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427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A.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C.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2.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3.嘉定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4.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夏言、严嵩擅权用事,但“大学士委寄虽隆,而终明世秩止正五品,故其官仍以尚书为重,其署名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A.内阁主要体现皇帝意志 B.尚书掌握实际的行政权C.内阁非法定的权力机构 D.内阁成功地控制了六部5.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 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璧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6.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7.宋太宗曾下令,(房屋) 买卖双方在签合同之前加一道手续,叫作遍问亲邻,其明文规定: 凡典卖物业地产,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才得交易。宋太宗这样做的月的是A.限制官员购置房产 B.以法律规范市场交易C.调控监管房屋买卖 D.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8.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一名西班牙官员在写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密信中说道:“许多白银和银币都被运到马尼拉去交换中国的货物,虽然部分仍留在那里,但其余全部被中国商人运走”,这能反映当时A.明政府已放松了海禁政策 B.中国对外贸易超过了前代C.中国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 D.明代存在着严重的“银荒”9.老了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从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10.在宋代理学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这是因为A.理学家以孔子儒学为正宗 B.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C.佛教思想影响了理学形成 D.荀子主张把握自然规律l1.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问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A.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 B.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C.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 D.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12.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13.贡斯当认为:雅典人几乎把全部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军事与公共服务之中。这种投入的回报是,他们在共同体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他们理解的自由主要是参与公共事务辫论与决策的权利。这种对自由的理解是基于雅典人的A.民主理念 B.公民意识 C.共和观念 D.法律规定14.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1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16.美现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一西方完政的历史中号道,”社会的全做面建是必奖的,而这一信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拥并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作者的主旨最准确的理解是A.作者强调必须建立集权有效的中央政府 B.作者强调议会中心才能体现人民主权C.作者主张总统权力必须受到国会的制约 D.作者肯定美国联邦制共和制17.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舍肯伯鲁克说,16世纪荷兰商船大约有1800多艘,“从船的造价上看,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在英国商船上,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需要坚硬的木头,而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这说明A.英国工业发达,荷兰造船业较落后 B.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风险大C.荷兰以国内贸易为主,英国侧重海外贸易 D.英国靠海盗抢掠起家,荷兰通过贸易获利18.观察下侧图表,其中乙国是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19.“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主张这种观点的最有可能是A.启蒙思想家 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20.当代一位西方学者指出:“马克思关于贫穷将迫使工人阶级发动革命的预言并没有空现,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预言受到了及时理会。”19世纪下半叶,“政府加快了为民服务的步伐,尤其表现在统一管理大众卫生、教育和食物供给”;“雇主们开始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状况。”“经济繁荣发泄了无产阶级的怒火你不可能煽动一个衣食无忧之人闹事”。这位学者强调A.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自我调整B.政府和资本家的积极合作避免了社会动荡C.工业革命促成经济大发展和工人阶级状况改善D.西方社会从此开始建立现代意义福利国家21.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岁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C.推进和平民主的逃程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2.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山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C.苏联工业化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 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机器23.据联合国统计,xx年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值达到7160亿美元,交易数达6134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有141起。这说明A.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贸易 B.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阻力C.全球投资自由化得到发展 D.国家间经济斗争日趋激烈24.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三天就签署了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 行政命令被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此前泰国、韩国和加拿大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这反映的是A.区域化合作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B.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范围财富分配C.区域化合作是把双刃剑 D.发达国家失信于发展中国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一一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 初探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 年) 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朝廷日益恶化的时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 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10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建议。(15分)26.(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20世纪里,成功与失败共存,幸福与痛苦相伴,荣耀与耻辱同在。可以这样说,20世纪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世纪。有学者进行了如下总结:悖论之一: 殖民主义一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悖论之二: 水火相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悖论之三: 科技进步一一幸福与灾难的双刃剑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 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 也可以对观点进行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7.(15 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对世界大国的向往有牢固的地理学及地缘政治学的根基。帕奇等地理学家以及瑙曼等政治学家强调,与奥匈帝国结盟对于德国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人们深信,只有通过发展海权,才能真正夺取世界权力。因此,威廉二世重申了他的信条: 德国的未来铺设“在水上”。地缘政治学: 过去、现在和未来材料二 时任德国海军上将穆勒认为: 如果战争在奥地利一塞尔维亚冲突中爆发,政府必须让人民了解德国的利益所在:“不应该让人民对一场欧洲大战的爆发一味地猜测,.应该(让他们) 预先习惯于这样一场战争的思维模式。”大战的起源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对德国政治走向的具体作用。(6分)(2)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战争在奥地利一一塞尔维亚冲突中爆发”的可能性。(9分)一、选择题:1-5ADCCA 6-10BCCCB 11-15CBBBA 16-20DBDCA 21-24CCCC二、材料题:25.(25分)(1) 现象: 传统礼制被打破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吸起: 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4分)因素: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遂步形成世野经济变革影响。(任答三点6分)(2) 措施: 修改涛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固守“重本抑末”政策; 实行财政税收改革。(4 分)分析: 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由于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商人经商所得的利润既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以扩大再投资,致使需求端长期乏力又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导致通货紧缩经济改革推动明朝经济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财税领城。无法解决深层次经济问题。(8 分)建议: 废除重农神商政策进行适当的财税改革,以刺激消费; 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松绑”(改善宏观调控政策) :实行“供给侧”改革,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解决通货紧缩。(任答三点3分)26.(12分)参考1:观点:20世纪殖民主义促进了资木主义发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但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殖民地人民拿起殖民者手中的武器,赢得独立,建上富强之路。论述:20世纪初,凭着军事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优势。西方殖民着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术,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贷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使东方从属西方。西方对殖民地的侵略同时也产生它当初无法预料的适得其反的后果。一方面,西方的殖民侵略客观上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侵略也进一步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从沉睡中惊醒,他们有选择地吸收某些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以便更有效地抵抗西方的入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兴起了巨大的民族解放斗争风暴,殖民地纷纷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上的瓦解。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新兴独立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格局,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小结:殖民主义一方面推动欧洲的发展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发展,进而又带来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参考2:观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截然相对的性质决定了它们长期势不两立;但在发展过程中,两种制度又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发展。论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资本主义列强曾纠集武装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疯狂的进攻,妄图把苏俄扼杀于襁褓之中。二战前夕的慕尼黑阴谋,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以牺牲小国弱国利益来换取对德的和平幻想,并企图祸水东引,诱导德国进攻苏联。二战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进而逐渐形成美苏的两极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水火不容的西方资本主义与世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首次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协同作战,并最终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经济发展方面,当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横扫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时,处于混乱、恐慌甚至绝望中的西方发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竟然完全免疫。西方国家纷纷检讨自己,学习苏联, 加大国家对经济宏观控的力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逐渐正确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小结:20世纪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既有斗争又有合作和学习、借鉴。在现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参考3:观点:20世纪,第二次和第三次科学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等。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化学工业的增长和扩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问题;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使人口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从而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许多问题;还有核武器问题、基因技术问题等。小结: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是20世纪人类身处其中的一个怪圈。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发展造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7.(15 分) (1)对德国向往世界大国的地位起了推动作用对与奥匈帝国结盟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德国发展海权、与英国海军免争提供了地缘政治学依据。(2)19世纪末20 世纪初,各主要贷本主义国家争夺激烈,还渐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德国地缘政治推动了德国的对外扩张巴尔于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各种不盾交织: 奥匈帝国在巴尔F地区扩张及欧洲其他大国势力的介入,激化了奥、寨两国间的矛盾。(任答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