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处于人教版选修4模块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三章 第三节位置。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进入这个认知领域,并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基础上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进而学习盐类水解的规律,这种编排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巩固、整合上章学习的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又为后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刚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且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只要创造机会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亲历学习过程养成良好思维习惯。设计思路:先由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例子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水解;再通过实验的探究发现盐溶液不都呈中性,更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势利导,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其中的奥秘得出结论。整个环节中始终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愉悦的学习知识,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知识的人文性。教学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学会盐水解的表示方法。2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3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使得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升。4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对盐类水解本质的理解;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问题引入:1.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知道明矾可以净水,你知道为什么吗?2.在没有洗洁精的年代你知道人们常用什么来洗涤油腻的餐具?3.盐溶液都是呈中性的吗?(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形成认知差距,激发求知欲)科学探究:测定教材54页七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并填写下列表格。测试对象盐溶液的酸碱性生成盐的盐的类型酸碱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得出结论:谁强显谁性,两强呈中性。(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为寻找盐类水解的规律、探寻盐类水解的本质设悬念。)问题讨论一:请研究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教材55页的表格1、溶液的酸碱性是由什么决定的?2、NH4Cl溶液为何显酸性?是由NH4Cl电离产生的吗?3、NH4Cl溶液中还存在其他的电离过程吗?4、NH4Cl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5、溶液中的各种微粒之间有没有相互作用?NaCl溶液NH4Cl溶液CH3COONa溶液C(H+)和c(OH-)的相对大小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化学方程式(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中的表格,有利于学生结合学过的电离知识,微观地分析溶液中的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辨证统一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剖析过程:结合学生的讨论,分析NH4Cl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NH4Cl的水解原理。NH4Cl NH4+ + Cl- + H2O OH- + H+ NH3.H2ONH4Cl + H2O NH3.H2O + HCl NH4+ + H2O NH3.H2O + H+类比学习:分析CH3COONa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要求用方程式表示 。 (将学生的正确答案作为板书。) CH3COONa CH3COO- + Na+ + H2O H+ + OH- CH3COOH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CH3COO + H2O CH3COOH + OH得出结论: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是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而导致溶液中H+和OH-浓度不等而形成的。我们把这一反应称作盐类的水解。(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联系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对盐类的水解能更熟练的分析其本质,并锻炼了学生的类比思维,同时顺其自然地引出“盐类水解的定义”。)问题讨论二: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回答以下问题。1. 盐类水解的本质是什么?2. 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水解的本质由于盐中存在的弱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水解反应的逆过程是中和反应。问题讨论三:以NaCl为例,说明强酸和强碱生成的盐能否水解?请归纳出盐类水解有何规律?归纳小结: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乐趣,由此喜爱化学。)课堂练习:(部分见课件)1. Al2(SO4)3为什么能够净水?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Na2CO3为什么能够除油污?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 常温下,0.1mol/L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5.6 B7.0 C8.4 D13.0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HCOOH+H2OHCOO-+H3O+ B. CO2+H2OHCO3-+H+C. CO32-+H2O HCO3- +OH- D. HS-+H2OS2-+H3O+(设计意图: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一点在高考中体现的较为强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及作业布置中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本节小结:略(学生总结)作业布置:复习所学内容,完成作业19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一、盐溶液的酸碱性:谁强显谁性,两强呈中性。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盐发生了水解,破坏水的电离平衡。NH4Cl NH4+ + Cl- + H2O OH- + H+ NH3.H2ONH4Cl + H2O NH3.H2O + HCl NH4+ + H2O NH3.H2O + H+CH3COONa CH3COO- + Na+ + H2O H+ + OH- CH3COOH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CH3COO + H2O CH3COOH + OH1、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本质:由于盐中存在的弱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H或OH,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3、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4、盐类水解的表示方法:水解方程式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在教材处理上:本课较多采用了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力图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科书,用系列探究活动整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符合现代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在教学中不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尽量使其成为一种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从而达到对知识本身形成过程的理解与掌握。在提高学科素养的同时不断渗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教学手段及学法指导上:以活动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利用图片、表格、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盐类水解知识探究、体验。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这种从已有知识中寻找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 5 /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