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高一政治衔接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10914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新高一政治衔接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新高一政治衔接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新高一政治衔接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新高一政治衔接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20分)1.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A.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B. 哲学的任务是获得正确的认识C. 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D. 普通的社会成员是不具备哲学知识的【答案】A【解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攻方向和三贴近说明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说法错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排除;C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排除;D说法错误,普通的社会成员可以学习哲学知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解时,应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使人智慧之学:哲学作为一门学说,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智慧、聪明。(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旧哲学只是满足于解释世界,我们的任务是改造世界。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 哲学对生活与实践具有促进作用B. 哲学源于实践活动C. 哲学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D.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说法错误,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对生活与实践起促进作用,而错误的哲学则起阻碍作用;BC强调了哲学的产生,而题中“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强调了哲学的作用,因此BC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3.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A.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B. 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C. 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 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答案】C【解析】哲学的特点是揭示世界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C说法符合题意。A不是哲学的特点,而是具体科学,不符合题意。B说法不对,哲学不是随意的。D不是哲学的特点,而是具体科学,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名师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事物;哲学的任务是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而具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具体科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二者的联系:哲学受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 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 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C. 存在决定思维D. 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答案】B【解析】“信则有,不信则无”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没有否定神创论,A项不选;“信则有,不信则无”是说有还是无是由“信”与“不信”这种思维决定的,因此它是认为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B项正确;这种观点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不是存在决定思维,C项不选;这种观点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是强调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5.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A. 机械唯物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客观唯心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是观念的集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不符合题意,B正确,C不是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D不符合,答案为B。考点:唯心主义点评:本题需要明确材料的观点是主观唯心,然后进行区别选择。6.道家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是()A. 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B. 人不过是一架像钟表那样的自动机,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C. 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D.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答案】D【解析】【详解】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道家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A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合题意;B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合题意;C是主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D是客观唯心主义,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7.xx“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2012年2月3日揭晓。“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这表明()A. 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 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C.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道德信念作为一种意识不起决定作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与哲学存在者重要区别;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并非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说法正确并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考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8.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正确的是()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9.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A.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 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D. 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强调离开物质谈运动,而不是离开运动谈物质,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离开物质谈运动,而不是离开物质谈意识,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离开物质谈运动,而不是离开意识谈物质,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0.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说明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适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是错误的;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1.“人人有贵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A. 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 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关系D. 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材料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勤于思考能提高生活的质量,这启示我们要发挥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D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选D。12.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源”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A. 是完全正确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 不符合客观实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 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考点:百舸争流的思想-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变革的先导,能推动时代前进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终极真理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变革的先导,能推动时代前进,适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错误的;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也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不可能是终级真理,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14.历史学讲的是“历史如此然”,也就是说历史是如此的;历史哲学则探究的是“历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说历史为什么是如此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指导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基础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历史学与历史哲学的关系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适合题意,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5.孟子和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 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B. 都承认存在决定思维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 都承认思维决定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唯心主义,都承认思维决定存在,D适合题意,其它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16.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 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 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 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答案】B【解析】【详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物质与运动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慧能的这一观点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适合题意;其它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1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下面对物质这一定义理解正确的是物质具有客观性物质具有可知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先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适合题意。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18.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人的意志生产方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适合题意;人的意志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19.日本国家天文台利用“恒星考古”技术,发现第一代恒星的遗迹存在于一颗叫做SDSSJ0018-0939的恒星中,其中的化学成分表明该恒星形成于一个气团,气团是由一颗非常巨大的恒星爆炸后所产生的材料构成的。这一发现佐证了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上帝创世说是荒诞的人类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日本国家天文台利用“恒星考古”技术,发现第一代恒星的遗迹存在于一颗叫做SDSSJ0018-0939的恒星中,其中的化学成分表明该恒星形成于一个气团,气团是由一颗非常巨大的恒星爆炸后所产生的材料构成的。这一发现佐证了自然界是物质的,上帝创世说是荒诞的,物质世界是可知的,适合题意;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2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 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 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D. 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21.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协调,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此,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不再将GDP作为硬指标。(1)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2)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的依据。【答案】(1)不同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相反,就是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所以提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标准的仅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忽略其第二个方面的作用。(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发展也需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正确反映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不再将GDP作为硬指标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原理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本题实际是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相反,就是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所以提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标准的仅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忽略其第二个方面的作用。(2)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的依据。我们首先整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原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进行分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属于主观决定,作出这一决定一定要依据客观实际。所以解答此题应该立足客观实际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