄虫触角的不同,玉带凤蝶雌雄成虫颜色和斑纹的不同。2.多型现象 是指同种昆虫同一性别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个体的现象。这种不同类型的变化并非表现在雌雄性的差异上,而是同一性别个体中不同类型的分化。参观蜜蜂的多型现象,除了能生殖的蜂王、雄蜂外,还有不能生殖的全是雌性的工蜂。作业:1.列表记载所观察的幼虫和蛹的类型。2.区别鳞翅目幼虫和叶峰幼虫。实验四 昆虫分类目的要求:1. 学会使用昆虫分目检索表;2. 掌握昆虫常见目的主要特征;3. 识别常见目昆虫;材料:编号的蜻蜓、蜚蠊、白蚁、螳螂、蝗虫、绿蝽、蝉、草蛉、跳蚤、蓟马、胡蜂、天牛、蛾、蝶、家蝇、蠼螋、鱼蛉等针插标本;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昆虫分类玻盒标本;柑桔虹蜘蛛、棉红蜘蛛、蚜虫等玻片标本。用具:解剖镜、放大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波片等。观察项目:一、参观昆虫纲分目的标本,注意各目的显著特征。1原尾目Protura:原尾虫,体极小,没有翅、触角和复眼,前足特长,具有触角的功能,口器内藏式(Entognathous)。体细长,腹部12节,无尾须。 2弹尾目Collembola(Cinura):观察长跳虫或圆跳虫的玻片标本,触角均为4-6节。长跳虫的腹部仅六个环节,圆跳虫14腹节愈合成球状,环节更少。均无尾须。由侧面观察,腹部腹面第一节有一个腹管(或称粘管 Collophore),第3节有握弹器(Tenaculum),第5节有弹器(Furcula)。 3双尾目Diplura :铗尾虫或双尾虫,无翅和复眼,触角线状或念珠状,尾须发达呈钳状或线状,口器内藏式。4.缨尾目Thysanura:观察衣鱼或石蛃,体长而末端尖削,触角细长而分节多,体被鳞片,口器咀嚼式外露,腹末还有三条细条的分节尾丝。腹部腹面(特别是末几节)存在有成对的刺突或泡囊。5蜉蝣目Ephemerida:蜉蝣,触角短,鬃状,口器咀嚼式,退化;前翅大,三角形,后翅很小,具有一对细长的尾须(有的还有中尾丝),前足颇长。6蜻蜓目 Odonata :头和复眼大,触角鬃状,胸部大,侧板倾斜,腹部细长,前后翅不能收褶,脉纹网状,近顶角处翅膜厚起,形成翅痣,有翅结。7襀翅目Plecoptera:襀翅虫,头宽,口器咀嚼式,退化,触角线状,前胸大而能动,近似方形,翅膜质,后翅臀区发达;尾须一对,细长分节。8纺足目 Embioptera(Embiodea):足丝蚁,头大,口器咀嚼式,胸部与和腹部等长;雄虫有翅,前后翅相似,脉纹少,雌虫无翅,前足第一跗节膨大,能泌丝织网,故称足丝虫。9蛩蠊目 Grylloblattodea:观察蛩蠊,体细长,无翅,头前口式,口器标准咀嚼式,触角线状,复眼退化,无单眼。10革翅目 Dermaptera:观察蠼螋;体长形,坚硬,头扁宽,前口式,腹末有尾铗,前翅短小革质,后翅扇状膜质,可褶叠置于前翅下,脉纹放射状。11缺翅目Zoraptera:缺翅虫,小型,触角9节,念珠状,口器咀嚼式,胸部长,腹部短,翅有或无,易脱落;尾须一节。12蜚蠊目Blattodea:观察蜚蠊,身体扁平;前胸背板很大,盖住头部,触角长,腹末有短而分节的尾,前翅覆翅,后翅扇状可以纵褶,但不能飞。13螳螂目Mantodea:观察螳螂,前胸极长,前足捕捉式,头三角形,前翅覆翅,后翅扇状可纵褶;腹部有尾须。14等翅目Isoptera:观察有翅白蚁,触角念珠状,翅基有横缝,称为“脱落缝”。前后翅形状及脉纹相似;上颚发达,有尾须。 15竹节虫目Phasmida(Phasmodea):竹节虫,体和足细长,口器咀嚼式,前胸短,中后胸长,翅退化或无,拟态成竹枝状或叶状。16直翅目Orthoptera:观察蝗虫,头下口式,标准咀嚼式口器,单眼3个,触角线状;前胸大而明显,中后胸愈合,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足跳跃足;产卵器发达。17啮虫目Psocoptera:啮虫,体小,头大,复眼着生在头的两侧,相距颇远,前胸狭小如颈瓶;有翅或无翅;口器咀嚼式,唇基大而突出。18食毛目Mallophaga:鸡虱:体小,扁平,头大,口器为变形的咀嚼式,于头中央下方。前胸分离,中后胸愈合,气门位于腹面;足攀登式,无翅,为鸟类的外寄生昆虫。19虱目Anoplura:猪虱,体虱;体小,扁平,头小,口器为特殊刺吸式,胸部三节完全愈合,胸气门位于背面,腹部膨大,无翅,足短粗,足端有一爪,外寄生性。20缨翅目Thysanoptera:观察蓟马,体小,细长,头略带后口式;口器圆锥形,锉吸式,触角线状,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21半翅目Hemiptera:观察蝽象,体壁坚硬而略扁;口器刺吸式,着生在头的前边,前翅半鞘翅。22同翅目Homoptera:观察蝉,体形和口器似半翅目,但区别在于同翅目的口器着生在头的后边,前翅质地均一。23鞘翅目Coleoptera:观察金龟甲,体壁坚硬,前翅加厚,成鞘翅,后翅膜质,折叠藏于前翅下,口器咀嚼式,触角鳃叶状,没有单眼。24拈翅目Strepsiptera:拈翅虫,雄虫只有一对后翅,脉纹放射状,前翅变为平衡棒,雌虫头胸部愈合坚硬,腹部囊状,短。寄生于同翅目、直翅目等昆虫体上。25广翅目Megaloptera:大齿蛉,大型,头前口式,前胸方形,翅膜质,后翅臀区大,翅脉网状,到边缘多不分叉;雄虫上颚极发达。26蛇蛉目Raphidodea:蛇蛉,口器咀嚼式,头前口式,前胸管状,前后翅相似,有翅痣;雌虫有细长的产卵器。27脉翅目Neuroptera:观察草蛉,体细长,前后翅膜质,形状相似,翅脉网状,翅脉在边缘分叉,头下口式。28长翅目Mecoptera:蝎蛉,头延伸呈喙状,口器咀嚼式,两对翅大小及脉纹都相似,翅面有微毛;有些种类雄性生殖器膨大,状如蝎尾。29毛翅目Trichoptera:石蛾,体形极象鳞翅目蛾类,但口器为咀嚼式,上颚退化;翅上无鳞片而具细长,翅脉接近模式脉序。30鳞翅目Lepidoptera:观察蝴蝶、小地老虎,身体及翅面被有鳞粉,口器虹吸式,翅上有由鳞片组成的花纹。前胸小,背面有2小形领片;中胸很大,生有一对肩板。31双翅目Diptera:观察家蝇,成虫只有一对发达的前翅,膜质而有简单的脉序,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口器舐吸式。32蚤目Siphonaptera:跳蚤,体侧扁,体壁坚韧,口器刺吸式,头与胸部紧接,无翅,后足跳跃式。33膜翅目Hymenoptera:观察胡蜂、叶蜂,翅膜质,不被鳞片,前后翅以翅钩列连结,头活动,复眼大,单眼三个,触角线状,口器咀嚼式。二、昆虫分目检索表,鉴定编号标本。鉴定时先查出目来,然后再用各目分科检索表检索到科。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注意螨与昆虫的区别。作业:1.检索编号标本各属何目、何科。2.简述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瘿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的特征。3.根据观察制作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成虫分类检索表(二项式)。实验五 地下害虫目的要求:1.了解蔬菜主要地下害虫及其为害状。2.识别主要地下害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材料:常见地下害虫如蝼蛄、地老虎、金龟子、金针虫、种蝇的生活史和幼、成虫标本。用具:解剖镜、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培养皿等。观察内容:地下害虫是指为害期间生活在土中,主要为害作物地下部分或近地面茎的害虫。这类害虫种类较多,我国主要的地下害虫约有50余种,四川主要种类也有20余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地老虎类、蝼蛄类、金针虫类和蛴螬类。一、地老虎类 均属鳞翅目,夜蛾科。四川主要为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大地老虎A. tokionis Butler和八字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tler。(1)观察3种地老虎幼虫为害幼苗的特征。(2)比较区别3种地老虎成虫和幼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注意比较3种地老虎成虫的前翅特征。小地老虎成虫前翅外横线、内横线如何?是否双条曲线?肾形斑、环形斑、楔形斑是否明显?处于什么位置?大地老虎成虫前翅什么颜色?从前缘基部至2/3处是否呈黑褐色?肾形斑、环形斑又处于什么位置?八字地老虎成虫又有什么特点,八字纹在前翅什么部位?观察比较幼虫腹部背面毛片排列情况、臀板的颜色与花纹,体长、体形有何差异。二、蝼蛄类 属直翅目,蝼蛄科。在四川大多为南方蝼蛄(又叫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t,以成若虫于地下及地上活动为害作物,造成缺苗、断垄。为害时除咬食种子外,还能取食或咬断作物根、茎部分,使呈纤维状。地下活动时常造成不规则的隧道,使作物根部与土壤分离而干死。仔细观察南方(非洲)蝼蛄体长,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几个?三、金针虫类 金针虫是叩头虫幼虫的总称,属鞘翅目,叩头甲科。我国主要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liculatus Faldermann和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icollis Miwa。幼虫于地下咬食刚发芽的种子及作物幼苗的地下部分,造成缺苗断垄。对于块茎、块根能钻入内部蛀食且造成隧道,并能为病菌侵入造成有利条件。观察金针虫幼虫的体色、体形及尾节的主要特征。四、金龟子类 金龟子的幼虫通称蛴螬,能咬食作物幼苗各部及嫩茎造成缺苗,也能蛀食地下块根或块茎。仔细观察金龟子成虫体长、体宽、体色、前足胫节外侧齿突多少及尖锐与否,腹板与臀板情况。蛴螬(金龟子幼虫)腹部末节刚毛排列情况。五、其它地下害虫观察其它地下害虫,如步行虫科的幼虫砂潜、花蝇科的葱蝇、白菜蝇、萝卜蝇、种蝇等地下害虫。作业:1.试将大地老虎、小地老虎、八字地老虎的幼虫,根据其形态特征编一个二项式检索表。2.试将南方蝼蛄、沟金针虫、大黑金龟子,根据其形态特征编一个二项式检索表。3.绘小地老虎简明特征图。实验六 梨、苹害虫的识别目的:识别梨、苹枝和叶上主要害虫及危害状。材料:梨茎蜂、梨网蝽、梨星毛虫、山楂叶螨、果苔螨、苹果全瓜螨、卷叶蛾、苹眼天牛、枝天牛、桑天牛、苹毛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白星金龟子和茶色金龟子、梨小食心虫、桃小心食虫、桃虫螟、梨大食心虫、梨虎、桃虎、梨圆蚧、卷叶蛾等生活史标本及挂图;梨黄粉蚜、苹蚜、梨二叉蚜、山楂叶螨、果苔螨、苹果全瓜螨等玻片标本及挂图。用具:双筒体视显微镜、放大镜、镊子、解剖针、显微镜等。观察内容:一、梨星毛虫 成虫:体长912mm,体黑黑褐色,注意翅是否呈半透明,翅脉明显否?翅缘呈何色?雌雄在身体大小、触角构造上有何不同?幼虫:若熟幼虫体长20mm,黄白色,头小,黑色。注意观察中胸至腹部第8节各节两侧是否有近圆形黑斑,有几个?各节和无横列毛瘤,有几个?毛瘤上是否着生有放射状的毛。蛹:体长1114mm近羽化时黑褐色,腹部背面第39节前缘是否有一列短刺突,蛹外被有丝质薄茧。卵:扁平椭圆形,长径0.7mm,初产为白色,孵化潜为黑色,常密集成圆形卵块。危害状:梨星毛虫以幼虫危害叶片,将吐丝缀叶连成饺子状,注意观察叶被害状。二、梨网蝽 成虫:体小,体长约33.5mm。触角丝状,4节,注意观察触角第一、二节是否比第三节短;前胸背板两侧是否向外突出呈翼片状;注意观察前翅呈何形状,其上是否有褐色斑纹,静止时左右前翅叠起黑褐色斑是否呈“X”状若虫:初孵若虫体色淡,3龄后有明显的翅芽。注意观察若虫头、胸、腹部有无刺状突起,各有多少对?卵:取新鲜被害叶,用解剖针拨开叶背虫粪污染处,可见一小孔,轻轻排开小孔周围组织,则可见一白色透明、一端略弯曲的卵。危害状:成、若虫多群集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正面呈现苍白色斑点,叶背常被黑色粪便污何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点,因此叶背呈锈黄色。三、梨茎蜂成虫:体小,体长910mm,黑褐色。前胸背板后缘平直,注意观察前胸背板后缘两侧,翅基部,中胸侧板,后胸背板后端为何色?身体其余部位又呈何色?后足腿节末端及胫节前端是否呈褐色,足的其余部分又呈何色?雌虫产卵器呈何形状?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11mm,头部淡褐色,余为黄白色。体稍扁,注意观察头,胸部是否向下弯,尾端是否向上翘。蛹:裸蛹,乳白色,近羽化时黑色,被黄中棕色茧。危害状:成虫产卵危害新稍,初切断新稍下端,注意观察断口下方有无黑色产卵痕,用手撕开有卵痕处皮层,则可见透明椭圆形的卵,幼虫蛀稍使稍变黑枯死。四、天牛类常见危害梨、苹的天牛有四种,桑天牛、星天牛、苹果枝天牛和苹眼天牛。均属鞘翅目,天牛科。注意观察比较桑天牛、苹果枝天牛和眼天牛3种天牛成虫大小,体、翅各呈何色?鞘翅有无颗粒状刻点及其排列形式,前胸背板两侧中央有无侧刺突等。对于3种天牛幼虫的区分则注意观察3种天牛前胸背板有无特殊的花纹,形如,其形状如何?胸、腹部移动器呈何形状?危害状:几种天牛成虫均以嫩枝皮层及叶脉皮层为食。桑天牛主要危害枝干,蛀道长而直,树干外无虫粪;板天牛危害枝,蛀道直无虫粪,常各一定距离咬一排粪孔;苹眼天牛危害24年生枝,咬食皮层呈烟丝状,蛀道短而直。五、螨类危害梨,苹螨类常见有3种,即: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苔果螨。根据3种螨类雌成螨形态特征进行区分,分别取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比较:(1)3种螨类体色有何不同;(2)体背刚毛呈何形状,刚毛基部有无黄白色毛瘤;(3)足的颜色及等1对足是否特别长(超过体长)。危害状:三种螨类均危害叶,山楂叶螨为害叶呈褐色斑点,质硬,叶背有丝网引起落叶;果苔螨还可为害枝及叶柄。六、刺蛾类属鳞翅目刺蛾科,果园中常见有以下几个种,试按下表进行比较观察:(1)前翅灰褐色,有一条深褐色科纹黑刺蛾前翅有鲜艳的颜色2(2)前翅基部黄色,端半部黄褐色,从顶角起有两条斜纹黄刺蛾前翅大部分翠绿色,基部有褐色斑,外缘褐色带3(3)前翅外缘褐色带呈直角丽绿刺蛾前翅外缘带内有两条波状突起绿刺蛾幼虫:刺蛾幼虫蛞蝓形,头小,缩入前胸内,胸足小,体上有瘤或刺,生有毒毛,颜色鲜艳。蛹:多在雀蛋状石灰质的茧内,有颜色。为害状:以幼虫食叶片,幼龄群集取食,大后分散为害,食叶呈缺刻。七、金龟子类属鞘翅目,金龟子总科。为害丽、苹等果树的种类较多,常见有以下几种,比较干查成虫形态特征。铜绿丽金龟:体铜绿色,背面隆起有光泽及点刻。注意额及前胸背板两侧边缘呈何色,鞘翅呈何色鞘翅上有无条纹隆线?白星金龟子:体黑铜色带绿色何紫色闪光。注意前胸背板是否呈梯形,前胸背板或鞘翅上是否散布有部规则白斑,约多少个?腹部两侧及末端是否也有白色斑点。苹毛金龟子:体长约10mm,茶褐色,具光泽。注意观察从鞘翅上是否可以透视出后翅折叠成“V”字形,鞘翅上是否有成行细小点刻。茶色金龟子:体长16mm,黄褐色略带绿色光泽。头、胸背面为褐色。为害状:几种金龟子成虫都能为害梨、苹,如苹毛金龟子主要为害花及花蕾;铜绿丽金龟及茶色金龟子为害叶,食叶呈缺刻或将叶吃光,仅剩叶脉;白星金龟子为害果实,将果咬成大孔洞等。它们的幼虫称蛴螬,生活于土内,为害根。八、食心虫类主要有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和桃蛀螟四种。注意比较观察成虫、幼虫形态特征及为害状有何不同。成虫形态特征:注意观察四种食心虫成虫体色及翅上特征,桃小前近前缘中部处是否有一兰黑色三角形大斑;梨小前翅缘是否有10组白色斜纹,顶角下外缘处是否有明显小白点,有多少个;梨大前翅内,外横线呈何色,两横线尖是否有一肾状纹;桃蛀螟前后翅是否有很多小黑点,各有几个。幼虫形态特征:注意从体色、臀栉有无、腹足趾钩排列情况及毛片排列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区分。桃小体桃红色,无臀栉,腹足趾钩单序环境,头及前胸背板、臀板为黄褐色;梨小体淡红色,腹足趾钩单序环形,在体视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有无臀栉;梨大暗红色,注意观察腹部18节背面各有几个毛片,其形状及排列情况又如何?危害状:桃小:蛀孔小,似针状,被害果凹凸不平,果内充满虫粪似“豆沙馅”;梨小:蛀孔小,果皮不变色,幼虫多向果心蛀食,果外有少量虫粪排除;梨大:蛀孔大,孔外有大量虫粪,幼虫化蛹前吐丝将果柄绕于树枝上,果呈黑色干缩,不脱落;桃蛀螟:蛀孔大,孔内充有虫粪,孔外业有大量粪便排出。九、梨实蜂 成虫:体长45mm,黑色、有光泽,触角丝状;除1、2节为黑色外,其余7节;雌的为褐色,雄的为黄色。足细长,基部为黑色。翅半透明。卵:初产为乳白色。长椭圆形,孵化前为灰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mm,头部橙黄色,臀板有黄褐色斑纹,注意有无胸、腹足、各有几对?蛹:裸蛹、灰白色、外有薄茧。危害状:幼虫在花萼筒基部串食,幼虫蛀入幼果为害,果外有一大虫孔,黑色。十、梨象甲 成虫:体长1214mm暗赤紫色,有光泽,头管较长,末端略膨大,雄虫长管先端向下弯曲。触角着生在头管端部约1/3处雌虫头较直。触角着生在头管中部。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长12mm左右,乳白色,体略弯曲,多皱纹,头小缩入前胸,腹部背面略各节有一横纹,横纹后有一列短毛。蛹:裸蛹、白色。另一种与梨象甲极相似的称桃象甲。试比较观察两种象甲在外形上有何异同?注意触角着生位置,前胸背板有无“小”字纹,鞘翅点刻粗细及排列情况等。危害状:成虫啃食果皮,造成果面粗糙称“麻脸梨”,成虫产卵,常将果柄咬伤,引起落果。幼虫孵化食果肉,被害果皱缩呈畸形。十一、梨圆蚧 成虫:雌虫体覆盖圆形介壳,灰白色或灰褐色,有同心轮纹,壳点位于介壳正中呈黄色,揭去介壳,虫体扁圆形。橙黄色,长约0.751.23mm长,口器丝状,眼及足均退化,臀板有20个圆柱形的圆柱脉中臀发达,臀栉明显;雄虫介壳长椭圆形,壳点位于壳一端。虫体橙黄色0.6mm长,眼紫红色,口器退化,触角念珠状,翅一对,尾端有两根长毛胸足发达。若虫:雌、雄若虫与成虫相似。蛹:仅雄虫有,蛹淡黄色,圆锥形。为害状:以成、若虫为害枝、干、叶果等部位,枝干被害因失水及层爆裂,常导致枯死。果被害、常在果上介壳(虫)周围皮层形成红色圆圈,叶部被害。围绕介壳(虫体)周围失缘。十二、卷叶蛾类卷叶蛾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棉褐带卷叶蛾、柑桔黄卷蛾、和柑桔长卷叶蛾等,本实验以棉褐带卷叶蛾为代表观察其形态特征。成虫:体黄褐色,前翅自前缘向外处有两条褐色斑纹。注意:成虫体自时,前翅覆于背上形状是否似“钟形”。卵:数十列排列呈鱼鳞状。幼虫:老熟幼虫体呈缘色,前胸背板和胸足淡黄色。注意腹足钩形状,腹末有无臀栉,上有几种齿蛹:黄褐色,主要在腹部每节有两排刺突,下面的小而密。危害状:幼虫吐丝缀叶,取食叶肉,也可啃食皮及果肉,呈一些小坑洼。十三、梨黄粉蚜成虫:有四种型(干母、于雌、性母、性蚜)。干母、于雌、性母:体呈倒洋梨形、黄色、头小。注意观察复眼呈何色?口器发达和分节否?注意中、后、胸气门形状。腹部由几节组成?胸足跗节具有两瓜否?性蚜:雌体大于雄体,呈椭圆形,与干雌、性母等比较、口器、触角有无不同之处?卵:椭圆形,长0.323mm。孵化前可见红色点。性母的卵分大、小两种卵,大的约长0.41mm,小的0.36mm。若蚜:与成虫相似。危害状:成、若虫为害梨果苔、叶腋、裂缝、果实等,果实上多在梗、萼注外,受害处不栓化,变黑、易腐烂被病菌侵入。十四、蚜虫类为害梨、苹,蚜虫种类较多,田间最常见有苹蚜、梨二叉蚜、梨缘蚜和梨卷叶绵蚜等,现以苹蚜及梨二叉形态比较观察。(1)苹蚜:无翅胎生雌虫:体长约1.6mm,体黄色或黄绿色,头、复眼、口器、腹管及尾片尾黑色,触角6节。体两侧有明显乳状突起。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mm,头胸部黑色,腹部绿色或淡绿色,触角6节,第3节上有610个圆形感觉圈,第4节有24个,腹部两侧有黑斑,也具乳头状突起。若虫:鲜黄色,与成虫相似。卵:椭圆形、黑褐色。(2)梨二叉蚜成虫:无翅胎生雌虫。体长2mm左右,绿或黄褐色,头部额疣不显著,口器黑色,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6节。第5节有一个感觉圈。腹管长大黑色、圆筒形,尾片圆锥形,有侧毛口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mm,头胸部黑色,额疣微突出,触角6节,第3节有2040个感觉圈,4节有58个,第5节4个。前翅中脉分二叉,故称梨二叉蚜,余与无翅雌虫同。若虫:与成虫相似。卵:椭圆形、黑色、有光泽。为害状:蚜虫均以成、若虫群集为害嫩芽、叶、嫩稍。苹蚜为害叶,常叶长尖向吉背横卷,而梨二叉蚜则由两侧向正面纵卷成筒状。影响光合作用,抑制生长。作业:1、本次实验中,观察害虫哪些属食叶害虫和枝干害虫?它们为害植物哪些部位?其为害有何特点?试简述之。2、绘梨星毛虫幼虫形态特征图。3、绘苹眼天牛或枝天牛成虫图。4、绘梨虎成虫图。实验八 柑桔害虫识别目的:识别柑桔螨类、蚧类、潜叶蛾、花蕾蛆、凤蝶、黑刺粉虱、柑桔吉丁甲、柑桔天牛类,桔大果实蝇等害虫及为害状。材料:柑桔螨类(红蜘蛛、黄蜘蛛、瘤壁蝽、锈壁蝽)、蚧类(红蜡蚧、吹棉蚧、矢类蚧、黑点蚧、糖片蚧、白轮蚧、网纹绵蚧等)、黑刺粉虱、花蕾蛆的玻盒及玻片标本,潜叶蛾、凤蝶、柑桔吉丁甲、星天牛、桔褐天牛、桔缘天牛、桔大果实蝇等生活史标本及挂图。用具: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及载玻片等。方法:一、柑桔螨类蛛形钢、蜱螨目。为害柑桔螨类主要有柑桔全瓜螨、柑桔始叶螨、柑桔锈螨和柑桔瘤螨四种。其形态及为害状按下列进行比较观察。1、红、黄蜘蛛形态观察(1)用解剖针在被害桔叶上挑选柑桔全瓜螨和柑桔食叶螨成、若虫(幼虫),卵各一,分别放在载玻片上。注意观察这两种螨成、若螨体形、体色,背面有无毛瘤和黑褐色斑,毛瘤上有无毛,褐斑几个?比较两种螨卵的颜色、卵顶端有无丝状柄及放射状丝。(2)为害状:比较观察两种螨为害桔叶部位,叶背害后颜色,形状等。2、柑桔锈螨及瘤螨形态观察(1)取柑桔枝上虫瘿,用刀片切成薄片,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虫瘿内有无瘤壁虱,用解剖针挑取23头放于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体形、体色、足的对数,腹部有无环纹等。(2)取锈壁蝽玻片标本与瘤壁虱进行比较观察两种螨类体形、体色、及腹部的背,腹面的环纹数目上有何不同?为害状:注意观察瘤壁虱、主要为害柑桔哪些部位?为害后呈何形状?锈壁虱又主要为害柑桔哪个部位?症状上有何特点?二、柑桔蚧类为害柑桔蚧类,种类多,均属同翅目、蚧总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本次实验取列标本,可按下表比较观察。柑桔上几种主要蚧虫检索表:1 体裸露或覆以絮状蜡粉或原的蜡壳,无真正介壳,触角、口器均存在 2体被有真正的介壳,触角退化,缺足或退化 42雌虫体背有厚的紫红色蜡壳,产卵时不分泌卵束、蜡壳上有4条白色蜡带,介壳点位于蜡质介壳中央红蜡蚧雌虫体裸露,产卵时分泌卵束 33 雌虫体背黑色多毛,背面蜡状物薄,分泌卵束呈卵圆形,上有15条纵条吹绵蚧雌虫体背裸露,产卵时分泌卵束,呈椭圆形,边缘整齐,蜡质稀疏,无纵行条网纹绵蚧4 雌虫介壳长形、褐色,无光泽,壳点位于前端,中央有纵脊线,介壳正直矢尖蚧雌虫壳圆形、椭圆形或不定形,壳点位于介壳中间或位置不定55 雌虫介壳圆形、白色、壳点位于正中或稍偏白轮蚧雌虫介壳椭圆形或不定形,壳点偏于一方66 雌虫介壳椭圆形,黑色、似黑芝麻黑点蚧蚧虫雌、雄成虫异型:雌虫很退化,无翅,常不活动,体背各种蜡质分泌物,雄虫有翅一对,极少无翅,足和触角正常。口器退化。现以红蜡蚧及吹绵蚧两虫未例,进行观察。(1)红蜡蚧雌成虫:观察玻片标本,体呈紫红色,体厚半部深红色。两侧有2个凹陷,在凹陷周围有许多泌蜡孔,胸足3对,触角6对,口器矢否呈丝状?气门两队。注意呈何形状?腹末有红色肛门裂缝。雄成虫,体暗红色,注意有几对翅,有无触角,口器,复眼?交尾口呈何形状?(2)吹绵蚧:观察玻片标本,雌成虫:体椭圆形;触角发达,注意节数及颜色?气门2对,足褐色3对,注意体上泌蜡孔分布与红蜡蚧有何不同?体上毛显著否?为害状:蚧虫均以成虫,若虫为害柑桔枝、叶、果等、被害处变色成扭曲、干枯、发黄而死。其分泌物常引起烟霉病寄生,而阻碍植株光合作用进行。三、花蕾蛆成虫:体小似蚊,体长1.92.2mm,体暗黄色,被细毛,触角念珠状,基部两节粗短,注意雌、雄这两节有何不同,其余各节呈哑铃状,在膨大处有环状毛,雌、雄环状毛个几圈。有翅几对?足细长否?注意雌、雄生殖器呈何形状/卵:乳白色,长椭圆形,两端透明,一端有胶质细丝。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mm,淡黄色。头小,前胸有一“Y”形胸骨,注意分叉深否?腹末有几对突起?蛹:蛹外被有一胶质蛹壳。为害状:以幼虫未害花,注意观察正常与被害花在外形上有何不同?花瓣颜色如何?打开花色可见幼虫否?四、柑桔黑刺粉虱成虫;体小、橙红色,有白粉。前翅,紫褐色,观察前翅有多少个不规则白斑。雄虫体小交尾器显著。卵;淡黄色,长椭圆形,有以短柄。幼虫:初孵幼虫淡黄色,扁平,厚边黑色,周围分泌白色蜡质物,注意体背刚毛对数。蛹:略呈椭圆形,黑色,边缘锯齿状,背面隆起背面近边缘处有刺毛10对(雄虫为11对)为害状:以幼虫为害叶,注意被害叶呈何色?有无烟煤?五、凤蝶类常见的有柑桔凤蝶和玉带凤蝶两种:1、比较两种凤蝶成虫体色,注意柑桔凤蝶前翅中室有无四条纵行条纹,一条宽的黄色横带,在前,后翅外缘有无星月型黄白色斑。数数有几个?后翅臀角处有无橙色圆斑?观察玉带凤蝶翅何色?在前翅正外缘有几个白斑?后翅近中室外有无白斑,有几个?两翅休息时翅上白斑相连呈一白带否?2、两种凤蝶卵:均为球形,初为淡黄色,玉带凤蝶孵化前为深灰色,柑桔凤蝶为深灰色。3、两种凤蝶幼虫:体形、体色形似,柑桔凤蝶在后胸背面两侧有蛇眼纹,连接呈马蹄状。玉带凤蝶,后胸肥大与两个腹节愈合,中间有4粒灰色斑点,注意用手触两幼虫头,则可见伸出的翻缩线,比较这两幼虫翻缩线呈何色?4、两和凤蝶蛹:棕色或灰褐色,比较两种凤蝶蛹胸背突起情况。危害状:幼虫食害嫩叶,芽等,被害初呈孔洞,随虫龄增大而孔洞增大或将叶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